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究竟犯了哪些錯誤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生命燈塔


崇禎皇帝朱由檢可以說是歷史上最讓人惋惜的末代皇帝了,一方面他勵精圖治、為保護住早已千瘡百孔的大明江山,就連自己的性命都搭上去了,就絕非李煜、趙佶之流可比。

可另一方面,他又用人皆疑、急於求成,耳根子又軟,所以即便是他多麼勤政,“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又連續多次下罪己詔罪己,可是本來可以在其手上再現中興之世的大明,最後還是在他手裡消失了。

關於目前對於崇禎皇帝的評價,我個人認為還是清大學士張廷玉評價的比較客觀和公正:

  1. 繼位之時有心振作,以雷霆手段剷除為禍江山的魏忠賢閹黨,可惜“大勢已傾,積習難挽”,非崇禎一人之罪;
  2. 在位十七年不思聲色犬馬,殫精竭慮,可是所用非人而不自知,到頭來卻還高呼“無人可用,皆群臣誤我”;
  3. 內有門戶之見,外有悍將抗令,流寇四起,又再用宦官,鉗制陣圖,舉止失措,最終導致了國滅身死。

張廷玉為我們列了大明亡國的幾個原因:沉痾難起、內部黨同伐異、地方民變四起、太監誤國等。當然還有一個,是張廷玉沒有提的,那就是外部後金南下,這一點在司馬遷之後,是歷朝史官的通病,那就是不要過多議論領導者的事,此外還有一個比較嚴重的環境因素:崇禎年間的小冰河時期。

下面我們就從這些方面來看看,空有中興之志卻無中興之才的崇禎在面對這些危險時,是如何昏招迭出的?


一、士兵素質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軍餉問題,崇禎一個勁地增加稅收,增加百姓負擔,終於導致民變,最後亡於百姓之手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正統年間的土木堡之變和嘉靖年間的倭寇之亂了,“嘉靖三十四年七月,倭寇六、七十人,流劫浙、皖、蘇三省,攻掠杭、嚴、徽、寧、太平等州縣二十餘處,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流竄數千裡,殺傷四、五千人,死一御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歷時八十餘日,始被擊潰”。

到了嘉靖年間後,改朱元璋時期的世兵制為募兵制,極大的體提高了明軍的戰鬥力,比如號稱“水陸大小百餘戰,未嘗一敗”的戚繼光以及他的戚家軍。可是這樣一來,本來應該由士兵耕作的軍屯田就沒人種田了,士兵要以國家養,這要應付內憂外患的大明朝無疑是百上加斤,大明自萬曆末年到崇禎年間,僅二十年的時間就以各種“餉款”,增賦高達一千多萬兩,增幅高達六倍。

而崇禎皇帝,一不從江浙商戶入手,二不從自己的小金庫掏錢,這些款項最後只能是加派到百姓身上,到了崇禎十年,百姓種一畝田,價值最高也不過八兩白銀,可納稅卻要十兩白銀,換句話說:百姓辛辛苦苦一年,自己完全沒收成不說,還得倒欠國家二兩銀子,收支高達1:3的情況比比皆是,依靠種田生存的百姓竟然皆以無田為幸運。

百姓被抽乾了,除了種田之外又無其他的生存能力,最後只能揭竿而起了,田沒人種、糧沒人交、民變四起,國家又得抽錢來鎮壓,大明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被拖垮了。甚至到後來連軍餉也發不出了,崇禎皇帝以各種理由剋扣邊關的工資,袁崇煥的軍隊是用來防禦皇太極的,應該是諸邊的重中之重,可到最後該發的餉銀也不過四成,為此還發生了軍隊譁變的情況,是袁崇煥自殺二將才制止住。


二、用人皆疑,自毀長城

崇禎手底下將星熠熠,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祖大壽等等,好不誇張的說,崇禎朝的將領之盛,已經可以媲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兩朝了。可是崇禎為人剛愎自用,或許是魏忠賢剷除得太過順利,導致了他開始驕傲起來。

在袁崇煥炮擊努爾哈赤並導致其死亡後,大明迎來了它第一次生機,可是遼東問題是從朱棣時期就遺留下來的,絕非一朝一夕可破,而繼努爾哈赤位的皇太極又是不世出的雄主,手下將領多爾袞、多鐸等也是軍事奇才,後金此時正是國勢蒸蒸日上的時候,而大明經過了兩百年的發展,很多弊政也逐漸凸顯出來,此消彼長,大明對待後金很難一戰就解決,總得一步一步地慢慢來。

