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房價會跌嗎?2020疫情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靜怡勤反覆練


個人感覺,疫情過去,大多數人們的收入會暫時縮水,但對於有需要購買房子的人來說,還是會選擇自己鐘意的房產


昭財又進寶


小編觀點: 總體看2020年中國房地產將步入漫長的調整週期。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本來春節前後是購房的高潮,因為很多市民發了年終獎後就有購房的願望,還有一些長期在外打工的農民工也想在家鄉附近的縣城買房,圓上自己的住房夢。而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了,大家都在關心新型冠狀病毒會被2020年房價產生怎樣的影響,對比我們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對於武漢等疫情發生區的房價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恐怕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武漢只會有當地剛需購房,而未來投機性購房需求會大幅減弱,所以新型冠狀病毒對疫情的重災區的房價影響會是長期性的,只要疫情能迅速得到控制疫情對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將是短期的,不會造成長期的波動。

新型冠狀病毒對今年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國家之前發出通知春節假期延長。全國多個城市也明確要求2月9日之前不得復工,各地房地產協會也紛紛發出倡議書,包括房企的售樓處,房產中介等國內所有房企延遲復工,同時在建樓盤的建築工地也被要求延遲復工,所以房產春季購房熱潮正在大幅衰退中。

第二,本來春季房企要推出大量新樓盤組織購房者來看,房源現在就算是一群過去人們也還心有餘悸,尤其是湖北一些城市是一起的重災區,看房的人會越來越少,估計房企會在一起過後大幅降價促銷,同時二手房更加難以出售,因為連一手房都銷售困難了,二手房肯定是更加賣不出去。國內房價將會加快調整速度可能在疫區由於無人敢接盤,房價會跌的更猛一些。

第三,很多人認為我們經歷過2003年的SARS疫情,當年疫情對房價影響並不大,國內經濟照樣快速上漲,即使受到影響也是短期的,而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對國內經濟影響可能是短期的,但是對餐飲,超市,服裝店等服務性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多人會因為收入預期降低而減少購房的需求,未來房地產功大於求的情況會更加突出。

第四,有電梯的高層房子會受到影響,本來人們覺得總高層房子沒什麼大問題,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高層房子出行,要經過較長一段公共區域,甚至是空氣不流通的電梯也是相對封閉的空間,這樣就給感染病毒疫情創造了機會,所以未來很多城市居民只買小高層房子等走樓梯,三至五層樓房產就相對容易出手。新型冠狀病毒,如果是來的快去得快,只持續三個月時間吶,對全國房價影響還是有限的,不會再加快國內一些城市房價下跌的進程,不過肯定會對武漢等地的房價產生較大影響,炒房者都不敢來了,房價將會跌到當地民眾的購買力範圍內,當然很多行業會為此受到影響,強勁的投機性購房需求會得到遏制。






知識麻辣燙


2020元旦的那一天,我們在認真期待,認真祈禱,認真希望2020比2019好一點。

誰都沒有料到,2020年會以這樣的方式打開。

最初吃野味的人,是打開潘多拉魔盒的偶然之手,更濃墨重彩的是打開盒子後所呈現的魔幻現實。

餐飲、旅遊、交通等多行業遭受重創,有些行業巨頭都表示快撐不住了。

而對於原本就疲軟的樓市,更是雪上加霜。

目前至少已經有超過60個城市暫停商品房銷售,部分省市要求售樓處、房產中介機構暫停對外營業。

三四線及其下級城市極度依賴的返鄉置業潮,涼涼了。

大眾期待的小陽春,鴿鴿了。

由此可見,未來幾個月樓市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疫情對樓市有何影響?房價會大跌嗎?

