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實力曹操完全可以稱帝,為什麼一直沒有稱帝?

彙集股俠


  曹操是一個身上具有智慧和謀略的人,他開創了中國古代任人唯才的模式,確實曹操這個人身上具備著很多的優點和實力,他的政治智慧以及政治眼光,確實是很多人達不到的,並且曹操手下能夠籠絡更多的人才,她把很多很難辦的事情在他的手裡都是能夠得到解決的。確實看人識人方面還是自身非常獨到之處的,整理了關於為什麼曹操不稱帝的原因,下面是詳細內容。

  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時任兗州刺史的曹操,將漢天子獻帝迎奉至許昌,至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被封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轄冀州十郡之地,魏國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魏王朝的雛形已經形成,三年後,被封為魏王,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地位在諸王之上,但曹操始終以漢臣自稱,至死也沒踏出“稱帝”這最後一步。

  曹操脅天子25年,就是不稱帝,這是什麼樣的的操作,讓後世三國粉們猜測不已,有的說是條件不成熟,但為什麼他一生,他的兒子曹丕就把這事弄成了呢?

  顯然不是什麼反對力量太強大,局勢不穩等之類的外部因素,稱不稱帝,其實真正原因還在於曹操自己內心的一念之間。下面,掌心結合史料,試著分析一下曹操在稱帝這事上,到底是咱想的。

  一、過不了自己心理那道坎,不想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我們知道,曹操世受漢室恩澤,當董卓之亂導致天下大亂,漢室名命懸一線,曹操舉起討伐逆賊,匡復漢室的旗號,招兵買馬,征討四方,甚至在別人自顧不暇忙著搶地盤的時候,只有曹操挺身而出迎奉漢天子獻帝。

  可以說不管劉備、孫權等諸侯怎麼評價曹操,但不得不承認,是曹操延續了大漢國祚,漢獻帝也非常有自知之明,若不是曹操,漢家江山早就玩完了。

  出於統一天下的目的,曹操不得已舉起了匡復漢室的大旗,以漢室拯救者的正義之師形象,佔據正義高地,天下歸心,攻無不勝,事業越做越大 。

  如果有一天,曹操突然說自己要打的是自己的江山,匡復漢室只不過是個幌子,先不說世人怎麼評價,估計他自己也過不了這道坎,也坐實了天下諸侯抨擊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的罪名,再想去討伐劉備,孫權,公孫贊等,也難自圓其說了。

  二、有傳統士大夫情懷,更多地考慮自己身後歷史聲名。

  曹操是一個有政治抱負和士大夫情懷的人物,有人批評他奸詐狡猾,沒有傳統士大夫的氣節,其實重逢那樣的亂世,不奸詐狡猾,不走一步想三步,按常理出牌,估計也撐不過三集電視劇,還談什麼一統天下。

  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表明心跡,天下太平時,自己的人生追求只不過是“築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但是這個已經成為奢望。

  如果國家需要,自己也義不容辭,“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

  不想天下大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自己要做周公那樣的人物,為國家出力,挽狂瀾於既倒,消滅吳蜀,統一三國,青史留名。

  修身治國平天下,是曹操的人生目標,他也實現了這一目標,站在人生高度,身居高位的曹操,面前世人置疑,他為自己辯解道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的確如此,這就是曹操引以為豪的資本,曹操多次提到也想低調,以周公為人生榜樣做漢臣,青史留名,但是如果實力不允許他的低調,”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

  這意思已經很明白了,曹操要的是後世名聲。

  如果上天要他曹家稱帝,他也只能像周文王那樣,生前忠於殷朝,至於死後,他的兒子曹丕能否像周武王那樣取代漢室,改朝換代,那就不是他曹操的事了。

  三、烈士暮年,思想趨於保守,即便心有餘也是力不足。

  曹操一生征戰,為一統江山征戰四方,被封為魏公,加九錫時,已經58歲了,加封魏王時已經61歲,這個年齡在那個人均壽命只有25歲的亂世,已經是高壽了。所以曹操也知道自己雖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但畢竟是烈士暮年,去日無多。

  垂老的曹操已經沒有年輕時的衝勁和激情了,求穩怕亂,思想趨於保守,也是人之常情。

  改朝換代,以魏代漢,這是天下大事,不得不慎之又慎,畢竟之前王莽篡漢,導致身敗名裂的慘痛教訓還擺在眼前。

  封魏公加九錫,封魏王位在諸侯王上,這兩次都引起朝野的許多反抗和誹議,比如他最倚重的荀彧就出來反對,希望曹操“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這讓曹操大為震驚,曹操不得不思考自己的選擇。

