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解剖首例新冠肺炎遺體,你認為會不會有新發現?

家鄉寧陵


最近兩天,有新聞媒體報道說我國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進行屍體解剖。可能對於非醫學人士來說,看到這個並沒有什麼感覺,只是略微覺得有點害怕。其實在醫學上,解剖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在我剛接觸醫學的時候,最先接觸的課程就是系統解剖學,自然我們也對屍體進行過解剖,不過我們接觸到的和今天所要說的解剖壓根不是一個事物。

在大學學的解剖課,主要是為了弄清楚人體構造,並不是對這些結構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而今天講到的解剖是更為細緻的研究,可以說是分子機制的。用專業的話語來說就是病理研究,而它在醫學上的意義也是比較大的,今天我來說一說關於病理解剖的一些知識。

1.為捐獻遺體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點贊:

雖然屍體解剖在醫學上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於我國的一些價值觀的不同,國內很少會有人願意捐獻自己的遺體的,如果患者在生前沒有特別的要求,自己的親屬更不可能捐贈。因為在我國的傳統價值觀裡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且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親人在死後被人用刀子劃來劃去的,這種看法也能理解。


即使有一些患者在生前要求捐贈遺體,如果他的親屬不願意,那還是不能捐贈的,因為屍體捐贈的程序是複雜的。正是由於這些因素的存在,就使得屍體尤為珍貴。可能會有一部分喜歡思考的朋友問,既然屍體這麼少,那醫學院的屍體哪裡來的?其實主要的並不是捐贈的,有一部分是出事故沒有人認領的屍體。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遺體的解剖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到現在,已經有2個多月了,但是我們對於一些具體的機制還是不甚瞭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多也只是假設或者推斷。目前來說,死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已經有不少了,大家不會覺得奇怪嗎?肺炎怎麼能致人死亡呢?這裡並不僅僅是因為肺部對於我們人類比較重要,當然了那些死亡的患者主要的起因是因為呼吸循環衰竭,但是還有一部分病人出現了別的臟器損害,比如有報道的說引起腎功能異常、加重心衰等。


如果對這些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死亡的人進行解剖,可以明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理改變和疾病對於其他臟器的影響,這些都有利於我們對這種疾病有更深的瞭解,從而能夠加快相關藥物的研製和更新治療方案。這裡面都涉及到分子機制,是需要時間來研究的,而解剖能夠讓我們快速瞭解這些。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不是我認為,而是事實已經有了重要的初步發現,本來我前兩天已經回答過相關問題了,但鍾南山宣佈初步解剖發現,對臨床治療有重要的意義,還是迫不及待些將這些告訴大家。

首先需要糾正的是,不是首例是兩例,在此向兩位遺體損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病逝患者家屬致以深切哀悼,感謝您們衝破世俗偏見,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


1.初步解剖的肺部發現已經指導臨床改變治療方式。

這兩例病理解剖在2月16日完成,病理己經送檢,估計全面報告將在10天后完成,但初步結果已經有指導臨床治療的意義。鍾南山院士2日18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通過遺體解剖,發現這次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表現與SARS(2003年非典)不一樣,肺部沒有嚴重纖維化,肺泡還存在,但是炎症很厲害,還有大量的粘液,非常粘,這將導致病人的通氣不通暢。這個初步發現,可以指導臨床改變治療方式幫助病人通氣。


在這次解剖之前,我們發現病人呼吸困難,肺部CT顯示“白肺”,推測肺部有嚴重肺炎,但肺泡毀了嗎?肺功能還有嗎?等等並不知道,臨床治療上也只是依賴以往的經驗。這次結果出來,馬上有的放矢給臨床治療提供了方向和重點。

2.我們還期待什麼發現呢?

我們期待病理結果揭示病毒發病機制,病理特徵及其與臨床之間的聯繫。這段專業解釋換成通俗話是這樣:新冠病毒是怎麼侵犯人體?侵犯哪些器官?全身各個器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發生重症?最後致死原因是什麼?諸如此類各種疑問,期待病理報告給我們眼見為實答案。
結言:沒有不依約而來的春天,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勝利的果實便觸手可及!所有為戰疫作貢獻的人們,歷史不會忘記!




