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向遼金稱臣,那正統應該是遼金,宋算怎樣的存在?

新王朝舊歷史


正統這個東西本就沒有一個確切的量化標準。歷朝歷代,近乎所有王朝、哪怕是割據政權,都在不遺餘力地強調自身的正統地位。為了所謂正統,改祖宗的、改姓的……大有人在!那麼,遼、金、宋到底誰才是正統呢?



自說自話時期

在遼宋、金、宋對峙期間,關於到底誰是正統這個問題,從來就沒有一個定論。因為五代時期的“兒皇帝”石敬瑭認契丹為父,使得遼第一次擁有了天朝上國的“正統”地位。此後的後漢、後周及北宋拒絕承認石敬瑭的賣國行為,仍然以正統自居。於是,兩個正統並存的局面出現了……《澶淵之盟》簽訂之後,遼、宋相約為兄弟之國,實際上就是變相承認了這種兩個正統並存的局面。當然,對內依然是自說自話。



金滅遼之後,遼的所謂“正統”自然落到了金的頭上。但是,到靖康時期,這一切都變了。汴京城破、宋朝皇帝被俘,金自然是理所當然認為自己就是天下唯一的正統!在宋高宗另起爐灶稱帝之後,金、宋對峙的局面逐漸形成,宋高宗在對金外交上卑躬屈膝,甚至不惜對金稱臣。對內,宋高宗卻依然在強調自身的正統地位。後來,隨著金、宋的和解,又一次進入了自說自話的階段,金認為自身是正統、宋同樣也自認是正統……



正統並存時期

元滅金、宋之後,起初並沒有去糾結誰是正統的問題。因為兩家無論誰是正統,都是為元所滅,元是理所當然的正統!但是,到了元后期,脫脫等人開始組織編纂前朝史,正統問題成了脫脫不得不直面的事情。因為中國古代有慣例,只有正統王朝才有資格單獨修史,割據政權是沒有資格的。那麼,遼、金、宋到底誰算正統呢?無法準確定性!



蒙古人到底是遊牧民族出身,行事果斷、不拖泥帶水,既然無法準確定性誰是正統,脫脫索性將三家都認定為了正統!於是,《遼史》《金史》《宋史》三家並存的局面出現了。換言之,元朝並沒有認定宋為正統,或者說元朝認為三家都是正統!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夏,西夏實際上也是同時期與三家對峙的政權。但是,因為西夏與蒙古的積怨頗深,加之曾經接受過遼、金、宋的冊封,脫脫將西夏降格為了割據政權,編入了《宋史·夏國傳》。



宋王朝重回正統榜

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王朝的過程中打起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大旗。何為胡?在中國古代,胡是中原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統稱,契丹、女真、蒙古自然都是胡。既然“驅逐胡虜”,胡自然是不能被認作正統的,否則明王朝的正統性何在?而且,明太祖在開元建國之前一直奉傀儡小明王為“天下共主”,小明王的傀儡政權——龍鳳政權的國號恰恰就是宋!因此,無論是從歷史、還是現實考量,明太祖都必須尊宋為正統。就這樣,一個卑躬屈膝、向異族搖尾乞憐的軟骨頭王朝搖身一變成了唯一的正統!



但是,明與宋本身並沒有直接的接續關係,即便是小明王的傀儡政權宋,與當初的那個宋也沒有任何關聯,宋和明之間的元是明太祖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與此同時,蒙古人退回漠北之後,明太祖並沒有打算就此打住,而是派出了徐達為主帥,繼續追擊。換言之,明太祖原本的設想是一鼓作氣拿下北元。雖然因為現實原因,短期內無法達到目的,但明太祖明顯不願徹底放棄。如此一來,就涉及到對元的定位問題了,如果將其定位為外來政權,蒙古故地自然就不是中原王朝的屬地。明太祖將來拿下北元便成了“侵略”,名不正言不順!



