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會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

90後男幼師


相信會越來越少的。

原因:

1.幼兒園老師的素質參差不齊,從基礎交錯的話會非常難以糾正

2.孩子如果提前就熟悉了一年級的課程,真正上學的時候會造成我不學習也樣考好的成績,所以不認真學習,一旦形成不學習的習慣,後果是再上二,三年級的話會很快跟不上。

3.家長的意識也會越來越高,會很快明白這個道理

4.教育部門管理非常嚴格,會去幼兒園檢查。

所以我認為幼兒園的老師教育不應提前再教孩子學習一年級的知識了。



明明就閱讀


我家老大小時候是在我們村的學校裡上的幼兒園,因為有人接送,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去過私立幼兒園,太挑食不吃飯。後來就不去了!去村裡上幼兒園就是半天接送一回,就和上學一樣!雖然麻煩點但是孩子很愛上也不哭了!就是學不了什麼知識!我家鄰居上了三年私立幼兒園學了很多知識,上了一年級後比我家孩子學的多因為他都會!可是時間長了就被我家孩子落下了。這就可以看出來上幼兒園學的東西再多到了上學也就是那樣吧!



小洢麻麻


我覺得這個要看選擇的公立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不能一概而論。

我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前期做了很多對比,像我家這邊私立幼兒園一般收費相對高一些,為了迎合爸爸媽媽們,大多數會提前給孩子教一些知識,說什麼上上學好過渡,更多是想讓父母看到了孩子學到了了多少東西,填鴨式的教育 ,有點拔苗助長的意思。我身邊很多和我家孩子同齡的寶媽們每天千篇一律的在朋友圈大卡,什麼好習慣養成第幾天,讀第多少本繪本……本身挺好的事,變成了機械性的完成,為了學習而學習。

公立幼兒園有政策,不讓提前教,更多是注重孩子生活好習慣的養成,禮儀、自理能力方面的培養,孩子在知識方面學的少一些,但是在生活方面表現的不錯。

我個人覺得學知識前學做人,老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所以比較認可公立學校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寓教於樂。





掌心的糖


我覺得,會越來越少,國家教育部門一直也在去小學化,國際大環境也提倡孩子保護學齡前孩子的玩樂。只是我們父母太焦慮或者攀比心理原因吧。

我女兒去年上小學,沒幼小銜接,一直讓她玩,保持閱讀,小學基本都是自己學習,我們基本沒輔導過,保護她的學習積極性和樂趣,玩,閱讀是主要生活


大魚故事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應該會越來越多吧!再說了現在的學生壓力多大阿,我姑娘上個幼兒園真是全家總動員阿。每次老師佈置的課後小活動。孩子根本就沒有完成的能力,只能是家長做。感覺是家長的才藝大比拼了。壓力山大阿。


馬志剛56688723


這個問題一直存在!我覺得還是主要看孩子自己。因為在最開始的幼兒園階段,主要是發現他的特長和興趣,開發她的智力,適當的加一些詩詞和算術方面的學習就好。我們這邊主要就是分私立幼兒園和公立幼兒園兩種來說:

一:私立幼兒園。小班的時候,老師最注重做遊戲,學習一點都沒有。到了中班,開始增加一些詩詞背誦和數學,但是看效果來看,只是讓學生背誦,識字是沒有成果。因為孩子讀的時候跟手指的地方不在一個地方。每週老師會有總結,發到群裡,讓家長檢查結果。我家孩子的作業純粹是應付,她直接不願意做。我的觀念是孩子不用強制學習,該玩的時候就玩就行。可以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讓她嘗試組裝並展示或者講解。這時候的孩子對玩具沒有抵抗力,只要堅持下去沒有壞處。總之,在私立幼兒園會著重學知識方面,因為她們的意識就是讓家長看到孩子在學校是學到東西而不是光玩的。

二:公立幼兒園。整個幼兒園時期著重開發智力,做遊戲,增強邏輯思維能力,始終沒有學習這塊也沒有作業。其實我是贊成這類教育的。有的育兒專家會說:孩子三歲看到老。意思就是孩子在三歲的時候,表現出的對學習的興趣或者對別的興趣的熱愛,就能看到她再大些的時候能不能有所成就。我覺得還是分人,對那種反應慢的孩子來說難道這時就一定認為他長大後沒有出息?