2020年2月16日凌晨,在獲得家屬同意以及法律的允許下,第一例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去世的患者遺體在武漢解剖完成,負責解剖工作由當年參與非典解剖的醫學專家劉良教授主導;並且在當天下午,第二例患者遺體也解剖完成。

預計病理報告將在10天內獲得,也就是2月26號左右。

劉良(左側)

通過對患者遺體的直接解剖而獲得的病理結果,為我們研究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的病理機制,以及將來對疾病的治療會提供很大幫助,畢竟通過外部手段進行間接分析能夠得到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如果沒有病理解剖,那麼人類對該種疾病就不會有全面系統的認知。

本次因新型冠狀病毒而死亡的患者已經多達一千八百多例,但直到16號之前,醫學專家們都沒有獲得一例病患遺體進行解剖,雖然也有大量患者已經痊癒出院,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已經全面瞭解了這個病毒,而對遺體進行病理解剖,將會找到很多臨床症狀上的病因。

雖然本次疾病被稱為新冠肺炎,但臨床上有些患者並沒有表現出呼吸系統的症狀,相反的倒是其它系統出現了異常,比如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等(近兩天還發現的該病毒可能會對男性的腎臟以及睪丸進行破壞)

總的來說,進行新冠肺炎遺體的解剖,會對我們更加深入瞭解疾病機制以及未來的治療帶來很大的幫助。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我是醫心雕龍,我來回答!我國解剖首例新冠肺炎遺體,你認為會不會有新發現?昨日在法律政策允許並徵得患者家屬同意後,兩例新冠肺炎逝者的遺體解剖工作已經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完成,對於此次遺體的解剖工作,我認為可能會找到一些對付病毒的新方法。

其實在這次新冠病毒爆發之初我們就已經掌握了大量的資料,比如率先在一些重症患者的體內分離出了病原體,並且完成了基因測序及拍攝了電鏡照片,可以說非常及時,但這些工作畢竟只是在體外完成,並沒有完全窺及病毒的實質,還沒有真正做到知”彼“。

病毒侵擾人體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它的結構是一方面,對人體的組織破壞是另一方面,現階段我們最缺的就是病毒如何破壞人體方面的資料,比如我們都知道病毒首先攻擊的是人體的肺臟,但人的肺臟結構複雜,病毒到底攻擊肺臟的那一部分?這些我們還不知道,有研究表明,人體的肺泡病毒分佈量很大,但病毒是如何傷害肺泡的,這些我們也不知道!

還有,據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病毒攻擊的並不僅僅是肺,很多患者還出現心臟、腎臟方面的問題,這間接反映了病毒可以攻擊這些臟器的可能,但具體機制我們還不知道,只能通過這次遺體解剖找到答案。

畢竟通過遺體解剖可以掌握大量的一手資料,尤其是對人體組織破壞的過程,通過解剖可以清晰的觀察到,這裡不得不提解剖學對於醫學的重要性,從重要性上來說,解剖可以算得上是醫學之父,很多臨床上難以解決的問題都可以通過解剖找到,目前醫學上很多的治療方案都有解剖學作為依據。

所以,我認為對新冠患者的遺體進行解剖,很有可能會找到對付病毒的新方法。


醫心雕龍


對於新型肺炎遺體進行解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這裡我想糾正一件事,到目前為止,準備的來說,是有兩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完成了解剖工作。

為什麼要糾正這樣一件事?

很簡單,這是對逝者及家屬的尊重,感謝他們為我們社會做出的貢獻。

當然,不學醫的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事實上,即使到了現在我們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儘管屍體解剖的價值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但仍未被廣大公眾所接受,我們仍然受到“人,生要全膚,死要厚葬”、“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醫乃仁術,不宜刳剝”等等傳統觀念影響,屍體解剖被視為對死者的不尊。臨床上,我們就發現有一些死者在生前已經同意捐贈遺體,但是到了屆時有不少親屬就不同意,而只要有一個親屬不同意,這遺體就沒法捐贈。所以,哪怕在平時,屍檢率都是非常低的, 10%以下。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那麼強調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遺體解剖,到底會有什麼新發現嗎?

