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燕爾的燕爾指的是什麼?

醉月山人70973791


新婚燕爾的燕爾,指的是新婚夫婦幸福快樂的樣子。不過,它的出處,卻是來源於怨懟的目光。



新婚夫婦如膠似漆、成雙成對,哪怕是一舉手、一投足,都羨煞旁人。無一例外,我們常用新婚燕爾來形容這樣的喜慶場景。只是人們也許不瞭解,新婚燕爾的最初的出處,是源於一位怨婦的懊惱而產生的。



我們知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就是各地的民風、民俗的意思。比如,我們常說的採風,就是周遊各地採集民間素材的意思了。


新婚燕爾的出處,來自《詩.邶風.穀風》。原文如下:


習習穀風,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採葑採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宴爾新昏,不我屑矣。......宴爾新昏,以我御窮。......


很明顯,此詩是一位被休妻的女子的哀怨之辭。她首先回顧了之前的夫妻恩愛,然後,描述了她由於婚姻的破裂而離家的窘境。再看到昔日的丈夫迎娶新婦,她不由得百感交集。


宴爾新昏,如兄如弟。你們新婚多快樂,真像親兄妹(女弟為妹)一樣;宴爾新昏,不我屑矣。你們新婚多快樂,不過 ,還有誰來理睬我呢?宴爾新昏,以我御窮。你們新婚多快樂,可是,是拿著我的勞動積蓄來抵擋貧窮呀。



一句話語的現實意義,可以與其最初的本意有所分別,甚至與本意相反。從唐宋以來,新婚燕爾就與《穀風》中的吟詩怨婦徹底分離了。人們往往樂於取新婚燕爾的佳意,來祝福美滿幸福的婚姻。如在《紅樓夢》中,就有這樣的描寫:


如膠投漆,燕爾新婚,連日哪裡拆的開。


可見,若想正確理解一句話的真正含義,就應該結合當時的語境來看。比如,你小子!此話可以是彈,也可以是贊,對不?只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新婚燕爾的意思,已經演變成只有祝福和羨慕這一種美好的寓意了。


俚言雜談


新婚燕爾、鶯期燕約、勞燕分飛、雙飛燕,“燕”字在很多時候代表情侶。

古語大多是晦澀難懂的,所以我們要追其源,溯其本。新婚燕爾在漢語詞典的解釋為:"棄婦訴說原夫再娶與新歡作樂,後反其意,用作慶賀新婚之辭。形容新婚時的歡樂"。可見最早的時候,新婚燕爾並不是祝福的詞語。

新婚燕爾這個詞原本是“新婚宴爾”,本義是棄婦說原夫再娶與新歡作樂,但是人們後來反其用意,把它用作新婚慶賀之詞,用來形容新婚時的歡樂,最早源於《詩經·邶風·穀風》。

原文為:"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宴爾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發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後"。

整篇文章大致意思為:女主人公被丈夫拋棄了,她滿腔幽怨地回憶舊日家境貧困,她辛勤操勞,幫助丈夫克服困難,丈夫對她也體貼疼愛;但後來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變了心,忘恩負義地將她一腳踢開,另尋新歡去了。

她唱出這首詩歌的目的,就在於譴責那個可共患難,不能同安樂的負心漢子。儘管現代的解釋賦予了它美好的含義,但是也不難看出,燕爾是個貶義詞。

但隨著文學與生活的深度交融,最晚到宋代開始,這個成語的本義發生了變化,人們忘記了它的吐槽本源,越來越多的反其用意,用來形容慶賀新婚之喜,同時也由於"燕"這個字在古代本身極具情侶的象徵意義,人們逐漸用"燕"取代了"宴",也因為"燕"與"宴"本身就互為通假字,所以"新婚燕爾"更為常見。

為什麼偏偏是用燕子來形容呢?

在原始的文化中,燕子是華夏先民的圖騰崇拜對象,我們在影視劇中不難看到以燕子的身形作為圖騰表達族人的特性。原始時期的三大部族之一的東夷族的圖騰物之一便是玄鳥。至於玄鳥到底是什麼,歷代學者對此有著不同的解釋,其中,燕子是最傳統,也幾乎是認可度最高的一種觀點。

其次,家燕通人性。

家燕是一種靈性很高的鳥兒,對人類的一舉一動的感知,遠超過其他鳥類的感知能力,說白了就是俗語說的"通人性"。

燕子們能感受到農夫的善意,而願意親近人類。這種關係在人類之中代代傳承,在家燕之中代代相傳直至深入進化錄入基因。

不知道是哪一天,第一對勇敢的家燕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登堂入室來築巢!

