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繪畫3年,大部分臨摹,但原創的畫作總給人簡單的感覺怎麼辦?

諾醬哇


你好,很高興以我的觀點回答您的問題,您提到自學繪畫有一段時間了,自己創作的作品看著簡單應該怎麼辦,首先我覺得您在學習和臨摹過程中,繪畫的技法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您還需要大量的創作提高自己的技法使用經驗,這是其次,最主要的是還是需要寫實,這個寫實的意思是創作不能憑空想象,是需要結合所學的繪畫知識將自己觀察的實際場景溶於筆墨當中,這樣的作品創作出來可能會更生動一些。

我們知道,一個作家要寫一篇文章,如果要保持作品的完整和符實性都會對要寫的實際事情和人物進行相應的瞭解,也就是所說的採風,這樣的的作品出來內容就不會空洞而且利於找尋靈感,這一點放在繪畫當中自然也是適用的,古往今來,不管是水墨還是抽油畫,都是以實際場景為基礎的,不將見過的景物記在心裡,再通過手描繪出來,而只是將臨摹前人作品再次展現,那也還是臨摹而已,這一點還是比較貼合邏輯的。比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圖,裡面的場景人物栩栩如生,細微處理可以說是處理到極致的地步了,經得起詳盡的觀察品鑑。

所以,要創作好的作品,還是要走到大自然當中去,對素材多觀察,勤比較,充分發揮所學的知識,這樣才符合藝術的創作原理。





元磊文傳


我的水彩也是自學的,學了差不多一年時間,畫了有200+張了,自學要有方法,不是一味的臨摹。我畫水彩,最初是買了本黃有維的水彩入門課,跟著一點一點的學習,後來買了永山裕子、阿部智幸、約瑟夫的水彩畫冊,一邊研究,一邊臨摹,臨摹最好臨摹大師的作品。

你說你自學了三年,不知道你的基礎怎樣?臨摹的國畫還是西洋畫?自學水彩,我本來就美術功底,素描彩鉛我都會,所有學起來可能更容易點。臨摹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可以借鑑別人的,慢慢的學會創作,只是時間長短問題,如果作為愛好,就一直堅持下去,自己覺得好就行了!






桃之妖妖9555962


我是繪畫專業的,我和你分享一下繪畫的體驗吧。

我從高中開始正式學的畫畫,也可以說沒有什麼繪畫基礎,那麼在學習了一些繪畫基礎知識之後,臨摹別人的好作品真的十分必要的,所以不要擔心“臨摹”。

我現在大學了,在一些畫作創作的時候,有時候畫的一些題材想運用某種技法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時候,會回想起以前臨摹學習到的技法,這時候就可以運用得更加得心應手了。所以臨摹也是為今後的創作打下基礎的。

舉個例子,我想畫關於豬的題材,畫面上想把最近學習到的一個技法運用到畫面上,然後我找到圖片素材,想好構圖。

這幅畫的背景運用了幾種水彩的特殊技法,都是最近學習到的,水與彩的融合,貼上氣泡紙,保鮮膜的技法。這些技法在水彩書中學習,並臨摹,然後被我運用在這幅作品中。畫完它我覺得豬的頭沒到達到想要的效果。也是因為缺少了對這個豬的頭的一些思考,也就是沒有接觸到適合表現它的技法,還是需要繼續學習。

個人體會是,臨摹是一種學習,臨摹不夠多,腦子裡面的知識就少了,所以畫的作品的會給人一種簡單的感覺,是因為畫面的內容不夠豐富,簡而言之就是,繪畫知識積累不夠。

臨摹是一種學習,同時也要學會臨摹與創作共同進行,臨摹學習到的知識,可以立刻實踐在創作中,這樣會事半功倍。





我和水彩


自學繪畫,大部分是臨摹,能堅持三年至今,其精神令人讚許!但是,你認為自己的原創給人簡單的感覺。一方面你自學了三年,從中領悟了一些東西,而且朝著創作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這是可喜的,說明你走的方向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另一方面,你在三年裡大部分是臨摹,不論你學的是什麼類型的畫,臨摹是繪畫的入門和起步階段,這是學習繪畫進入繪畫門檻最捷徑的一種方法,也沒有錯!

