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小女孩學習不認真,總是拖拉,耐心都快磨沒了,怎麼辦?

寒貞


不認真總是拖拉是孩子表現出來的不良學習習慣,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肯定會有影響。一般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以歸併為

1:對所學內容無趣味心理,更多的孩子能夠在引發興趣的同時產生專注力,所以家長和教師要想辦法讓孩子對現在所學內容產生興趣。

2:有針對性的培養孩子有意注意能力

3:養成孩子高效率的學習習慣。這點我個人認為非常重要,有了效率的保障孩子才可以騰出剩餘時間去玩兒,所以真正學習好的孩子是能把學習時間和休閒時間去分開的,所以建議家長把孩子學習的環境儘量簡約話,整潔化,可以適當避免分心,同時規定學習單位時間內的具體學習內容,完成後進行相應考察。同時給與正向或者負向強化。

4:家庭日常生活習慣也很重要,父母要給孩子做出表率,做事雷厲風行不拖拉。



我以我手寫我心


一年級是幼小銜接的階段,一些常規或者習慣沒有養成的話,的確會給入學後帶來一定的麻煩,家長也要思考一下孩子在幼兒園大班畢業後哪些入學前的準備沒有做好,以及總結一年級入學後在哪些方面還不夠,然後立即整改和培養學習習慣!

每天從早晨起床做起來,按時叫孩子起床,規定他/她必須養成按時起床不賴床的習慣,迅速洗漱,吃早飯,備好書包做好出發準備!時間充裕的話,出發前還可以讓孩子朗讀一下課文,複習複習以前教的唐詩…這些看似很小的事,點點滴滴其實都是在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放學回家後規定孩子必須立刻寫作業,說明自己下班後會檢查作業完成的進度,晚上8點必須完成作業,最遲8:30必須睡覺…因為有些孩子回家後吃零食,看電視,玩遊戲…既耽誤了作業搞得很晚又影響了休息,也容易形成做事不分主次的毛病,每天動作拖拉,耗時耗力,久了還養成了學習拖拉的習慣,到時就不易改過來了。家長在這一點上必須和孩子講清楚,立好規矩,並且要天天監督和檢查,獎勵和懲罰相結合,小孩子以鼓勵為主,做得好可以答應給孩子買個小禮物,週末看場電影,孩子也樂意執行,效果也許會更好一些!

孩子愛學習好成績都是從日常學習的好習慣收穫而來,他們的一切好表現,好的品質都是來源於好習慣,只有注重和堅持灌輸和培養才會有收穫!





虞海棠


我兒子上一年級,今晚讓兒子寫下的每日計劃,我騙他說發給他班主任了,如果每天不照做就告訴他班主任,並告訴他,時間自己安排。我再也不督促他學習了。如果做不到就退學下來幹活。今天被我帶到花園除草除了一天。自己說要好好學習[捂臉]今晚給他一張數學試卷基本都做對了。不逼他一下都不知道他的水平!我問他你怎麼都會?兒子說他用心去做的。最近我也被孩子弄得很煩躁。看著班級群的家長每天都發孩子的作業,有的家長更是不間斷的發,再看看自家孩子玩的那麼嗨氣就不打一處來!然後就被我帶出來幹活折騰了一天!晚上乖乖的寫下每日計劃,主動去讀書講故事給我聽。家長督促學習不如自己督促自己,慢慢培養他的自律性吧!頭一回教育娃咱也不懂,慢慢摸索



哈小張張啊


我女兒也是一樣,就拿老師佈置的作業來說吧,現在老師每天在群裡佈置一個畫畫的作業,要求學生按照老師畫出的樣板畫出來然後自己上顏色。我拿老師畫的樣板給她照著畫,她也不思考也不動手就說自己不會畫,好不容易教他怎麼畫了,總是不認真,一個不留神沒盯住她,她又看到其他地方去了,說她兩句就在那裡哭!煩都煩死了!