其實這兩種情況在孩子上小學之後,就表現得很明顯了:私立幼兒園出來的孩子在一到三年級的

時候會很出色,但是在三年級之後,班裡出頭的幾位都是公立幼兒園出來的孩子。所以針對孩子幼兒園這種情況,可以讓孩子在公立幼兒園(這個得有父母幫著接送)上學,但是在上小學之前,可以讓他再上一個幼小銜接的班,這樣整個小學時光會比較順暢!


快樂阿修羅


我也是幼兒園教師,對於這個問題同行都有困擾。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個人看法。

首先作為一個幼兒園老師,你也需要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瞭解一下如今小學一年級的課程內容。

去小學化實質是還兒童一個快樂的童年。

幼兒園去小學化,是指幼兒園要拒絕小學化教學內容、小學化教學方式、小學化教育環境。其實是站在兒童的立場。教育要從兒童出發,從兒童身心發展的實際出發來思考兒童的成長與發展的問題。教育唯有以兒童為主,才能讓每個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

幼兒園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文化知識,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

要跟家長明確這一點。這個能力包括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在初次接觸集體生活中所養成的社會意識。這些能力和意識的養成,都將為孩子以後的上學,生活開啟智慧之門。孩子在幼兒園學會的東西將影響他的一生,遠比ABCD識字數數重要的多!在幼兒園裡孩子學會了禮貌待人,學會了自控自律,學會了與朋友分享。

相比於家長寄希望於幼兒園,小學的教育,倒不如從孩子的家庭教育上下功夫。

比如從小養成孩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培養孩子自學的能力,而非單純的交給孩子具體的內容。即“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成功的教育是一個綜合的過程,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參與合力推動。

站在家長角度考慮的同時,表示理解,再把這些核心觀念傳輸給家長,通過日常的教學看到孩子的進步,他也會慢慢認同你的。

同行共勉!


小魚育兒簡筆畫


我認為會越來越少,前兩年幼兒園小學化挺嚴重的,我覺得也不能怪幼兒園,有許多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帶孩子的,他們總是認為上學花錢了不學東西那幹嘛去了,學校也是有一定壓力,年輕父母思想還是比較先進的,像我們家我就要求孩子在幼兒園吃好喝好玩好不受欺負學學禮貌就行了,我家孩子所在的幼兒園現在我們是上小班,老師上課大部分都是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古詩詞也學,小孩子記憶力比較好就是是背誦古詩她也不覺得難的,就和平時學大人講話道理是一樣的我覺得,幼兒園小中大注重思維開發和情商培養,到了學前班可以學習一些課程了,上小學的時候接受能力肯定比較強!



我是劉家小姑娘呀


這要分地方吧,我在深圳,深圳的幼兒園是不允許教拼音或者接近一年級的數學的,更注重音樂、美術、運動等素質教育;但是很多深圳的孩子幼兒園讀一年級很難適應,因為很多東西沒接觸過,所以出現了很多幼小銜接的培訓機構,動輒七八千上萬,上過的孩子讀一年級會順利一些,沒上過的就比較吃力;這個問題綜合來看,個人覺得幼兒園大班的時候,適當地教一下銜接一年級的知識,會讓孩子比較順利地過渡到一年級,否則純玩的話最後還是由家長來買單!當然如果幼兒園非常小學化是不贊同的,孩子幼兒園時光是最美好最快樂的,沒有學習壓力,過於小學話會讓孩子失去童年的快樂,甚至導致厭學!


卡卡貓882


結合身邊來說,真的是越來越多,而且幼兒園的收費也越來越高,特色課也越來越多,就拿我孩子的幼兒園來說吧,上籃球課就是單調的左手拍籃球然後換右手拍籃球,老師讓孩子報名額外交錢,剩下不報名的在旁邊看著或者給交錢的孩子撿球,我就不明白了,這明明是戶外活動的一部分,為何還得額外收費?像這種情況還有好多,言歸正傳,現在孩子小學化太重了,學那麼多東西,每天那麼多作業,我是看不下去但也沒辦法,真希望孩子的童年是以玩為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