但是問題出在哪裡了呢?方向正確,路子沒錯,為何創作起來會給人感覺單薄呢?這就需要找準問題的根源,然後,有的放矢的改進,達到最終畫好畫的目的。我們試著探討一下,看看是否對症?

一是臨摹的方法是否正確?臨摹不得法,心思亂如麻。就是說臨摹的方法錯了,心亂手亂,紙上更亂。比如,以山水畫的臨摹為例來說明。

1、臨什麼樣的畫?這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旦選錯,累個半生沒有效果,而且學了一身毛病,到頭來改都不好改。山水畫史上,宋代的山水畫是發展的高峰,筆墨皴法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按照“取法乎上,僅得其中”的原理,臨摹就要選擇最經典的作品作為範畫。其實,前人已經總結了很多寶貴經驗,可以借鑑參考。又比如,選好作品,先學一家,就是專心致志把一家學好,然後再學其他的。本人以為可以選宋代畫家范寬的作品,作為臨摹作品的範畫。范寬師承李成、荊浩,又繼承了五代董巨的畫法,是一位集大成的畫家,臨摹他的畫,起點高。

2、選擇好範畫,下來要仔細要仔細研究。也就是學會讀畫。讀畫的目的在於消化和理解作品,比如,以臨摹《溪山行旅圖》為例,首先要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瞭解范寬到底是怎麼樣一位畫家;學習一點國畫史或者山水畫史。其次,學習一些作品的構圖知識;學習用筆用墨,特別要學習范寬畫樹的用筆,自己畫石山的皴法,從中體會范寬的精神內涵。從整體上體會作品的韻味、氣勢。從局部上觀察和理解疏密、陰陽、節奏等概念。

3、對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局部臨,也可以整體臨。要求,一筆一筆的對照臨,開始只要求形似,按照原畫的筆墨使用筆墨,和原畫的筆墨越接近越好,力爭把原畫墨色的幹、溼、濃、淡表現出來。臨摹最好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訓練,養成好的習慣,從一次次的練習和體會中,加深對作品境界的理解,透過畫面的陰陽、疏密、開合、節奏,逐步理解和學習掌握構圖的基本知識和規律,為以後的創作積累豐富的實踐經驗。

4、反覆臨摹。畫多少遍,可以根據自己學習情況,可以臨習五遍、十遍、二十遍,都不為過,直到對原畫的筆墨技法、構圖原理和意境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胸中有丘壑,何愁無俊山?

5、模仿創作。用範畫的筆墨精神,創作類似的畫。以加深對原畫筆墨技法的理解和掌握。

6、適當寫生。體會在真山真水面前如何取捨、構圖,如何選擇皴法來表現山水。

說到這裡,請對照檢查自己在臨摹過程中是否按照以上的步驟進行。如果沒有這樣做,臨摹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當然也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二是要有知識儲備。比如,畫史、畫理、畫技的領悟學習。除了專業知識外,還要注重學習相關的知識,從整體上提高自身修養,提升自我審美意識。比如,對文學、詩詞、哲學、其他藝術類的學習。

三是練習書法,加強對毛筆控筆能力的訓練。

國畫的點有獨特的韻味,線條又是國畫的生命線,線條的質量直接影響山水畫的品味。學習書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控筆能力,體會和學習書法中的用筆方法,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書寫線條的質感,進而從造型能力、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整體提高一步。

四是一定要找水平高的老師給自己指點,這個相當重要。此所謂指點迷津能加速繪畫的水平的提升。

其實,學習繪畫最終可以歸結為兩點: 一是學習方法要對,這樣可以避免走完路;二是要有高手指點,這樣才能保證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莊子之水


