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蘇聯同樣入侵波蘭為何英法偏對德國宣戰?

我是熱狗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有點分歧。種種跡象表明英法坐視波蘭滅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時間軸。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軍隊突襲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9月28日,德軍攻陷波蘭首都華沙,波蘭成為“二戰”中被法西斯德國用武力吞噬的第一個國家。波蘭的厄運,自然與其本身工業基礎薄弱、經濟落後、軍事實力遠遜於德國等原因有關,但英、法、蘇三個大國在幕後的算計、爭奪,以及對法西斯侵略行為的不作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波蘭的淪亡。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的擴張嚴重威脅到整個世界的和平。在歐洲,蘇聯、德國、英法形成了三大主要力量。1936年,德國僅以4個旅的兵力輕易進駐萊茵非軍事區;1938和1939年,又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此後,波蘭成為德國在歐洲進一步擴張的障礙。圍繞波蘭問題,蘇聯、德國、英法三方各有算盤,在1939年展開了一場錯綜複雜的三角外交。


對德國來說,佔領波蘭不僅可以消除進攻西時與英法等強國直接軍事對抗的後顧之憂,而且可以將之作為向東進攻蘇聯的橋頭堡;對英法來說,波蘭介於蘇德之間,穩住它,既可以作為反共的基地,又可以同波蘭相互配合,抵禦德軍的進攻;面蘇聯,對英法極不信任,一心避開德國威脅,為此竟與之簽署秘密協議,謀劃共同瓜分波蘭。 1939年3月20日,英國建議由英、法、蘇、波四國聯合發表共同宣言,但波蘭因奉行“等距離外交政策”而拒絕參與。幾天後,當德國向波蘭提出但澤和波蘭走廊的領土要求時,波蘭政府意識到局勢的嚴重性,遂向英法求助。4月初,英波宣佈準備締結永久性軍事同盟,法國也表達了相似的立場,波蘭進一步投向英法,卻拒絕了蘇聯提出的共同抗德的建議,忽視了被英法出賣的可能。


1939年4月,希特勒下達了永遠消滅波蘭的“白色”行動計劃;但以德國的力量,不足以抵抗英法和蘇聯的聯合進攻,因此,德國想方設法阻撓英、法、蘇三國結成同盟。英法方面,由於在《慕尼黑協定》之後受到國內輿論的一定壓力,故對外均表示會保證波蘭獨立並譴責德國的侵略行徑;但出於其反共反蘇的立場,在波蘭問題上它們更希望禍水東引,讓希特勒向蘇聯開戰,以削弱蘇聯的力量,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所以,英法對於同蘇方接觸表現消極,反之,在同德國的秘密談判中表現出極大熱情。


蘇聯與英法的談判陷入僵局,使德國看破英法與蘇聯難以合作遂加速了同蘇聯的秘密談判。1939年8月23日,兩國代表在克里姆林宮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至此,希特勒成功利用了英法與蘇聯的矛盾,既爭取了蘇聯中立,又迷惑了英法兩國,成為三方角力1939年9月,德國軍隊突襲波蘭,不到一個月就攻陷華沙。而中的贏家 波蘭所依靠的英法兩國堅持認為斯大林比希特勒更“敵人”一些,對德宣而不戰,在德國閃電般攻擊波蘭時始終按兵不動,沒有在陸地上對德軍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到1939年9月17日,波蘭總統悲痛宣佈,將共和國總統府及國家主要機構轉移到國外;兩個月後,波蘭在德國納粹的鐵蹄下淪亡。


尚武菌


不要把波蘭看成是無辜者。


早在1933年,當時波蘭和德國互相遞交了德波互不侵犯宣言草案,1934年1月26日德波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導致奧地利和捷克遭受到嚴重的打擊。

1938年3月12日,德軍開進奧地利,奧地利總理被迫辭職,奧地利納粹黨徒接管政權,在東歐動盪不安之際,波蘭在維爾紐斯集結軍隊,3月17日向立陶宛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強迫其在48小時內承認維爾紐斯區為波蘭所有,3月19日,立陶宛被迫同意。

