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次疫情和蝗災,糧食的重要性是否能得到農民的重視?

鹿塬農事


農民一直很重視糧食,只是糧食價賤,不值錢。種地是為了家裡有糧,如果為了掙錢,種地賠的多。種地的各項成本比以前高太多了,糧食價格卻一年不如一年,天氣好的話,辛辛苦苦一年還能一畝地掙幾百,如果像前年的天氣,累死累活幹一年,還賠不少錢,種地的成本都收不回來


奇趣動漫之旅


糧食重要性的問題不應該是農民的問題,而應該是國家的問題。

就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民增加收入異常艱難,從土地裡刨食,也就只能解決溫飽問題,無法應對其他方面的物質生活,包括農民子女的教育問題,都無法依靠土地來解決。

農民也是公民,也需要生存,也需要更好的生存條件,所以當農民無法取得相當性的收入時,農民工就出現了。並且,很多農民的後代都在努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並不希望祖祖輩輩都是農民。那麼,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土地的荒廢。

為了生存,創收是農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而不是如何保證糧食的產量。

當前的中國農業屬於小農經濟,生產力水平很低,最終導致的就是農民收入很低,這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

因為糧食是人民生活的根基,在物價上漲的今天,糧食價格是最穩定的,其實也就是犧牲了農民的利益來保證,這也是不得已,為了保持國家穩定的必要做法。

所以,從當下對於農民的政策來看,國家即將實施農場化的模式,用最科學的種植方式和最現代化的機械來提高農業的產量和生產效率。

但是,這並非一朝一夕才可以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時間,循環漸進才可以。

因此,在疫情和防災面前討論農民是否重視糧食,這本身就已經忽略了最根本性的問題,而且選錯了對象。

國家應該考慮的並非農民是否重視糧食,而是如何讓農民從土地裡解放出來,增加他們的收入,實現收入平等化。

或者更加確切的說,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超級大國,糧食永遠是最大的問題,如何才能夠將土地的產出最大化,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根本性的問題。


喵了個咪的喵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糧食都受到農民的重視,我認為以前、現在、以後都會一直受到農民的重視。原因有三條:

一,農民受過鬧饑荒餓肚子的苦。

我小時候常聽爺爺說,在新中國成立後的1959年,1960年,1961年,我國由於連續三年受自然災害的影響,造成糧食的普遍減產,許多地方都在鬧饑荒,有許多人就把樹皮剝下來,還有樹葉樹根放在鍋裡煮煮來充飢。

二,我國也曾經歷過蝗災。

聽爺爺還說過,我國農作物也曾受到蝗蟲的襲擊,而且蝗蟲的破壞力極強,只要蝗蟲經過的地方,把農民辛辛苦苦種的莊稼一掃而光,幾乎寸草不生,那一年中國又鬧起了饑荒。當時中國人口眾多,農民總是吃不飽。

像我家有五畝地,等糧食豐收了,賣一小部分,家裡留一部分,再往麵粉廠裡存一部分,媽媽總是說:哪天不種地了,吃啥呀?

三,糧食是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現在農民的收入還基本上靠天靠地吃飯,只有在農忙過後才會出去打工。

像我家有五畝地,等糧食豐收了,賣一小部分,家裡留一部分,再往麵粉廠裡存一部分。媽媽總是說:哪天不種地了,吃啥呀?

總結:中國農民受過餓肚子鬧饑荒的苦,糧食又是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農民是知道糧食的重要性的。今年又遇到疫情和非洲的蝗災,農民會更加重視糧食的播種和生產。

最後想呼籲一下:提倡全國人民節約糧食,反對鋪張浪費。[祈禱][祈禱][祈禱]

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歡迎大家溝通交流評論。







小唐勝利在農村


這個事情要國家重視才對,農民是最底層,他們能夠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很不錯了,要養活市民,公務員,那是國家的任務與責任,或者由國家來引導農業發展,把糧食安全,公共衛生安全擺在首位,房地產過時了


大黃蜂71030083


提這個問題真好,一下點明瞭糧食得重要,我是農民,家裡地不是很多,莊稼人怎麼也不能讓地荒了,種點玉米,年景好了一畝除去種子化肥可以賺四百左右吧,當然時間不能算,農民有的是時間。你提到的這個問題,在趕上疫情我真有點怕了,沒口罩我可以不出門,沒菜沒油可以不吃,如果沒糧沒水怎麼辦?我去年的玉米還沒有賣,現在我決定了,必須存夠一年的糧食,剩下的在賣,惡肚子實在是太可怕了!記得我小時候別說野菜,就是樹根樹皮都沒得吃!