可崇禎過於急躁,袁崇煥在幹掉努爾哈赤後,就開始遭到那些懟死人不償命的言官的彈劾,彈劾內容就是擅自殺掉駐守皮島的毛文龍和擅自和皇太極議和兩件。可是這些言官大概忘了,之前他們因為毛文龍吃空餉事件就前後彈劾多達十幾次,甚至還派人親自去皮島嚴查軍隊的具體數目,袁崇煥殺毛文龍時,全朝言官噤若寒蟬,到了皇太極退了,京城安全了之後,他們就又把矛頭指向了袁崇煥,並導致了他最後被殺。

袁崇煥死後,原本入京勤王的武將們心灰意冷,祖大壽、孔有德、耿仲明等袁崇煥部將逐漸投降後金,併成為後金的開路先鋒。包括之後的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等,都是足以挽救大明的希望,可最後還是在刀筆吏的那張嘴下,被崇禎冤殺,死後沒有追諡,家人沒有撫卹,涼薄之極可見一斑。

據統計,崇禎在位十七年,大學士換了五十個,兵部尚書換了十四個,其中還不包括袁崇煥這樣的加兵部尚書銜的,殺死或被迫自殺的各地總督十一人,巡撫十二人,這裡面大多都是像袁崇煥一樣,有汙點但是做得了事的人。大明朝廷對可用之人的冷漠和不信任,足以摧毀任何一個熱血男兒的心,這一切都是崇禎耳根子軟,又不信任武將導致的。


三、沒有決斷力,沒有執行力,白白浪費了很多中興的可能

崇禎十七年正月,這一年李自成已經佔領了西安,正式改元稱帝了,而關外後金軍步步進逼,當時大明的精兵就剩下了山海關的吳三桂的五萬精兵。在北京城最為危急之時,大學士黃景昉曾建議崇禎調回吳三桂的精兵來救援京城,以及鼓勵各地豪族和士紳自組民兵部隊,將權力下放。

可崇禎一直拖到當月中旬才開始議調吳三桂入京的事宜,此時的李自成早已打到了大同,離北京城只有一步之遙了,這時的崇禎才想起來調吳三桂入京,可是滿朝文武在首輔陳寅的帶領下,打出了“大明不可失地”的旗號,堅決反對調兵入關,此事一直議了一個多月,浪費了保衛北京的最佳時期。

等到三月初崇禎才封吳三桂為平西伯,讓他帶領所有軍隊入京勤王,結果吳三桂、黎玉田等勤王軍才剛到昌黎,李自成軍就已經攻破了紫禁城,崇禎上吊自盡,原先堅決“大明無失地”的大臣們,幾乎全部投降了李自成,還在他面前大獻殷勤,說盡了崇禎皇帝的壞話。

如果崇禎能聽從黃景昉的兩大建議,並以當年剷除魏忠賢時的那種雷厲風行手段的話,那大明真不至於就這樣滅亡了,像清末道光、咸豐皇帝就下令各地組建民團抵禦太平天國,雖然後面出現湘軍、淮軍、楚軍等暗中割據勢力,可畢竟朝廷的地位沒丟,咸豐也沒有被逼到自殺。可以說大明文人和崇禎本身骨子裡的那點死要面子,才是害得崇禎最終自盡的根源。

總結:雖然崇禎有勵精圖治之心,可卻無勵精圖治之才,不敢對朝廷基石東林黨下手,自己有吝嗇不肯出錢,用人既用又疑,被言官攛掇兩句就殺人,換官如走馬觀花,政令不一

他一直都在戰於和之間搖擺不定,比如議和一事,就因為一句“大明無議和”就堅決不和皇太極議和,一直到松錦會戰之後,明軍大敗,洪承疇、祖大壽接連投降,大明分佈在東北的軍隊損耗巨大,這時候他才想起來和後金議和,可是雙方籌碼早就不一樣了,此時要求議和的大明勢必要在桌面上給予後金更多的利益。

崇禎的骨子是夠硬了,可政治不是打架,一昧硬下去最後也只能吃大虧,漢初也有白登之盟、也有和親之事,唐初甚至還有稱臣之舉,這時候和後金議和,雖然面子上過不去,可至少能為大明爭取到一點時間。崇禎為了不背上千古罵名,不惜將主張議和的兵部尚書陳新甲退出來背鍋,把自己主張議和的汙點洗得一乾二淨。

此外崇禎其實很在乎自己的性命,在和議不成的情況下,崇禎也想到了南遷的做法,這一觀點是翰林學士李明睿提出的,崇禎對此十分欣賞,可他又太看重面子,一定要等到百官同意才肯動身,可是百官此時對於崇禎的反覆無常已經是恐懼到了極點,他們表示願意擁立皇太子朱慈烺去南京,而崇禎應該留在北京,“天子守國門”嘛!