  其實在曹操稱魏王時,稱帝已經水到渠成,只差臨門一腳,最後一哆嗦,一層窗戶紙的事,但曹操還是不想做王莽第二,為此搭上自己的後世聲名,所以曹操選擇錦衣夜行,把皇袍當襯衣穿。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六十六歲的曹操走到了人生終點,他33歲的兒子曹丕,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在大臣有慫恿下,取代漢朝,受禪登上皇位,中國歷史由此翻開新的一頁。

  所以說,改朝換代到底還是年輕活,只有讓年輕人去做。


老照片今朝看


按正常邏輯來說,曹操稱帝的條件是十分符合的。

當時的東漢朝廷,曹操已經控制了大部分。而且軍權和財權也是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但是,曹操雖然受封魏王,加封九錫,基本上已經無限接近那最後一步了,但是他卻沒有邁出那一步。

沒有稱帝的原因有三點。

首先,曹操的內心裡對大漢還是有點眷念的。一開始,曹操不論是起兵還是刺殺董卓,內心裡還是想復興大漢的。然而在現實面前,他漸漸拋棄了自己的道路。不過,作為世代漢臣,他也沒有心做出那僭越的最後一步。

其次,一個人的死讓曹操倍受打擊。他就是荀彧。荀彧是一個王佐之才,曹操也對他極為看重。兩人底下私交特別好,當年曹操遇到了剛從袁軍那裡逃出來的荀彧,拍著他的肩說這是我的張良啊。

可惜,荀彧這個人也是個死腦筋,他一輩子只認大漢,而不認曹操。當年投奔曹軍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曹操手裡有天子。荀彧為曹操出謀劃策,無論是徵呂布、伐袁紹、討烏桓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三點,還有一個人是曹操的前車之鑑,他就是袁術。袁術認為自己家門顯赫,而且自己手中還有玉璽,於是就做出了僭越這個念頭。結果鬧得一個眾叛親離,四方諸侯紛紛起而討之,袁術最後慘死於淮南。曹操認為天下未定,如果自己貿然稱帝,很可能弄成和袁術一樣的下場,喪失自己政權的合理性。所以,他也沒有走出那一步。

曹操不稱帝,其實是明智的。




雨尾聲


感謝題主出題。大家好,我是蘇州誠簡,一名文化領域愛好者。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三國鼎立之前,曹操為什麼不稱帝?

公元196年,曹操把漢獻帝劉協從洛陽接到許昌,從此東漢便以許昌為都。這也開啟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快速崛起年代。

在這個過程中,曹操之所以不稱帝,是因為時機尚不成熟。

196年的時候,曹操還只是兗州牧,實力並不是很強。而整個天下除了兗州之外,還有其他地區十二個州,還有其他很多個地區軍事力量,比如關中的李傕、郭汜;河內的張揚;河北的袁紹;安徽的袁術;荊州的劉表;徐州的劉備;東吳的孫權等等。也就是說,這時候的曹操相當於是剛起步不久,實力積累還不夠,如果在這時候曹操稱帝,那天下諸侯很可能一起攻擊曹操,而曹操肯定兵敗!所以,這時候曹操要做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軍事範圍和力量。

三分天下之後,曹操為什麼不稱帝?

曹操以兗州為根據地,後來消滅了袁紹、袁術、呂布、馬騰、韓遂、劉表等割據勢力後,便獨霸北方。這時候,曹操的實力達到了鼎盛時期,於是曹操趁勢大軍進一步南下,想著消滅孫權。結果就出現了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曹操大敗,返回中原,孫權趁勢奪取了江陵,劉備則趁勢奪取了荊南四郡。這便呈現了後來的三國鼎立。

赤壁之戰後,曹操元氣大傷,而孫權和劉備則趁機崛起。後來三國鼎立以後,曹操的軍事實力逐漸恢復,但是孫權和劉備也已經變得很強大了。論軍事實力,儘管曹操依然是老大,但是這時候稱不稱帝已經意義不大了。因為天下已經沒有幾個諸侯了,就剩下孫權和劉備了。即使曹操稱帝了,也只是一個虛名而已,因為孫權和劉備還在。而一旦稱帝,曹操或許還會給世人留下千古罵名。所以綜合考慮,曹操並未稱帝!

