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俄羅斯後,國際化的長城汽車能捕獲印度人的芳心嗎?

拿下俄羅斯後,國際化的長城汽車能捕獲印度人的芳心嗎?

長城汽車國際化步伐加速,2019年拿下俄羅斯之後,即刻轉戰南亞市場,印度是第一站。

作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國,印度汽車市場一直被認為是下一個全球車市的動力源。近14億人口的印度,汽車千人保有量僅為22輛。經濟增速相仿,人口規模的相似的中國,汽車千人保有量為173輛。

汽車市場處於發展中的印度成為了全球車企的必爭之地。對於實力增長、資金雄厚的中國車企來說,印度成為了中國車企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AlixPartners董事總經理戴加輝博士(Dr. Stephen Dyer)告訴出行一客,印度市場對本土企業沒有太多保護措施,因此,對外資車企來說還是有機會的。

繼上汽落地印度後,長城汽車通過收購通用汽車的印度工廠正式進入印度。此舉被外界看來是響應印度政府的“印度製造”號召,發展印度版長城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印度新車銷量為381萬輛,較2018年下降13%。印度版汽車黃金十年是否會出現?GDP增速預計為5%的印度經濟發展是否有後勁?仍不可知。這對低迷時期進入印度車市的長城汽車來說可謂最大不確定性。

拿下俄羅斯後,國際化的長城汽車能捕獲印度人的芳心嗎?

印度戰略啟動

長城汽車要重點發展印度市場,並非打打嘴炮,而是拿出了真金白銀。

2月5日,第十五屆印度德里國際車展開幕。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打響第一炮,長城汽車採用獨立包館的模式來向印度消費者展示產品陣容和科技實力。

印度哈弗汽車有限公司市場和銷售總監哈迪普·布拉爾在現場表示,印度市場,將成為長城汽車戰略佈局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長城汽車印度市場戰略正式啟動,長城汽車將紮根印度,建立涵蓋研、產、供、銷的全業務生態鏈。

拿下俄羅斯後,國際化的長城汽車能捕獲印度人的芳心嗎?

▲ 長城汽車在第十五屆印度德里國際車展 / 長城汽車官方微博

早在2016年,長城汽車在印度班加羅爾設立了研發中心,從事新能源和自動駕駛軟件的開發。

在印度戰略啟動後,長城汽車將班加羅爾研發中心全面升級,從技術開發擴展到智能安全產品開發,並加大本地化研發投入。

研發搞定後,如何做好本土化生產尤為關鍵。1月17日,長城汽車和通用汽車就收購通用汽車印度塔裡岡工廠達成協議,根據雙方簽署的投資意向書,包括塔裡岡工廠在內的通用汽車印度公司將移交給長城汽車。該協議尚須獲得政府和相關監管部門的批准。

長城汽車戰略副總裁劉向上表示,此舉積極響應了印度政府大力倡導“印度製造”、“數字印度”、“清潔能源印度”的國家戰略。

一旦上述協議獲得通過,印度塔裡岡工廠將是長城汽車全球第十個、海外第二個全工藝整車工廠。該工廠將主要用於長城汽車SUV產品和EV產品的本地化生產,併為當地提供超過3000個就業崗位。

整車的研發和生產之外,長城控股集團還將在印度投資汽車電池生產,打造完整供應鏈體系。

進入印度市場的具體產品則是長城汽車旗下的哈弗品牌和長城EV品牌。其中,哈弗品牌將在印度推出全系SUV產品,長城EV品牌將面向出行及私人用車推出不同產品。

在印度車展上,長城汽車展示了全球首發概念車哈弗Concept H,以及印度首發概念車哈弗Vision 2025。哈弗量產的三款緊湊型SUV F7、F7x、F5和一款中大型SUV H9亮相。

拿下俄羅斯後,國際化的長城汽車能捕獲印度人的芳心嗎?

▲ 長城汽車展示了全球首發概念車哈弗Concept H / 長城汽車官方微博

值得一提的事F7已經在長城汽車首個海外工廠——俄羅斯工廠量產。自上市以來,至2019年12月,哈弗F7在華累計銷量已達140,770臺。

除此之外,長城汽車旗下基於電動車專屬平臺——ME平臺打造的R1也亮相印度。整車風格精緻小巧。R1高配版可實現351公里續航里程,一次充電可滿足用戶3-5天的出行需求。

從長城汽車帶來的產品可以發現,長城汽車對印度消費者的喜好做過調查。擁擠的街道、破敗的道路、不高的收入,讓印度消費者對耐用、廉價的小車情有獨鍾。

2019年印度銷量最好的十款車型分別被鈴木和現代包圓,分別是鈴木Eeco、鈴木 Vitara Brezza、鈴木Wagon R、鈴木Baleno、鈴木SWIFT雨燕、鈴木Dzire、鈴木Alto奧拓和現代 Creta、現代Grand i10、現代Elite i20。

這些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小巧和省油。這也是強調大尺寸的美系汽車在印度市場節節敗退的重要原因。

當長城汽車帶來類似產品後,50多家當地經銷商已經開始與長城汽車接洽。有備而來的長城汽車如何對抗印度市場的霸主們,或許是個好故事。

國際化挑戰

走好國際化是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夙願。

2019年初,魏建軍發佈了哈弗的“521”戰略,即計劃利用5年時間,實現年度銷量200萬臺,成就哈弗全球專業SUV第一品牌。

自2015年起,哈弗品牌開始出海,澳洲、南美洲、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多個國家及地區都有哈弗的足跡。目前,哈弗已在馬來西亞、厄瓜多爾、保加利亞和突尼斯擁有四個海外KD(散件)組裝廠。在俄羅斯擁有全工藝工廠,一期年產能達8萬臺,二期年產能將達到15萬臺。

除此之外,在韓國和德國設立了新能源項目研發中心,在日本設立了整車造型及內外飾設計中心,在美國設立了自動駕駛及傳統技術模塊工程開發中心以及在奧地利研發新能源驅動電機控制器產品。

雖然長城汽車從1998年就開始出口產品,但是要紮根國外,必須有研發和生產全球化的佈局,哈弗相關項目的快速推進,彰顯了魏建軍的決心。

魏建軍曾說過,中國汽車不缺少好的產品和打硬仗的決心,長城汽車不能只做家門口的優等生,一定要走出去,在全球建立影響力和口碑。

除上述佈局外,魏建軍還有更大膽的想法,那就是進軍豪華品牌發源地——西歐。2019年魏建軍宣佈,在德國設立WEY品牌的技術中心,以德國為起點,進軍歐盟。

對把“不走出去就是等死”當做口頭禪的魏建軍來說,進軍歐盟真的準備好了嗎?

拿下俄羅斯後,國際化的長城汽車能捕獲印度人的芳心嗎?

▲ 長城汽車在第十五屆印度德里國際車展 / 長城汽車官方微博

歐洲是全球最難以攻入的市場。作為現代汽車發源地,歐洲消費者對歐洲品牌忠誠度高,大眾、PSA、雷諾三大集團在歐洲佔據超半數市場份額。在美國橫行的日系車在歐洲不過分到百分之十幾的份額。

同時,歐洲豪華品牌林立,歐洲人對汽車耐久性、穩定性、可靠性要求高。諸多因素對後起之秀長城汽車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長城汽車能否同時打好東南亞和歐洲戰役,考驗魏建軍大智慧的時候到了。(責編/楊佩謙)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財經》雜誌交通工業組創建,專注交通出行領域新聞,致力於探索出行、科技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