喋血街頭,從大唐宰相武元衡遇刺,來看唐憲宗平藩舉措

唐憲宗元和十年六月三日早晨,一條消息便傳遍長安,震驚朝野,大唐首輔武元衡遇刺身亡!

此日凌晨,天還沒亮,大唐宰相武元衡從家出來準備上朝。從他的靖安坊府邸到朝門有一道專修的沙面大路,加上長安城治安很好,武元衡雖身為首輔,身邊隨從並不多。剛出靖安坊東門,忽有人從路旁竄出來,吹滅燈籠。前導的警衛加以呵斥,這時路旁有暗箭射出,射中警衛的肩膀。其他隨從和賊人廝殺,賊人且戰且退,漸漸引導隨從遠離武元衡的坐騎。這時又有幾個歹徒竄出來,用木棍打擊武元衡的左腿,拉著他的坐騎反向而去。等到隨從返回,見武元衡倒在血泊之中,頭顱已被割去,斷氣身亡。

當朝宰相竟然在京城喋血街頭,這是大唐開國二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唐憲宗雷霆震怒,下詔嚴查。不久,就查明這些歹徒是鎮州節度使王承宗和淄青節度使李師道派遣。

喋血街頭,從大唐宰相武元衡遇刺,來看唐憲宗平藩舉措


這兩個節度使為什麼派刺客刺殺武元衡呢?這事要從唐憲宗說起。

一心雪恥的唐憲宗

唐憲宗李純是大唐的第11位皇帝,他登基時27歲,正是風華正茂,大有作為的時候。

幼年時的李純親身經歷了祖父唐德宗和父親唐順宗時期藩鎮動亂之苦,所以自他懂事以來,就決心要解決這個危害國家多年的大問題。

唐憲宗登基之初,急於恢復朝廷的威嚴,結束幾十年的藩鎮割據局面。他說:“今兩河數十州,皆國家政令所不及,河湟數千裡,淪於左衽。朕日夜思雪祖宗之恥,而財力不贍,故不得不蓄聚耳。”為此,他“苦身焦思”,覽閱國史,探討安危理亂的措施。

他制定了先穩固自己和東南財賦重地,先易後難,逐步平定藩鎮的計劃

由於安史之亂,北方經濟遭受了嚴重破壞。安史之亂後,北方的藩鎮互相勾結,所徵收的賦稅,據為己有,不上交中央,唐政府的稅收主要依靠江南地區,所以唐憲宗整頓財賦主要是整頓江南的財賦。

他任命李巽為鹽鐵轉運使,掌管江淮財政的整頓。李巽是繼劉晏之後的理財專家,他上任之後,“掌使一年,徵課所人,類晏之多,明年過之,又一年加一百八十萬緡”,元和元年(806),收入糶鹽虛錢1128萬貫;元和二年,收入13057300貫;元和三年,收入達17815807貫。由此可見李巽的整頓效果十分顯著。

精簡冗散機構人員,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元和元年唐憲宗接受門下中省的建議:“吏員可並省者並省之,州縣可併合者併合之”,到元和六年並省內外官共計八百餘人,諸司流外一千七百六十九人。

此外唐憲宗還改革稅賦制度,興修水利,發展漕運等,這些舉措都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江南經濟的發展和漕運的暢通,鞏固了大唐的財源重地,還為唐憲宗平藩提供了物質上的保證

喋血街頭,從大唐宰相武元衡遇刺,來看唐憲宗平藩舉措


初戰告捷

首先蹦出來挑事的是西川節度副使劉闢。劉闢是西川節度使韋皋的副手,他在韋皋死後沒有申報朝廷批准就擅自作為留後(唐代節度使、觀察使缺位時設置的代理職稱),事後才向朝廷報告了此事。

唐憲宗拒絕了劉闢的要求,他任命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袁滋為西川節度使,把劉闢調入京城任給事中。劉闢拒不奉詔,不肯入京。

當時唐憲宗剛登基不久,政局不穩,於是就妥協了。他封劉闢為西川節度副使、知節度事,暫時主理西川事務。

但劉闢貪得無厭,得寸進尺,他上書要求兼領西川、東川、山南西道在內的“三川”之地。在遭到拒絕後,他又出兵侵犯東川,想用武力逼迫朝廷就範。

唐憲宗想要出兵征討,但遭到多數大臣的反對。他們認為巴蜀之地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劉闢在西川經營多年,不好對付。一旦征討失敗,會重蹈覆轍,引起各地藩鎮的動亂。

這時宰相杜黃棠站出來支持唐憲宗,他歷陳唐德宗對藩鎮姑息忍讓的教訓,主張“以法度整肅諸侯”。

德宗自艱難之後,事多姑息。貞元中,每帥守物故,必先命中使偵伺其軍動息,其副貳大將中有物望者,必厚賂近臣以求見用,帝必隨其稱美而命之,以是因循,方鎮罕有特命帥守者。陛下宜熟思貞元故事,稍以法度整肅諸侯,則天下何憂不治!——《舊唐書》