就這樣,崇禎既不肯放下面子冒險遷都,又不願讓太子朱慈烺去南京,最後兩人一起留在北京,等到北京城破,崇禎自盡,朱慈烺被李自成俘獲,最後在一片石之戰中下落不明,而南京則出現了新一輪的黨爭,主要原因就是崇禎一脈全部死光,各地藩王都有理由認為自己才是天命之主,結果就是南明四帝,互相不服,互相傷害,依舊黨爭,把大明最後的一絲希望都給澆滅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崇禎皇帝究竟犯了哪些錯誤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崇禎皇帝其實是一個很盡職的皇帝,只不過他改變前任皇帝遺留下來不合理的措施進行的太快也太早了,因為當時的局勢以不能進行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

明朝的兩大勢力[閹黨及東林黨]控制著明朝的政治體制,而閹黨一直就掌控著實際權力,以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集團是最有代表性的,魏忠賢在權力巔峰時期哪可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並號稱九千歲,可見魏忠賢的權力有多大,閹黨的勢力有多大。

崇禎皇帝在沒有登基以前,就耳聞目睹了閹黨集團的所做所為,再加上他一直就和東林黨人接觸比較親密,東林黨對哪時的崇禎皇帝影響是比較大的,所以他一登基上臺就開始了他制定的政治改革,當然了改革的對象就是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改革獲得了圓滿成功,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徹底的走下了大明的政治舞臺,可是從此明朝的惡夢也就開始了。

東林黨主要是以文臣為主的,他們的權力比武將可要大的多,以前有閹黨在的時候對東林黨有一定的制約作用,所以東林黨獨大時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對守邊將土的打擊壓窄也就沒了章法,也正因此使得各地總兵心中都存有很大的不滿,最後導制局勢進一步的惡化,最終亡了大明的江山,最後一個留在崇禎皇帝身邊的老太監嘆氣說到…要是忠賢在事情也不至於此,這時的崇禎皇帝也許想到了他的皇兄臨終時,叮囑他的事,大事要靠魏忠賢。

所以崇禎皇帝也許很後悔殺了魏忠賢,因此也只能嘆氣失望的登上了煤山(景山)走向了哪棵亡明之樹,強勝幾百年的大明亡了。

以上是本人的一點看法,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與風互語


一、崇禎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錯殺袁崇煥,導致明朝遼東戰局惡化。大明松錦防線全部失守。錦州、松山等重要軍事要塞陸續失守。總兵祖大壽向滿清投降。


對於袁崇煥是不是對大明忠心?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證明。公元1629年,皇太極率軍從蒙古草原繞道,準備襲擊京城。袁崇煥聽說以後,帶兵日夜兼程從遼東趕回京城救援。在京城郊外,袁崇煥率軍打敗清軍,保障了京城的安全。皇太極被迫撤軍。從袁崇煥率軍千里救援的行動就可以看出來,他對大明忠心耿耿。袁崇煥被冤殺,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

二、 用人不當。(1)崇禎帝重用楊嗣昌、高起潛等奸臣。兵部尚書盧象升強烈主張抵抗清軍。盧象升在鉅鹿阻擊清軍,被清軍包圍。高起潛見死不救,反而帶著軍隊逃跑。最終,盧象升全軍覆沒。盧象升自己也壯烈殉國。

(2)孫傳庭這種有才幹的忠臣,卻受到崇禎帝的猜忌和排擠。


三、 崇禎帝剛愎自用,生性多疑,頻繁更換內閣成員,導致政局不穩,組織機構渙散。


四、崇禎帝對各地藩王過於寬厚優待,進一步加劇國家財政困難。(1)各地藩王佔據著良田美宅,卻不繳稅不納糧不承擔徭役;(2)各地藩王憑藉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侵佔百姓田地,導致階級矛盾激化。但是崇禎帝卻不制止各地藩王禍害百姓,反而包庇縱容。


五、崇禎帝對有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優待。雖然國家財政困難,但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卻不用繳稅納糧承擔徭役。明朝有功名的地主們趁著天災人禍,瘋狂兼併農民的田地。明朝政府卻默許或縱容他們的行為。


六、 崇禎帝對普通的平民百姓非常苛刻。(1)明朝普通的平民百姓雖然佔有的田地少,卻要繳稅納糧承擔徭役。(2)大明崇禎年間,國家頻繁發生旱災、洪災和蝗災等自然災害。崇禎帝卻沒有派人積極賑災。大明許多農民遭遇天災人禍,種下的莊稼顆粒無收。他們無法生存下去,被迫聚眾造反。從此,明朝各地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越來越多。


七、徹底清算以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勢力,導致明朝文官集團失去制約,勢力越來越大。(1)魏忠賢把持朝政,作惡多端。崇禎帝打擊和嚴懲魏忠賢,合情合理。但是崇禎帝沒有必要將閹黨勢力一網打盡。閹黨與文官相互制約,才能保證政局穩定。