而後幾乎所有的家燕也逐漸進化到了這一步,農夫們喜出望外,莊稼的守護神前來宅子安家,這可是大吉之兆,歡迎都來不及。

家燕築巢時日復一日的銜泥叼草,餵養雛燕時片刻不停的不辭辛勞,簡直就是勤勞的勞動人民的化身,勞動者在燕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知之深,愛之切,而歡迎棲居室內。

家燕為農夫捕捉害蟲,農夫為家燕築巢繁衍提供庇護,除了互助互利,這也是親善的本能。久而久之,這種信賴關係漸漸深入擴展到了整個人類與家燕兩個種族之間。家燕與人類和諧共處一室既是自然生存進化的結果,也有民間人為長久推動的成因。

家燕不在無人居留的建築內外築巢,此為信賴人類、尋求庇護的有力證明。但家燕依然保持著自然生存的狀態,食物獲取、築巢育雛、活動棲息等完全自給自由,與人類保持著微妙的距離,不同於其它馴養的禽畜、寵物,靠賣萌過著飯來張口的生活。

燕子在情感方面也與人們密切聯繫。

燕子們最喜歡成雙成對,雙宿雙飛,中國人就將對美好忠貞愛情的希冀和嚮往寄託給燕子,古代詩歌中的燕子意象已經成為愛情與婚姻的代名詞,處處都景中含情,情繫於景,情景交融。

李白《雙燕離》這樣感慨:"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

歐陽修在《蝶戀花·海燕雙來歸畫棟》這樣形容:"海燕雙來歸畫棟。簾影無風,花影頻移動"。

燕子的一生,只有一個異性伴侶,雌燕和雄燕兩者一旦結合,就不會重新覓偶,即使配偶中的一方死亡。所以它們被認為是鳥類中愛情專一的典型。

忘掉新婚燕爾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的紛爭吧,本意是什麼又有什麼關係呢,當今人用這個詞的時候,就是希望受到祝福的新人在這個大喜的日子快樂,今後的生活中幸福恩愛,永不分離。同甘苦,共進退,辛勤勞動,互助互愛,共同支撐起一個美滿的家庭。


歷來現實


在當下,很多用來形容青年男女剛剛結婚後的日子為“新婚燕爾”或者“燕爾新婚”,但是,對於“燕爾”意味著什麼,很多人並沒有概念。

此外,在形容婚姻方面,還有“勞燕分飛”這個詞,似乎,燕子總和婚姻息息相關。

事實上,起初的“新婚燕爾”和燕子,並無關係。


新婚燕爾的來歷

新婚燕爾的最初詞源,源自《詩經》中的《風》部分。和《雅》、《頌》不同的是,《風》源自各國的民歌,是中原各國百姓日常生活的寫照。

《風》裡面有一篇《穀風》。《穀風》的作者是一個棄婦,棄婦提到自己被前夫拋棄後,前夫另結新歡,正在“宴爾新昏”:既舉辦新婚的婚宴。這算是燕爾新婚的最初起源,和燕子並不貼邊。

我國古代文人在創作文藝作品的時候,時常喜歡使用動植物來做比喻,比如“比目魚”和“鴛鴦”,象徵著愛情。例如:“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鴛鴦不羨仙。”也有用大雁來表明愛情忠貞的,比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同樣,在古代文學中,燕子也被用來修辭愛情、婚姻方面,比如前文提到的“勞燕飛分”——勞燕分飛,意味著兩個人分手,離婚。


起初“宴爾新婚”和“勞燕分飛”並沒有交集。但隨著“勞燕分飛”用來比喻分手,並且這個詞彙深入人心,逐漸的,“燕”被視為夫婦的代表,而天下既然有分,那麼必然有和,逐漸的,“勞燕分飛”影響到了“宴爾新婚”,並且至少在宋朝之前,就演變成了“燕爾新婚”,而且深入人心。

在“燕爾新婚”深入人心的時候,“燕爾新婚”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燕爾新婚的新含義