杜黃棠的一番話堅定了唐憲宗武力解決藩鎮叛亂的決心。他任命杜黃棠推薦的高崇文為主帥,出兵西川,只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劉闢的叛亂。朝廷收回了對西川的管理權。

喋血街頭,從大唐宰相武元衡遇刺,來看唐憲宗平藩舉措


初戰告捷,唐憲宗平定藩鎮計劃邁出了第一步。

削藩並不難

西川叛亂的同時,夏綏節度使留後楊慧琳也舉兵叛亂。唐憲宗下詔讓河東、天德軍合力進擊,後來因為夏州內部發生叛亂,楊慧琳被部下所殺,夏州的叛亂輕易地被平定了。

元和二年(807年)十月,鎮海節度使李錡也叛亂了。李錡為政殘暴,百姓恨他咬牙切齒。西川、夏綏平定後,“藩鎮惕息,多請入朝”。李錡心裡也不踏實,就假裝請辭。沒想到唐憲宗當了真,答應了他的請求,封他為左僕射,命他不日來京。黔驢技窮的李錡起兵造反,而唐憲宗早有準備,立刻派淮南節度使王愕討伐。還沒等戰爭打響,李錡就被活捉。

唐憲宗即位二年多點,就順利平定了三處藩鎮,極大震懾了藩鎮節度使的囂張氣焰,讓他們不得不收斂。但有些割據已久,跋扈成性的藩鎮還很驕縱,不把朝廷發在眼中,尤以淮西、淄青兩鎮為甚。經過幾年修整後,唐憲宗開始著眼對付淮西和淄青兩鎮。

淮西大捷

淮西是有著幾十年割據傳統的大鎮,自從大曆十四年(779年)李希烈竊據以來,各節度使無不稱雄一方,抗拒朝廷。

元和九年(814年)八月,淮西節度使吳少陽病故。他的兒子吳元濟在沒有朝廷批准的情況下,自任為吳少陽的留後,開始領兵作亂。

喋血街頭,從大唐宰相武元衡遇刺,來看唐憲宗平藩舉措


吳元濟“年位俱卑”,手下很多將領不服氣,集團內部不穩定。唐憲宗見時機成熟,就命嚴綬為招撫使,率領大軍討伐淮西。

嚴綬的才略,不能勝任統領各路軍隊的職務,各路兵馬都不願主動出擊,戰爭進展並不順利。忠武節度使李光顏率先出擊,斬殺了幾千個敵人,打破僵局。正在局勢好轉之時,京城發生了刺殺武元衡、裴度的恐怖事件。

但這次恐怖襲擊並沒有嚇退唐憲宗,反而讓唐憲宗對藩鎮的恨意進一步加深。武元衡死後,唐憲宗馬上拜倖免於難的裴度為相,也以此表明自己平定藩鎮的強硬態度。

元和十一年八月,裴度親自到淮西督戰。裴度的到來改變了淮西的局勢。他命李光顏負責北線作戰,南線則交給李愬。李光顏為報答裴度的知遇之恩,在北線猛攻,吳元濟被迫把軍隊主力調往北邊,給李愬創造了留名青史的機會。

蔡州是吳元濟的軍事中心,當時吳元濟就坐鎮蔡州指揮。此前,李愬已經切斷蔡州和與申、光二州的聯繫,蔡州已成為一座孤城。李愬決定奇襲蔡州城,擒賊先擒王。

喋血街頭,從大唐宰相武元衡遇刺,來看唐憲宗平藩舉措


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初十,李愬乘風雪大作,敵人鬆懈之機,率領9000精兵,急行了70餘里,到達了蔡州城下,而守城的卻渾然不覺。李愬率軍進入蔡州城,包圍了吳元濟的牙城。十二日,吳元濟束手就擒,歷時三年之久的淮西之亂終於平定。

最後一戰

淮西之亂平定後,橫海節度使程權、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幽州節度使劉總在中央強大的軍事威懾力下,紛紛歸附。派人刺殺武元衡的淄青節度使李師道也表示願意質子割地。

原來吳元濟叛亂後,感到自己的實力不足以對抗朝廷大軍,就向王承宗和李師道求援。他倆先派人到主持朝政的武元衡那說情,遭到武元衡的叱責。於是製造恐怖事件,以為只要武元衡等一死,唐憲宗自然會放棄削藩的舉動。

天子所以銳意誅蔡者,元衡贊之也,請密往刺之。元衡死,則他相不敢主其謀,爭勸天子罷兵矣。

及吳元濟反,承宗與李師道上書請宥,教其將尹少卿為蔡遊說。見宰相語不遜,武元衡怒叱遣之。承宗怨甚,與師道謀,遣惡少年數十曹伏河陰,乘昏射吏;吏奔潰,因火漕院。人趣火所,鬥死者十餘輩。

這一刺殺活動只是暫時打亂了唐憲宗的作戰部署,給了吳元濟一個喘息的機會罷了。

不知天高地厚的李師道,不久就反悔,不願質子割地。元和十三年七月,唐憲宗將兵鋒最後指向淄青。

元和十四年二月,在唐政府的政治壓力和軍事進攻下,李師道部下反正,李師道身首異處。淄青只用了八個月就告平定。

自此,“廣德以來,垂六十年,藩鎮跋扈河南、河北三十餘州,自除官吏,不供貢賦,至是盡遵朝廷約束。”在元和末年終於出現了國家統一、中央強盛的中興局面,歷史上稱為“元和中興”。