1938年5月12日,波蘭政府配合德國,發動反對捷克斯洛伐克的宣傳運動,波蘭政府以保護切欣地區波蘭族人民為藉口,侵佔切欣,煽動斯洛伐克人反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9月30日,波蘭政府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24小時內把切欣的兩個縣交給波蘭,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同意,10月2日,波蘭軍隊佔領切欣兩個縣,兩天後,波蘭又佔林了斯皮什和奧拉瓦的一部分。

1938年9月,蘇聯警告波蘭,一旦波蘭進攻捷克斯洛伐克,蘇波互不侵犯條約立即失效。

德國吞併捷克以後,德波關係急劇惡化,波蘭終於發現納粹德國對於波蘭的企圖,於是180度大轉彎,從挺德變成反德,同英法加強關係。

英法蘇進行歐洲集體安全協商以後,波蘭拒絕蘇軍的入境權,蘇聯表態

法國表態


波蘭後來被德國閃擊,但是丘吉爾怎麼評價波蘭的?

“歐洲鬣狗”。


對於波蘭,我只能四個字形容:求錘得錘。

當年打著保護波蘭裔的旗號,趁納粹德國和捷克衝突的時候,吞併他國領土,後來入侵波蘭的,就有捷克軍團,打的口號和波蘭一模一樣。


李建秋的世界


我說下我的看法,很多人出於種種原因對蘇聯沒什麼好感,所以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些偏見。我們不妨先放下偏見從時間角度上來看整個過程。9月1號,德國入侵波蘭,9月16號,德軍對波軍主力形成合圍態勢,大局已定,波蘭政府流亡羅馬尼亞,17號蘇聯攻佔波蘭東部。從時間上來看,蘇聯的行為肯定有蓄謀,但由於當時波蘭境內已經處於無政府狀態,所以蘇聯的行為也算不上觸犯什麼國際法。我國的歷史教材上解釋說蘇聯為了防止戰火蔓延至蘇聯境內,所以蘇聯攻佔了波蘭東部,雖然是站在蘇聯的角度來看問題的,你可以認為這是在找藉口,但不能否認這個解釋很完美,因為無論從地理位置來看還是從結果上來看短時間內確實很有效果,再加上波蘭與其歷史上亂七八糟的淵源關係,蘇聯攻佔波蘭東部確實有充足的理由。再回到題主所問,為什麼英法對德國宣戰,很簡單,因為面子上掛不住了,僅此而已,因為之前德國的各種要求雖然無理成分很大很過分,但多少也有點道理,所以都被奉行綏靖政策的英法給答應了,但這次入侵波蘭可是赤裸裸的進攻英法的重要盟友,再不做出點姿態還怎麼在社會混啊。事實上英法真的僅僅是做個姿態給國際社會看,因為宣戰後幾個月英法基本上沒有任何實際的對德行動,他們一心只想把禍水東引給蘇聯。再回頭看為什麼蘇聯攻佔波蘭東部時候他們為什麼不宣戰,前邊都已經有解釋,一是當時波蘭政府已經流亡,英法對不對蘇聯宣戰都已經無法起到任何實際作用,甚至連象徵意義都沒有。第二,波蘭和蘇聯的淵源,波蘭東部曾是餓貨的土地,後被迫割讓給波蘭,蘇聯的行為有一定的合法性。第三,真和蘇聯宣戰了肯定會惹毛蘇聯,本來一個德國就夠他們受得了,再加上一個龐大無比的蘇聯,想想後果就後怕,萬一蘇德結盟了從戰略上與禍水東引的思想完全相反。所以英法但凡沒有沒燒壞腦子都不會選擇對蘇聯宣戰。


我思念的城市已是黃H


因為一旦對蘇聯宣戰,那麼將不可避免的出現蘇德同盟,這是英法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其實英法為了避免出現蘇德結盟這種局面一直在與蘇聯方面溝通,在波蘭戰役爆發後英法也跟蘇聯溝通,希望可以出兵干預以遏制德國擴展;說白了,英法希望借蘇聯之手提前搞掉德國以一勞永逸的消除威脅。而對面的斯大林和英法的想法如出一轍,他也希望英法和德國率先開戰以為蘇軍的現代化改造騰出時間並藉機利用德國幹掉英法(或者是兩敗俱傷)。雙方都想動手,但是沒一個敢於率先開戰。

