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次疫情和蝗災,糧食的重要性是否能得到農民的重視?

鹿塬農事


其實沒有此次疫情和蝗災,咱們農民對糧食依舊是十分重視的。

農村和城市不一樣,祖祖輩輩們所流傳下來的思想“成由勤儉敗由奢”一直深深烙印在我們農民心中。特別是農村的老農民,他們對每一粒米、每一顆糧食都額外珍惜,即使碗裡的米粒掉到地上他們也會撿起來吃掉。而糧食浪費的災區在學校和城市,可以說每年浪費掉的糧食絕大多數都來自於這兩個地方,對待糧食截然不同的態度,自然有著屬於農村和農民的實際情況。

農民重視糧食的原因

農村和城市相比,咱們農民的生活依舊比較貧困,不少山區農村的貧困戶也是剛剛解決問題,基於農村實際,我認為農民們重視糧食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1. 糧食是生存之根本

  2. 農村的傳統思想觀念

  3. 農村和外界的相關交流

對於不依靠種地為生的非農民朋友們來說,糧食只是滿足日常飽食的必須品;對於咱們農村依靠種地為生的農民來講,糧食則是一家人生存的必要品。一斤糧食是可能是農民的一包鹽,十斤糧食是農民的一斤油,百斤糧食是孩子一個期的生活費,千斤糧食是一家人一年的開支,由此糧食對咱們農民的重要性不言而明。

農村的傳統思想就是“粒粒皆辛苦”和“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思想,這種思想流傳至今依舊在農村根深蒂固。待在農村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當還是小孩子的我們把米粒弄到飯桌上時,老一輩農民會立即撿起來送到自己嘴裡並囑咐我們好好吃飯。這其實也是農民們對糧食重視的一個傳承。

在農村,農民們和外界的交流往往是以糧食為媒介的。不信您到農村的集鎮上走走,會發現很多老年人用揹簍揹著糧食在賣,他們靠著賣糧食所得來的錢購買其它生活所必須品,由此達成自己和外界的交流。再者不少的農民工外出,總是會帶點家鄉特產和其他人分享,由此打開自己外交的大門。


說完為什麼農村農民重視糧食,咱們再來說說現在浪費糧食的現狀和此次疫情與蝗災下的影響。

浪費與此次影響

前面說過浪費的重災區在於城市和學校,主要是由於以下兩個原因:

  • 對糧食重要性認識不足

城市居民過著的是有錢就能買到各類食物的生活,可以說能夠買到的東西不知道比咱們農村豐富了多少倍,再者城市裡的居民也沒有體驗過種地的日子,由此他們對糧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生們則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之下,無法理解老一輩所經歷過的日子,自覺得無非就是幾兩米而已。

  • 糧食味道與農村相差甚遠

農村的糧食是“三不用”下的產物,城市居民所購買的糧食則是化肥和化學藥劑下的產物,二者之間的味道本就相差甚遠。再者城市人做飯往往各種調料一股老往下倒,失去了食物本身的風味,不愛吃便造成了浪費。學校裡的情況自然不必多說,要麼是食之無味,要麼就是鹽放多了。

再來說說此次疫情和蝗災的影響:我覺得這會使得城市居民開始重視起糧食,農村農民更加愛惜糧食。此次疫情之下什麼金錢、人脈都是浮雲,最為關鍵的還是物資,由此之下人們自然會珍惜糧食;蝗災雖然還沒有進入中國,但已經和疫情一起帶來了糧食價格的上漲,價格的提升自然會增加人們愛惜糧食的動力。


最後,農民愛惜糧食非三兩天,我也希望咱們所有的人愛惜和重視糧食並非是為了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希望大家都能夠長久的愛惜糧食。我想把浪費的糧食都利用起來,咱們也就不必在某些農產品上受制於人。


愛茶者九號


糧食重要性的問題不應該是農民的問題,而應該是國家的問題。

就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民增加收入異常艱難,從土地裡刨食,也就只能解決溫飽問題,無法應對其他方面的物質生活,包括農民子女的教育問題,都無法依靠土地來解決。

農民也是公民,也需要生存,也需要更好的生存條件,所以當農民無法取得相當性的收入時,農民工就出現了。並且,很多農民的後代都在努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並不希望祖祖輩輩都是農民。那麼,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土地的荒廢。

為了生存,創收是農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而不是如何保證糧食的產量。

當前的中國農業屬於小農經濟,生產力水平很低,最終導致的就是農民收入很低,這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

因為糧食是人民生活的根基,在物價上漲的今天,糧食價格是最穩定的,其實也就是犧牲了農民的利益來保證,這也是不得已,為了保持國家穩定的必要做法。

所以,從當下對於農民的政策來看,國家即將實施農場化的模式,用最科學的種植方式和最現代化的機械來提高農業的產量和生產效率。

但是,這並非一朝一夕才可以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時間,循環漸進才可以。

因此,在疫情和防災面前討論農民是否重視糧食,這本身就已經忽略了最根本性的問題,而且選錯了對象。

國家應該考慮的並非農民是否重視糧食,而是如何讓農民從土地裡解放出來,增加他們的收入,實現收入平等化。

或者更加確切的說,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超級大國,糧食永遠是最大的問題,如何才能夠將土地的產出最大化,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根本性的問題。