第一, 對於新冠肺炎患者的真正死因肯定是有更進一步的明確作用的。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累及我們人體的肺部臟器,會導致病人呼吸困難,最後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但這其實只是一個相對比較籠統的解釋,對於死者到底是因為何種原因、造成何種傷害等導致的死亡,其實是需要進行屍體解剖,進行死亡分析的。

這樣解釋可能大家還不是特別清楚,我舉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臨床例子吧。比如一名脂肪肝患者因過度飲酒導致酒精中毒而死亡,這酒精中毒就是該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而脂肪肝只是他的輔助死因。

同樣道理,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發生死亡,嚴重肺炎會引起呼吸衰竭而導致病人死亡,但是會不會存在其他器官的損傷呢?目前也有報道說新冠肺炎還會引起人心臟、腎臟等部位損傷,而這些損傷都有待屍體解剖進一步明確,而且這些損傷對於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到底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同樣是需要屍檢才能進一步明確的。

第二, 對進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的診斷準確率有作用。即使是現在國內水平較高,國外條件再好的醫院,仍存在10%左右的漏診率和6%以上的不符率。

沒錯,現代化的免疫檢查、CT、MRI等影像學檢查,還有肝臟穿刺、內窺鏡等活體檢查,大幅度提高了我們疾病的診斷準確率,但是這些檢查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們醫生可以給你找到病灶,但是有時候你會發現你問我們醫生這個病灶怎麼來,以後會怎麼發展等等,很多時候我們是沒法準備回答的。

像這次的新型肺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通過核酸檢測做不到100%篩查,而僅靠CT確診新冠病毒準確率也才76.4%。而通過屍體解剖,能夠進行一個全面的病理學檢查,對新冠肺炎會有更多的瞭解,這對提高疾病診斷準確率是肯定有提高的。

第三, 對現存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疾病的預防等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大家可能覺得現在我們也都知道引起這次新型肺炎的兇手就是我們的新型冠狀病毒,但是事實上,這其實對於疾病的預防,治療還是遠遠不夠的。

新型肺炎作為一種突發的強傳染病,之前我們科學家是對它毫無研究資料的,而且對它還會不會有哪些獨特的特點,比如是否真的存在糞口途徑傳播等等,都是我們目前所不清楚的。

通過屍體解剖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新型肺炎有哪些新的特徵、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具體的發病機制是怎麼樣的以及整個疾病的病理變化過程,會對哪些臟器、組織以及細胞造成損傷;對肺損傷的具體部位、如何侵犯損傷的過程等等。而這些都會為我們醫生在下一步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重症病人提高重要的幫助,提高救治能力,降低病死率。

同時也會讓我們公眾因對新冠肺炎更加了解之後,更能坦然面對,直面新型肺炎!

當然,具體會有哪些新發現,大家很快就會知道,目前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病理已經送檢,專家也表示預計會在10天以內可以得出結論。

不過,在這裡,我還是要提醒大家一點,僅僅依靠兩例屍體解剖得出的結論往往還是有侷限性的,因為數據太少、個體還存在差異性等等。

要想真正瞭解更多的新型疾病,必須要有更多的屍體解剖數據,然後進行多方面研究,相互佐證,才能讓我們更接近真相。


醫學小偵探


2月16日凌晨3時全國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遺體解剖工作完成,在2月16日18時全國第二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遺體解剖儀式完成,兩例解剖工作都是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完成,並且是在法律政策允許下,也爭得了家屬的同意。
參與解剖工作的法醫病理學專家、湖北省司法鑑定協會會長劉良(左)

首先一定要感謝兩個家庭的理解和付出,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特別的犧牲。此次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解剖工作完成後,已經成功拿到了新冠肺炎病理。