英法和蘇聯的態度其實很明顯————都想成為漁翁而不是鶴蚌。而英法沒想到的是蘇德之間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早已秘密規定了將波蘭東部劃分給蘇聯;英法的這個漁翁做不成了,但是也要避免自己成為鶴蚌,並且保留日後和蘇聯結盟的可能性。

這個英法和波蘭之間的同盟條約和一般的條約不同,他的針對對象主要是德國(說白了,這個條約就是英法用來嚇唬德國人的)所以呢,蘇聯加入到對波蘭的戰爭是在這個協議之外的,英法也只需要履行對德國宣戰的這個義務即可;蘇聯打不打波蘭也是英法不需要考慮的。況且蘇聯進軍波蘭一開始也是打著遏制德國勢力在波蘭擴展的旗號,並且為了粉飾這一旗號,還特意將進攻時間定在了德軍包圍華沙的當天。(九月十七日)英法就算想對蘇聯宣戰,那也沒有理由。

由於在1922年的蘇波戰爭中蘇聯失利,蘇聯和波蘭簽訂的停戰協議《里加條約》中規定將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歸還給波蘭。由於在18世紀波蘭慘遭普魯士,俄羅斯和奧地利三國的瓜分,所以在原來屬於波蘭的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被劃分給了俄國;這讓波蘭人懷恨在心。所以在蘇俄入侵波蘭失敗後便被剛剛復國的波蘭人給宰了,最終在無奈之下才將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劃分給波蘭。

但畢竟沙俄佔了這地方几百年,該地區也早已被俄羅斯化,(並且人家也認同這塊土地就是沙俄的)所以蘇俄也把這筆帳記了下來,在蘇聯成立後也是如此。所以蘇聯進軍波蘭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屬於收復國土,蘇聯也完全可以將其拿來當做入侵波蘭的理由,英法就算腦子抽抽了想對蘇聯宣戰,那也沒有合適的理由去反駁蘇聯的“收復國土。”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蘇聯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所謂的“正義性。”


二戰吐槽君


波蘭騎兵大軍揮舞著馬刀,衝向希特勒的坦克集群,利刃碰撞裝甲發出清脆的“鐺鐺”聲……波蘭告急,英、法作為盟國,卻發動一場“虛假戰爭”……

從1939年9月波蘭崩潰開始,到次年春季希特勒進攻西歐為止,被戰爭動員起來的英法聯軍,龜縮在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後面,坐視波蘭被德國、蘇聯弄得灰飛煙滅。

在100萬剛剛經歷戰火考驗的德軍精銳西進之前,英、法兩國雖然對德國宣戰但還抱有很大幻想,企圖以波蘭的犧牲來換取德國進攻蘇聯。

倡導共產主義的蘇聯,是英、法眼裡的死敵,他們做夢都想扼殺它。然而,整個二戰中,英、法只對德國宣戰,而與蘇聯結盟。這是為什麼呢?

道理其實很簡單,無非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蘇德瓜分波蘭,英、法有理由向蘇聯宣戰,卻不能馬上宣戰。有個背景必須要說明,德國是“首惡”主動進攻波蘭,蘇聯最多算“從犯”瓜分波蘭純屬防備德國,各國政治家經外交途徑都心知肚明。

這裡有2種可能,一是德國進攻蘇聯“禍水東移”,英、法的戰略目標實現,但他們已經跟挑起戰爭的德國宣戰,再跟與德國作戰的蘇聯宣戰,畫風就有些不對勁。二是德國沒有進攻蘇聯,而是轉過頭來進攻西邊,英、法利益受到直接侵害,大家呆在一條船上,就更沒理由向蘇聯宣戰。

事實上,當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穿過比利時從背後包抄英法聯軍,法國本土很快淪陷,“自由法國”流亡海外,英國面臨希特勒的侵略。

權衡利弊治下,擺在英法的面前是:德國事關“國家生死”,而蘇聯只是“意識之爭”,就像一個將死的人,他只會看重“保命”而不會糾結“利益”。所以,英法不僅沒有向蘇聯宣戰,反而精誠合作提供各種幫助。