這是因為沒有了稱帝的必要!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此問題的回答,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各位朋友留言指導,祝生活愉快!


我本無心爭天下


回答問題之前,先回顧一下曹操戎馬的一生:

東漢末年,皇室衰落,群雄角逐,建安元年,手握雄兵的曹操親自到洛陽朝見漢獻帝。隨即挾持漢獻帝遷都許昌,將其變成了手中的傀儡和一張無可匹敵的王牌,取得了在三國時期最大的優勢“挾天子以令諸侯”。

漢獻帝任命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後為安撫和麻痺袁紹,曹操讓出了大將軍的職位,改任司空兼車騎將軍,開始主持朝政。

建安四年——建安六年,曹操和袁紹開展了漢末“三大戰役”之一的官渡之戰,此戰以曹操的勝利而告終,至此,曹操一統北方,實力劇增,對於朝政的控制愈發嚴密。

到了建安十三年,曹操官拜丞相,自此徹底架空了漢家皇室。建安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216年,曹操稱魏王,獻帝詔令曹操加九錫,套六馬、稱金銀車,出行可用天子儀仗。同時,封其長子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國太子。

至此,曹操完成了奪取帝位和世襲權利的所有準備。在通往帝王的道路上,沒有了任何阻礙,似乎已經走到了終點。不但早已事實上控制了朝廷的一切大權,成為了實際的皇帝,在形式上也與皇帝沒有區別了。他差的只是一個皇帝的名號而已。

事實上,曹操代漢意圖早就昭然若揭,但終其一生,至死也沒有邁出最後一步,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是不讓孫權意圖得逞。孫權勸他稱帝是從東吳的利益出發的。首先,孫權認為這樣勸進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使得吳、魏的矛盾得以和解,從而專心對付蜀漢。在襄樊戰役中,孫權為得到荊州,趁關羽和曹操對戰之際從背後偷襲,雖說幫了曹操大忙,卻得罪了劉皇叔。吳、蜀長達十年的聯盟關係就此破裂。這時他比什麼時候都需要緩解與曹魏的矛盾,不然就會陷入到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面。其次,孫權認為曹操如果真的稱帝,肯定會得到擁漢派的反對,會因此陷入困境,會減輕對吳國的威脅。二是從當時形勢來看,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曹操在政治上會陷入被動。縱觀曹操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都發生在他稱魏公、魏王之後,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繼續維持著漢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是從建安十五年起,曹操一直在“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不論他是出於何種目的,但至少言辭懇切。這樣說了差不多十年,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勢必對自己的聲譽名節會造成不利影響。

四是曹操一直都是一個講究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其實並不重要,“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一語應該就是曹操內心真實的寫照。

五是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已經65歲,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吧,勉強也可算是曹操不願意稱帝的原因吧。

綜上,曹操不稱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略。


歷史長河緩緩淌


曹操說:“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這是史書上大書特書,用以說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態。

其實,曹操不是不想當皇帝,只是前車之鑑,使他不敢登上這個王位罷了。

漢獻帝劉徹這一生,過得十分窩囊,先是董卓擅權,後是曹操當國,他只是一個傀儡,見到董卓也好,見到曹操也好,都如芒刺在背,戰慄不安的。可是,江山坐穩了,大權旁落,便不甘心做一個符號式的統治者,成為曹操手下的一個高級俘虜了。於是,便要搞復辟了。這也是歷史上所有失去王位和虛有王位的人,忍不住要嘗試的一種危險遊戲。




溫柔十度


第一是曹操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一開始曹操就是打著匡扶漢室之名挾天子以令諸侯,靠著這個名義掙得家底,很多人歸附他試基於這個原因,只要漢獻帝還在,他就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第二是當時的士族和知識分子仍是忠於漢室,最典型的是荀彧這個例子,讓曹操心生顧忌。儘管當時漢室已是相當於一個符號般的存在,但對人心的向背有著一定的影響力。當時作為社會和統治階層最中堅的力量士族這這階層,包括一些讀書人,絕大部分人仍是隻認可和忠於漢室的,曹操迎了天子之後,除了可名正言順地以漢室的名義給大家當官封爵外,還可以得到士族的支持以及招攬更多的人才為已所用。舉個例子,大家應該聽過曹操下面有一個叫荀彧的人,在治國及謀略上都是天才級人物,絕對不遜於諸葛亮,是曹操前期非常得力的助手,曹操外出征伐時,都是把家丟給他管的,一切軍政務都斷於他。建安十七年的時候,董昭就提議太祖進爵當國公(實不合當時的禮數),就先來問荀彧的意見,荀彧就說:“曹公興義兵本是匡扶漢室,平息天下,當忠貞退讓。所謂君子愛人以德,你這樣搞對曹公的形象不好。”曹操知道後心理就不舒服了,出征前就把荀彧貶到外地去勞軍了,沒想到這對荀彧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沒多久就病死了,才五十歲。從這可以看出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士人仍是忠於漢室的,所以曹操終其一生都不敢讓漢獻帝禪位讓賢,也是因為有這方面的顧慮。