在我國古典文學中,燕子,往往還有溫馨、家的含義。文學影響建築,以至於很多古代建築上,植入了和燕子有關的元素。

之所以燕子這種動物會被理解成和家庭有關,是因為燕子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燕子的燕窩,大多是在居民的屋簷上。燕子夫婦在燕窩裡居住,而後產卵,繁衍下一代,生生不息——可以說,燕窩往往是人類家庭在動物界的投影。


因此,宴爾新婚這個詞轉變成燕爾新婚以後,被賦予了這樣的意義:新婚夫婦好比燕子有了燕窩一樣,彼此有了新家,開始了人生新階段。此外,燕子出門飛行,一般出雙入對,因此,燕爾新婚這個詞,字面理解,還給人一種夫妻之間如膠似漆的畫面感。


藤樹先生


新婚燕爾是一個流傳很廣的成語,用來形容新婚時的快樂,出自《詩經·邶風·穀風》:“燕爾新婚,如兄如弟。”

新婚燕爾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實踐出真知,最好的體會就是去實踐,身體力行,古語說得好:“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是人生之中最幸福的時刻。我是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人,深切的體會到了人生的不容易。我從農村中走出來,大學畢業之後,在激烈的競爭中考取了公務員。當初考上公務員時的場景還記憶猶新,很興奮,很激動,雖然就是一個小小的公務員,也算是金榜題名時了吧,呵呵,但是對於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結婚的時候,也很幸福,也經歷了洞房花燭夜。

作為一個普通人,自己的經歷說服力不強,我們還是說說那些歷史名人新婚燕爾是怎麼度過的吧。歷史上有名的恩愛夫妻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蘇軾和妻子王弗了,他們的愛情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大家,詩詞流傳很廣。蘇軾的愛情故事很感人。蘇軾很幸運,遇到了王弗,王弗是一位大家閨秀,知書達理,溫婉動人,善解人意,她和蘇軾心心相印,心有靈犀一點通。王弗是眉州青神人,詩詞水平很高,剛結婚的時候,蘇軾並不知道她也懂詩書,每當蘇軾背書的時候,王弗就在旁邊陪著,當蘇軾背不下去的時候,她就在旁邊提醒,讓蘇軾感到很驚奇。當家裡來客人的時候,王弗幕後聽言,就能夠知道客人的人品特點,告訴蘇軾這個人是否適合交往。日後證明,王弗說的很準確。蘇軾和王弗夫妻二人很恩愛,度過了十年幸福的時光。後來,王弗病死了,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婚姻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遇到什麼樣的婚姻,直接決定了這個人的幸福程度。婚姻是什麼呢?婚姻是相愛的兩個人結成夫妻,婚姻是神聖的。婚姻也考驗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在婚姻的面前,每個人的表現是不一樣的。陳世美有自己的妻子,當進京趕考當官之後,被選為駙馬,他與公主結為了夫妻,過上了榮華富貴的生活,陳世美度過了兩次新婚燕爾的生活。然而陳世美是應該遭到否定的一個人,對於婚姻一定要忠誠,背叛婚姻的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宋代的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的愛情故事也很感人,很多人都知道,都為李清照而感傷。李清照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才女,是學者李格非的女兒,李格非就是蘇軾的弟子。李清照可以稱得上是千古才女第一。雖然沒有見到李清照的樣子,但是從李清照的詩詞中,我們可以想象出李清照的容貌,她一定是一位清純秀麗的女子,舉手投足之間都帶著靈氣,如果不是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寫出美輪美奐的絕美詩詞呢。李清照度過了幸福的少女時光,寫下了表達她幸福生活的詞句:“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後來,李清照遇到了如意郎君趙明誠,趙明誠認識李清照的時候,他還是一位太學生。趙明誠是一位學者,他致力於金石之學。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之後,夫妻二人很幸福,共同致力於學問的研究。趙明誠的志向是“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後來趙明誠被貶官的時候,夫妻二人共同在青州居住了十三年,雖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但是夫妻二人的甜蜜生活是最珍貴的。

人人都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然而人生又是變幻莫測,總會遇到挫折和坎坷,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總是十之八九。幸福就更加的彌足珍貴。


詩詞中的陽光雨露


”新婚燕爾”是把人結婚的喜慶比著成象燕子一樣,卿卿我我,難捨難分,形影不離的動人情景。

為什麼新婚要用燕子來比喻呢?我們知道燕子到冬天時就會往南飛過冬,春天一來它們又飛回來,而且都是一公一母成雙成對的回來。首先尋找場地銜泥築巢。

最讓人感動的是母燕從不認為自己是母的,築巢是公燕的事。它時刻陪在丈夫身邊,丈夫出去一趟,它也跟著出去一趟。等丈夫團好兩塊泥後,各銜一塊雙雙又飛回巢穴。到了晚上,公燕緊挨著母燕,為母燕整理羽毛,母燕也回敬公燕。那種互敬互愛的情感,真讓人羨慕不已。