讓我們來大膽預測一下。

01

房價會有所下降,但不是大跌

降價是肯定的。

交易停滯,必然讓房企感受到更大的資金壓力,特別是轉戰線上之後,為順利簽約,降價促銷是不少企業的選擇。

在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各大房地產開發商降價促銷的預期比較明顯,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價格戰。

從中長期來看,疫情衝擊及市場反應和政策對沖,不僅可能會導致房地產市場月度和季度波動幅度增大,而且可能會帶來房地產市場年度降溫幅度增加,但總體趨穩不會改變。

所以,疫情結束時,剛需族可以趁機上車。

但是抄底心態不可有,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引導下,大跌是不可能大跌的。

02

小陽春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去年底與今年初,無論是從經濟政策,還是從樓市信號來說,都存在回暖利好。不少人也斷言,2020年將迎來小陽春。

隨著疫情的發生,“小陽春夭折”等唱衰的聲音卻越發蔓延。

但是,疫情總會過去!

短時間成交量會減少,但需求不會。

該買房的還是會買房,甚至可能因為疫情的刺激,增加購房需求。

我身邊很多90後朋友本來沒有購房想法,這次卻發現崑山、揚州、無錫等多地,要求必須帶著房本才能進小區。

沒房的租客,只能遣返或自行繳費住酒店隔離,有家不能回。

紛紛感嘆,“疫情過後,還是買套房子吧!”

所以,今年小陽春只是遲到並不會消失。

03

線上購房成為現實

疫情來了之後,所有售樓處關閉。

求生欲滿滿的房產銷售們被迫營業,成為網紅直播賣房。

表面上看,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手段,但實際上也可能是行業進步的一個小小開端。

疫情打開了線上購房的大門,造就了多個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一旦人們有觀念上的轉變,認可了線上模式並形成傳播,未來的市場不可估量。

04

小區的物業服務會更受關注

疫情期間,有的小區反應及時,措施得力。

出入管理非常嚴格,進出入都要量體溫,小區裡各個地方都消毒,甚至送口罩送菜上門,還會在電梯裡放上抽紙、垃圾袋,以便於住戶按按鈕……

武漢最牛小區就因此上了熱搜,1766位住戶無一感染、無一疑似。

有的小區物業,卻形同虛設,遲鈍到想拿小鍋鍋敲他們,自然也沒辦法給人安全感。

疫情結束後,大家在買房的時候,物業管理水平高的小區勢必會大受歡迎。

05

酒店式公寓更不受歡迎

這次疫情,讓酒店式公寓的另外一個更為致命的缺陷暴露出來——中央空調。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曾提到,中央空調有傳播疾病的可能,疫情期間停止或減少使用中央空調,必須開空調時,要同時開排風扇,並要定期清洗空調,每天定時開啟門窗,進行通風換氣。

一旦出現疫情,病毒就能通過中央空調快速傳播,很有可能出現“一人生病,全樓感染”。

因此,酒店式公寓,能不買就不要買。

06

房企優勝劣汰加速

疫情對房企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成交的下滑。

因疫情影響,房地產銷售彷彿被冰凍了。

市場行情直接影響房企現金流,再加上疫情期間,各地關閉售樓處、房企拿地延遲、工地停工等因素,都對房企資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今年本就是房企償債壓力較大的一年。

這就意味著房企一邊要承受還債壓力,一邊還要面臨受疫情影響導致的銷售回款延後。

所以這些壓力都會加速房企的優勝劣汰。

疫情還處於高峰期,再著急買房賣房,大家也不要隨意走動,安心待在家裡,為國家多做點貢獻。


LW隨心生活


疫情後房價短期會降,長期以“穩”為主,2020年疫情對房價就是短期會是一個買方市場,因為積壓了大量產品(一手房、二手房),但是買方市場在經過疫情後也是需要一個恢復期,所以平衡後(年前推出的大量產品沒有得到釋放,賣方>買方)短期會降價(表現在優惠力度上),長期趨於穩定(房地產長期政策以“穩”為主)。