(2)崇禎帝盲目信任文官集團。然而當時明朝多數文官都喜歡拉幫結派和黨同伐異。東林黨和浙黨、楚黨鬥爭激烈。多數的東林黨人只會誇誇其談紙上談兵,缺乏治理國家的能力和才華。


(3)在很多明朝文官的強烈要求下,崇禎帝撤回各地的鎮守太監和礦監,停止徵收採礦稅以及其它的工商稅。這使明朝財政收入大幅減少。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崇禎帝又下令向基層人民徵收剿餉、練餉和遼餉,加重了明朝人民的負擔。


八、崇禎帝生性殘暴,刻薄寡恩。很多官員只是犯了一些小錯,就被崇禎帝處死。這使大明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相互防範。所以,當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時,明朝各地的文官武將們都在觀望,沒有人想去救駕。


以上幾點就是崇禎帝犯下的主要錯誤,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想法或建議,歡迎留言。


寒松722



崇禎作為亡國之君,是一個悲情人物,尤其是他在上煤山的時候還能回望京城大火,說一句苦吾民耳,更是讓後人唏噓不已。加上清朝初期許多倒行逆施的政策,各地的反清復明活動也一直持續不斷,但大多數都要和崇禎扯上一點關係。可以說,在清初的一段時間,崇禎的聲譽反而越來越高了。

崇禎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勤政。在明朝的皇帝裡,除了太祖和孝宗之外,可以說就沒有比崇禎更勤政的皇帝了。而且,因為孝宗時期對閣臣還是比較尊重的,也比較倚重大臣的輔佐,但崇禎不同,崇禎時期雖然在制度上也還是沿用了之前的內閣制,但是因為他很勤政,而且對閣臣動輒斧鉞相加,所以內閣實際上形同虛設。在這個意義上,崇禎時期的制度也是最接近朱元璋時期的。

官僚制發展到明朝,已經非常成熟了。甚至在有些時期幾乎處在無人駕駛的狀態,但它也還是能夠自己正常運行,並且應對一些危機。最典型的就是武宗時期,武宗天性活潑好動,比較愛玩兒,不怎麼理朝政,甚至內閣大臣也見不了幾次面。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官僚體系還是按照自己的邏輯運轉,平定了當時波及整個中原腹心地帶的叛亂。

官僚制差不多就是在兩種極端狀態之間來回搖擺。一種極端狀態就是武宗時期甚至萬曆這種情況下,皇帝幾乎不管,但是官僚體系仍然能夠正常運轉,完成自己應該承擔的任務。也就是說,可以再無人駕駛的狀態下正常運轉。另一種狀態則是被馴服之後的狀態,也就是完全按照上級的命令行事,無論什麼情況,哪怕是天塌下來,它也一定要按照規定的程序來運轉,完全不理會現實的危機。


朱元璋時期,通過胡惟庸案就差不多讓官僚體系成了第二種狀態,但是因為他殺伐果斷,精力充沛,所以他實際上兼任了宰相的功能,每天從天不亮劉開始批閱文件,到夜裡很晚才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加上他手下還有大量參加了創業過程的開國功臣,所以能力還是足夠的,運轉起來也沒有問題。他下發給各級官僚的任務,也都能夠完成。

崇禎面臨的就是完全不同的狀態了。明朝的官僚體系經過萬曆末期和天啟時期的混亂,實際上已經處於一種很不正常的狀態,正是需要恢復和培育元氣,並且逐步消除黨爭,讓整個官僚體系重新回到比較正常的狀態。但是崇禎登臺之後缺沒有這個耐心,因為邊疆危機始終無法解決,兒內部又很快出現了叛亂,所以崇禎始終處在比較焦慮的狀態,沒有耐心來緩解危機,總是急於求成,最後一事無成。

也正是因為他在心理上的過分焦慮,讓他在對待大臣的態度上處在兩個極端之間,很容易一見鍾情,但是如果出現一點失誤,又會完全失去信任,甚而直接誅殺。所以,崇禎一朝閣臣變換非常頻繁,被殺的被殺,被貶的被貶,最後剩下的就是一些只能順著他說的人,或者乾脆不說話的人,以不犯錯誤為自己固寵保祿的主要手段,也沒有人敢於任事了。

而且,在這種非常時期,尤其是在戰爭狀態下,一個獨當方面的大臣,在戰爭中不敢出錯誤,只能贏不能輸,就算是贏得再多,只要輸一次,就要被殺,最後能幹事的大臣差不多就被他殺完了,留下的都是不說話,不做事,皇帝說什麼他就怎麼做的那種聽話的人。所以,他最後還說諸臣誤朕,其實是執迷不悟,始終沒有理解,是他耽誤了大臣,也耽誤了明朝的江山。