第三,曹操一直想統一,按步驟如果他能統一孫權和劉備,那他想做什麼都沒有太大的顧忌了,但是在統一之前他仍然要假借著漢室的名義進行東征西伐,那是他一直以來最正當理由。同樣,當時蜀漢和東吳都對他虎視眈眈,他不想因為自己稱帝而對曹魏帶來人心的動搖和給他的兩個對手更好的藉口。像劉備就是罵他狼子野心,打著匡復漢室的名義掙家底。

第四,曹操雖然沒有皇帝之名,但有皇帝之實,不管怎麼樣,他應該還想保留著自己一點名節吧!


吾骨不成筋


論實力曹操完全可以稱帝,為什麼一直沒有稱帝?

曹操"東漢末年的一個梟雄,後來三分天下,可以說是實力最強的一位,我認為曹操不稱帝有三點。

第一點就是曹操"雖然是梟雄,但是他還是很愛國的,他想做一個忠臣,被世人頌揚。而且皇帝在他手上,就像一個傀儡,又可以令諸侯,稱不稱帝實質上沒有區別。

第二點就是不到時間,他如果稱帝,他就是與整個天下為敵,整個天下可以稱之為逆反叛賊,就是與整個天下為敵。要是他掃平天下之後他自然就稱帝了,所以說他沒必要稱帝。

第三點就是他的年齡大了,生命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他兒子又不是特別優秀,稱帝之後,打仗更要艱難,等於給他兒子挖了一個坑,所以不稱帝。希望能幫助到你。


豫東小劉鵬


實力上曹操確實有能力稱帝,但在時機上不僅曹操不適合稱帝,就連曹丕篡漢我都感覺操之過急

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社會現象就是世家門閥和九品中正制。然而這兩種現象是極不利於封建王朝專制集權的。

曹丕篡漢時為了拉攏世家大族,讓世家大族對其背書。於是對世家大族投桃報李發明了九品中正制。

這種閹割國家權利機構的制度,無疑是給曹魏政權埋下了一顆炸彈,結果顯而易見,曹魏被司馬氏咬了手。

曹操不是不想稱帝

赤壁之戰對曹操來說就是統一天下的戰爭,然而曹操敗了。如果勝了,漢獻帝可能就是死路一條。連成為山陽公的機會都沒有。

大一統王朝跟割據王朝的區別就是。大一統王朝統治下,文人想要當官就必須為王朝背書。而割據王朝曹魏,想要維繫統治,就必須要拉攏上層精英階層,如果強行想要專制集權,就會不可避免的切割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其結果就是世家大族(精英階層)的外逃!或逃蜀,或逃吳。

曹操不是不想稱帝,只是沒有統一天下。他可能早就預見盲目稱帝的後果!

我認為三國時代稱帝最好的時機

曹丕稱帝后,對於統一天下異常積極,三次伐吳。曹丕也是心狠手辣的一個人,為什麼漢獻帝還能安穩一生?因為他需要漢獻帝活著,來證明自己政權的合法性。只要漢獻帝出了一點意外,世人就會對曹魏產生陰謀論,其餘的兩個政權也會藉此說事。這樣在大義上曹魏就站不住腳了!

曹丕也是一個很有智謀的人,他和曹操一直都知道漢獻帝這個吉祥物的意義。除了稱帝這件事,曹丕是曹操最完美的接班人。所以我認為什麼時候能殺了漢獻帝,且不會引起牴觸和反彈,就是稱帝最完美的時機。

因為如果曹魏統一了天下,任何流言蜚語都會銷聲匿跡。

九品中正制下的皇權是殘缺的(西晉王朝)

至於晉武帝司馬炎篡魏統一天下後,世家大族已成尾大不掉之勢,牽一髮而動全身。甚至世家大族都看不起皇室。晉武帝司馬炎立弘農楊氏之女楊豔、楊芷為後。晉惠帝司馬衷立西晉開國勳貴賈充之女賈南風為後。這些都是晉朝皇室為了維繫統治的手段。

為什麼說世家大族看不起皇室?就以晉惠帝司馬衷為例,那麼多世家大族就沒女兒給皇帝當皇后?就以賈家來說,他家何止就一個賈南風?為什麼要拿賈南風這個又醜又彪悍的女子來充數?