它們對愛情很忠誠。如果公燕不在家,其他公燕想去勾引母燕,會被母燕追得屁滾尿流。公燕也從不帶外面的母燕進自己的巢穴。在外面也不沾花惹草,找到吃的東西從不吃獨食,帶回巢穴與母燕共同分享。

小燕子出生的時候是公燕最忙碌的時候。母燕要在家保護小燕,全靠公燕在外面尋吃的帶回家供大燕小燕吃。到了晚上夫妻倆並排站在巢穴邊,竊竊私語,你依我儂。

假如人新婚以後,象燕子一樣,相親相愛,雙宿雙飛,不為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心動,何愁不幸福。


凝解


國慶節期間,有書君接到的一張喜帖上,赫然印著“新婚宴爾,敬請光臨”。

我忍不住樂了,然後幫寫請帖的人找到了這麼寫的理由:“宴”是宴請的意思,“爾”是你(們)的意思。“新婚宴爾”就是我們新婚了,要宴請你們來歡慶一下。

有書君為什麼覺得可樂呢?因為“新婚宴爾”這句話不是新婚夫妻對別人說的,而是來賓對新婚夫妻倆說的,用來祝賀和形容他們新婚甜蜜幸福的,常和“如膠似漆”連在一起用。

“新婚宴爾”最早寫作“宴爾新婚”,出自《詩經·邶風·穀風》。這首詩是一位被拋棄的女子,訴說自己的不幸命運。

和現在有錢了,就嫌棄一起奮鬥的糟糠之妻的渣男一樣,詩歌中的丈夫,在勤勞能幹的女子幫助下,家境好了,就變了心,把以前的甜言蜜語和“及爾同死”的海誓山盟全都拋到了腦後,看上了別的女子,還在娶新妻子的那一天把女子趕出了家門。

“宴爾新昏,如兄如弟……宴爾新昏,不我屑以。”說的是丈夫再娶時與新歡親密得像兄弟一樣,而對原配則不屑一顧,趕出家門。“宴爾新昏”是前夫與新歡作樂的樣子,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棄婦的無家可歸,是棄婦帶著哀怨的血淚控訴

古時候婚禮都在黃昏舉行,就寫作“昏禮”,後來因與結婚有關才改為“婚禮”。

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因為“宴”與“燕”同音,被誤寫作了“燕爾”,“宴爾新昏”也就演變成了“燕爾新婚”。

變成“燕爾新婚”後,反而使很多人不知道“燕爾”是什麼意思了。畢竟新婚和燕子有什麼關係呢?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是從詩經中的報怨詞,變成帶有美好祝願的新婚賀詞,有書君認為與變成“燕爾新婚”大有關係!

以前的房子都有屋簷,燕子每年春夏季就會在屋簷下銜泥做窩,是人們最常見的鳥。

房簷下一對燕子剛做了窩,一天到晚,唧唧喳喳,出來進去,進去出來,成雙成對,私語呢喃,多麼的親密!它們是一夫一妻制的,如果別的燕子落到燕子窩邊,還會引起窩主的強烈驅逐。

夫妻新婚感情好,一天到晚形影不離、如膠似漆的粘在一起,還不時的呢喃私語,說不完的悄悄話,他們親密的樣子多像一對嘰嘰喳喳的燕子!

喜歡吉祥寓意的中國人,慢慢地忘了棄婦的悲苦,只記住“燕爾新昏”指新婚夫妻歡樂親暱的樣子。例如: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恰新婚,才燕爾,為功名來到此。”

《桃花扇》:“只是燕爾新婚,如何捨得。”

《紅樓夢》第六十九回“真是一對烈火乾柴,如膠投漆,燕爾新婚,連日那裡拆得開。”