因此,德國與蘇聯都進攻了波蘭,為何英法只對德國宣戰?歸根結底就是國家利益在起作用。


子屠龍


第一,雖然蘇聯和德國合夥入侵了波蘭,但戰爭是德國挑起的。德國在1939年9月1日向波蘭發動了進攻,英法遂在9月3日對德宣戰,要求德國撤出波蘭,然德國根本不予理睬,依然我行我素,所以英法只能硬著頭皮和德國接著打,而蘇聯是在9月17日才發動入侵,當時波蘭已經戰敗在即,英法即使宣戰也沒有意義。一個德國英法都惹不起,不要說再加上一個蘇聯。據說丘吉爾曾有過對蘇宣戰的打算,但由於德國動作太快,英國還沒考慮好,德國就佔了挪威和丹麥,嚇得英法再也不敢考慮對蘇宣戰的問題。

德國入侵波蘭的一號坦克

第二,由於國內動盪,蘇聯與波蘭在1921年簽訂了《里加和約》割讓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的大片領土給波蘭,當德國入侵波蘭後,波蘭被打敗成立流亡政府,蘇聯繼而宣稱以前的條約失效,越過邊境對波蘭發動入侵,搶回了自己的土地,當然以北極熊的個性更是趁火打劫搶了波蘭不少土地。蘇聯屬於有仇必報的,即使德國不打波蘭,蘇聯早晚也得打。對於蘇聯收復被佔領土的行為英法也不好說什麼,畢竟波蘭當初做的也不光彩。

波蘭騎兵


還是以前的劇好看


英法就德國一個敵人都無力應對,何願再公開樹另一個敵人蘇聯。況且,英法當時也沒有理由向蘇聯宣戰

一,蘇軍進入波蘭有一定欺騙性。

1939年9月1日,德軍全面入侵波蘭,波蘭騎兵的馬刀無法抵擋德國的坦克大炮,迅速潰敗。

9月3日,英法在對德國“喊停”的外交干預無果情況下,遵守與波蘭的盟約義務,正式對德國宣戰。但遠水救不了近火,英法無法投入軍隊保衛波蘭。

波蘭在危急之中,被迫向不友好的鄰居蘇聯求援。

9月17日,蘇聯政府向波蘭駐蘇大使送去一封冷冷的答覆;“波蘭政府已經崩潰”(人死了,沒法救了)。同一天,蘇軍以保護在波蘭的烏克蘭、白俄羅斯僑民為由,開進東烏克蘭,並受到東烏克蘭人民熱烈歡迎。

10月6日,波蘭境內的所有抵抗已結束,而德軍和蘇軍並未交火,他們分別控制了東、西部波蘭。(事後才揭曉,蘇德事先有默契)。

在這種突發且短暫結束的背景下,英法並沒有回過神來,也沒有時間考慮是否向蘇聯宣戰。

二、蘇軍進入波蘭有一定合理性。

在紅色蘇聯立足未穩的初期,波蘭乘人之危攫取蘇聯領土,爆發了1918.—1920蘇波戰爭,蘇聯處於弱勢,被迫與波蘭簽訂了《里加條約》,承認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歸屬波蘭管轄。那裡的確有蘇聯僑民。

以保護僑民為由武力干涉它國,歐洲列強在歷史上都幹過,對蘇聯的這種行為和解釋,英法無話可說。

第三,從戰略考慮,把德國禍水引向東方,英法隔岸觀火,是如意算盤。

蘇德簽訂有互不侵犯條約,他們竟然要在波蘭兵戎相見了,英法樂意看到;若兩條惡狼相互打起來,英法會喜笑顏開。

英法選擇對德蘇同時宣戰,這是下下策。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可能促成德蘇扣手聯合再殺“回馬槍”,讓英法吃不完蔸著走,他們不會這樣傻。

……

後來才揭秘,瓜分波蘭,是斯大林與希特勒事先有約定,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附加秘密條款。蘇德共同抹去波蘭,共同抹去波蘭,按蘇51%.德49%比例分割波蘭國土。

蘇軍進入波蘭不是被迫自衛保護行為,是赤裸裸的軍事侵略。

假如當時將真相公諸於眾,英法當然會硬起頭皮,同時向蘇聯宣戰。

但是,歷史沒有假如!


