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釋:冒廣生致徐乃昌

箋釋:冒廣生致徐乃昌

‍‍釋 文

‍明晚七鍾奉約至福全館,藉可暢談,勿卻。至盼。此上

積餘年丈大人閣下。

廣生頓首

初四日

鈐:景鄭持贈

箋釋:冒廣生致徐乃昌

題記:

冒鶴亭①丈為巢民先生②賢裔,其外祖則祥符周季貺星詒③,以文名著清鹹、同間。祥符三週為世所推重,鶴亭丈得其外祖之垂緒,博覽多聞,著述富有,刊成《冒氏叢刻》行世。顧著述未盡刊行,克享大年。三十年來同居滬壖,獲聆教益。於會間相值,觀其談吐風生,一座折服,蓋亦現代老學庵人物也。建國後逝世,年八十餘。聞其遺稿後人捐獻上海博物館,迄今廿餘年,猶無傳佈之機會,因知名山之業,亦有際遇耳。此札蓋致徐積餘丈者,當是中年之筆,短簡寥寥數語,當出親手。丈晚年以手顫不能作楷,為人題辭,多經庖代,偶有親筆,亦多潦草。今覓其遺蹟,已如星鳳,則此一紙彌足珍視焉。茲檢奉逸梅翁,為老輩存茲鱗羽耳。

庚申正月二十五日,潘景鄭跋

廿載煙雲,悵老成,已久彫、人天遠。名山還看未傳多,珍護同捐扇。  鱗羽猶存片面。檢殘囊、深懷繾綣。心蘄縞紵,錦篋長恩,泥痕留券。

調寄《憶故人》。

寄漚詞人呈稿

鈐:景鄭題痕、景鄭填詞、庚申七四翁

小 注

‍① 冒廣生(1873—1959),字鶴亭,號疚齋、疚翁、小三吾亭長,晚號水繪庵老人,江蘇如皋人。光緒二十年(1894)舉人,歷官刑部、農工商部郎中。明末四公子冒闢疆後人。少從外祖周星詒治經史、目錄、校勘之學,以詩人、詞家聞名於世。著述極豐,有《京氏易三種》《大戴禮義證》《管子校注長編》等。

② 冒襄(1611—1693),字闢疆,號巢民,一號樸庵,江蘇如皋人。明末清初文學家。康熙十八年(1679)徵應博學鴻詞科,辭不赴。與侯方域、陳貞慧、方以智有明末四公子之謂。著有《水繪園詩文集》《影梅庵憶語》等。

③ 周星詒(1833—1904),字季貺,號窳翁、癸巳翁等,原籍浙江紹興,後遷河南開封。官福建建寧知府,富藏書,室名書鈔閣,著有《勉熹詞》《傳忠堂書目》等。

‍箋 釋

‍ 福全館是民國年間北京隆福寺附近的一家酒樓,經理王潤田,規模頗大,有房屋七八十間,院落寬綽,建有戲臺,彼時北平城內之官宦、名流婚喪嫁娶,多興在福全館宴請客人,北京淪陷後生意逐漸衰落,40年代中期歇業。福全館戲臺逸事最為人樂道者,據稱是1937年民國“四大公子”之一張伯駒的四十歲生日宴,張為賑濟河南水災義演《失空斬》,自扮孔明,由當時最著名的四位名角為其扮演配角,分別為餘叔巖的王平、楊小樓的馬謖、程繼先的馬岱和王鳳卿的趙雲,轟動一時。

清末民初時,隆福寺書市頗旺,有三槐堂、修綆堂、修文堂、寶會齋等二十餘家,冒廣生與徐乃昌皆嗜書之人,閱肆之餘,於福全館小聚當是常景。

冒廣生與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同出如皋冒氏,且同為陰曆三月十五生日,冒廣生為第二十世,冒襄則屬第十二世,冒廣生的九世祖士振與冒闢疆曾祖父士拔為親兄弟。冒廣生因出生於廣州,故得此名,其母周萱為周星詒之女,潘老題記所稱“祥符三週”即指周星譼、周星譽、周星詒三兄弟。廣生六歲失怙,隨母依周星詒生活,及長,曾輯刻周氏昆仲文集《五週先生集》,以紀念外祖輩,有俞樾序。《清史稿·列女傳》有其母周萱小傳:

‍‍冒樹楷妻周,樹楷,如皋人;周,祥符人。樹楷以知縣待缺福建,早卒。周挈子女從舅廣州,舅亦卒。僑居,日食率百錢,翼子女以長。子得官,將請旌。周拒之曰:“婦節常耳,人子於其母,奈何欲假以為名哉? ”父星詒,諸父星譼、星詧,並有文行。

冒廣生在民國六年將冒闢疆故宅由張姓手中贖回,加以修葺,園中池沼依然明代故物也。然移居僅三年,得回祿光顧,歷代收藏的古籍珍本付之一炬。冒廣生三子冒效魯嘗作《冒鶴亭先生傳略》,謂:“庚申我如皋舊宅失火,燒掉了拙存堂和兩廂房,歷代收藏的古籍珍本文獻和我父本人的《律學考》手稿都付之一炬,如皋老翰林沙健庵(元炳)曾有五言古詩紀這次損失。……庚申一火對我父在情感上的打擊是很沉重的,決然辭官不做,歸隱如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