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收費及報銷是如何進行的?

遠古的看世者


在當前,只要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國家都免費醫治。那麼國家社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療方式是怎樣的呢?既然國家都免費治療新型冠狀病毒,那商業保險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下面我們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商業險百萬醫療方面的報銷大家比較關注的知識來仔細的探討下。第一,涉及到此次疫情到底產生了哪些費用?,國家有承擔哪些費用,社保能報銷哪些?自己又要承擔哪些呢?百萬醫療E生保又是怎樣一個保障和理賠的流程,下面我都會一一為大家詳細講解。

首先,每天的疫情狀況,我相信已經是每個中國每天首要關注的問題。就2月5號早上國家衛計委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確診的病例是24363人,疑似病例是23260人,自愈的話是892人,死亡是491人。從統計的數字來看,治癒人數已經超過了死亡人數,持續了有幾天。這個是好消息。那正在需要接受治療的患者數目也是龐大。因此疫情發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的費用也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早在1月2日晚間,財政部、醫保局聯合印發了 《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保障的緊急通知》,明確要求各地醫保及財政部門要確保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

《通知》一出,很多地區政府已經下文承諾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費用由政府承擔,免費治療,甚至很多地區也把疑似病人治療費用也解決了,比如武漢、天津、青島、四川等各個地區。但是考慮到每個地區情況不一樣,目前並不確實是否所有地區的疑似病例都能免費治療。

很多人說,既然國家都買單了,個人就完全不用花錢,保險公司所謂的報銷、提前理賠等等也就沒有作用了。對此,我的理解是,基礎的治療和藥品的使用,肯定是國家可以統籌報銷的,這點毋庸置疑。但是在治療中,是否有些先進的治療方式不在免費治療中呢?如果採用ECMO方式治療是否也納入醫保報銷?

那麼ECMO和這次疫情有什麼關聯呢?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患者的肺部受損,成為“病毒肺”,嚴重的患者肺部受損得很厲害,影響人體的肺的正常工作。採用在人體外安放一個人工膜肺,替代人的肺的工作,相當於“人工替代肺”,讓人體自身的肺能夠得到充分的治療和休息。等人體的肺部感染開始恢復了,病發時的缺氧症狀得到改善,我們自身肌體的肺能夠承擔起機體功能時,體外膜肺就可以撤掉了。之後,人體自己的肺就可以維持自身正常運轉,從而成功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患者。

當然,ECMO的費用很高,需要大約2-3萬/天,這筆費基本不算在國家醫保或者減免的項目中,而且全國只有幾十家頂尖的醫院有這個設備。

之前看過一個關於ECOMO的治療案例,54歲李先生急性心梗住院治療61天,共花費104萬元。在104萬費用當中,手術費才1.1萬,住院費才3050元,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其他都是西藥費、儀器與設備使用費(化驗也是花在儀器與試劑上),加起來高達100萬之多,其中ECMO每天的費用就要2萬元左右。費用如此昂過,那麼這個時候,商業保險報銷就會派上用場,甚至保險公司一些墊付、預賠付服務,尤其對於這次感染病毒後危重的病人很關鍵,實際上能夠幫助他們爭取更大的生存機會。這也就是商業保險存在的最大價值。或許有些人會說,反正國家都免費治好,有沒有ECMO又有什麼關係呢?但是不可置疑,人一到醫院,特別是確診患重大疾病的病人。在這種環境下人的求生慾望最強,大部分人更願意花高價用最好的儀器和最好的藥,因為這樣生存幾率會更高啊!那麼如果你有為自己提前購置了醫療險,那麼你就可以優先享受這個服務,因為保險公司幫你報銷了這個昂貴的費用,解決了你的醫療費用問題。

其實,真正的基礎商業醫療險種並不貴!目前市場的百萬醫療險並不貴。只要你年紀在50歲以內,基本都是幾百塊錢一年。相對目前中國的收入水平,90%都是可以擔負得起的。所以,商業險的購買不在於錢的問題,而在於大家的認知。市面上百萬醫療眾多,但是能提供最全面,最優質醫療,最高保障的醫療險應該就是中國平安的E生保,高達1100萬的基礎醫療保障。

當然,本次針對疫情是零免賠額,但是它對其他醫療有一萬的免賠額,這部分可以用其他商業保險,或者是社保個人賬戶裡面的額度抵扣。就算沒有,我個人的理解是,真的當風險來臨的時候,1萬元不足以對我們的家庭造成多大的打擊,如果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就不一樣了…就算再有錢,這也是我們辛苦打拼掙的,不容易,現在只需要幾百塊,就可以把400萬的風險轉移,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接下來簡單分享給大家一個案例,這是我一個同事的朋友圈她的客戶發的一段文字和圖,這個客戶為母親投保E生保後不久母親因為突發腦溢血住院手術,治療一共花費28萬費用,社保報銷了11萬,通過e生保理賠了15萬多,緩解了極大地經濟壓力


溫柔的鯨


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等患者的特殊報銷政策具體為:一是將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覆蓋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全部臨時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二是保證及時支付患者費用,特別是發揮醫療救助資金的兜底保障作用,打消患者就醫顧慮。對異地就醫患者先救治後結算,報銷不再執行異地轉外就醫支付比例調減規定,減少患者流動帶來的傳染風險。三是對集中收治的醫院,醫保部門將預付資金減輕醫院墊付壓力,患者醫療費用不再納入醫院總額預算控制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