諶人


二戰之前,德國已經陸續吞併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兩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也為了禍水東引,默認了德國在歐洲的擴張。1939年9月1日,德國繼續擴大侵略,閃擊波蘭,波蘭與英法是同盟關係。根據相關文件,為了履行同盟的義務,英法已經無路可退,被迫對德國宣戰。但是英法兩國僅僅是口頭上的宣戰而已,坐視德軍150萬軍隊橫掃波蘭。當時德國在西線兵力只有四十萬,而英法軍隊超過200萬,但是英法軍隊僅僅是蹲在馬奇諾防線後面,並沒有真的開戰。波蘭軍隊雖然頑強抵抗,但是依舊無法抵禦德軍的推進。

兩個星期後,就在德軍即將滅亡波蘭之時,蘇軍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相關秘密協定,自稱波蘭政府已經垮臺,為了保護蘇聯西部國民的安全,出兵佔領了東部波蘭,波蘭徹底亡國,政府流亡海外。蘇聯雖然歸根結底上是和德國一起侵略了波蘭,但是實際上是在德國基本上滅亡了波蘭之後根據雙方的秘密協定不費力氣的瓜分了東部波蘭而已,所以嚴格的說蘇聯並沒有直接侵略波蘭,而是在波蘭亡國後分了一點戰利品。

不過此時,英法依舊幻想著德國繼續進攻蘇聯,或者蘇聯抄傢伙和德國幹起來。英法深知,同時和德國與蘇聯這兩個龐然大物宣戰,無異於逼迫兩國結盟一起在歐洲擴張,那對英法將會是毀滅性的影響。所以英法依舊靜坐在馬奇諾防線之後,希望蘇德兩國打起來,因而對蘇聯對東波蘭的佔領,英法也沒有心思再去跟蘇聯宣戰。


徽南城意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佔據了波蘭的西部地區。隨即蘇聯對波蘭宣戰,9月17日,蘇軍和德軍在佈列斯特勝利會師,至此波蘭亡國。

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但是對蘇聯,英法卻始終緘口不言,這是什麼原因呢?“靜夜史”認為:

1、對蘇宣戰可能導致蘇德結盟

英法明白,雖然此時只是口頭上對德國宣戰,並沒有對德軍形成實際的攻擊。因為直到德國閃擊波蘭,英法都沒有放棄禍水東引的算盤。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貿然對蘇聯宣戰,這就無異於使德國和蘇聯站到同一條戰線上,這會讓英法之前的所有綏靖政策的努力化為泡影。

1939年4月開始,蘇聯曾和英法進行過長達4個月的談判,希望締結蘇聯和英法的反侵略互助條約,但是此時的英法高層從本質上排斥蘇聯。雖然對希特勒的法西斯擴張也很忌憚,但是他們對紅色的蘇聯表現得更為憂慮。所以談判了4個月,蘇聯和英法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蘇聯對於英法大失所望。

而此時的德國看到蘇聯的狀況,主動向蘇聯拋出了橄欖枝,隨後蘇德開始了21天富有成效的談判。

1939年8月23日,德國代表裡賓特洛甫與蘇聯代表斯大林、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秘密締結《蘇德互不侵犯協議》,該條約的締結,標誌著蘇德雙方短暫地實現了媾和,為德國擺脫兩線作戰,全力進攻西歐打下了基礎。

如果此時英法對蘇聯宣戰,那麼很有可能使蘇德雙方結成更加牢固的同盟,這對於英法來說就是噩夢。

事實上,在蘇聯侵佔波蘭東部的時間裡,英法兩國只是譴責德國,對蘇聯的行為視而不見。這也體現了英法雙方外交上的巨大彈性,即保留日後和蘇聯再次成為盟友的可能。

2、蘇聯的侵略有一定的“正義性”

蘇聯和波蘭的恩怨由來已久,歷史上波蘭作為歐洲的要衝,北邊是海,南部是山地,因此平原較多的波蘭成為列強爭奪的重地。

歷史上,沙俄曾經參與過3次對波蘭的瓜分,波蘭對俄國人的感情是咬牙切齒的痛恨。

一戰後,波蘭復國,沙俄也爆發了十月革命,此時的沙俄因為一戰的巨大損耗,不得不同德國媾和退出一戰,隨後西方列強開始以俄國退出一戰為理由干涉十月革命。而波蘭作為蘇俄鄰國,最先發起對蘇俄的進攻。