最終,明太祖選擇了承認元的正統地位,將自己的明接續到了元之後。此舉直接將元的國土變為了明的疆域。至於北元,名義上仍然是明王朝的國土,只是暫未一統而已。而這,也為將來明徹底一統天下留下了法理依據。當然,隨著明朝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有明一朝並沒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清王朝最終將蒙古故地納入了自己的版圖之內,而這個法理依據就是明太祖留下的!



如果沒有明太祖將元定位為正統王朝,那麼北元及後來的瓦剌、韃靼便成為了徹頭徹尾的外國。清王朝將蒙古各部納入版圖、北洋政府收復外蒙古就失去了法理依據。雖然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外蒙古成為了現在的蒙古國,但內蒙古地區仍然是我國的固有領土。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根子就在明太祖對元王朝正統地位的認定!


農民工歪說歷史


“正統”這個東西,越是不正統,越需要證明一下。

像漢朝和唐朝,從來沒有人懷疑它們的正統性,因為毋庸置疑。而宋朝呢?就因為偏安一隅(北宋也是一隅),所以老擔心自己的正統性,就反覆拿出來說。

遼金宋誰是正統?

正統性說法來源於儒家,有時也稱為法統、道統。概而言之,正統性包括幾個方面:王朝得天下是不是符合天意民心,即得位方式正不正;王朝血統是不是華夏嫡裔;王朝是不是做到了大一統。

在血統方面,今天我們認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少數民族都是中華民族。而且在古代,並不以純粹血統認定是否華夏人,只要認同華夏文化,接受華夏的生活方式,那就是華夏人。當時,遼和金都認為自己是華夏文明的傳承者,是華夏正統。

在得位方式正不正方面,遼是接受過唐朝冊封的族裔,後來唐朝滅亡,遼獨自建國。金則本是遼的屬民,後不忍遼的欺壓而起兵自立,在10餘年間推翻了遼。宋得位方式也不怎麼樣,以政變的方式奪取了後周孤兒寡母的天下,你說正不正?

在大一統方面,這幾家都沒有做到大一統。在漢唐故疆內,宋與遼金分別並立,另外還有一個西夏、南詔(大理)一直存在,大家都是中國境內的並立政權,沒有哪一家做到了大一統。

因此,以上述標準看,遼金宋沒有一個能稱得上正統。

但是今天不少人都認為,宋文化發達、經濟發達,應該算正統,這就勉強了。相比於漢唐,宋文化值得一提,但武力極差。基本打誰都打不贏,隨便來一個橫一點的政權,宋就沒辦法,比如小小的西夏。宋對軍事強的對手,一律給錢求平安;對最狠的,不但要給錢,還要降低自己身份。因此,說宋是正統,非常勉強。

宋朝人是怎麼看正統性問題的?

北宋時,遼國力壓中原,並稱自己是中華正統的時候,文人們的危機意識發作了。他們就要想辦法論證:大宋才是正統。

其實在唐朝中後期,中原衰敗的時候,當時韓愈等人就在正統性這個問題上有過思考。韓愈認為,正統性有一個一脈單傳的道統傳承。宋朝人就在這一點上開始發揮,證明大宋繼承了這個道統。宋朝歐陽修還寫了洋洋灑灑的《正統論》。

但是以我們今天看來,《正統論》卻恰恰說明了宋朝不是正統。

歐陽修的觀點概括一下,他提出了成為正統的兩個條件,一個是“居正”,一個是“大一統”。居正就是得位要正,順天應人;大一統即實現中國的統一,恢復漢唐舊疆。

以這兩條標準一對照,宋朝明顯不合格。

那麼,元朝是怎麼處理遼金宋的正統性問題的?

一個新王朝穩定之後,都要給前朝修史。元朝也是這樣,忽必烈認為大元繼承了中國正統,但問題是,元朝繼承了誰的正統呢?

