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coin已經開發的差不多了,距離上線也只剩最後一步了!

很多朋友問,Filecoin上線時間又推遲了,到底怎麼回事,還靠譜嗎?

Filecoin項目,從誕生那天到現在,已經好幾次延遲了,以致於給人一種“萬年延遲王”的印象。

從2018年6月上線,至今已然2020年了,太多次 “狼來了”,讓大多數投資者熱情消磨殆盡,不少人開始放棄Filecoin,另尋新的投資項目;而另一部分人緊隨者官方的腳步,等待時機;大部分的IPFS信仰者,更多是在耐心等待,等待Filecoin項目的上線!

Filecoin已經開發的差不多了,距離上線也只剩最後一步了!


那這個曾宣稱ICO top1的項目——Filecoin,到底可不可靠,還值得等待嗎?

今天,就從互聯網歷程、以及區塊鏈發展現狀的角度,來分析這個項目。

我們行業內,一些從互聯網跳過來的技術大佬,認為IPFS/Filecoin將是區塊鏈和Web3.0必經之路。

關於Web3.0這個概念,很多人聽說過,但不見得明白它代表什麼。

我們回顧互聯網的發展史,互聯網經歷了Web1.0、Web2.0時代,即將進入Web3.0時代。

Web1.0時代,就是互聯網發展的初期,這個時代我們只能通過龐大的計算機,發送信息,瀏覽文件。Web1.0時代,誕生了英特爾、IBM這些科技公司,這些公司聚集在美國硅谷,這裡聚集了眾多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電子科技技術集聚地。誕生了一批享譽世界的高科技公司,如思科、英特爾、惠普、朗訊、蘋果等等。

Filecoin已經開發的差不多了,距離上線也只剩最後一步了!


Web1.0時代,互聯網是以硬件為基礎的,在硬件基礎設施的成熟和完善搭建起來的。隨著計算機、半導體、芯片等硬件的成熟發展,到了2000年以後,我們進入到了Web2.0時代。

Web2.0時代,操作系統和網絡協議逐漸成熟,誕生了的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

Web1.0底層硬件設施,為Web2.0網絡提供了基礎,協議的完善,協議標準化和統一,催生了個人電腦、各種軟件、智能手機、程序應用百花齊放的盛況。

我們上網不再是簡單地瀏覽信息,發送Email,我們可以在線實時互動,從聊天軟件、社交社區,到短視頻,Web2.0時代誕生了微軟、谷歌、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科技巨頭。

web3.0時代,也被稱為價值互聯網時代。其實,現在的互聯網,也是價值互聯網。在谷歌和Facebook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中,他們利用用戶產生的信息而獲得巨大的收入——這是一種價值互聯網的。

我們之所以更願意把區塊鏈網絡,稱為價值互聯網,是因為區塊鏈技術的誕生,為互聯網信息提供了一種更為公平的價值交易模式,能夠打破信息巨頭的價值壟斷,讓數據所有權實現重新分配,讓真正擁有數據的用戶在保證隱私的同時,從分享數據中獲得收益。

但這個描述到目前為止還只是一個宣言和構想。在現有的市場上,沒有一個路徑能夠很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即便是區塊鏈最成功的兩個應用——以太坊和比特幣也是如此。

真正要實現價值互聯網,必須在區塊鏈這種分佈式網絡上實現大數據的存儲和計算,而這個計算和存儲能力必須能夠和目前互聯網容量相匹配。

如果把谷歌和臉書稱為價值互聯網1.0,比特幣和以太坊看作價值互聯網2.0,那麼我們把真正實現所有權公平分配,同時體量匹配真實互聯網的未來互聯網,稱作價值互聯網3.0,而正是IPFS/Filecoin有可能是實現區塊鏈和Web 3.0必經之路。

Filecoin已經開發的差不多了,距離上線也只剩最後一步了!


為什麼是IPFS/Filecoin?

區塊鏈要是一個去中心化存儲的網絡,如果沒有分佈式存儲,很多區塊鏈項目沒有辦法落地,也難以產生“殺手級”應用。沒有分佈式存儲,很多的構想將只是紙上談兵。

比特幣雖然市值是第一的,但它有自己的侷限性,就是擴展性問題。以太幣也曾因為它50%以上的節點,存放在亞馬遜雲,被人所質疑它是否是真正的去中心化項目。更別說其他DAPP(分佈式應用)落地了。

IPFS/Filecoin的成功,將推動大量區塊鏈項目落地。

分佈式存儲,無需涉及物理世界,在互聯網虛擬世界就完成閉環。現在IPFS已經正常運行兩年多,有著非常成熟的技術,IPFS已經被多個主鏈技術採用為中間存儲數據,IPFS的底層協議層,libp2p也逐漸被多個主鏈採用為底層協議,已成為默認事實標準。

現在,Filecoin開發網,已經開發得差不多,距離上線也只剩最後一步了。像IPFS/Filecoin這樣的項目,我想目前區塊鏈市場上,你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了,所以,不要再懷疑這個項目了,我們只需等待它最後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