以下是我的細緻觀點:我們要從以下幾點分析一下,首先我們要分析疫情對房地產的直接影響,目前來看疫情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無法去實地看房了,房地產不同於其它產品,它的高投入決定了選擇的謹慎性,線上從來不是房地產的成交主戰場,雖然線上購房早就運營過,不過也僅限於大的房企,因此這也是恆大為什麼推出“疫情期間成交的房子可以無條件退房”政策,正是為了打消人們線上購買的後顧之憂!但是這和平常的成交也是相差甚遠,畢竟還得考慮轉化率,可能成交的有100個,最後剩50個,也就是50%轉化率,所以這樣的成交是有損失的,所以這是“疫情”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影響成交量,成交量下降就會引起政府和開發商的擔憂,因為成交量直接影響現金流,所以這也是各地最近採取政策救市的原因;另一方面開發商也在採取各種優惠措施,因此就會影響和問題最相關的價格,肯定是會變相的降的,從而採取“以價換量”(但不會明面的降價,可能是變相的送東西,比如裝修);第二個影響就是對買方的經濟和信心影響,很多打算購房的或者準備買房的,由於疫情的影響,對很多人的經濟或多或少的影響了,也讓購房者的信心變得不那麼足了,所以需求也就相對推遲了(這是樂觀的發展情況);第三點是賣方方面,現在無論開發商還是政府都在積極的應對,雖然近幾年的調控政策不斷,但是房地產的政策宗旨是“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的發展”,現在是價格升高控制了,但此次疫情帶來的成交量損失,政府也會積極的出臺政策促進成交,以促進它的穩定發展,畢竟房地產關聯的產業很多,而且20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之年,總不能在這個節骨眼讓它不健康,那我們的經濟指標該怎麼完成呢?!因此結合市場+此次疫情的影響評估,得出以上結論!

最後還是多說兩句,此次疫情定會像以往一樣,無非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一次小磨難,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定會戰勝疫情,繼續譜寫勝利的篇章。


張煒趣聞


大部分房價會跌,特別是貸款多的房企,長時間不能變現資金回籠,貸款,建安,銷售,運營的壓力會非常大,死挺著不降價快速變現就只能再貸款,融資,但是沒有銀行跟有錢人傻會把錢借出去。

那就只能拿自己錢往進填,沒錢,資金鍊斷了,身邊那些狼就來了,所以就只能降價銷售,快速資金回籠,否則真的會死。

打折,促銷,全款折上折,買房送裝修送傢俱送車位送車這些花樣一樣樣都會使出來。

還有可能買房返還全款,分十幾年每天給你返款的可能,就跟開發商在你這裡按揭一樣。借你的錢給你買房,然後按月或者按天多少年給你返還。

貓在這裡立字為證。



愛忘貓


分析房價漲跌首先要找到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國的房子對老百姓來講有雙重意義。第一,房子是最貴的消費品;第二,房子是最貴的投資品。


無論是消費品還是投資品,價格漲跌都要看供需和貨幣寬緊。


有了上面鋪墊,我們就好分析這次疫情對房價的影響了。


瘟疫會影響人們買房子的需求嗎?不會,這次疫情很多租房子的人都面臨回家要業主看證明的麻煩,實際上是刺激了買房的需求。


瘟疫會影響房子的供給嗎?會,開工受到影響,能夠提供的新房就少。


貨幣是寬是緊?大家看新聞聯播就知道了,肯定是逆向調節的寬鬆。


所以結論是:疫情會造成房價上漲


老謝聊投資


近幾年,全國的房地產價格從上漲到總體穩定。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最新數據,顯示一二三城市新房價格漲幅回落,房地產市場保持總體穩定。疫情對房地產的影響,我認為要區分來看,即:湖北片區及湖北以外的片區。

一是湖北片區:這次湖北武漢是疫情的發源地、重災區,在2020年這年,武漢市的房價勢必受到到一定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微跌,但應該不會出現暴跌。畢竟武漢近幾年發展的比較快,在二線城市中總GDP和人均GDP都比較靠前,並且武漢市近兩年出了很多留住人才的政策,有更多的大學生選擇在武漢定居工作,人口基數已經達到1100多萬。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是,一旦疫情得以控制,研發出可治癒病毒的藥物和疫苗,人們就不會在擔心這個問題。另外,武漢的地理位置在全國的中心位置,地處長江經濟帶,九省通衢,交通發達,具有獨天得厚的優勢。我在湖北武漢工作兩年間,房價從8000多一路上漲到2萬多。所以,湖北武漢的房價在受到疫情的影響下,可能會稍跌,以後肯定還會平穩上漲!