如果在承平時期,權力過度集中的問題是不太容易暴露出來的,但是這種所有人都噤若寒蟬,唯恐出錯的狀態,一旦遭遇突發危機,應對能力的短板就會特別明顯。因為其他人都怕承擔責任,所以並不獨立判斷,也不自己決策,而是逐級上報,等待上級指示,上級沒有指示,他就堅決不動,因為這樣做對他是最安全的。而這種逐級請示報告就會導致決策效率很低,在應對危機的時候反應非常慢,什麼事情都慢一拍。

而這種過度的權力集中導致的另一個很明顯的結果就是,其他人都對整個體制失去了忠誠和認同,而只是把自己當成皇帝的打工仔。反正江山是你的,好了是你的,壞了也是你的,那麼興亡就和我沒有關係了,一旦被危機摧毀,也是你的失敗,整個官僚體系不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也不會覺得對自己是多大的損失,大不了敵人來了投降就是了。

這其實也是每個王朝末期官僚體系的普遍狀態,對朝廷沒有什麼認同,對皇帝也無所謂忠誠不忠誠,只是當成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只做上級交代的任務,上級沒有指示,哪怕是再大的利國利民的好事,他也不會去做。因為在這種氛圍下,如果誰這樣做,反而顯得別有用心,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最後被其他人逆向淘汰。這也就是說,王朝中期由盛轉衰的時候,大臣的心態都是坐等出事,而在王朝末期,官僚的普遍心態都是天下興亡,關我屁事。


蕭武


感謝提問。

崇禎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但從他即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在位這個帝國的重新振興而努力,奈何回天乏術,雖殫精竭慮仍於是無補,明朝還是走向了滅亡。

崇禎無時無刻不想中興明朝,雖然出發點很好,但是卻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錯誤一:沒有分清楚兩大威脅的主次

明朝末年,威脅明朝統治的一共有兩大因素,一是從西北地區進而蔓延到全國的農民起義,二是關外女真族的重新崛起並不斷衝擊明朝的正統地位。

明朝末年的財政收入是很感人的,且大頭都扔到了關外的關錦防線上,根本無力同時應對兩大威脅,偏偏崇禎還想一次性全部消滅。

從實力上來看,李自成等亂匪相比較清軍來說是比較容易撲滅的,若是“攘外必先安內”,將關外的精銳部隊調入關內,先平掉國內亂匪,再去應對清軍,應該相對會容易的多。


錯誤二:對待閹黨太過粗暴

崇禎還是親王時受到過東林黨人的薰陶,也認為東林黨人是正義的化身,而忽略了政治鬥爭本身就沒有對錯之分。

崇禎認為明朝末年政治腐敗的根源在於魏忠賢領銜的閹黨亂政,殺了魏忠賢就可以結束黑暗的吏治。然而真正的根源在於文官集團本身,人性貪婪,文官們無休止的貪汙受賄才是腐敗的根本。

除去魏忠賢后,東林黨重新執政。東林黨雖死裡逃生,但是依舊跳不出黨爭這個侷限。在東林黨人看來,只有他們的觀點才是正確的,“非吾族類,其心必異”,不是東林黨的人,就一定是奸佞。加之文官排斥武將,使得太多的人對東林黨不滿,造成了政局不穩。


錯誤三:對文官和士大夫集團寬容

因為應對清軍的入侵使得軍費支出佔到了財政收入的大頭,且居高不下;西北災荒又無力賑災使得流民四起。

明朝不得不增加財政收入來應對沒錢的局面,其中之一就是裁撤驛站,而另一個措施就是增加稅收,將壓力轉到百姓身上。

江南地區本就富庶,因此增加稅收在可承受範圍之內,而西北地區土地貧瘠,且又遇到災荒,百姓無力承擔,就連溫飽都無法保證,也給了造反充足的理由,導致西北地區民變四起。

而與此同時,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和文官集團依舊我行我素,吃喝玩樂,迎來送往。李自成攻下北京後,麾下劉宗敏從北京王公大臣家中搜刮出了金銀珠寶無數。而崇禎自始至終從沒有向這些階層要過錢或收過稅。


錯誤四:行事激進,對臣子缺乏信任

崇禎從不輕信大臣,如果說明朝什麼時候的首輔最難當,一定是崇禎年間。崇禎在位期間的首輔換了一個又一個,沒有人能坐穩位置超過兩年。而每個人的執政理念又是不盡相同,這也導致政令朝出夕改,政令混亂。

在袁崇煥這個鎮守關錦防線的大將身上,他缺乏應有的信任,請人回來的是他,殺人的還是他。僅僅一次北京被圍,他就中了皇太極的離間之計。雖說袁崇煥驕傲自大,有取死之道,但對自己親自請回來的大臣沒有應有的信任,實在是不該。

