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綸巾”到底指的是諸葛亮還是周瑜?你怎麼看?

屎蛋君


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羽扇綸巾“應該是指周瑜無疑。

  •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從這五句看,是一個完整的意思,不能分割。前三句寫周瑜的瀟灑風度,是襯托,後兩句寫周瑜作戰時的具體表現,是實寫是主體。如果只有前三句寫周瑜,後面又跳到諸葛亮身上,顯然說不過去。而且這首詞的上闋"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也指明瞭所懷的重點是周瑜。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首先是諸葛亮奔走斡旋,使孫權有決心抗曹,完成了孫劉聯軍的大局,諸葛亮更像一個戰略家。周瑜是赤壁之戰軍事上的真正指揮者,蘇軾被貶黃州時,十分苦悶,感慨周瑜年少得志也是自然。

為什麼一提到”羽扇綸巾",一般人都認為是諸葛亮呢?這應該主要是受到了《三國演義》和戲曲舞臺上人物形象的影響。正像我們一提起曹操,就想到戲曲舞臺上那個白臉奸臣一樣,實際上並不完全符合事實。

"羽扇綸巾“是諸葛亮的典型形象特徵,"綸巾",古代用絲帶做的頭巾,後來諸葛亮戴過類似的頭巾,稱“諸葛巾“,這不能說明是諸葛亮的特殊裝束,其他人也用過,不是為諸葛亮一人設置的。

總之,”羽扇綸巾“到底指誰要結合文學作品的本身來看。 蘇軾的《赤壁懷古》一詞中,肯定是指周瑜。但由於諸葛亮"羽扇綸巾"的經典裝束深入人心,在一些場合代指諸葛亮也不違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