喵了個咪的喵


這個事情要國家重視才對,農民是最底層,他們能夠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很不錯了,要養活市民,公務員,那是國家的任務與責任,或者由國家來引導農業發展,把糧食安全,公共衛生安全擺在首位,房地產過時了


大黃蜂71030083


提這個問題真好,一下點明瞭糧食得重要,我是農民,家裡地不是很多,莊稼人怎麼也不能讓地荒了,種點玉米,年景好了一畝除去種子化肥可以賺四百左右吧,當然時間不能算,農民有的是時間。你提到的這個問題,在趕上疫情我真有點怕了,沒口罩我可以不出門,沒菜沒油可以不吃,如果沒糧沒水怎麼辦?我去年的玉米還沒有賣,現在我決定了,必須存夠一年的糧食,剩下的在賣,惡肚子實在是太可怕了!記得我小時候別說野菜,就是樹根樹皮都沒得吃!


炮哥真敢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糧食都受到農民的重視,我認為以前、現在、以後都會一直受到農民的重視。原因有三條:

一,農民受過鬧饑荒餓肚子的苦。

我小時候常聽爺爺說,在新中國成立後的1959年,1960年,1961年,我國由於連續三年受自然災害的影響,造成糧食的普遍減產,許多地方都在鬧饑荒,有許多人就把樹皮剝下來,還有樹葉樹根放在鍋裡煮煮來充飢。

二,我國也曾經歷過蝗災。

聽爺爺還說過,我國農作物也曾受到蝗蟲的襲擊,而且蝗蟲的破壞力極強,只要蝗蟲經過的地方,把農民辛辛苦苦種的莊稼一掃而光,幾乎寸草不生,那一年中國又鬧起了饑荒。當時中國人口眾多,農民總是吃不飽。

像我家有五畝地,等糧食豐收了,賣一小部分,家裡留一部分,再往麵粉廠裡存一部分,媽媽總是說:哪天不種地了,吃啥呀?

三,糧食是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現在農民的收入還基本上靠天靠地吃飯,只有在農忙過後才會出去打工。

像我家有五畝地,等糧食豐收了,賣一小部分,家裡留一部分,再往麵粉廠裡存一部分。媽媽總是說:哪天不種地了,吃啥呀?

總結:中國農民受過餓肚子鬧饑荒的苦,糧食又是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農民是知道糧食的重要性的。今年又遇到疫情和非洲的蝗災,農民會更加重視糧食的播種和生產。

最後想呼籲一下:提倡全國人民節約糧食,反對鋪張浪費。[祈禱][祈禱][祈禱]

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歡迎大家溝通交流評論。







小唐勝利在農村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農民從古至今所追求的,也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之一,甚至現在,在某些地方,糧食的收入仍然是最主要收入。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僅僅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個糧食的收入在現在社會的消費中就顯的捉襟見肘了,所以很多農民就謀發展,在有限的土地上開發無限的金錢,經濟作物逐漸搬上了一塊塊田地。

我老家就是農村,小時候的歡樂也留在那片土地上,現在看來,那時候的歡樂還真是簡單。冬麥子,夏玉米,中間播豆子。以前的糧食主要是以自己自足為主,其次才是賣掉當做收入,所以大豆,高粱,小米地瓜等比較豐富,但是這些作物的生產過程是相當的繁瑣勞累。隨著消費的升高,糧食的收入不足,於是蔥薑蒜,西瓜蔬菜,到後來大棚反季節蔬菜成了收入主力軍,這是形式所迫,不是不重視。隨著工業用地的拓展,糧食用地是越來越少,好土地被大量侵佔,能有效使用的也是更少,更加零散的地方讓糧食作物更不容易操作,反倒是經濟作物簡單容易的多。很多人也就順應形式減少了糧食播種。現在國家政策好,糧食也有補貼,但是杯水車薪不得不承認。但是老一輩眼中,糧食生產永遠是不可替代的。我家也是,不論土地怎麼緊張,我們的地頭永遠是糧食作物。


劍橋輔導1


面對這次疫情和蝗災,糧食的重要性是否能得到農民的重視?

冠狀病毒疫情的高傳染性,使得整個春節國內生產生活幾乎停滯,無論是城鎮局面,還是農村農民,大多都待在家裡,齊心協力共同防疫。與此相伴產生的,除了口罩酒精等的緊缺,還出現了麵粉、大米、食用油、方便食品等的爆發式購買。特別是湖北大米去哪了,更是成為近幾天的熱點之一。

非洲出現的沙漠蝗蟲災害,儘管4000億隻被考證的“體無完膚”,但由此帶來的恐慌心態,也一直在蔓延,非洲的糧食會不會大減產,繼而導致世界性糧食緊缺;我國會不會受到影響,今年糧食會減產;還引發了對於中國糧食安全的深度思考。