我們清楚人體是非常複雜的,雖然現在可以通過一些醫療設備進行人體器官的掃面成像等,但這種方式就像是鏡中看花一樣,很多細節無法清晰地掌握。為了做出準確的判斷,就需要進行實際觀測。最典型的例如,新冠肺炎患者肺部通過做CT發現是毛玻璃樣病變,但具體病毒是如何達到這種效果的並不清楚。


再例如病毒除了對我們的肺部有著致命危害外,對於其它器官是否有影響,這些目前都不能準確的判斷。那麼通過解剖就可以準確的判斷出病毒在人體內每分每寸的影響。例如這個病毒在肺部中是如何分佈的,它們有何“偏好”。再例如此次新冠肺炎患者表現出白細胞不高,淋巴細胞下降。但如果按照正常的病毒性感染,淋巴細胞應該升高才對。

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判斷新冠病毒是否直接殺死了淋巴細胞,還是因為直接攻擊了淋巴結等等問題。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這場對抗新冠病毒的戰役也是如此,要清楚的知道新冠病毒如何破壞我們的身體、並且主要破壞什麼器官等等問題。而解答這些問題只能通過病理解剖顯微鏡觀察的方式,僅僅是拍CT無法得知這些情況。



更準確的搞清楚新冠病毒的作用機制,就能給出相應的治療應對方案,因此說病理解剖非常的重要,此次兩例解剖的研究結果會在十天之後才能給出。



科學黑洞


解剖學和病理學是整個西醫的基礎,也是人類認識自身、認識疾病的源泉。因此,解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遺體必然會對這種疾病的認知具有更新的推進、打開更高的視野。所以,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醫務工作者和醫學科研參與者,韓一聲認為解剖首例新冠肺炎遺體是一定會有新發現的,這畢竟是人類第一次對一個全新的感染性微生物的致病效果進行人體解剖學研究和病理學檢查,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

韓一聲相信,在全國頂級醫療團隊的醫學攻關下,我們一定能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更加全面的認識,瞭解它導致的肺部的改變。這個病毒的危害這麼大,傳染性如此強,一定有其特異性,我們需要通過解剖和病理學等手段更加直觀地認識這個疾病。

可喜的是,昨天的新聞中已經透漏了有些關於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患者遺體解剖的結果,確實是有新的發現。國家衛健委特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說:新冠肺炎遺體解剖發現病患肺中有大量黏液。這與我們既往對於其他類型的冠狀病毒肺炎(例如“非典”)所造成的的肺纖維化結果是不一樣的。這一發現也會對我們治療患者和愈後康復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韓一聲醫學博士


大家好,我是藥學專業畢業的,人體解剖學是每個醫學生或者醫學相關專業的學生的必修課,以目前的醫學手段,包括PET-CT(影像學檢測)都無法準確的分析疾病的因素,因此出現了黃金檢測標準,俗稱檢測金標準“病理學檢測”,他能準確的反應疾病損害器官或組織的程度,通過免疫組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確認細胞哪些反應蛋白的啟動,是目前最為準確的檢測標準,但是病理學檢測,最著名的是組織病理學檢測,他醫院常有的檢測手段“活檢”也就是“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測”,其意義差不多,只是組織病理學檢測是從死者身上可以取到多個位點,運用相關的染色檢測手段,或蛋白檢測手段,更能準確的反映出,病毒對身體的侵襲程度,並且身體免疫細胞的的哪些抗體起了作用,更便於以後疫苗的研發,並不是簡單的解剖開看一看就完事的,並且,對於操作醫生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他們必須做好相應的防護機制,因為解剖過程中很可能醫務人員因為職業暴露問題,而受到感染,所以相應的防護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攻抗疫情,武漢加油,祖國加油!


