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沉思錄02:“後口罩時代”的個人防護意識和公共衛生建設


疫中沉思錄02:“後口罩時代”的個人防護意識和公共衛生建設

2020年末如果盤點年度熱詞,居於榜首的一定會是“口罩”。在已經長達近兩個月的疫情中,很多人平均每天要使用至少十次。“你買到口罩了嗎?”,“你出去一定要戴口罩啊!”——每天我們都會這樣提醒家人,或者想通過什麼渠道趕緊買到口罩。

按人均年度使用200次來計算,“口罩”一詞在2020的使用次數,將可能高達14億X200=2800億次。

迄今為止,“口罩”在全國——尤其是中小城市——都是稀缺品,人們的防護全靠居家隔離。有些地方出現過這樣的“形式主義”:給武漢返鄉人員僅僅發放一隻口罩,然後還要擺拍一張照片。

口罩在此次疫情中成為最搶手的防護物資,多地出現“一罩難求”的現象,也有一些製造販賣假口罩的不法商販從中牟取暴利。此次“新冠肺炎”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是呼吸道傳播,因此作為能有效阻斷疾病傳播途徑的口罩,在這次“全民抗疫戰爭”中,相當於於古代戰爭中的“護甲”的作用。

那麼為什麼全社會都在捐助包括口罩在內的物資,相關防護產品生產企業也在加班生產口罩,但為什麼人們仍然至今都沒有口罩呢?

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物資積壓在某些地方和環節,物資的中轉、分發、調撥缺乏一套高效快速科學的方法。公共救助制度層面的問題,留待更有智慧的人疫後思考探索加以解決。那麼普羅大眾,如何在這次疫情中吸取一些日常防護經驗呢?

疫中沉思錄02:“後口罩時代”的個人防護意識和公共衛生建設

第一、要在日常中建立個人和家庭防護意識。

人們可以考慮打造一個小型的“家庭藥箱”,始終按照人均至少20片的口罩數量做好儲備,平時在使用消耗中不斷更新庫存。家庭藥箱裡面,還要包括體溫計、包紮紗布、消毒碘酒、棉籤、鑷子、創口貼、手電筒、血壓儀之類的醫護用品,日用消毒用品也要儲存一些。有的地方,也可以採收艾蒿之類的產品備用。很多鄉村,艾蒿是取之不盡的資源,使用艾灸等傳統方式消毒,簡單便捷也有一定的收效。將來疫情結束後,採用醋燻、香薰、消毒液等進行家庭消毒,也應該成為常態。

第二、學習基礎的家庭護理知識,如傷口包紮、普通急救等。

現代人對生命都高度重視,這是人之常情,但並非每種問題都要緊張急切地前往醫院就醫。比如說萬一小孩魚刺卡喉,這當然是比較危險的事。但並非要立刻焦慮萬分地趕往醫院,家長在路程中和醫院排隊,往往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輪到孩子看醫生。如果父母鎮定下來經過仔細檢查,能用鑷子一類東西快速取出,則完全不必讓孩子多難受兩三個小時;再如老人中風急救,是否一定要叫救護車而自己無所作為呢?傳統醫學中的手段,如掐人中等特定穴位,在特定部位刺血都可以嘗試採用。或者可以一邊等救護車來,一邊自己大膽嘗試,也許在去醫院之前就有好轉。有些疾病,如腦梗塞等,使用傳統的針灸刺血手段,可能更能救急。

當然,自己施救的前提,是建立在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有效的知識技能的基礎之上。在是否會引起醫療風險以及是否能讓親人少受一些痛苦、是否能在“黃金時間”讓親人復甦之間,取得一個平衡。既要積極就醫,有時候也要大膽擔當。

疫情之後,全民都可以補習日常基礎醫護知識。只要切實掌握基本技能,很多時候實行家庭急救,一可以及時解決問題,二也能減輕醫療資源的負擔。像手上紮了竹刺需要挑出、身上膿泡需要刺破之類的小事,完全可以在家庭裡經過妥善消毒後解決。

疫後,專業醫護人員也可以就這些家庭救治問題編寫專門的手冊,對普通大眾進行基本的科普,還可以並制定出哪些可以自救哪些務必就醫的細目。

疫中沉思錄02:“後口罩時代”的個人防護意識和公共衛生建設

第三、加強公共場所裡的個人防護意識,加強公共衛生道德建設。

疫後,人們出入集貿市場和大型超市,自覺戴口罩保護自己和他人,應該會逐漸成為一種習慣和風尚,尤其是在氣候溫差變化較大的季節,在流動人口頻繁的場所,以及公共電梯之類密閉的空間。這些區域,將來更需要嚴格的消毒標準和措施。

公共場合裡,隨地吐痰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將需要更加嚴明的法律法規加以約束。

通過灑水、噴霧等設備進行城市街道的整體消毒,也當納入城鎮日常環衛機制,相關日化用品部門也可以考慮抓緊研發更加環保有效人畜無害的公共消毒淨化用品。我們希望有一天,城市裡都飄動著檸檬的香氣,這種香氣能有效消滅病菌,卻能讓每個市民精神煥發。

第四、有必要考慮防護用品的相關鄉鎮企業的建設。

這次疫情很大程度上是依賴廣大群眾的自覺隔離來得到控制的,即在防護物資嚴重缺乏的情況下,人們主動犧牲個人自由來防控疫情。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很多地方除了一味採取“封堵防疫”和“數字表格防疫”之外,並沒有及時解決人們生活必需品的“後手”。甚至出現了各種極端“形式主義”:一些地方的居民因為實在缺乏生活物資(也沒有其他購買渠道)上街採買,卻因為違反地方禁止出行的“命令”而被抓起來集中學習。這種行為表面上看是用“硬核”手段控制了可能的病毒傳播,但實際上是用另外一種粗暴甚至非法的方式侵蝕了人心。

如果人人都有基本的防護措施,那麼實在需要採買或者調用親友的生活物資而不得不出門,則也不必如臨大敵。

全社會都需要防範這種“以堵代防”、只防病毒而無視人們基本生活的行為,其中有些行為已經觸及到了法律和道德底線。更不能容許末端權力借疫情膨脹,不能允許黑惡勢力藉機抬頭。疫情不光是全民生命健康的“大考”,更是各地治理水平和社會生態文明的大考。

疫後,每個鄉鎮甚至自然村的醫院、診所,都可以考慮配備不同規模的能確保無菌的工作室。平時這些工作室可供各級醫生用來鑽研醫術、實驗醫藥,或者開放給青少年學生和普通居民作為基礎醫藥教育的學習場地。在特殊的時刻則可以快速變成小型無菌工廠,平時將鄉鎮裁縫等手藝人號召起來培訓備用,在需要的時候就能加工趕製關係到生命的防護物資。

鄉鎮基礎醫療建設,以及遍佈在鄉鎮的小型醫護作坊的生產儲備能力,在疫後也可以納入思考範疇。

疫中沉思錄02:“後口罩時代”的個人防護意識和公共衛生建設

口罩,這個不起眼的小小物件,在2020年的疫情中成為決定生死的救命物資。

人們可以戴上口罩阻斷病毒,但不能因為口罩而失去了實話實說的能力。疫情過後,需要加強公民個人防護意識和公共衛生道德建設。同時也需要廣開言路,積極聽取人們的各種意見和訴求。

另一種“口罩”,不能給人們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