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新泰——谷裡鎮

谷裡鎮位於新泰市中部。面積98平方公里,轄51個行政村,人口5.7萬。

龜山文化。谷裡境內的龜山有著久遠的歷史。源起于山東的黃帝軒轅氏,是一個以龜為圖騰的部族,新泰龜山是其部族的地理標誌(《黃帝氏族起于山東考》,《山東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一載:“龜山,縣西南四十里,山之南即泗水縣界,《詩》‘奄有龜蒙’,謂此龜山也。《春秋》魯定公十年,齊人來鄆、龜陰田,山之北即龜山矣。又夫子去魯,作龜山之操。山峰巒層疊,舊為魯境之望。”

家鄉新泰——谷裡鎮


龜山酷似龜形,有頭有尾有腹,有爪有唇有舌,首東尾西,伸出長長的舌頭,翹首而望,彷彿欲歸故里東海。山北有一巨石,形如“蘑菇”,人稱“蘑菇石”。山南有二巨石,高丈餘,威風凜凜,人稱“石將軍”。左前側有“鬼風口”,巨石羅聳,形態猙怪。龜山最東端,人稱“龜鼻峰”,龜鼻之下一塊丈餘長的巨石懸空橫伸,人稱“龜舌。”孔子曾登臨龜山吟詩。

夾谷會盟處。北谷裡東西兩嶺高聳,中夾谷地平坦。嘉靖《泰山志》、乾隆《新泰縣誌》、明光寺碑均載北谷裡即為夾谷。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魯國為了索要被齊國霸佔的土地,決定在柴汶之濱的夾谷與齊國會盟。魯定公讓大司寇孔子擔任相禮大夫,臨行前,孔子奉勸定公行文事必有武備,安排左右司馬率軍隊接應。會盟過程中,齊國君臣想戲弄、劫持定公,都被孔子以禮勸退。齊景公羞愧難當,不得已將鄆、讙、龜陰三地歸還魯國。

家鄉新泰——谷裡鎮


明光古寺位於北谷裡村,始建於唐開元七年(719年),距今已有近1300年的歷史。明光寺是一座釋道合一的寺觀,佔地20餘畝。廟臺高築,紅牆環繞。山門南開,門前月牙河水淙淙西流,岸柳成行。院兩進,山門內松柏長青,碑碣林立,品讀古碑可識谷裡興衰。院西側為大雄寶殿,殿內釋迦佛像莊嚴慈祥,四大金剛面目猙獰,十八羅漢神態各異。中為藥王殿,香火頗盛。東為碧霞宮,今尚存。殿西有千年古井一口,久旱不枯。二門內遍植花木,春日團花似錦,花香四溢,院中是光緒十四年(1888年)為新泰知縣王春陽立的王公祠,清末改為蒙館。舊時,農曆二月十六日為明光寺廟會,善男信女絡繹不絕,虔誠膜拜,祈祥納福,廟內香菸嫋嫋,鐘鼓陣陣,經聲悠揚。

家鄉新泰——谷裡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