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又拿出一個億補貼司機,為何不直接降低19%的抽成?

前天晚上回家的時候終於約上了一輛滴滴快車,總體價格跟平時差不多,但司機和車輛都已經是全副武裝:司機全程戴著口罩和手套,車輛的司機位置已經用透明的防護膜隔開,車裡面還殘留著一股消毒液的氣味。

司機師傅告訴我,防護膜是自己按照滴滴平臺的要求加裝的,已經申請了15元補貼,不過聽起來這位滴滴司機對平臺並不是很滿意。在路上這位師傅也是頗有怨言,一方面是現在跑網約車的成本增加了,既要戴口罩還必須經常消毒,直接成本和時間都花得更多,很多乘客卻仍然不放心。雖然滴滴有統一消毒的地方,但很少有順路的時候,專程跑一趟更不划算。另一方面,現在乘客比正常時期少得多,跑一天的流水有時候還不到200元,由於自己的車不是從滴滴旗下小桔車服合作公司租賃的,能否減免租金現在也沒有說法,算下來最近根本掙不到錢。對於滴滴呼籲減免租金的做法,這位司機認為還不如直接降低抽成,這樣所有滴滴司機都能享受到福利。

滴滴又拿出一個億補貼司機,為何不直接降低19%的抽成?

這位滴滴司機的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道理,但站在滴滴平臺的角度,顯然不是簡單地降低抽成就可以解決問題的。疫情當前,滴滴雖然沒有直接宣佈捐多少錢,但在那麼多城市同時組織“醫護保障車隊”,又為滴滴司機提供防護物品和“疫情專項保險”,前不久陸續宣佈為部分司機免掉一個月的車租,現在滴滴又拿出一個億補貼司機,為所有滴滴車輛安裝防護膜,這些行為也說明滴滴一直在盡力承擔平臺的責任,其消耗的資金肯定也不少。但滴滴為何不直接降低抽成,讓利於所有滴滴司機呢?

滴滴又拿出一個億補貼司機,為何不直接降低19%的抽成?

首先,特殊時期組織“保障車隊”、為滴滴司機提供各種防護措施,是確保司乘安全和提升滴滴信譽的需要,對滴滴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投入。此前的順風車安全事件,讓滴滴陷入了信譽危機,也更加認識到了安全的重要性,現在既要抓住彌補的機會,更不能再次出現大的安全事件。

其次,滴滴最近的日子也很不好過。持續的安全整改和網約車合規化,滴滴平臺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滴滴司機帶來了損失,也讓滴滴平臺的復甦之路再一次充滿了變數,多個城市網約車暫停,剛剛試運行的順風車幾乎停擺,這其中的損失肯定不小。對於本來就虧損不斷的滴滴,可謂是雪上加霜,這個時候能拿出錢來補貼司機、免掉一部分租金,估計也是咬牙硬扛下來的,沒有提高抽成的想法,已經不錯了。

滴滴又拿出一個億補貼司機,為何不直接降低19%的抽成?

此外,滴滴平臺統計的抽成比例並不高,很難再有降低的空間。根據滴滴此前公佈的數據,雖然司機們看到的抽成比例經常在25%左右,甚至有的高達30%,但綜合抽成只有19%,如果再扣除掉7%左右返給司機的各種補貼,實際上只有12%,這已經不足以覆蓋滴滴平臺的各種成本,這也是滴滴長期虧損的重要原因。如果這個數據是真實的,滴滴又怎麼可能降低抽成呢?

滴滴又拿出一個億補貼司機,為何不直接降低19%的抽成?

總之,在滴滴平臺和司機都很困難的情況下,期待滴滴降低抽成似乎不太現實。但滴滴司機作為抵抗風險能力更小的群體,的確需要平臺和社會更多的支持。滴滴竭盡全力為減免車輛租金和保險等費用而呼籲,實際上也是基於平臺穩定發展的長遠考慮。滴滴司機和平臺的生存和發展是相互依存的,疫情當前,只能攜手共擔,共渡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