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上崗”,戰“疫”春耕兩不誤

無人機田間飛,農技師網上約,固始戰“疫”春耕兩相宜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楊明 王慧超

2月20日,固始縣農技推廣員、黨員志願者張曉峰站在固始縣三河尖鎮永慶種植專業合作社麥田的田埂上,正指導飛防人員操縱5架無人機在綠油油的麥田裡來回穿梭,噴灑農藥。為了給這片5000畝的優質小麥實施化學除草,他已經連續奮戰了3天。

“從2月6號開始,縣裡安排我們出動植保無人機,為全縣農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進行飛防服務。”張曉峰指著天下的無人機興奮地說,“你看,無人機飛防省時、省力、省成本,一架無人機一天能噴灑近300畝地,是人工效率的十倍。”

固始縣是全國農業大縣、國家超級產糧大縣,小麥、油菜、紫雲英、在園蔬菜等春季田間管理任務達140.3萬畝,水稻、玉米、花生等春夏播任務更是高達220萬畝。

无人机“上岗”,战“疫”春耕两不误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備播不誤時。連日來,固始縣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及時解決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生產難題。縣農業農村局還建立了農技服務微信群和農資服務微信群,從全縣中高級農藝師中遴選出39名黨員志願者,分別與全縣93個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結對子”,組建了18個農技推廣區域站站長為組長的農技專家服務團隊,為全縣農民提供線上技術指導。縣鄉259名農技人員在開展無接觸服務的同時,同時開展預約技術指導和團隊連片服務,實地指導農民開展田間科學管理。目前,全縣小麥追肥已完成41.8萬畝,春季除草已完成18.8萬畝,97.7萬畝小麥油菜清墒排水已全面落實。

他們以2019年1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為重點,涉及田間工程建設的項目全部恢復施工,計劃在3月底完成施工任務,在合理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同時,保證全縣165萬畝水稻生產用水不受影響。同時,組織17個育秧工廠建設項目及時施工,實現工廠化育秧機插秧能力進一步提升。

无人机“上岗”,战“疫”春耕两不误

為保證縣內農資和產品運輸暢通,他們及時為運輸農資的車輛辦理縣外通行證,除必要的對司機快速體溫檢測外,確保“三不一優先”,全面打通了農資下鄉和產品進城進廠的運輸通道。至今已動員39家縣級農資批發商和296家區域農資經銷商,組織貨源,加強儲備,保障供應。目前,種子入境量已達80%,化肥、農藥已按市場需求進行了儲備和落實了訂購合同,春耕農機具已全部進行了檢修。

滎陽:無人機戰“疫”備春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 通訊員 蔣士勳

无人机“上岗”,战“疫”春耕两不误

2月20日上午,記者在滎陽市高村鄉看到,一架農用植保無人機當地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在麥田上空來回穿梭,在距離麥田數米的空中為麥田噴灑農藥。飛機在工作人員熟練的操控下,時而加速前行,時而緩緩轉彎,短短几分鐘時間就完成了一大片麥田的農藥噴灑工作。

“今天,我們安排了6架無人機,預計能噴灑2500畝麥田。無人機噴灑的方式大大減少了人員聚集帶來的接觸風險。”滎陽市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傑說。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從2011年開始,對入社農戶統一提供小麥、玉米的託管服務,實現土地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耕種,把小農戶納入現代農業體系。合作區域覆蓋武陟、鄢陵、蘭考、滎陽、鞏義、新鄭等地,共託管土地10萬多畝,輻射帶動了36000多戶群眾。“疫情期間,滎陽農委等部門積極為我們合作社協調辦理通行證,提供農技、防疫等方面的指導。”

針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滎陽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制定下發2020年春季小麥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從追肥澆水、化學除草、防倒化控、病蟲害防治等四個方面引導農民和各類經營主體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幹活,避免人員集聚。組織農技專家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微信等手段,開展在線培訓、在線指導、在線答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指導。協調有關部門,合力支持農資生產企業復工,打通農資運輸通道,鼓勵農民早做儲備,保障農資供應。目前,滎陽32.6萬畝麥田春耕備播工作有序開展,麥苗整體長勢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