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經典之作《烏合之眾》第四章精選

1.偶像崇拜五大標誌:

第一,偶像總是凌駕於信徒只上,處於高高在上的地位這一點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二,信徒總是盲目服從偶像的命令。

第三,信徒沒有能力,也不願意對偶像規定的信條進行討論。

第四,信徒有著狂熱的願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條廣加傳播。

第五,信徒傾向於把不接受它們的任何人視為仇敵。

2.當群體的感情符合第一項標誌的時候,不論它的偶像是一個看不見的上帝還是一具木雕、石像、或者是某個英雄或政治觀念,這種形式就等同於宗教,而這種感情就變成了宗教信仰。

3.假如一個人只崇拜某個神,那麼他還算不上有虔誠的信仰。只有當他把自己一切的思想資源、一切自願的服從行為、發自肺腑的幻想熱情,全部奉獻給一項事業或一個人,將其作為自己全部思想和行動的目標與準繩時,才能夠說他是個虔誠的信徒。

4.建立宗教信仰的機制:

第一,要對群體的想象力加以利用,為群體提供一個鮮明的形象,使之產生幻想。

第二,當群體開始沉湎於妄想中時,要果斷而大膽地對其進行洗腦,以誇大其詞、言之鑿鑿、不斷重複的方式來煽動群眾的情緒。

第三,當群眾開始陷入狂熱之後,則要以領導者的面目出現,為他們指出方向,用信念來激勵他們,使得他們重新開始想入非非,並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必讀|經典之作《烏合之眾》第四章精選

5.在歷史上同理性永恆的衝突中,感情從來都是戰勝者。

6.無論是政治還是神學,或者是社會信條,如果想在群眾中紮根,就必須要採用宗教的形式。因為除了宗教團體之外,沒有一個團體能夠排除討論,而討論必然會產生分歧,這往往是危險的分裂開端。

7.偶像崇拜這種形式並不會真正地消亡,無論時代進步到何種程度,即使不再有聖壇與雕像存在,也會有新的形式來替代它。民眾的迷信與崇拜,不會有絲毫的減少。

統治者的權利並不是永遠存在,有的只是永恆的群體宣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