二是湖北以外地區:儘管這次疫情席捲全國,但這並沒有完全影響到各地的發展。目前看來,房價有微跌的趨勢,恆大地產已經出臺了很多政策,如:“無條件退房”“75折優惠”,但這也只是在客戶不能出門的情況下,迫不得已的一個政策,其實也是順勢而為的一個轉變。恆大地產的做法是明智之舉,就算賣不出去房子,也能迅速回籠資金,進行資金週轉,抵禦企業風險。但是,這一做法並不會是長久之計,當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還是會不斷推動房價的慢速增長。

所以,在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響情況下,湖北武漢可能受到的影響更大一些。房價可能出現微跌,再逐步慢速上漲至平穩!

如果想了解更多武漢人的現狀和處境,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我將根據大家想了解的方面,分享自己身邊的事!希望武漢儘快度過難關!!!


武漢小妹


2020年新冠肺炎成了全國矚目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這次疫情之後會不會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關注的房價有沒有影響。

接下來就分析一下現在的房地產情況,自17年全國性限購之後,各大一線城市房價相對之前掉了很多,二三線城市房價基本持平,隨著一些地區的政策,同比之前,房價也是有所回暖。

那麼這次的疫情會對房價有影響麼,答案:肯定是有的,先說一下二手房,第一點買房一定要實地看房,這段時間正是每年房地產的小陽春,大量的存量二手房積壓,等疫情結束之後,業主們的出售的心態,相對來說價錢一定是降下來很多,原因就是大量可選擇性的房產太多,沒有優勢,只有在價錢上找平衡。

新房市場產呢,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各行各業,都開始做線上,新房同樣是不甘示弱,也做起來線上。足不出戶,線上看房線上籤合同,相對二手房來說,新房還是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也說了,我們購房還是要去看房,這種實物性的大部分人會選擇在線下,相比來說成交量來說會大大減少,疫情過後,各大售樓處,相對的優惠力度,絕對會只增不減。

最後中國加油,早日戰勝疫情。


廣徵博引


我國的房價,目前總的來看主要有幾個特點:

一、今年全國各個城市房價會局部鬆綁,讓市場迴歸正常,提振經濟,但社會整體輿論仍然會強調“房住不炒”,如果哪個城市鬆綁迎來大漲,超出了高層的忍耐程度,則該城市新一輪的調控立即加碼,所以明今年的行情是:全國整體橫盤,局部城市平穩上漲。

二、今年貸款房利率會進一步走低。數據顯示,此前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為5.52%,二套房5.84%,處於本輪歷史高位。不過,房貸利率新規於今年國慶後執行以來,在11月20日,房貸利率迎來了首次調整,購房者關注的5年期以上LPR從4.85%降至4.8%,僅5個基點,幅度有限,但這是房貸利率下降的“拐點”。房貸利率作為購房者最為關注的購房成本之一,影響著購房預期,利率下調有利於促進交易。

三、2020年商品房限購寬鬆的地方率先上漲。房價漲的地方應該是核心區先漲的,但是別忘了,中國還有政策調控這回事,貨幣如流水,水往低處流,哪裡政策寬鬆,哪裡就漲得快。

四、城市內部分化行情會越演越烈。樓市大漲的年份,什麼房子都能漲,哪怕90年代的老破舊也能漲,因為這是貨幣行情,價格是全面提升的。舉個例子。2019年碧桂園發生過多起因為營銷總賣房賣得太快而被解僱的事件,公司整體定價是2萬,前面小部分房源定價1.8萬,用來回籠應急資金以及炒熱氣氛的,結果營銷總以1.8萬的價格賣掉了五分之三,沒有及時提價,令到老闆硬生生少賺6000萬,最終被解僱了,悲催。

五、2020年底是房價銷售週期的拐點。房產專家

關注

臨近歲末年關,很多朋友問我怎麼看明年的樓市走勢,到底該不該買房。關於這個問題,我寫了一篇詳細分析的文章,現在分享給大家,希望您認真閱讀並轉發給有需要的人,非常感謝。