所以曹操不稱帝是因為時機未到!以曹操雄才大略肯定不會選擇像曹丕那樣建立一個被閹割的政權。


璨若朗星


曹操想稱帝,從他吞袁紹後,可以說是每日每夜都想稱帝,畢竟曹操不似劉備那樣只是建立了一個軍閥集團,他培養武裝、建立軍隊、收服士族、安撫百姓、防禦邊境,他建立的魏是具備完善政府管理功能的國家。

但他沒法稱帝,因為稱帝是要講究合法性的,曹操,不合法。

荀彧這樣的一個能臣,他甘願跟著曹操混,並不是信了曹操創業時的那番鬼話(蕩平天下,還政於漢,絕不稱帝),或是相信曹操的人品或什麼人格魅力,而是他知道曹操根本稱不了帝,曹操根本就不合法,在這一基礎保障底線下,你愛說什麼漂亮話就說吧,我也樂意維護你的面子。

只有那些不經世事的毛頭小子們,才會做出把判斷基於人的人品或人格魅力的事兒,這一點,時至今天都如是。

曹操說,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毛頭小子們聽了熱血激情,對啊,曹老大果然高風亮節,人品高端。荀彧聽了,大概心裡只是在想,不管你曹操初心如何,單看結果來說,由於你的努力,天下確實沒有分成八九十塊的,天下百姓依然自認漢民,至於你的初心嘛,哼哼,存疑,不下定語。

稱帝這事兒,得了傳國玉璽、禪位遺詔,都是表面功夫,紙面上的合法誰都能造假,難得是人心的合法,要讓別人認可你、擁護你做皇帝,要讓別人死了他也想當皇帝的心思,要讓大部分人緊緊團結在以你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團之下,才能防止大家群起而攻之,不然,就算走了表面功夫稱帝了也坐不長久龍椅,後世那個83天皇帝的袁世凱不就是麼,可憐袁還不如2000年前的曹更明白。

稱帝,絕不是一個人想想就OK的事兒,它是一整個錯綜複雜的利益集團的事情,這個盤根錯節的集團裡但凡有一條線你沒屢清楚或者沒安撫好,你就稱不了帝,或者稱帝了也永遠有一顆雷。

曹操,非常明白這個道理。

後來的司馬家也極其明白這個道理。




石頭裡的泥人


曹操一直沒有稱帝有兩個原因。

其一:曹操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曹操是宦官集團出身,但他卻認為宦官是一個沒落的集團,而且還反過來打壓宦官集團。董卓進京後勢力龐大,霍亂朝綱。曹操這時有沒有依附董卓、反而刺殺董卓。等自己有點勢力後又對抗董卓,最後又迎天子漢獻帝回城、依然把漢獻帝捧在最高位置…等等。曹操自己的政治立場站得很堅定。縱觀曹操的一生,他的政治遠見基本都是正確的。直到三國鼎立時期,曹操雖被封為魏王、但他依然沒有稱帝,就像司馬懿說的,漢朝雖氣數已盡,但白足大蟲雖死而未僵,天下人大多還是向漢不向曹。

這一點從自己的謀士荀彧就可以看出來。荀彧是堅決反對曹操稱王的,更別說曹操稱帝了。這讓曹操傷透了心。從此曹操和荀彧變成了從無話不談到一言不發、最後還逼死了荀彧。

曹操的死敵劉備就因為是漢室正統,打著皇叔的名號就可以與自己對抗、與自己掙天下。此時如果曹操稱帝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罵名和影響,還有就是怕手下的人來刺殺自己。所以這是曹操不稱帝的一個原因。

其二:曹操是一位很有野心的人。

《短歌行》裡最後一句“周公吐普,天下歸心”充分說明了曹操想一統天下、使得天下人心都歸向他.而快到他死的時候都還沒有統一,還有東吳蜀漢沒滅。所以這時曹操稱帝沒顏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