故此,新婚燕爾的“燕爾”,指的是新婚夫妻像燕子一樣出入成雙成對,形影不離,歡樂親暱,私語呢喃的樣子。而“燕爾新婚”這個詞,則用來祝賀新婚幸福。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新婚燕爾”又寫作“新婚宴爾”。在這裡,“燕”與“宴”的意思都是安樂、安享,在這個意義上,“燕”與“宴”才可通用。“宴”的本義就是安,“燕”的本義是指玄鳥,即燕子,燕取義為安是引申之義。燕子用嘴銜泥,很精細地把窩壘在人家屋簷下,風吹不著,雨淋不破,然後就生兒育女,辛勤勞作,所以燕子是安居、顧家的象徵,故“燕”字引申為安的意思,與“宴”在這個意義上可通用。如《易·中孚卦》:“初九,虞吉,有它不燕。”《易·隨卦·象辭》:“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詩經·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詩·衛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新婚燕爾”源出自《詩經·邶風·穀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宴爾新昏,不我屑以。”這段詩用對比的方法描寫了男主人公的兩次“宴爾新婚”及其喜新厭舊的嘴臉。第一次是與女主人公,而第二次則是與別的女人。第一次“宴爾新婚”,女主人公是新娘,男主人公就象女主人公的兄弟一樣對待女主人公,女主人公感到這樣的日子雖苦猶甘,故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來比喻。第二次“宴爾新婚”,新娘就成了別的女人,男主人公喜新厭舊,有了新人後,對作為舊人的女主人公就很不屑了。新人的到來,象一股濁水攪渾了女主人公清靜的生活,故用“涇以渭濁,湜湜是沚”來比喻。



“宴爾新昏”後又寫作“燕爾新婚”。宴者,通“燕”,安也。昏者,婚字的本字,後人加偏旁以區別其它的意義,專指男女的結合。爾者,語助詞,和“然”的用法一樣,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後面,幫助形容詞或副詞表達一種狀態,相當於“……的樣子”。古人要麼用雙字疊寫的方法,要麼用“爾”、“然”來表示狀態,燕燕、燕然、燕爾,都表示安適、安樂、安享的樣子。“新婚燕爾”的意思就是指男女雙方剛結婚後那種安然,享受,卿卿我我的生活狀態。

有人說,鴻雁更是愛情的象徵,一旦喪偶,終生孤窮,絕不再婚,而平常準是出雙入對,形影不離,那為什麼不說“新婚雁爾”呢?這個問題問得好,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地理解“新婚燕爾”這個成語。“新婚燕爾”並不是描寫男女雙方那種形影不離、如膠似漆的形態,而是描寫男女雙方,尤其是女方那種安適、愉悅、有家(安樂窩)有歸屬感的滿足心態。大家都知道《群鳥學藝》的寓言,都知道燕子的窩是搭得最好的。燕子的窩搭在人家屋簷下,而且搭得結實精緻,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是動物界最舒適、最安全、最漂亮的安樂窩。女人有家則安,有家有女人則宴。由於燕子擅營安樂窩,生活安適,故燕字在這個意義上通宴。鴻雁雖忠於愛情,但生活居無定所,到處奔忙,並不如燕子那樣安適,故不說“新婚雁爾”。男女新婚之後,一般都會在家過一段安然、滿足、舒心的日子,這主要體現在心態上,而不是體現在形影不離,如膠似漆的形態上,因為有時形影不離、如膠似漆的時候,心裡並不一定安然。


子夏故壇


新婚燕(宴)爾的可操作意思:

“新婚”夫妻要把像“燕”子、“宴”會上雙方要嘰嘰嘰喳喳表達的千言萬語變成一句話一個動作,都在不言中,在親熱、乾杯的酒裡(爾字造字原意)。

以往把新婚燕(宴)爾用來形容新婚夫妻像親密的燕子一樣嘰嘰嘰喳喳地交談交心的意思來理解,不知誤導多少新婚夫妻,埋下了分道揚鑣的隱患!

例如:

當代一對文藝界名人在新婚之夜從中國古今哲學、文學電影等談到國外的表演藝術及流派……直到天亮,又去逛公園,而從不涉及結婚的性質,最後二人結婚沒多久,就分道揚鑣了,並在媒體上公開了這一原因。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解釋這新婚燕(宴)爾這一成語的關鍵是"爾"字的意思:

把雙方要表達的千言萬語變成一句話一個動作。這一意思是根據“爾”字的繁體“爾”的筆畫翻譯得出的意思。 “爾”是“你”的反意詞,爾你二字不是一個意思。

漢字造字原則詳見拙著《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的說明。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答:“新婚燕爾”一詞可以追溯到《毛詩正義》卷二之二《國風·邶風·穀風》。