唐憲宗平藩成功的原因

在唐朝後期,力圖加強中央集權的皇帝不止唐憲宗一人,為什麼唯獨唐憲宗能平藩成功呢?經濟方面的原因前面已講,下面主要從敵我兩方面去分析。

一、唐憲宗的平藩決心最堅定

可能是唐憲宗的“恥感”最強烈的緣故吧,在安史之亂後唐朝諸多皇帝當中,唐憲宗的平藩立場是最堅定的。從小到大,從未改變。

這個我們還是拿武元衡遇刺來談談。王承宗和李師道派人刺殺宰相武元衡、御史中丞裴度,大規模地縱火,製造的恐怖氣氛,著實嚇傻不少人。宰相韋貫之“數請罷兵”,另一個宰相李逢吉“慮其成功,密沮之”。還有不少大臣也建議罷兵,甚至還有人提出罷免裴度來安慰王承宗和李師道。

但唐憲宗並沒有被武力威脅嚇到,也沒因群情眾議動搖決心。而是毅然提拔裴度為相,向各藩鎮表達自己的強硬態度,他說:“若罷度官,是奸計得行,朝綱何以振舉?吾用度一人,足以破此二賊矣 ”。

二、唐憲宗組成了強有力的平藩指揮決策系統

唐憲宗知人善任,用人得當,先後把杜黃棠、李吉甫、裴垍、李絳、武元衡、裴度等擢諸相位,委以重任。這些人都是一時之選,在平藩上都做出了顯著成績。

如劉闢叛亂時,唐憲宗想要平叛卻受到群臣的阻擾,唯有杜黃棠、李吉甫力主用兵。他們還幫助唐憲宗選擇將帥,出謀劃策,終於取得平定西川的勝利。

武元衡識破鎮海李錡佯裝歸順,伺機反叛的伎倆,力勸唐憲宗蕩平浙西,鞏固了江南財源重地。

淮西戰事時,先是李吉甫運籌帷幄,李吉甫死後,武元衡繼而主持討伐。武元衡以身殉職後,裴度又繼之,還冒著危險,親臨前線督戰,直至平藩勝利。

喋血街頭,從大唐宰相武元衡遇刺,來看唐憲宗平藩舉措


唐憲宗敢於放權,軍國樞機,盡歸於宰相,由是“中外鹹理,紀律再張”,收到了垂拱而治的效果。

三、唐憲宗的用兵策略正確

唐憲宗吸取了祖父唐德宗同時用兵強藩,最終失敗的教訓,採用

先易後難,各個擊破的策略。除了元和十一年同時用兵淮西、成德外,其他都是集中優勢兵力進攻一個藩鎮,等到勝利後,再開闢新的戰場。

唐憲宗雖手中有15萬的神策軍,但唐憲宗平叛的主力是藩鎮兵。比如元和十年,徵用的十萬兵,全是各道的藩鎮軍隊。討伐李師道時,命“宣武、魏博、義成、武寧、橫海共討之”。這是唐憲宗“以方鎮御方鎮”的策略。

唐憲宗採用“以方鎮御方鎮”的策略,利用其內外矛盾,合之威、誘、利、導,從中操藩制藩,權歸朝廷。

四、藩鎮勢力減弱

前面從唐憲宗的角度談了三方面成功的原因,下面再從藩鎮的角度分析下:藩鎮節度使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的力量大不如以前了。

唐憲宗時,全國共有47個藩鎮,藩鎮已有碎片化的傾向。在藩鎮林立的狀況下,必然實力下降。而中央通過維持藩鎮勢力均衡,達到互相制約的效果。

喋血街頭,從大唐宰相武元衡遇刺,來看唐憲宗平藩舉措


藩鎮之間也存在矛盾,彼此之間,互相防備。

手下的牙兵驕悍蠻橫,藐視上官,稍不如意,就發動叛亂,節度使都不得不花費巨大的精力、財力來安撫、討好這些驕兵悍將。

藩鎮的內部成員構成發生了變化,一代不如一代。

向所與安、史同逆矯厲自雄者,死亡盡矣,嗣其僭逆者,皆紈袴驕憨、弋色耽酒之豎子也。其偏裨,則習於叛合、心離志怠、各圖富貴之庸夫也;其士卒,則坐糜粟帛、飲博遊宕之罷民也。——王夫之《讀通鑑論》

結論

唐憲宗讓分崩離析的唐朝基本歸為統一,即使有些是表面歸順。即便他執政後期,宦官專權愈演愈烈,成為藩鎮割據後唐朝又一大弊病。這些都不能妨礙唐憲宗成為安史之亂後最有作為的皇帝,他“使唐幟重新飄揚於全國大地,也使唐祚得以多綿延了一個世紀”,就憑這,唐憲宗無愧於“第三天子”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