明末亂匪橫行之時,崇禎曾任命多位武將剿匪,每一個都有平定亂匪的能力,他卻換了一個又一個,導致最後每個人都以亂匪不在境內為第一要務,從而也喪失了很多徹底剿滅亂匪的時機。


小結

崇禎作為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內心中渴望中興明朝,然而年少登基也使得他血氣方剛,而且行事激進,在魏忠賢、袁崇煥等人的事情上都沒有盡善盡美,使得朝政不穩,自毀北方長城。


盛夏一抹清涼


我是國師,我來回答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同時明朝最後一位皇帝。雖然崇禎非常勤政,但還是改變不了王朝覆滅的結局。

表面上明亡於李自成,實際亡於朱由檢自己,從他開設清除魏忠賢,重用東林黨,就註定了做個亡國之君,帝王之術在於制衡權力集團,一邊獨大,註定會政體崩壞。

崇禎在登基以前沒有接受過完整的皇宮內的教育和管理 。缺乏對治國理念的學習,而且也沒有過人的天賦。只能靠勤奮彌補,尋找經驗,摸索一條救國之路。

崇禎上臺之後,廢除了工商稅,國家稅收少了,就要在軍備上做剋扣,導致戰爭失利。同時加徵,於是開始不斷加徵三餉,即遼餉、剿餉、練餉。當時的土地兼併嚴重,大地主隱瞞田地數量,只交很少的田賦。加上天災,西北農民的收成並不好。在這種情況加附徵稅,農民不想造反也會被逼的造反。在這一點上,崇禎不如天啟。

當時皇太極不時進犯,農民起義也愈演愈烈,可謂內憂外患。這是崇禎剛愎自用。不以能力和才幹作為用人標準,單純靠個人喜好,作為一國之主卻不選賢任能,王朝覆滅也在所難免。

崇禎上臺後任用閻鳴泰為兵部尚書,與後金作戰中立下戰功。但因為閻明泰與魏忠賢有關,就被流放邊疆。崇禎很喜歡王在晉,皇太極不想碰袁崇煥這個硬釘子,關寧錦防線。從蒙古喜峰口入關尋找突破。王在晉得知消息後卻遲遲未動,導致金兵入關,即使如此,王在晉只落得“削籍歸”的懲罰。而前去救援的袁崇煥卻被凌遲處死。

崇禎後來任用梁廷棟為兵部尚書,也是他建議崇禎遼餉之外再徵收“剿餉”。農民起義也越鬧越大,後來辭去兵部尚書。又當了宣大總督,後金破關後,和張鳳翼一起自殺。後來崇禎又任用熊明遇 ,因為熊明遇為判了死刑的沈棨辯護了幾句,結果就被崇禎革職。


崇禎是個勤政節儉的皇帝,但他更是一個好面子、剛愎自用、猜忌多疑的皇帝。他在國家管理方面的問題很嚴重。缺乏對人才的識別力和判斷力。明史評論崇禎帝的性格缺陷。說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

總結一下就是,崇禎真不算個合格的領導,他是很勤奮,可惜努力錯了方向,再怎麼用力也是無用功,甚至會起到反效果


國師有話說


1、清理魏黨矯枉過正

魏忠賢是一定要處理的。魏忠賢死後,為了擴大戰果,彰顯自己的聖明,肆意擴大魏黨的名單,做成逆案大案,造成政局動盪則不可取。比如內閣:朱由檢執意要將這幾個全部一刀切掉。換上來都是起至廢籍的六個新內閣,以及中旨任命的首輔。


我們只知道崇禎皇帝換內閣頻繁,但是換別的官更頻繁。他上任以來這幾個月,六部尚書換了五個部,其中兵部尚書換了四個人,一共八個尚書。到崇禎元年這一年的上半年,六個部的尚書又全再換過一次。到再元年年底,六部裡的尚書又換了四個部。崇禎二年,再換掉了四個尚書。朱由檢為定逆案以顯擺自己的功績,對官員進行大量換血,迅速導致朝廷政局不穩。

這些新上來的高層根本站不稱腳根,崇禎二年就馬上要進行二次內閣推選,並且以溫體仁的搗亂,最後以失敗告終。這一次又一次的人員大換選,不僅使得明朝的後備人才極速消耗,同時也加大朝廷暗流洶湧,攻伐更甚。


2、外交政策嚴重失措

一、是西南對奢安的民族戰爭又過於操切,儘管崇禎二年,西南已經上報基本平定,實際上並沒有徹底。由於崇禎三年以後徵調西南的作戰部隊,結果西南局勢再度惡化,一直拖到崇禎七年才平定。再之後,崇禎十四年,又暴發了沙普之亂。

