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戰勝國比戰敗國輸得還慘?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最大的輸家?

靜夜史


英國成為二戰最大的輸家,雖是戰勝國但是比戰敗國輸得還慘,總的可以概括為:二戰後號稱“日不落帝國”世界第一大國的英國,淪為了二流國家,影響力也從全球縮回了歐洲。



細分來看,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工業體系嚴重遭到破壞

我們都知道,納粹德國橫掃歐洲大陸之後,只剩下英國一片“淨土”。

法國投降後,希特勒曾制定過海獅計劃目的就是打過英吉利海峽,打垮英國後稱霸整個歐洲!

當時的英國雖然已經不再是歐洲霸主,但是海軍的實力也是屬於世界前列的。相反德國,陸軍空軍實力一流,海軍實力三流。所以海獅計劃沒能得逞。

但是德國並沒有放棄對英國的進攻,於是後來就有了著名的倫敦大轟炸!


所謂倫敦大轟炸,並沒有單單空襲倫敦,德國的主要目標還是英國的大城市和軍工業中心!

這次德國對英國的轟炸發生在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間,倫敦被轟炸時間更是長達76個晝夜!

英國在這次轟炸當中,很多軍工企業被夷為平地,這裡就有必要說一下英國最為重要的汽車業和軍工業中心城市考文垂。

考文垂也是希特勒轟炸的目標城市之一,1940年11月14日,德國出動了514架轟炸機對考文垂進行了幾乎沒有死角的轟炸,總共投下了509枚炸彈。

從第二次工業革命走出來的工業城市考文垂一夜之間回到革命前!

英國在這次德國大轟炸計劃中,工業體系以及多個大城市損失慘重,直到二戰後仍然沒有喘息過來!


二,從債權國轉變為債務國

這就和老美息息相關了。

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基本上就是在看熱鬧!歐洲已經打得熱火朝天,美國卻在大西洋彼岸大發戰爭之財!

之後美國加入了同盟國戰隊,通過《租借法案》向英國援助了312億美元的物資。

美國給英國的援助包括貸款、食物、坦克、飛機等各種物資,僅僅航母就援助了30多艘,比日本所有航母加起來都多。


但是這些都不是美國白白援助英國的,這些都是英國換來的,用什麼換?殖民地、軍工業技術、以及當時最牛的原子彈的研究成果等等。

看到這是不是還覺得原子彈最早是美國研發的?並不是,這個技術那是美國從英國買來的。只不過那時英國對原子彈研發叫做“管合金”計劃,後來被併入到了美國的原子彈研發——“曼哈頓計劃”中去了。

所以二戰後,由於美國對英國的援助,使得英國戰後欠了美國一屁股的債,徹底從二戰前的債權國淪為債務國。


三,喪失大部分殖民地,老牌世界霸主英國也看到了日落風景

大英帝國全盛時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號稱“日不落帝國”。

二戰最終摧毀英國原已開始減弱的經濟與財政領導能力,再加上英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的民族主義高漲、美蘇兩國的影響,英國再也沒有人力和財力來維持各地區的殖民統治。

失去了大部分的殖民地,也是二戰給英國造成最致命的傷害。

所以說,英國雖然作為二戰的戰勝國,但是徒有虛名罷了!

英國二戰後淪為二流國家,喪失殖民地,影響力也從全球縮回了歐洲,打那之後就是一副美國小跟班的模樣。

所以說,戰勝國的標籤對英國就是個笑話!


歷史大良造


英國確實是二戰中最大的輸家,打空了國庫,還打沒了一個超級大國。超級大國這個名詞到現在,也只有三個國家獲得過這項殊榮,英國就是頭一個,剩下的2個名額是,是蘇聯和美國聯手做掉英國的殖民地體系後上位的。

別看英國本土才24萬平方公里的一個小島國,在二戰開打之前,英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全球的殖民地、託管地達到了3400多萬平方公里,管轄4.58億人口。這也是英國在二戰前夕明知道德國心懷不軌,卻還能夠坦然地跟德國虛與委蛇,英國人覺得自己的蓋世神功無敵了,德國人再強也近不了身。所以,英國人就一門心思想著“禍水東引”,沒有想過把德國的擴張野心摁死在萌芽狀態。

英國人的底氣也成了法國人的底牌,法國人覺得英國人在比利時屯了幾十萬軍隊,是自己的鐵桿盟友,因此就放下心來,在德國吞波蘭的時候沒有立刻發起反擊,結果德國調轉槍口三下五除二就把法國給滅了。法國團滅之後,英國留在大陸的幾十萬軍隊就面臨著側後方的威脅,一路敗退到海邊的敦刻爾克。隨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跑回來20萬丟失了所有裝備的英國士兵。

希特勒眼看著西歐這麼不經打,在戈林拍胸脯保證下,他也開始飄了,下令進行了“海獅計劃”,對英國本土進行了持續半年多的轟炸。得虧德國沒有戰略轟炸機,不然英國本土在這輪打擊下,鐵定玩完。