對於繪畫自學新手來說,臨摹作品就是最好的老師。

照著一個東西畫,畫好後,你才能對比出以下幾點。

畫的像不像,哪裡畫的好,哪裡有待提高,自己是什麼風格的,自己適合畫什麼類型的作品。

我們國家有個60歲的奶奶邵炳鳳,她的200幅畫作被法國原生藝術畫廊收藏,她在北京798太和藝術空間舉辦過個人畫展,她的作品在多個專業繪畫雜誌上刊登,得到了不少著名藝術家的認可。

這位奶奶當過農民,民辦教師、繡花工、會計,但她沒有接過一天正經的畫畫訓練。為什麼她能對著照片畫畫,自學成才呢?

或許也與她做過繡花工有一定關係,我們都知道繡花也得具備一定的審美,有一定的顏色搭配講究。繡花也得照著東西練,照著圖片或者具體的花草來繡。一來二去,她對畫畫,對藝術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她的事蹟告訴我們兩個道理,

一是並不是具備專業基礎的人才能畫畫,二是畫畫不一定需要拘泥於什麼技法。

關於原創的畫得簡單這個問題,未必複雜得才是好的作品。

關鍵在於有沒有具備個人風格,自己是否覺得還需要提高。其實很多大牌奢侈品的設計師都在追求簡約美。

如果你能掌握好極致簡約風格,畫的再簡單的原創作品也一樣有人欣賞。

對於畫畫,最重要的是筆耕不息,多畫多練。網上也有很多畫家的教學視頻可以作為參考學習。

如果是為了售賣作品,或許參加繪畫培訓班,更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市場。

如果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作品,也可發佈到論壇,與大家一起探討。


喵一語錄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從宏觀上看是傳承與創新,從微觀上來講是學畫的成長過程。無論中西,學習繪畫的前提和基礎就是臨摹。我想您的問題重點是如何創新,如何畫好自已的原創作品的意思。李可染先生曾說過,“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走出來",古人云“外師造畫中得心源",近現代大家齊白石先生說的“貴在似與不似之間",“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等等等解答,均說的是如何創新的問題,包括清代大畫家石濤的“筆墨當隨時代"。

如何創新是擺在每位畫者面前的一個終生問題。首先個人認為,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尤其是中國畫。如果不繫統的瞭解中國畫的歷史與文化,風格與流派,是畫不好中國畫的,更談不上所謂的創新,沒有幾年或者十多年的臨習傳統恐怕是吃不透傳統的,畫也只能為皮毛。

繪畫學習的常識性的規律是,臨摹,寫生加創作必須經歷的三個階段。如果感覺自身的創作過於單薄,是否前兩個所段做的紮實,具否臨摹到位,是否寫生有生氣,是否繪畫隊外功夫有所掌握(書法丶古文詩詞等)。也就是說是否真的“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了,是否取法自然,繪畫是綜合素養的養成,而非單一。

總之創作是從事繪學習最難一步。用我的網名來顧做粗淺解釋吧!石濤繪畫精髓就四個字“畫道從心"繪畫的最高境界,不是技法,不是自然造化,而是畫者的“本心",哪怕臨摹也是創作(如清初“四王”)。因為你的每一筆是用了心的,你的每一筆鎖住的是你的時間過往…………








畫道從心


您好!