對於農民來說,疫情防控很重要,畢竟農村的醫療資源相對要薄弱,但生產生活的壓力也更大,因為不出來務工、不出來幹活、不進行農業生產,就面臨著“斷頓”的風險。但,我們來看農民與糧食重要性的重視與否的悖論,也就是題主所設計的問題,不難發現,農民又一次成為了背鍋俠。

無論有沒有疫情和蝗災,還是其他的災害如干旱、禽流感、豬瘟等等,對於農民來說,生存首先是第一位的。想要生存,就要有收入;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要更有高的收入。但收入從哪來?土地是早些年農民安身立命之本,俗話說從“土裡刨食兒”,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人繼續將土地作為主要的生活來源。但隨著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也在不斷的前進,對於“金錢”的需要也越來越多,比如說,要蓋更好的房子,要娶妻生子,要購置更便利的生活用品等等。

這個時候,再靠以土地為主的收入,顯然不夠了,家庭耕地少的更是捉襟見肘。於是乎,外出打工吧,再於是乎,常年外出打工吧,又又又於是乎,舉家常年外出打工吧。就是如此,農村裡平時剩下的人越來越少,農民的收入結構也發生了大轉變——工資性收入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種地收入佔的比重越來越低。

年輕人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走出去,在對比之下,也有了更高的生活追求,再加上各種“繁重”的習俗壓力,車房的需求覆蓋了城鎮鄉村,不多掙錢是不可能的。但靠種地嗎?顯然靠不住。而即使如此,我們看看國內主要的產糧區,農民也沒有讓土地荒著,有限的撂荒情況也多出現在一些邊邊角角的土地。所以說,無論從哪個層面看,不是農民不重視糧食了,不願意種地了,這裡面需要說道的太多了。


糧小咖


糧食的重要性,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無論是農民朋友們,還是城市居民們,都會重視糧食重要性的,誰不拿糧食當一回事,誰不重視糧食,到後來就沒糧食吃,就沒飯吃,就會後悔的,特別是在有疫情,在有自然災害的年頭,糧食更是一等一的大事,面對這次疫情,還有直接威脅到我國糧食生產安全的非洲蝗群災害,糧食的重要性不但農民朋友們會重視,國家更會重視的,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最重要的一環,糧食安全了,國家就會安全的,有了糧食,我們就能填飽肚子,我們能填飽肚子,我們就能幹我們想幹的各項事業,但是,如果沒有糧食吃的話,那麼,最後我們也是什麼都幹不了的!



冠狀肺炎疫情今年已經影響到了我們,而且還有不可預見的各種自然災害,隨時會影響到我們的糧食安全,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還沒有消滅的時候,非洲蝗群已經從非洲漂洋過海,到了我們的鄰居巴基斯坦和印度,所以,我們還要應對非洲蝗群的災害,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對於農民,對全國人民,在糧食重要性的問題上萬萬不可粗心大意,掉以輕心的,必須認真地對待個問題的,雖然現在疫情時期,但是,對於可以進行春耕生產地區的農民朋友們,在做好疫情預防工作的同時,也一定要全力以赴的完成今年的春耕生產,只有把種子種到地裡,到了秋天,我們才能收穫糧食的,如果春天不能按時種地的話,那到了今年的秋天,我們就會顆粒無收,如果這樣的話,今年我國的糧食危機真的就會到來!



在今年春節期間,我們遇到了冠狀肺炎疫情,因此,我們從過去七天的春節假期延長到了現在,這樣,除了我們農民朋友的家裡都有足夠吃的糧食之外,在我們城市的很多居民家庭裡,由於春節假期的延長,家裡的米袋子空了,面袋子空了,都已經鬧起了糧荒,好歹現在我們國家有足夠的糧食,可以提供給我們,假如今年非洲的蝗蟲災害侵襲到了我國的話,也一定會給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產造成災難性的損失,因為幾億只的非洲蝗群一過,那就是寸草不生,那就會顆粒不收的,即使我們能成功的堵截住非洲蝗群的侵襲,也可能我們國內的蝗蟲也會發生或者氾濫成災的,所以,在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們又要面對著非洲蝗群,我們更應當有充足的準備,做好應急預防防控準備的!



2020年的冠狀肺炎疫情的到來,還有沒有被消滅的非洲豬瘟疫情,還有局部地區發生的雞瘟疫情,還有面對即將侵襲到我國的非洲蝗群災害,看來2020年絕不會是一個平靜之年了,所以,我們都要有心理準備,都要把糧食的重要性提到第一位的,特別是廣大的農民朋友們,更要辛苦你們了,你們在做好各種疫情及各種自然災害預防工作的同時,還是要抓緊農時,把地種好,因為只有你們把地種好,因為只有你們糧食獲得豐收,全國人民才能有飯吃,才能養活起全國人民,“手中有糧,心裡不慌”,我們手中如果沒有糧食的話,不但我們心中會慌,而且我們的肚子也會餓扁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60年前的一九五九年中國大躍進後的大糧荒~河南人深知[靈光一閃]六十年後的今年切勿大意!蟲害已經進入南亞!錢當不了飯~無糧寸步難行!……[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正道滄桑A


農民也不笨,自己的算盤算不來這個賬嗎?別說大話,去農村實地考察考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