炮哥真敢轟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農民從古至今所追求的,也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之一,甚至現在,在某些地方,糧食的收入仍然是最主要收入。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僅僅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個糧食的收入在現在社會的消費中就顯的捉襟見肘了,所以很多農民就謀發展,在有限的土地上開發無限的金錢,經濟作物逐漸搬上了一塊塊田地。

我老家就是農村,小時候的歡樂也留在那片土地上,現在看來,那時候的歡樂還真是簡單。冬麥子,夏玉米,中間播豆子。以前的糧食主要是以自己自足為主,其次才是賣掉當做收入,所以大豆,高粱,小米地瓜等比較豐富,但是這些作物的生產過程是相當的繁瑣勞累。隨著消費的升高,糧食的收入不足,於是蔥薑蒜,西瓜蔬菜,到後來大棚反季節蔬菜成了收入主力軍,這是形式所迫,不是不重視。隨著工業用地的拓展,糧食用地是越來越少,好土地被大量侵佔,能有效使用的也是更少,更加零散的地方讓糧食作物更不容易操作,反倒是經濟作物簡單容易的多。很多人也就順應形式減少了糧食播種。現在國家政策好,糧食也有補貼,但是杯水車薪不得不承認。但是老一輩眼中,糧食生產永遠是不可替代的。我家也是,不論土地怎麼緊張,我們的地頭永遠是糧食作物。


劍橋輔導1


農民也不笨,自己的算盤算不來這個賬嗎?別說大話,去農村實地考察考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四月槐花香70458263


糧食是大國基礎,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安天下,國泰民安國富民強需要糧食豐收!











孟剛園林園藝921


面對這次疫情與蝗災,糧食的重要性是否能得到農民的重視?首先這樣的問題非常弱智,即使沒有災情農民種地都是全心全意認認真真,那怕糧食價位低!第二農民種地並不是天經地義的,農民也可以打工,利用農閒的時候賺點錢也是無可厚非的!第三在錢越來越不值錢,種地的收穫並不能滿足自己生活需要的時候,出去打工尋找合適的工作是年輕一代農民的出路!我家在農村,但地都被政府修路佔了,沒有賠償沒有補助,我們一大家子該怎麼辦?還是要生存要自尋出路!綜合很多方面,糧食對一個國家來說重要性是無法言喻的,把這麼重要的問題壓在農民身上也是不理智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農村的父老鄉親加油!!!!



尹世靚家


糧食的重要性本來就有保障,也就是國家對於各行各業的經濟調控政策,只不過平常人感觸很少而已,而對於農民是否會重視糧食的重要性,我感覺農戶在這波疫情影響下只會受損失情況較多,一旦種養殖效益不好,肯定會影響新一年的農業生產積極性,畢竟農民種地和搞養殖就是為了掙錢養家,如果經濟效益不能滿足家庭生活所需成本,自然也就沒必要特別重視了!畢竟現在打工要比種地收入高很多,如果不是非常時期困在家裡,估計這時很多農戶早已經外出打工或回城生活工作了!由於蝗災沒有發生,下面結合近期疫情所瞭解的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疫情期間,對於農民生活影響不大。雖然今年過年期間和過年後很長時間處於封閉管理狀態,但對於我們這邊農村普通農戶的生活影響很小,只不過不能像以前自由串村走親戚了,只能待在家裡、院裡或門口附近溜達,但對這期間的生活物資需求並緊缺,該吃吃,該喝喝,再加上農戶都有過年買年貨招待親朋好友的習慣,使得家裡菸酒糖茶糧油和蔬菜水果準備充分,再加上有些農戶還有種植反季節蔬菜,並不愁吃喝!另外,村裡的超市也因過年期間準備商品充足,在這段期間發揮了很好的供貨作用,也是一年之中銷售最好的時候。例如農民待家裡買菸酒、蔬菜水果、瓜子糖果等都可以在村裡超市買到,而我們鄰村也有賣糧油的農戶,家裡缺面缺油時隨時可以去買,價格也不貴,因此,這段期間生活還算愜意,只不過影響了農戶外出打工掙錢的機會而已!

二、糧食的重視程度還得看種植效益。俗話說“無利不起早”,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種地收入與生活提高不成正比,那麼農業生產積極性只會越來越低。例如現在種地成本不斷上升,糧食價格不斷下跌,導致農戶收益變窄,而外出打工或做生意的群體收益明顯偏高,進而促進了農村人口的流動加快,尤其是在農村還面臨結婚難、買房難、看病難和養老難等現實尷尬,使得農村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或進城生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農民對於種地的重視程度,畢竟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再加上為子女照看孩子等現實生活問題,有時只能在大形勢下選擇土地流轉或轉包其他農戶。因此,這兩年在農村承包土地其實很容易的。



例如我們村一些留守年輕人,在本村和附近村莊規模化承包土地,短短時間內便租到了上百畝農田,不過租賃成本也蠻高的,我們這邊靠河邊的農田為1000元/畝,不靠河的農田則為800元/畝,但對於普通農戶來說,隨著農村公路升級改造完成和鄉鎮工業園區建設,使得去鎮上或縣城工廠上班更容易,掙錢更多一些,也不會太累,因而要不種地更穩定,再加上可觀的土地流轉租金,一年下來單比種地務農要好很多!

所以說,糧食的重視程度還得看種植效益、農業生產扶持力度和補貼措施保障,如果單純以天災人禍或單季收成和效益比較好來衡量農業前景,目前看來並不現實,畢竟糧食價格雖然下跌,在國家政策糧調控下,價格波動幅度並不大,很難有大幅增利空間。而其他農產品雖然價格波動大,卻經常遇到售賣難的尷尬,例如養豬、蘋果等農畜產品,賺一年,賠一年,不賺不賠又三年!因此,現如今重視農業生產,提高農戶種養殖積極性,並不是一件簡單易改變的事情,需要具體扶持鼓勵措施打動農民才行!(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