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家水果店,一家騙稱,但價格比另一家便宜很多,你會選擇去哪家?(水果新鮮程度相當)?

李鑫


感謝今日頭條。

首先我只是想說,現在水果這個行業是個暴利的行業。同時大家知道水果店的東西都差不多,買東西其實看得就是一個心情,同時缺斤少兩的店咱顧客肯定是不願意去的,最起碼的誠實都沒有還怎麼信任你水果的好壞呢?

現在大多數消費者其實看的就是一個方便和購買慾望,大街小巷都是買水果的,唯獨肯定只有一家生意很好,這也是有原因的。

不管品質怎麼樣,咱們路過了需要買水果,快點會去一家笑臉相迎的店鋪,我家樓下就是,有一個阿婆她的水果便宜,水果品質也和其他的無二 ,可是生意不是很好,因為老人家在別人來買水果的時候,很喜歡牴觸別人的水果,說我的又便宜,肯定不會缺斤少兩的,誰誰家的水果農藥多,又是買了好長時間的,不新鮮,而且還貴。可是她每次給人秤水果的時候老是喜歡從比較次的水果裡面拿些出來一起賣給你,說反正價錢也比別人便宜,這樣子看起來不好看的水果還好吃一些。無語,必須要這些水果。

其實說了這麼多,消費者都喜歡物美價廉,可是生意人肯定不會吃虧的,所以買東西的人更在乎的就是消費體驗了,個人感覺舒服就多來幾次。





為愛甜蜜家


我經營水果生意好幾年,對這個行業有一定的瞭解,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以我在這個行業的經驗和對這個行業的瞭解,你所說的這個情況,在菜市的攤位和一些水果店,基本上,不存在騙秤少稱的問題。存在這種情況的,基本上是路邊攤,或者是在路邊開個車子打游擊賣的那種。

另外說個題外話,我在菜市場這幾年裡,看多了,見多了,也聽多了,我告訴你哪些是騙秤少稱的。活家禽宰殺,賣魚的,賣海鮮的,90%以上都少稱。但社會就這樣,該管的沒人管,誰也沒辦法。



迴歸正題,我每天跟各種各樣的顧客打交道,接觸最多的就是一些中老年人,特別是一些老阿姨居多,年輕人比較少。現在的人都比較有個性,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如果說他去你那裡買了一次東西,買的東西不是很滿意,比如說口感不好,不夠甜,或者說自己挑選水果的時候沒有看好,有一些有個別有點腐爛,蟲眼什麼的?像這種情況,他也不會和你說,基本上就是一次性生意,沒有回頭客,更不用說,騙稱少稱這種離譜事了。



像你說的那種情況,你也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假如是你,每天所賣的東西,缺斤少兩,騙秤少稱,你認為還會有回頭客嗎?你的攤位或者說水果店都是固定的,每天去菜市來來往往的,基本上都是周圍小區或附近的居民。流動人口比較少,上當受騙過一次,還會有第二次嗎?還是那句話,誠信經營才會顧客盈門,生意才能長久下去。



為什麼說路邊攤就一定騙稱少稱呢?路邊攤騙稱少稱,那也是個別人的個別行為而已,可能每個人的目的也都不一樣。路邊攤沒有租金壓力,當然,價格也會相對便宜一點。但有部分人為了賣得更快,更吸引顧客注意,因為進貨價就在那裡,想要賣的更便宜一些,就免不了會有一些騙秤少稱的情況。

總體來說,你買水果,如果追求質量就去菜市攤位或水果店買。你如果追求價格就去路邊攤買,路邊攤也確實便宜點,但質量肯定比不上攤位和水果店。說的都是大實話,你們可以細心觀察和比較一下,看一看是不是這麼一回事。


桂林輝輝


在生意買賣中,賣方關注的是利潤,而買方追求的是實惠。


開店賣水果,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所以,許多把水果店開在同一地方的水果店主,經常會在與同行的激烈競爭中,為了吸引人氣、提高銷量,增加收入,採用低價促銷的經營模式。但是,如果是隻把水果店中的少數幾個品種打折促銷,則是策略和方式,是真正的讓利於消費者的實惠;如果是把整個水果店銷售中的所有與市場上同樣的品種,都賣得比其它同行的更低,這裡面就有問題了:1,可能是受到水果店的位置差、租金低和費用少的影響,不得已賣低價?2,可能是在水果的產地、品質、口味和規格等貨源上有較大的差別,本來就可以賣低價?3,可能是在競爭中的無奈,又追求利潤的情況下,不得不使用開水果店的大忌,而只有被流動攤經常使用的“明降水果售價,暗做秤上文章”的騙秤行為?


當然,如果是在同一個地方的兩個水果店,做為消費者首先選擇的應該是到賣價較低的水果店去買水果;但是,如果是明知道那個水果店是靠騙秤行為才賣低價的話,應該都是不會去買的;因為,雖然在“賣價低卻秤不足”和“賣價高卻秤公平”的模式中,買到的水果所花的費用可能是差不多一樣的,但是,這兩種經營模式的性質卻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把消費者當傻子的欺騙行為,這種被欺騙的感覺,誰也忍受不了;而後者才是符合市場規律、誠信經營的公正行為,明明白白的消費,才會讓顧客花錢花得舒心。……


開一個水果店:誠信經營,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公平公正,才是立店之本。當一個水果店,落到了要採用低價騙秤的方式去維持的地步,那這個水果店離倒閉也就不遠了。大家認為呢?


知足常樂1284922


水果暴利?正常我感覺能掙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就不錯了,肯定去夠稱的地方買,8兩稱要是櫻桃50一斤,他賣40一斤都合適,反正水果便宜大了,大家可以去別的地方稱稱然後回去找,我上次買草莓十五二斤,說16塊錢的,我找個地方一稱13塊不到,回去找他,他們這種人心虛,馬上給我退了5塊,說別說出去


藍貓的主人


我會選擇誠信的,但是一般情況下顧客很難分辨,不可能每次都去秤過,所以騙秤者可能利益可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