因為此時的蘇俄百廢待興,實力不足,因此波蘭侵佔了當時的西白羅斯、西烏克蘭等地。

西白羅斯和西烏克蘭,在沙俄佔據的時間裡,人口已經俄羅斯化,成為沙俄的土地,波蘭奪回故土的行為,在俄國人看來,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所以,這筆賬,俄國人一直記著。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宣戰後,蘇聯隨即出兵,一直推進到寇松線附近,這條線就是1920年7月11日,蘇波戰爭時,英國外交大臣寇松代表英國政府建議的蘇波停火分界線。

但是在波蘭轉入反攻後,波蘭政府拒不承認這條線,並以武力將西白羅斯和西烏克蘭併入波蘭版圖。

在這樣的條件下,斯大林的行動更像是奪回曾經被波蘭侵佔的土地,而斯大林也刻意將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模樣,給了英法視而不見一個臺階下!

3、蘇聯的出兵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德國法西斯

在英法的綏靖政策裡,一直幻想著蘇德開戰,然後英法坐收漁翁之利,他們希望的是蘇德雙方兩敗俱傷,既打擊了法西斯勢力,又對共產主義造成重創,真的是一舉兩得。

在英法兩國看來,雖然蘇聯出兵波蘭東部的行徑非常無恥,但是蘇聯佔據了波蘭的東部,也就意味著波蘭東部不會淪入法西斯之手,這種阿Q精神讓蘇德雙方都肆無忌憚。

1939年9月28日《紐約時報》評論稱:倫敦方面認為“蘇聯人的行動已經制止了希特勒對於羅馬尼亞所抱的任何野心”;

1939年10月1日,丘吉爾在廣播中說:“蘇聯人已經在波蘭東部擋住了納粹分子,但願他們是作為我們的盟友這樣做的。”

當時的英國劇作家蕭伯納在《倫敦時報》上對斯大林“歡呼三聲”,因為他認為斯大林使希特勒遭受了“第一次挫敗”;

1939年10月26日,張伯倫在下院說:“紅軍佔領了波蘭的一部分來防備德國,這是必要的。”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1939年11月,蘇聯發動了對芬蘭的侵略戰爭,但是由於蘇聯大清洗的嚴重影響,蘇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在付出慘重的傷亡後才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這讓希特勒看到了短期內迅速打垮蘇聯的希望,為蘇德戰爭的爆發打下了基礎。

而希特勒在東進受阻後,並沒有急於和蘇聯開戰,因為根據《蘇德互不侵犯協定》,蘇聯源源不斷地向德國提供發動戰爭所需要的戰略物資。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向德國提供了316萬噸小麥,79.3萬噸燕麥,10.1萬噸棉花,94.2萬噸木材,86.5萬噸汽油,還有大量銅、鐵、鎳、碳酸鹽等礦物,這些資源都極大地加強了德國的實力。

隨後,磨刀霍霍的希特勒將屠刀指向西歐,成為英法等國的夢魘。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德國先入侵的波蘭,其軍隊殲滅了大部分的波蘭野戰軍主力,波蘭首都華沙也被德軍所佔領。英法根據和波蘭的攻守同盟約定,在德軍開始發動進攻的數天內便對德宣戰!蘇聯軍隊是在德軍已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情況下出擊波蘭的東部,最後也是和德國商定的新的邊界線。可以這麼說波蘭基本上是被德國打下來的,蘇軍的出動更多的是去佔領戰前蘇德兩國簽訂秘密條約商定好的歸蘇聯的領土。所以英法並沒有向蘇聯宣戰。


二、英法基於戰略態勢的考慮,也不敢對蘇聯宣戰!由於波蘭戰爭的快速結束,遠遠超出了英法的預料。蘇聯已經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這意味著德國的東線暫時是安全的,西線遲早要面臨一場戰爭,德國和英法都明白。英法兩國如果此時為了對波蘭的協議冒然向蘇聯宣戰,意味著把蘇德徹底推向一個陣線,德國再也不會有兩線作戰的威脅,反而英法還要面對蘇德這兩個強大的陸地強國,無論如何這對於英法都是災難性的!

所以,英法不可能為了一個已經成為流亡政府的波蘭去惹那個紅色帝國,它們的首要敵人是德國,雖然英法同樣仇視蘇聯,可是在關乎國運的戰略選擇上,英法絕不會對蘇聯宣戰,以樹立更多的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