隨著年初“房住不炒”成為中國樓市的主旋律,樓市降溫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在供給端,萬科說要“活下去”,中小房企傳出破產潮;在需求端,機構報告頻出,全國找房熱度整體出現降溫,今年“金九銀十”成色不足。

而實際上,在2019年,像汽車等製造業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時,房地產整體數據依舊十分穩健。

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1-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603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住宅投資80666億元,增長14.6%;商品房銷售額124417億元,增長7.3%,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0.8%。

通過數據不難看出,樓市降溫主要體現在房地產整體的銷售增速有所放緩,但整個市場的大環境沒有發生改變,總量依舊穩步向前。

2020年考慮到中國債務和地方土地財政邏輯依舊存在以及當前我國房地產業從投資開發、融資、拿地、開工及銷售整個產業鏈條都不同程度表現出下行的趨勢,拖累了整體經濟,全年GDP極可能跌破6%來看,所謂的2020年房地產調控,已經沒有必要再加碼。

但是,房住不炒一直態度堅決,考慮到樓市自2018年7月之後低迷蔓延1年半後,已經積蓄了相當一部分購買力,所以2020年也不敢大松,否則被壓抑的需求,或者客觀存在的投資需求,會迅速反攻,所以房價在短期內大幅上漲肯定會迎來更嚴格調控,從2019年一些漲得特別過份的城市被警告談話就可見一斑。

由此可以推斷,明年全國各個城市會局部鬆綁,讓市場迴歸正常,提振經濟,但社會整體輿論仍然會強調“房住不炒”,如果哪個城市鬆綁迎來大漲,超出了高層的忍耐程度,則該城市新一輪的調控立即加碼,所以明年的行情是:全國整體橫盤,局部城市平穩上漲。(漲可以,但別漲得太過分)

2

 

預測二:明年利率會進一步走低

數據顯示,此前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為5.52%,二套房5.84%,處於本輪歷史高位。不過,房貸利率新規於今年國慶後執行以來,在11月20日,房貸利率迎來了首次調整,購房者關注的5年期以上LPR從4.85%降至4.8%,僅5個基點,幅度有限,但這是房貸利率下降的“拐點”。房貸利率作為購房者最為關注的購房成本之一,影響著購房預期,利率下調有利於促進交易。

雖然5個基點的降息,幅度非常小,相當於把央行1次標準降息(每次25個基點)分拆為5次,帶有安撫性質。但能給房貸基準利率降息,仍然意義重大,它意味著:高層不希望看到樓市偏冷,同時降息採用“滴灌技術”,一點點試探,避免了樓市突然大漲,是進退自如的手段。

這種“滴灌技術”明年會用得更多,短期內看不到“敲鑼打鼓”式的降息了,畢竟中國目前草木皆兵,稍微處置不慎,大家又會瘋狂搶房。

一點點滴灌,每一次雖然很小,但累計起來就不小了,2020年全年央行可能會累計降息50個基點左右,同時還會降準。此外,地方債、國債的發行力度也會增加,赤字率會達到或者輕微超過3%。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支撐經濟增長,保就業。

3

 

預測三:限購寬鬆的地方率先上漲

自2016年一季度到2019年4月份,本輪樓市調控看似已近37個月,超過此前三次漲跌週期的調控時長,但事實上樓市調控在2017年四季度已經進入微調期,到2018年局部調整,到2019年基本上是區域調整,通過棚戶安置、人才、戶籍政策的放鬆,事實部分城市已經突破樓市調控的包圍圈。

本輪樓市調控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堅持分類調控、分類指導、因城施策,但是政策是死的,資金卻是流動的,這會導致什麼呢?