希特勒邊打邊談,希望英國求和。德國佔陸地,英國佔海洋。德國仍舊承認英國是列強國家,甚至殖民地德國都一塊不要英國的。希特勒之所以這麼著急,是因為東邊出事了。斯大林看希特勒的勢力猛然膨脹,心裡也不踏實,就發動了入侵芬蘭、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的戰爭,把戰線往西推進了200公里,德國人與蘇聯人已經能夠面對面交談了。如果希特勒還不能抓緊時間結束跟英國的纏鬥,萬一蘇聯那裡發動了突然襲擊,德國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

希特勒滿心希望英國會同意他的條件,事實上有不少英國人是願意就坡下驢的,畢竟這樣英國也沒損失多少。然而,主戰的丘吉爾卻執意要跟德國死磕到底。希特勒一看英國這麼不上道,為了迫使英國放棄無謂的抵抗,他派遣部隊南下非洲作戰,意圖切斷蘇伊士運河,同時意大利、日本也在全球對英國的殖民地下手。英國本來指望的靠著殖民地輸血,打後期經濟的戰略也給打破了。

無奈之下,英國變賣祖產,跟美國談妥了一系列物資援助計劃。英國能在本國工業基礎被炸了七七八八的情況下,抗住德國的猛烈攻勢,跟美國的援助是分不開的。

可是欠下的賬要還。

英國在二戰中花光了所有的家底,在二戰結束後本來是要建設國家的檔口,又被美國耍了一道。

原來,美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已經發現了,美國的國內經濟增長已經到了瓶頸期,需要開放世界市場。可是世界秩序卻是英國人建立的封閉的殖民體系,美國人沒有辦法深度參與英國人的殖民地經濟事物。所以,納爾遜總統本來想借一戰勝利的時機提出了包含“民族自決”的“十四點建議”。

英國和法國這兩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自然知道美國人的包藏禍心,如果都民族自決了,那英國和法國豈不是就要解體了?所以,美國的這個計劃自然是沒成的。

這次,美國人不會再浪費機會了。美國人在全世界兜售殖民地獨立的思想,英國人剛剛結束戰爭,本來要休養生息,結果殖民地各地傳來預警,英國人把不多的資源都用來維持殖民地體系穩定。

勉力維持了幾年後,原來的戰敗國紛紛都取得了恢復經濟增長的成績,英國人卻還在殖民地問題裡持續失血。

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美國和蘇聯聯手逼迫英國、法國、以色列三個國家停手。美國和蘇聯又賺了面子,也還賺了裡子,平分了中東地區。只有英國(捎帶上法國),在全世界面前盡顯虛弱本質。

自此之後,英國的殖民地獨立浪潮風起雲湧,英國已經無力維持,只好保留了一個鬆散的英聯邦之後,解散了殖民地體系。

脫離了殖民地體系的英國,不管是政治、經濟方面都成了歐洲的一個小國,無法再與美國、蘇聯爭雄了。

若是當初,丘吉爾同意了希特勒的和平邀請,可能世界局勢會大不一樣。不過,丘吉爾考慮的問題可能更多:斯大林他是信不過的,那麼出爾反爾的小鬍子就一定能信得過?

英國贏了一場戰爭,輸掉了一個帝國。英國的國運,自此而中衰。


而知而行的歷史


二戰中輸得最慘的還是德國,戰後德國被打成一片廢墟,士兵加平民傷亡超過800萬, 其奧得河-尼斯河以東的領土也全部被蘇聯和波蘭瓜分,德國的國際地位更是一落千丈。當然英國也好不到哪去,但不至於比德國還慘。(雖然比德國強一點,但戰後的英國也是一堆廢墟)

當然,二戰對英國的打擊也很大,在戰爭進行的時候英國人的地位就已經不行了。當時英國雖然在表面上與美蘇平起平坐,共同商討對德戰事以及戰後的國際秩序,但實際上英國人卻是人微言輕,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壓根插不上嘴,而到了戰後英國很快就沒落了。

雖然在戰爭剛剛結束之初,英國還算是一個世界的超級大國,起碼在人們心中大英依舊是一個大帝國。因為彼時英國還保留有大量的殖民地,工業基礎也還可以,聯合國在成立之初的幾次重要會議也都是在倫敦舉行。

但此時英國已經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虛胖了,其國力遠遠被美蘇甩到了身後,戰後初期的英國完全就是仰仗美國的鼻息過日子,所謂的大英帝國已是名存實亡。

其實早在20世紀初時英國就開始走下坡路了,由於擁有非常遼闊的殖民地,英國的資本家早已適應了躺在賺錢的生活方式,根本不想在技術進行升級,導致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被德國和美國趕超。