楊同志說幹細胞


冒這麼大風險卻解剖新型冠狀病毒遺體,肯定是有重大研究意義的,也必將會有至關重要的發現。要不然,不僅對不起法醫的所冒的風險,也對不起死者本人以及家屬。在我國,講究的是入土為安,死後不希望再被擺弄。而首例冠狀肺炎死者家屬同意死者被解剖,肯定是覺得這樣做有意義,對整個冠狀病毒的防疫有意義。


我們目前對於冠狀病毒的瞭解還十分淺顯,基本處於臨床表現。比如得了這個病毒後會發熱、咳嗽、咽痛、呼吸困難、肺部出現炎症、纖維化等症狀,但這些症狀都是宏觀的,達不到細胞層面。我們身體感染冠狀病毒後,病毒如何導致細胞損傷,機體又發生了那些抵禦,我們在細胞水平無從得知。而解剖後,這些第一手資料都可以得到。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切片分析,從細胞層面瞭解病變組織的情況,明確宏觀症狀和圍觀毒理的關係。從而為特效藥物篩選、病毒的治療提供指導性意見。


而且,我們還可以知道病毒除了感染肺部意外,還會導致那些器官受損,從而推斷出來患者發病的整個過程,弄清引起患者死亡的因素。這些細節可是幫助後續重症患者治療的寶貴經驗!

其實解剖這種傳染性患者的遺體是十分危險的,醫生面臨了很大的感染風險。因為遺體體內存在病毒,而解剖的過程勢必會碰觸這些病毒,所以法醫必須要做好防護措施,保證自己的安全。另外,取走的樣品是帶有病毒的,所以樣品必須在福爾馬林中浸泡大概10天才行。因此,10天之後,毒理學家才會加緊對腳本分析,希望造出數據,未肺炎治療提供寶貴的指導意見。


科學探秘頻道


什麼叫新發現?首例解剖看到的一切都是新發現。

新冠狀病毒肆虐神州這麼久,對疫情和病理、藥理的各種研究一直在加緊進行,並且有很大進展。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因新冠狀病毒感染死亡解剖的案例可供參考。

對新冠病毒感染疫病的瞭解,似乎像一張拼圖,在科學家們的精心對接下,開始漸漸顯露出本來面目。但由於拼圖缺少病理解剖這樣一塊重要部分,就完整不起來,人類就無法真正全面瞭解這個病,從而也無法給出真正最優的應對治療方案。

這個最後的拼圖終於在2020年2月16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得以完成。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病理學教授劉良領導的三人團隊,承擔了這次的2例解剖的重要任務。劉良講述:“我從1月22號開始不停呼籲對新冠肺炎致死的遺體解剖,但推動起來太難了。”

這次解剖的主要任務是病理取材。

就是把遺體一些可能病變組織切下來研究。

由於病毒要滅活,取下的材料要放在藥水裡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切片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看看細胞和組織結構有什麼變化。

隨後的一段時間,科學家們要對這些組織和細胞進行詳細的病毒學、病理學研究,並且與以往的一些病毒感染組織樣品進行對比分析,找到本次冠狀病毒肺炎與以往病毒感染,比如SARS感染的不同或相同之處,以找出最好的應對治療辦法。

劉良指出,過去這樣的研究至少需要一兩個月,但鑑於此次疫情的嚴重性和解決問題的迫切性,研究員人員將會日以繼夜的鑽研,力爭10天左右得出較大進展。

會不會有新發現這樣的問題,是幼稚可笑的問題。

通俗的說,對疫病遺體的病理解剖本身,就是看看這個疫病對人體組織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病人最終的致死原因是什麼。

新冠肺炎過去沒有過解剖,這次解剖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第二例,這本身就是新發現,不存在有沒有新發現的問題。

當然,只解剖2例病例,可能可以瞭解到很多新冠肺炎對人體組織的破壞,但是不可能完全弄清楚一切細節。因此今後如果再有解剖,才是有沒有新發現的問題。

結論:這次解剖看到和發現的所有情況都是新發現,將對今後防治新冠肺炎起到重要作用。

藉此機會,我們不但要感謝承擔這次任務的科學家們,還要誠摯感謝捐獻遺體的病逝者和他們的家人。這種無私的奉獻與探索,才是人類戰無不勝的根本所在。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