魂鬥螺蒙先生


一、二年級的目標,是要培養習慣。對學習來說來,習慣主要是這麼幾個方面:一是快速,二是準確,三是工整,四是逐步自覺。

做作業要有固定的時間。

家裡一般可以早點吃晚飯,吃完了督促孩子做作業,或者等孩子做完了再吃晚飯。家長可以安排一些簡單的抄寫作業讓孩子做一下。自己佈置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每天都做同樣的事,容易形成習慣。

家長陪同做作業。

這很重要。家長陪同,可以讓孩子更加安心,也有利於家長隨時掌握孩子做作業的情況,瞭解孩子學習上的存在問題。在孩子身邊做自己工作上的事,或者看書,讓孩子覺得並不是他有作業,爸媽也有事情要完成。

每天必須有閱讀時間。

學習主要是通過聽、說、讀來完成。充分閱讀,提早閱讀,能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提前形成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尤其是通過閱讀,理解語言文字,這是極其重要的能力。

孩子做完了作業,要給予評價。

評價以表揚為主。表揚的目的,是告訴孩子接下來應該怎麼做,表揚要具體:今天字寫得好,今天做作業專心,今天做得真快等等,根據孩子的表現和自己的希望,選擇表揚的內容。

孩子做作業的桌子周圍,不要有多餘的物品,包括暫時不用的書,文具,玩具等等,不能出現在孩子做作業時的視野範圍內,這樣才能儘可能地減少孩子受到干擾的機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這個時期是孩子需要適應學校生活的階段,並且專注力也不強,也不知道學習是為何?家長應當有耐心愛心和細心,主要著重培養孩子三個方面的習慣為好。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主要有:自我管理、認真負責、積極樂觀、堅持運動。良好生活習慣不但要培養孩子做家務,還要有良好的作息習慣,講究衛生,尊敬師長,不玩手機等等。俗話說,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孩子,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父母最主要的教育要素。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主要有:喜歡閱讀、勤於寫作、善於表達、勇於質疑、用好媒介。孩子剛入學,對學習還有不適應的地方,家長應當多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一旦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學習成績的提高就成功了一大半。從小就培養孩子尊重知識、尊重書本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礎。有些孩子通過練習趣味性很強的jint速讀記憶訓練工具培養了閱讀的興趣,獲取了廣泛的知識。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身體健康孩子才能順利完成學業,並保證大腦運轉靈活,應當讓孩子多參加一些運動。比如和家長一些散步、和家長一起打乒乓球等,有助於孩子提高免疫力,還能提高大腦等各方面的機能,讓孩子更聰明,也有利於孩子更好的教育。


無為無不為之潛龍勿用


低年級孩子在作業中,存在以下的情況:總是惦記著玩,先玩夠了才考慮作業;作業過程中,間斷很多,東摸西摸,不能集中注意力;一下做語文,一下做數學,不能一次完成一科,而且一遇到難題就放下,做別的作業,整體上拖延的時間太多。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過,急也沒用,我們家長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些不好的情況呢?

作為一名初中數學老師,我給幾點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1、提醒並督促孩子完成作業。跟孩子約定,必須先完成作業才能看電視或者玩遊戲,而且家長雙方要保持一致意見,不能有一方有退讓或者妥協。如果孩子有拖延情況就要耐心反覆的提醒他,千萬別發火。

2、教會孩子管理時間的方法,培養孩子的效率意識。每天孩子放學回來,家長先問問孩子當天的作業都有哪些,然後,根據孩子的作業量規定一個相對的時間段來完成作業,而且要跟孩子一起協商,比如,20分鐘或半個小時完成一個作業項目;20分鐘內不可以離開座位,完成一個作業再開始下一個作業,不能東做一個西做一個;做完一個作業項目,讓孩子拿過來給家長看。家長看了之後,先肯定孩子做得好的方面,比如字寫得很好,這個知識點掌握了等等,然後提醒孩子做錯的部分,但不要直接指明錯誤,讓孩子自己去重新檢查一下自己的作業,孩子一般能夠發現自己求快粗心而導致的小錯誤,等孩子改正之後,再來給家長看,直到做對為止。千萬別隻關注孩子做錯的部分,訓斥孩子,說孩子“笨”等等。賞識激勵就是認同孩子的努力,會贏得孩子給你翻倍的回報。