美德兩國崛起之後也想進行殖民擴張,但無奈此時世界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地球上已經沒有空白地留給美德探索了。不過美國情況尚且好一點,因為美國是在一個新的大陸上建國,在獨立後通過戰爭和購買的方式獲得了大片的土地,到20世紀初時美國的版圖就已經確立完畢,其國土面積達到930萬平方公里,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國。

而反觀德國就比較悲催,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四周都是歐洲強國,想擴張就只能發動戰爭,於是一戰就在這種情況下爆發了。德國想通過一戰迫使英法同意重新瓜分世界,給德國也分一杯羹,只不過一虎難敵群狼。

在一戰期間德國一共只有三個盟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而英法的盟友卻在不斷增加,最後連美國也加入英法陣營。

說實話,德國在一戰中輸的挺窩囊。按照當時德國的實力,單挑英法是絕對沒問題。但受限於本國資源短缺以及兩線作戰,德國沒能挺到最後,被迫投降了。

在一戰中收益最大的國家是美國,而英法兩國的國際地位有所下降,美國希望藉此完成登頂世界霸主的宏圖偉業,為此在巴黎和會上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民族自決的倡議,希望肢解英法在海外的殖民地。

但美國人的想法似乎太過樂觀,雖然英法在戰爭中損失慘重,但兩國實力尚在,在巴黎和會中英法依然是主導國,生生地把美國壓了下去,讓美國人非常氣憤。

第一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歐洲的政治秩序,戰後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宣告解體,東歐湧現出一批民族國家。而更重要的是沙皇俄國也在戰爭中爆發了革命,世界上首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建立,這讓英國非常不安。

戰後英國不顧法國反對,堅持幫助德國恢復經濟,希望德國能夠對抗蘇聯,而德國也藉機縱橫捭闔,重新武裝了起來。1926年9月8日,德國獲准加入國際聯盟並稱為常任理事國,至此德國已經擺脫了戰敗國的身份。

(得益於一戰的戰火沒有波及到德國本土,所以在戰後德國用很短的時間就重新武裝起來,德軍很快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之一)

面對德國的崛起,英法還是非常恐懼的,尤其是法國,在沒有英國的配合下法國無法獨自制衡德國。而英國則仍舊做著“離岸制衡”的美夢,希望強大起來的德國去攻打蘇聯,並且對德國吞併奧地利和捷克的行為進行了縱容。

今天的主流觀點都認為英國對德國的綏靖政策是失敗的。的確,如果英國早知德國會發動全面戰爭,那麼英國政府肯定是不會對德國妥協的。但當時英國的國力是真的打不過德國,而一戰慘痛的傷亡也讓英國人對戰爭充滿了恐懼,英國真的不想為了一兩個小國去招惹德國。

在英國人心中德國發動一戰不就是對現狀不滿意嘛,那麼我現在同意德國人在歐洲有限度的擴張,滿足柏林的一些條件,德國人不就消停了。

然而英國低估了德國的野心,德國在收拾完波蘭後轉投就攻打西歐,英國這才恍然大悟,綏靖派首相張伯倫在罵聲中下臺,主戰派的丘吉爾上臺,丘吉爾上臺之後就堅決跟德國人死磕。

由於海軍不濟以及不列顛空戰的失敗,1940年希特勒向英國拋出橄欖枝,希望與英國議和,但卻遭到了丘吉爾的拒絕。

其實當時英國內閣中有許多人主張同意議和,包括剛剛下臺的張伯倫,他下臺後仍舊留任樞密院議長,對於德國的議和請求,張伯倫是贊成的。

今天看來,德國當時的議和條件還是很有誠意的。德國表示在德國主導的世界中英國不僅可以保持完全獨立,甚至仍舊時列強,其在非洲的殖民地也可以得到保留。

這些條件真的是很不錯,但丘吉爾不願意認德國做大哥,丘吉爾仍舊幻想英國還能像一戰那樣擊敗德國並保住自己藍星一哥的地位,然而之後的歷史走向徹底打碎了丘吉爾的幻想。(丘吉爾沒有認清英國衰落的現實,仍舊希望通過離岸制衡控制世界)

二戰結束後,美國為了徹底扳倒英國,不斷地給英國使絆子,公然支持印度獨立,搞得英國很沒面子。而在蘇伊士運河危機的時候,美國又聯合蘇聯逼迫英法撤軍,讓大英顏面盡失。

丟掉蘇伊士運河後,英國人總算接受了現實,同意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獨立,之後又逐步放棄了非洲的殖民地,徹底退縮回英倫三島。

從馬後炮的角度來看,如果當年英國和德國議和,英國的地位說不定比現在還高點。德國是ZZ主義非常嚴重的國家,德國人是絕對不會允許殖民地騎到主子頭上的,更不會支持英屬殖民地獨立。而美國則恰恰相反,甚至不惜聯合蘇聯對英國落井下石。

(二戰後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相繼獨立,大英帝國徹底走進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