我作為一名繪畫創作者,有多年的學習心得,願跟朋友分享,看能不能對您有所幫助。自學繪畫3年,大部分臨摹,但原創畫作總給人簡單的感覺,這也是很多初學者所遇到的問題。

首先,要先懂得看畫。特別是自學者,沒有老師的指導很容易走入死衚衕。臨摹前要儘量吃透這幅畫的精髓。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一輩子都要為之努力。先看這幅畫好在哪?不足之處又在哪?好的怎樣吸收,不足怎樣改進。

其次,臨摹也是必須的。臨的時候不要盲目,不要跟原稿一筆一劃的比對,要看整體。不要看一眼畫一筆,多看幾眼裝入腦子,經過自己加工,通過畫筆表達出來。哪怕是跟原稿有些差異也比跟原稿一筆一劃的套出來更有收穫,自己的東西在慢慢積累。

最後,儘量找位老師給您指點一下。老師對症下藥的指導好過自己慢慢摸索。老師只是指路燈,平時還是要多看、多想、多琢磨、多練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平時多積累一些對畫的認知,找到畫的美感併為之追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有不同看法歡迎各位留言評論。





江坤繪畫


你好,我從事繪畫工作已經很多年了,關於這個問題,有一些自己的淺見。

臨摹,在我看來,是藝術學習的必經之路,無論是繪畫還是書法!

舉個例子,就如同寫文章,要先學會組詞、造句、才能組織成一段文字,有時為了寫出好的文章,還要不停的看很多好文章,摘抄很多優美詞句,最後,自己才能寫出好的文章。那麼美術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覺得臨摹作品已經比較容易和輕鬆,那麼證明自己進步了,接下來,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風格,找到更多更高級別的畫家的作品進行臨摹,學高則高,進行更進一步的學習研究!

有了這些基礎,相信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會更有深度,自己的眼界和內涵更豐富了,也會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加油[微笑]



一笑巍巍


自學的方法很多,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愛好就是動力,網上有好多名家書畫講解,可以多看多悟多畫,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多練習!

畫畫是件辛苦快樂的事情,要奈得住寂寞,學習繪畫臨摹是每個畫家必不可少的一種過程,多好名家都是在臨摹古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自己感覺畫畫還是得掌握方法,各種用筆和用水很重要,水墨水墨,就是說水和墨的比例很重要,還有每一種紙也要掌握,之前自己臨摹作品全是生萱,後來老是難以控制水的成分,有一次看到網上的教程,如果喜歡畫仿古山水的風格,就要用半生半熟的或者用熟萱,使用以後感覺還不錯,覺得畫也漂亮多了,所以說畫的好不好有時候紙也影響作品!

學習繪畫技巧是一方面,關鍵還是悟性,最起碼你的勤快,每天堅持學習,不是專業性的人堅持到底很難,只是愛好的話時間不穩定,慢慢積累經驗,自學本來就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只要堅持不懈,我想會有所收穫的!

越看似簡單的東西其實越不簡單,好多帶有禪意的畫作,寥寥幾筆就是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讓人心有所屬,有時候畫畫不簡單,畫的是意境和人生,一幅有意境的山水讓人看了會有一種共鳴,有一種嚮往的感覺,生活就是山水,山水裡就是生活,也是我們嚮往的未來!


小雨彩繪


你的感覺和我一樣,我臨摹的時候感覺很不錯,甚至可以做到有模有樣,一旦自己創作就差的太遠,我討教不少老師,總結經驗就是:

1)加強基礎練習,比如山水畫,加強分步強化訓練,石頭,樹木,雲水,房屋,人物,堅持不懈練習,做到很像,甚至一模一樣,然後在自己創作這些細節部分,對比有沒有進步,有沒有合理,有沒有不滿意的地方,這樣進步明顯

2)加強整體練習,看別人的作品佈局,自己嘗試一模一樣臨摹,同樣進行整體臨摹一段時間,思考規律,總結經驗,然後嘗試自己佈局,把自己瞭解的細節零部件整合一起,形成整幅作品

3)多看網上視頻,名家創作過程

4)熟悉一段時間後,一定需要一點時間記憶,就是背臨摹,不需要看書,不需要看別人作品,記憶下來,如何處理的細節.....

5)一段時間練習一種畫風或者畫類,比如山水,人物,花鳥,不要亂學,三心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