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下的暴漲資金梳理

市場現在分成幾條線在炒作

1、漲價類(存儲器、MLCC、液晶面板、)

2、行業拐點類(鋰、鈷、衛星、特斯拉、5G等)

3、政策呵護類(半導體大基金)

4、供需緊張類(CIS、IGBT、封測類)

5、疫情受益類(在線、醫藥、醫療設備)

6、事件推動類(大飛機、農藥+轉基因)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因為流動性,一過完年,直接1.2萬億砸下來,市場不缺錢了,於是全面開花,這裡面不少已經產生了小泡沫,1萬億到期了,今天又投放了1000億短期,2000億中長期,意味著,錢在減少?是的

那意味著,今天過後,題材要開始PK了,不是全面開花了,真正能夠在未來跑贏趨勢的板塊會真正的冒頭

想想,年前的市場是怎樣的?

錢沒這麼多,大概市場上能夠維持熱度的板塊,不過1-2個,現在一下子,全冒出來?

不但你選方向難,你擇股也難,因此市場會出現快速的輪動,或者今天還一大堆漲停的板塊,明天突然說停就停了,因此在這種時候,要對板塊和行業,做深度思考

有一段時間沒寫具體的行業深度思考了,未來幾天,我多寫幾個行業的思考,但並不一定這些行業會爆發,而是我們需要往更深度去思考,未來的可能性?

例如:未來3年,摺疊屏手機,會有10倍?50倍?100倍的增量空間?

未來3年,在線醫療會徹底改變我們看病的所有痛點和習慣?這是肯定的

未來3年,自動駕駛的無人車,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坐到?

這是可能的,當趨勢未到來時,我們要對趨勢做足夠的思考,和足夠的未來預判,這樣當趨勢到來時,我們才可知道怎樣快速應對


要知道,股票、K線、盤面,是一切現實情況轉換成的圖形和數字,只有當你充份理解了現實情況,你才可以在股票市場如魚得水,所以市場的未來是屬於善於思考的人的。


簡單寫到這,另提醒一句,短期投放的一千億,一週後到期,因此,可能週五左右,我們又得開始注意一下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