3、堅持執行學習任務規劃21天,耐心堅持一個學期的督導。一個好的習慣需要重複執行21天才能夠基本形成,但還需要三倍的重複執行才能固定下來。調查顯示北大學生在小學和中學階段的良好學習習慣之一就是放學後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完成作業,並且,在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環境裡完成作業。習慣的養成是通過重複執行來形成自動化的行為模式。要想自己的孩子成為高材生,最重要的就是養成好習慣。而且許多家長的實踐證明,不用21天,3天就能見效,2周能夠明顯改善,3周就基本不用監督,一個學期下來,就成規律了。

總之,壞習慣是日積月累養成的,好習慣的養成同樣需要時間。學習是一件長遠的事情,家長需要長期堅持,才能讓孩子養成自覺的學習習慣。


初中數學培優補弱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做作業不積極的問題。其實,孩子不愛寫作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參與感。如何讓孩子有寫作業的參與感?

🌹有幾個建議:

1、溝通時,儘量把祈使句換成疑問句

"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換成“我們現在吃完飯了,接下來該做什麼?”

"先去寫語文,寫完語文再寫數學。”換成:“你想先寫什麼?”

"快點寫啊,別磨蹭。” “認真點啊。”換成“寫作業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由被動接受轉換成主動思考。

2、給予孩子充分思考問題的時間,並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答

將簡單的一句話分成三五句來講,這樣轉換說話方式,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很累,可能會認為等待孩子自己回答比你直接告訴他答案要節省時間。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經過自己思考,從嘴巴里說出來的話,要比聽到的話有用的多。

還結合自身來說,“你要努力”和“我一定要努力!”哪個更能激勵你?對孩子來說,亦是如此。

3、和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

選擇一個寬裕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溝通,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對於計劃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聆聽孩子這樣制定的原因。

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制定計劃算是前期統籌的過程,這個過程相當於自我意識的激發和參與感的培養。



豫北寶媽


一年級小朋友剛上小學會很不適應,原因有三點:

1.環境原因,幼兒園一個老師管10到15個學生並且是一天,小學一個老師管40-50人還是每節課老師輪換,小朋友所得的關注度不夠。

2.自身原因,6到8歲的小朋友注意力集中時間段在10到15分鐘左右,也就是說聽課的知識點是不全面的,因為小朋友的注意力不一定會和老師所講知識點同步,所以才會出現問題。

3.家長原因,當小朋友學習遇到困難後,家長處理方式不能先指責後幫助,會導致小朋友先消極後依賴,惡性循環。家長改變指責為誇獎幫助為引導,誇獎方式因人而異。

以上三點是問題原因所在,對症下藥才有成效。


神之異色


一個人會選擇在學習上拖拉,除了學習確實是一件苦差事,不好玩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拖拉的行為眼前會給她帶來好處,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做作業拖拉對她帶來的好外可能會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拖到後面就不用做了,或者不用做那麼多了;二是通過拖拉來引起父母的關注;三是通過拖拉來和父母談條件,滿足她的一些小要求。不管是哪種原因引起的拖拉,都值得我們反思: 是否曾經她完成任務了,我們又給她增加了其他任務? 是否她曾經認真學習的時候我們都漠不關心,過後也沒有鼓勵她? 是否她在生活上給我們提的一些合理要求,我們經常不滿足她,或者和她討價還價,規定在學習上達到什麼目標才能實現? 父母要讓孩子從小樹立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的意識,不要把本該是孩子的事情變成是大人的事情。如果大人經常催孩子的學習,或者獎勵孩子的學習,這樣孩子就會把學習看成是大人的事情了,你不催我,不獎勵我,我就不學習。 所以我們要從孩子的內心去激發她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成就感。通過啟發,鼓勵去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