這首詩,是以一個棄婦的口氣寫成的。

大致背景是:一對貧賤夫妻,同甘共苦地奮鬥了十幾年,生兒育女,置下了一些小產業。做丈夫的,卻開始心猿意馬,嫌棄和打罵糟糠髮妻,後來還另娶了新婦,把舊婦驅逐出門。

被驅逐出門的棄婦悲憤莫名,以詩控訴郎君情薄如紙,心硬如鐵,聲淚俱下。

讀者讀來,摧肝斷腸,萬古同悲。

詩中反覆出現了“宴爾新昏”四字。

顯然,“新婚燕爾”這個詞就由“宴爾新昏”四字演變而來。

其中,“昏”演變為“婚”。蓋因遠古有搶婚惡俗,即女子出嫁到男人家,就會選擇在光線不明的黃昏進行,以避開搶婚惡人。

久而久之,人們就把男女結合的儀禮稱為“昏禮”。

後來又因是女子出嫁的活動,又演變成了“婚禮”

“宴”由“宀”、“日”“女”三部分組成;“宀”是指“家”或者“宅”,“日”指正午時分,女指妻子。另外,“妟”本身又有“平安”的意思。

即“宴”表示“在正午與妻子共同安逸地進餐”——這是一段多麼溫馨的時光,這是一幅多麼美妙的畫面。

“爾”字為語氣助詞,沒有什麼意義。

所以,“宴爾新昏”指的是新婚夫妻幸福地依偎在一起共享美滿時光。

《國風·邶風·穀風》詩中,第一次出現“宴爾新昏”,是棄婦回憶自己當初與薄情郎新婚時“其甘如薺”的甜蜜。第二次出現“宴爾新昏”,是咬牙切齒地唾罵薄情郎“不我屑以”,不屑把“我”當回事兒。第三次出現“宴爾新婚”,是控訴薄情郎眼裡只見新人笑,耳中不聞舊人哭。

這個詞語流傳到了後世,先是被寫成了“新婚宴爾”,後來又被訛傳成了“新婚燕爾”,但意思沒變。

其實,與“新婚宴爾”被訛傳成了“新婚燕爾”的類似情況,還是很多的。

則詞被同音字代替,意義卻沒有改變。

比如:“得意揚揚”被演變成了“得意洋洋”;“源源本本”被演變成了“原原本本”;“兵慌馬亂”被演變成了“兵荒馬亂”;“畢恭畢敬”被演變成“必恭必敬”;“一股腦”被演變成“一古腦”等等。

最後,補充一下,同為祝賀新婚人士的詞語,另外還有一個詞,叫“百年好合”。

這個詞“百年”,是指“死”;“好合”,是指“合葬”;即其的本義其實是“死後合葬”,後來引申來長久地結合在一起。


覃仕勇說史


“燕爾”亦為“宴爾”,出自《詩經·邶風·穀風》:

"宴爾新昏,如兄如弟。。。。。。宴爾新昏,不我屑以。"

這裡的"宴"、"昏",都是通假字,"昏"通"婚","宴"同"燕"。"宴爾"相當於"燕爾"、"宴宴",都是快樂安逸的意思。

新婚燕爾自然是形容新婚的快樂,用來慶賀別人新婚之辭。


但在以前,卻是一位棄婦訴說自己的原夫再娶與新歡作樂的場景。

跟杜甫那句“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有異曲同工之意。

所不同的是,杜甫的棄婦詩寫盡了花花公子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的嘴臉。而《穀風》則是一個女子被丈夫拋棄後,委屈傷心的傾訴。

“習習穀風,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詩的開頭便以大風和陰雨,來表現丈夫的經常無故發怒:我與你同甘共苦數載,你怎可對我說打就打、說罵就罵呢?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渣男終於在迎親再婚之日,將她趕了出去,最後的分別都不出門相送。

“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既生既育,比予於毒。”

女子在丈夫最貧困的時期,不離不棄,與他患難與共,一起創下家業。如今家境有好轉,反倒成了丈夫遺棄她的原因。這個渣男不但不顧念女子的好,反而喜新厭舊,把她當作仇人,厭惡如毒蟲。

所以,新婚燕爾原本是棄婦對原夫的控訴,只是後來慢慢演變成了今天的慶賀詞。

注:圖片來源自網絡、參考內容《詩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