2.東南海盜鄭芝龍求召安,明朝廷對海權毫無任何意識



3、軍事改革局部成效

明朝的整體軍事完全得不到改變,兵部一廂情願的驛遞改革,致使腐化的軍隊更加脫離控制。已經完全敗亂的軍屯制也完全沒有進行整頓,十幾年以後孫傳庭後來在西南局部進行整治,且極有成效,當然,堅持的時間很短,那是後話了。發生了已巳之變,暴露了其完全不堪作戰的問題。



4、對內剿匪政策不定

崇禎元年、二年間,剛剛發生西北農民起義,其實還不是大患,關鍵的問題在於處理得當,不能急於求成,朝廷派出的是一個完全不知兵的楊鶴。派了楊鶴也沒關係,楊鶴至少還“清慎自持”,在前線表現的還不錯,有剿有撫,剿撫並用,農民起義得到了極大的緩解。這個時候朝廷又開始操之過急,不會指揮亂指揮,不懂軍事的官員亂出主意,弄得剿也不是,撫也不是。


5、財稅收入掌控不足

崇禎三年開始,從南京、浙江開始的一些地方紛紛恢復原有的避稅苗頭,各種投機倒把。之後經歷了已巳之變,各地士紳又藉此脫逃稅賦,稅收變更加困難。崇禎三年,薊遼的費用大增。


總結:重病之人,庸醫亂治,以致身死


崇禎皇帝接手的,本來就是一個重病的王朝。需要一個類似秦皇漢武式的英主出現,或者象商鞅張居正式的名臣,或可挽回明朝不亡,最不濟,有這樣的人才出現,也能扭轉明朝走向滅亡。


最後總結為:重病之人,庸醫亂治,以致身死。



歷史段子集


為何明朝會在崇禎皇帝手裡滅亡呢?有十七年的時間可以讓明朝起死回生,但是他卻沒有,反而成了最後一位明朝君主,有些人歸結於上天的災難以及人禍。不然明明是一手好牌,怎麼到最後卻打得無比爛?

其實,在剛當上皇上的那會兒,崇禎皇帝還是一個勵精圖治,想要好好治理國家的好皇帝,不過他卻做錯了,一件事兒,也是這件事兒給明滅亡埋下了伏筆。少年皇帝,年輕氣盛,看不慣當時的大宦官,魏忠賢,一心想把他給殺了,把權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上,但是卻操之過急,草率的殺掉了魏忠賢,端了宦官的老巢,引起了朝堂的震動。

要知道當時的,西廠東廠錦衣衛,可以是一個監督百官的監察機構,是皇帝的耳目,幫助皇帝更好的掌握大臣們的動向,而崇禎的舉動是徹底斷了自己的耳目,表面看是把權利集中到了自己的手裡,其實暗地裡失去了更多的權利,真的是糊塗。

再之後又爆發了戰爭,內部農民起義,李自成也趁勢發展了起來,再加上滿洲的侵擾,最終導致明朝亡了。

而之所以爆發農民起義,是因為恰好處於小冰河時期,百姓們沒有住所,吃不上飯,沒有地方可以去,朝廷又沒有及時的去賑災,再加上地方上的官員,貪汙剋扣,過度的壓榨百姓,才導致的農民起義。

這裡,也就能看出,崇禎皇帝不會任用官員,致使東林黨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大,而底下的官員構成又比較的冗雜,所以在賑災以及鎮壓農民起義這些事情上,毫無用處,甚至起到了惡化的作用。

同時崇禎還因為用人不當,造成了很多奸臣聯合坑害忠臣,像著名的將領盧象升,就被誣陷導致陣前逃走了,還有當孫傳庭在潼關戰死之後,因為內心懷疑,孫是不是沒有真的死,所以什麼恩賜都沒有給他的家人。導致了很多的忠臣,心寒,也導致了更多的人追隨李自成。

這樣看來,雖然上天給了崇禎十七年的時間,但是由於自己不懂如何治理朝政,不懂收攏人心,不會任人唯賢,再加上天災人禍,所以導致明朝的最終滅亡,我們可以換個想法,假如說,崇禎殺了魏忠賢以後,能夠把握機會,把廠衛系統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裡,完善他的監督機構,不任用昏官,在天災發生後能及時賑災,那可能又是另一個結果了,來自小李侃歷史


長白山公爵


崇禎帝犯的最大錯誤就是親手將天啟帝苦心孤詣打造朝局給拆毀:

即殺魏忠賢、廢閹黨

這裡不討論魏忠賢是否有能力、個人品行如何,但魏忠賢以閹黨把控明朝朝政,讓明朝朝廷達到令行禁止,則是土木堡之變後文官集團把控明朝朝政後行政效率最高時刻。

張居正改革為什麼成為明朝歷史上最大的改革,原因就在於張居正的一言堂,上控制萬曆皇帝,下控制文武百官。

魏忠賢在天啟5年後的把持朝政也是如此——政令是令行禁止,沒有拖延推卸。

表面上是魏忠賢把持明朝朝局,但魏忠賢的背後站著的是天啟帝。魏忠賢不過是天啟帝的傀儡,是執行天啟帝命令的。

天啟帝指示——魏忠賢發令——閹黨執行,這就是天啟朝後期的政治關係本質。

明英宗、明武宗親征被文官阻止,嘉靖帝因為大禮議和文官爭執,萬曆帝因為立太子和文官長期對峙,但因為口吃而不見大臣的明憲宗成績斐然,以木工為理由躲避大臣的天啟帝,不過是效仿明憲宗。明憲宗有汪直,天啟帝有魏忠賢,這二人都是明憲宗、天啟帝對付文官們的工具。

天啟帝給了崇禎帝一個聽話順從、執行力高的朝廷,崇禎帝卻親手讓文官重新掌控朝廷,重回國本之爭後的朝廷文官對抗局面。

崇禎帝即便不信任魏忠賢,可以廢除魏忠賢,讓自己信任的太監去取代魏忠賢以控制閹黨即可。如此一來,既能讓東林黨出一口氣,建立崇禎帝的形象,又能保住天啟帝留下的良好朝局。

朱元璋設置的三級防禦體系

崇禎帝犯的第二個錯誤是沒有在即位之初果決解決明朝問題。當時明朝的問題是:

1、努爾哈赤的後金崛起威脅。對付後金很簡單,只需要學習隆慶帝冊封俺答實現明朝和蒙古的和平,冊封皇太極,承認皇太極可汗,即可實現明朝和後金以遼河為界的兩國和平。

2、舒緩民困,廢除嘉靖帝以來的附加稅,去除內部叛亂的社會基礎。天啟7年時,明朝就開始出現民變,崇禎帝即位後陝西就爆發大規模民變。民變的原因就是各地無力承擔明朝的正稅和附加稅。

明末合計加徵的附加稅:嘉靖年間加徵9釐;崇禎年間加徵2分7裡9絲,合計3分6釐9絲。

“萬曆末年,合九邊餉止二百八十萬。今加派遼餉至九百萬。剿餉三百三十萬,業已停罷,旋加練餉七百三十餘萬。自古有一年而括二千萬以輸京師,又括京師二千萬以輸邊者乎?”

這就是明朝的財政危機:每年需要2000萬兩白銀的軍費,還不算京城百官和守軍的俸祿。


歷史哨聲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昏庸無能”、“荒淫無道”一直是中國歷史上亡國之君的代名詞,但凡事總有例外,明思宗朱由檢就是代表之一。

內憂外患,災禍連連

明朝末年,天災不斷,人禍連連。明朝政權因歷代宦官弊疾而導致朝野動盪;另一方面天公震怒,使得大旱連年、瘟疫不斷、蝗蟲蔽日,田地裡顆粒無收,天下老百姓苦不堪言。據統計: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基本是年年大旱,接踵而至的又是連年瘟疫和蝗蟲災害,沒有一年稱得上太平年。



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

就這樣,老天爺的不開眼再加上朝廷宦黨亂政造成的嚴重影響,導致天下老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反對明朝統治;除了內憂之外,東北女真族又乘勢崛起,屢屢騷擾大明邊境,沿海方面又有倭寇殺人放火。內憂外患日日不斷,明王朝的根基早已經風雨飄搖,而此時的崇禎皇帝僅僅17歲。


勵精圖治,壯志難酬

這位年輕的君主並未因國家的局勢而感到悲觀懈怠,反而勵精圖治,勤於政務。他先是抓準時機剷平了宦官之禍,隨後又起用賢才,修繕國事、抵禦外侮。但崇禎皇帝太過於操之過急,他屢次更換朝中大臣,導致人心渙散,後期又因國事傷懷、濫殺無辜,導致前期的一切努力化作泡影,最終迎來了“甲申之難”,國破家亡。

公元1644年3月18日,明思宗皇帝朱由檢心如刀絞,面對著大明天下的萬里河山,淚如泉湧。這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亡國之君心如死灰,他殺死了自己的女兒,勸自己的皇后和貴妃自盡,一夜無眠,第二天帶著太監王承恩在煤山自殺殉國。


一個國家的滅亡,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危害,也不是因一兩個人的錯誤而導致,而是幾百年來積攢下的種種弊端和當時的層層矛盾衝突所引發,明朝滅亡,又豈能只怪崇禎皇帝一人?“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可見這位空有一腔抱負卻無法施展的亡國之君,到死還抱著對祖宗的愧疚之心,擔心著自己的子民,令人潸然淚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