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女孩学习不认真,总是拖拉,耐心都快磨没了,怎么办?

寒贞


不认真总是拖拉是孩子表现出来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肯定会有影响。一般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归并为

1:对所学内容无趣味心理,更多的孩子能够在引发兴趣的同时产生专注力,所以家长和教师要想办法让孩子对现在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2: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有意注意能力

3:养成孩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这点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有了效率的保障孩子才可以腾出剩余时间去玩儿,所以真正学习好的孩子是能把学习时间和休闲时间去分开的,所以建议家长把孩子学习的环境尽量简约话,整洁化,可以适当避免分心,同时规定学习单位时间内的具体学习内容,完成后进行相应考察。同时给与正向或者负向强化。

4:家庭日常生活习惯也很重要,父母要给孩子做出表率,做事雷厉风行不拖拉。



我以我手写我心


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阶段,一些常规或者习惯没有养成的话,的确会给入学后带来一定的麻烦,家长也要思考一下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毕业后哪些入学前的准备没有做好,以及总结一年级入学后在哪些方面还不够,然后立即整改和培养学习习惯!

每天从早晨起床做起来,按时叫孩子起床,规定他/她必须养成按时起床不赖床的习惯,迅速洗漱,吃早饭,备好书包做好出发准备!时间充裕的话,出发前还可以让孩子朗读一下课文,复习复习以前教的唐诗…这些看似很小的事,点点滴滴其实都是在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放学回家后规定孩子必须立刻写作业,说明自己下班后会检查作业完成的进度,晚上8点必须完成作业,最迟8:30必须睡觉…因为有些孩子回家后吃零食,看电视,玩游戏…既耽误了作业搞得很晚又影响了休息,也容易形成做事不分主次的毛病,每天动作拖拉,耗时耗力,久了还养成了学习拖拉的习惯,到时就不易改过来了。家长在这一点上必须和孩子讲清楚,立好规矩,并且要天天监督和检查,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小孩子以鼓励为主,做得好可以答应给孩子买个小礼物,周末看场电影,孩子也乐意执行,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孩子爱学习好成绩都是从日常学习的好习惯收获而来,他们的一切好表现,好的品质都是来源于好习惯,只有注重和坚持灌输和培养才会有收获!





虞海棠


我儿子上一年级,今晚让儿子写下的每日计划,我骗他说发给他班主任了,如果每天不照做就告诉他班主任,并告诉他,时间自己安排。我再也不督促他学习了。如果做不到就退学下来干活。今天被我带到花园除草除了一天。自己说要好好学习[捂脸]今晚给他一张数学试卷基本都做对了。不逼他一下都不知道他的水平!我问他你怎么都会?儿子说他用心去做的。最近我也被孩子弄得很烦躁。看着班级群的家长每天都发孩子的作业,有的家长更是不间断的发,再看看自家孩子玩的那么嗨气就不打一处来!然后就被我带出来干活折腾了一天!晚上乖乖的写下每日计划,主动去读书讲故事给我听。家长督促学习不如自己督促自己,慢慢培养他的自律性吧!头一回教育娃咱也不懂,慢慢摸索



哈小张张啊


我女儿也是一样,就拿老师布置的作业来说吧,现在老师每天在群里布置一个画画的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画出的样板画出来然后自己上颜色。我拿老师画的样板给她照着画,她也不思考也不动手就说自己不会画,好不容易教他怎么画了,总是不认真,一个不留神没盯住她,她又看到其他地方去了,说她两句就在那里哭!烦都烦死了!


魂斗螺蒙先生


一、二年级的目标,是要培养习惯。对学习来说来,习惯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快速,二是准确,三是工整,四是逐步自觉。

做作业要有固定的时间。

家里一般可以早点吃晚饭,吃完了督促孩子做作业,或者等孩子做完了再吃晚饭。家长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抄写作业让孩子做一下。自己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每天都做同样的事,容易形成习惯。

家长陪同做作业。

这很重要。家长陪同,可以让孩子更加安心,也有利于家长随时掌握孩子做作业的情况,了解孩子学习上的存在问题。在孩子身边做自己工作上的事,或者看书,让孩子觉得并不是他有作业,爸妈也有事情要完成。

每天必须有阅读时间。

学习主要是通过听、说、读来完成。充分阅读,提早阅读,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提前形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尤其是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这是极其重要的能力。

孩子做完了作业,要给予评价。

评价以表扬为主。表扬的目的,是告诉孩子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表扬要具体:今天字写得好,今天做作业专心,今天做得真快等等,根据孩子的表现和自己的希望,选择表扬的内容。

孩子做作业的桌子周围,不要有多余的物品,包括暂时不用的书,文具,玩具等等,不能出现在孩子做作业时的视野范围内,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孩子受到干扰的机会。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小小思维家


这个时期是孩子需要适应学校生活的阶段,并且专注力也不强,也不知道学习是为何?家长应当有耐心爱心和细心,主要着重培养孩子三个方面的习惯为好。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主要有:自我管理、认真负责、积极乐观、坚持运动。良好生活习惯不但要培养孩子做家务,还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讲究卫生,尊敬师长,不玩手机等等。俗话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最主要的教育要素。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主要有:喜欢阅读、勤于写作、善于表达、勇于质疑、用好媒介。孩子刚入学,对学习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家长应当多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一旦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成功了一大半。从小就培养孩子尊重知识、尊重书本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有些孩子通过练习趣味性很强的jint速读记忆训练工具培养了阅读的兴趣,获取了广泛的知识。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身体健康孩子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并保证大脑运转灵活,应当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运动。比如和家长一些散步、和家长一起打乒乓球等,有助于孩子提高免疫力,还能提高大脑等各方面的机能,让孩子更聪明,也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教育。