導致同在一個都市圈的城市,因為鬆綁節奏不一樣,出現差異化局部上漲。

例如,同樣是長三角都市圈,2018-2019上海摁得死死的,大家買不了房,於是去旁邊政策寬鬆的蘇州、無錫搶房,導致那裡房價大漲。

當然,這種情況同樣出現在寧波、臨沂、珠海這類三四線城市,它們處於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購買力旺盛。

其他省會城市也是如此,例如成都、昆明、西安,城市內部核心區限購摁得死死的,買不了怎麼辦?大家紛紛買次郊區的,導致次郊區價格一步步攀升,甚至出現了倒掛。

按常理來說,房價應該是核心區先漲的,但是別忘了,中國還有政策調控這回事,貨幣如流水,水往低處流,哪裡政策寬鬆,哪裡就漲得快。

4

 

預測四:城市內部分化行情會越演越烈

經歷了這麼多輪樓市漲跌週期,我們非常清楚橫盤時期的樓市特徵,那就是:城市內部持續分化,旱澇不均,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樓市大漲的年份,什麼房子都能漲,哪怕90年代的老破舊也能漲,因為這是貨幣行情,價格是全面提升的。

而樓市橫盤的年份,有些房子漲得特別厲害,有些房子卻沒怎麼動,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樓市調控的時候,當貨幣不再寬鬆,同時一座城市進入限購之後,已經橫盤了,到底誰還在買房。

對,不是外來的新移民,而是這座城市內部的人。以南京為例,限購之後,除了極少落戶的人,誰還能在南京輕鬆買房呢?是原來有房或者在南京工作多年熬夠社保的人,這種人群最大的特徵是非常懂自己所在的城市,購房有明確的目標,他們一般會賣掉舊的,去買新的又或者直接去買學位房。

尤其是原來有房的那一批人,他們享受了上一輪上漲的利潤,購買力大增,坐實了利潤之後,現在橫盤了,他們會趁機賣出,然後去買更好的樓盤,改善居住條件,橫盤時期,改善需求是占主導地位的。

明年各個城市內部的新房、次新房以及學位房會持續上漲,老破舊沒有行情,大家要注意。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老破舊價格低,筍盤啊,難道不是更容易漲嗎?一手新盤有溢價,我們不認。

其實投資從來沒什麼一成不變的定論,大漲前夕買老破舊固然沒錯,因為外來人口急於上車,老破舊也照搶不誤。但是到了橫盤時期,改善力量佔主導的時候,你如果還沿用原來那套想法,估計就不靈了。

橫盤時期沒有筍盤,如果你不肯為好房子的高溢價付費,那麼它的增長性也沒你份。任何好房子都是存在溢價的,只要漲起來比溢價還高,就是賺錢的投資。老破舊是便宜,但是橫盤時期它是慢漲的。

2020年多看看新房,有一些開發商不注意財務風控,急於回籠資金,熬了這麼久政策還不放鬆,明年必須割肉賣了。一般一個樓盤賣掉前面30%左右就能回籠資金,一點點還銀行的開發貸款了,所以賣了三分之一,開發商就會悄悄提高價格,以免賣得太快。

2019年碧桂園發生過多起因為營銷總賣房賣得太快而被解僱的事件,公司整體定價是2萬,前面小部分房源定價1.8萬,用來回籠應急資金以及炒熱氣氛的,結果營銷總以1.8萬的價格賣掉了五分之三,沒有及時提價,令到老闆硬生生少賺6000萬,最終被解僱了,悲催。

預測五:2020年底是房價銷售價格週期的拐點

很多人問全國樓市持續下跌,到底持續到什麼時候,我們的判斷是持續到2020年底。過了2020年,大部分城市都會整體回暖,2019年是政策底部,2020年是市場底部,樓市已經跌無可跌。房住不炒,普通人只要達到增值和流動性的平衡,每一個人最終都是贏家。我們見過不少為了實現增值而忘掉流動性的人,他們一口氣買了很多資產,卻沒有足夠的月供撐到大漲那天,這是令人遺憾的。所以,即使拐點快要來了,大家也要循序漸進買房,穩步入市,千萬不要炒房。








馬方明醫生


面對新型冠狀肺炎,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房地產行業也不例外。2020年初房價有很大可能性會出現下降的趨勢,但是並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在我看來,2020年上半年房價可能呈現小幅度的下降,下半年可能會呈上漲的態勢。

我仍然堅信:中國房價從2020年開始下跌的概率遠遠大於上漲的概率。從國家出臺“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的措辭以及“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穩”的精妙含義中,我們不難發現今年是“中國房地產的元年”,房價穩定可能是這一兩年的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