无为无不为之潜龙勿用


低年级孩子在作业中,存在以下的情况:总是惦记着玩,先玩够了才考虑作业;作业过程中,间断很多,东摸西摸,不能集中注意力;一下做语文,一下做数学,不能一次完成一科,而且一遇到难题就放下,做别的作业,整体上拖延的时间太多。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过,急也没用,我们家长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不好的情况呢?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给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1、提醒并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跟孩子约定,必须先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或者玩游戏,而且家长双方要保持一致意见,不能有一方有退让或者妥协。如果孩子有拖延情况就要耐心反复的提醒他,千万别发火。

2、教会孩子管理时间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效率意识。每天孩子放学回来,家长先问问孩子当天的作业都有哪些,然后,根据孩子的作业量规定一个相对的时间段来完成作业,而且要跟孩子一起协商,比如,20分钟或半个小时完成一个作业项目;20分钟内不可以离开座位,完成一个作业再开始下一个作业,不能东做一个西做一个;做完一个作业项目,让孩子拿过来给家长看。家长看了之后,先肯定孩子做得好的方面,比如字写得很好,这个知识点掌握了等等,然后提醒孩子做错的部分,但不要直接指明错误,让孩子自己去重新检查一下自己的作业,孩子一般能够发现自己求快粗心而导致的小错误,等孩子改正之后,再来给家长看,直到做对为止。千万别只关注孩子做错的部分,训斥孩子,说孩子“笨”等等。赏识激励就是认同孩子的努力,会赢得孩子给你翻倍的回报。

3、坚持执行学习任务规划21天,耐心坚持一个学期的督导。一个好的习惯需要重复执行21天才能够基本形成,但还需要三倍的重复执行才能固定下来。调查显示北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良好学习习惯之一就是放学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完成作业,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环境里完成作业。习惯的养成是通过重复执行来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模式。要想自己的孩子成为高材生,最重要的就是养成好习惯。而且许多家长的实践证明,不用21天,3天就能见效,2周能够明显改善,3周就基本不用监督,一个学期下来,就成规律了。

总之,坏习惯是日积月累养成的,好习惯的养成同样需要时间。学习是一件长远的事情,家长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让孩子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培优补弱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做作业不积极的问题。其实,孩子不爱写作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参与感。如何让孩子有写作业的参与感?

🌹有几个建议:

1、沟通时,尽量把祈使句换成疑问句

"吃完饭了,赶紧去写作业。”换成“我们现在吃完饭了,接下来该做什么?”

"先去写语文,写完语文再写数学。”换成:“你想先写什么?”

"快点写啊,别磨蹭。” “认真点啊。”换成“写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由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思考。

2、给予孩子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并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答

将简单的一句话分成三五句来讲,这样转换说话方式,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累,可能会认为等待孩子自己回答比你直接告诉他答案要节省时间。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经过自己思考,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话,要比听到的话有用的多。

还结合自身来说,“你要努力”和“我一定要努力!”哪个更能激励你?对孩子来说,亦是如此。

3、和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选择一个宽裕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沟通,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对于计划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认真聆听孩子这样制定的原因。

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啬你的鼓励!

制定计划算是前期统筹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于自我意识的激发和参与感的培养。



豫北宝妈


一年级小朋友刚上小学会很不适应,原因有三点:

1.环境原因,幼儿园一个老师管10到15个学生并且是一天,小学一个老师管40-50人还是每节课老师轮换,小朋友所得的关注度不够。

2.自身原因,6到8岁的小朋友注意力集中时间段在10到1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听课的知识点是不全面的,因为小朋友的注意力不一定会和老师所讲知识点同步,所以才会出现问题。

3.家长原因,当小朋友学习遇到困难后,家长处理方式不能先指责后帮助,会导致小朋友先消极后依赖,恶性循环。家长改变指责为夸奖帮助为引导,夸奖方式因人而异。

以上三点是问题原因所在,对症下药才有成效。


神之异色


一个人会选择在学习上拖拉,除了学习确实是一件苦差事,不好玩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拖拉的行为眼前会给她带来好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做作业拖拉对她带来的好外可能会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拖到后面就不用做了,或者不用做那么多了;二是通过拖拉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三是通过拖拉来和父母谈条件,满足她的一些小要求。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拖拉,都值得我们反思: 是否曾经她完成任务了,我们又给她增加了其他任务? 是否她曾经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们都漠不关心,过后也没有鼓励她? 是否她在生活上给我们提的一些合理要求,我们经常不满足她,或者和她讨价还价,规定在学习上达到什么目标才能实现? 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不要把本该是孩子的事情变成是大人的事情。如果大人经常催孩子的学习,或者奖励孩子的学习,这样孩子就会把学习看成是大人的事情了,你不催我,不奖励我,我就不学习。 所以我们要从孩子的内心去激发她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成就感。通过启发,鼓励去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