元朝人為此爭論了很久,都沒有達成一致。因此,修史這個工作一致沒有展開。直到元朝都快滅亡了,才在宰相脫脫的力主之下開始修史。脫脫認為,在大元繼承的中國故疆內,只要之前有過像樣的政權,則都應該算做有正統性。在正統性上,對三國平等對待,因此遼金宋三朝都是正統。達成這個一致後,遼金宋三國曆史開始修撰。

元朝人效率挺高,兩年半把遼金宋三國史就修完了。

結語:現代人缺什麼就愛曬什麼,古人也一樣,明明是弱項,非要證明自己不弱

正如我開篇所說,越在某方面不行,就非要證明自己其實很行。古今同理。

宋朝向遼金稱臣,說明宋的國力不行或者國力沒運用好;遼金雖然強,但缺項在文化經濟方面。因此元朝人認為它們都是正統,這個務實的做法值得稱道。

我們今天看則更清楚,它們三家合起來就成了正統。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對古代的王朝來說,爭正統是一件天大的事,爭到正統本王朝的統治就有合法性。比如三國魏蜀吳,少有人把吳當正統。或者以魏為正統,比如北宋司馬光;或者以蜀為正統,比如南宋朱熹。《三國演義》更不用說了,以蜀漢為正統。

歷史上還有一個三國時期,就是遼、西夏與宋三足鼎立。自然少有人把西夏當成正統,但遼與宋,到底誰是正統,爭議非常大。

遼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不否認,剛完成國家化的契丹人在文化程度上還不如中原,但經過近百年的漢化,到了遼聖宗時,遼朝已是個高度漢化的封建王朝。遼興宗耶律宗真有首禪詩,雲:“為避綺吟不肯吟,既吟何必昧真心。吾師如此過形外,弟子爭能識淺深?”遼道宗耶律洪基曾說過:“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

有人認為宋朝應該為正統,畢竟宋朝佔據文化最發達的中原地區。但也有人認為,宋朝不能成為正統,最大的軟肋就是北宋的疆域,在大一統王朝中實在是太小了。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兵變篡奪後周天下,建立北宋。趙匡胤上承周世宗即將統一的基礎,次第削平南方諸國,其弟趙光義又於公元979年滅掉北漢。但是趙光義顯然不滿足於此,剛滅北漢,將士還沒休整,他就急忙北上進攻遼朝控制的幽州,去填五代晉高祖石敬瑭為中原王朝挖下的巨坑。

公元936年,後唐的河東(治今山西太原)節度使石敬瑭想滅掉後唐皇帝李從珂,求遼太宗耶律德光出兵。石敬瑭的條件是割讓幽州、雲州(山西省大同市)、瀛州(河北省滄州市代管的河間市)、蔚州(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朔州(山西省朔州市)等十六州。十六州位於燕山山脈以南,而燕山山脈以南多是平原,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漁獵文明的地理分界線。燕山山脈被騎兵眾多的遼朝控制後,中原門戶洞開,防守非常吃力。

而站在遼朝的角度,幽雲十六州入遼,加快了遼朝的漢化進程。如果沒有漢化程度高的幽雲地區,遼朝顯然是沒有底氣與北宋爭正統的。宋太宗趙光義兩次北伐幽州,高梁河之戰、岐溝關之戰均以慘敗收場。公元982年,割據於陝西北部的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降宋,但李繼捧的族弟李繼遷卻不服宋,帶人反抗北宋。經過李繼遷、李德明、李元昊三代人的努力,西夏王朝正式建立,給北宋造成了巨大的戰略威脅。

北宋的地盤,北不過今河北省霸州——容城——徐水一線(大致方向),西線丟掉了陝西北部、寧夏北部(五代時都還在中原王朝之下),以及漢朝開闢的河西四郡(今甘肅省大部)。西南方向趙匡胤主動放棄了大理(雲南地區)。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如兩漢、隋、唐、元、明、清,北佔幽州地區,西據河西,南有云南,宋朝只是“掐頭去尾”,佔了中原地區。按古人的話說,就是“四夷未賓服,何稱一統?”宋朝的疆域和清朝末年的“漢地十八省”的概念有些相似。

反對遼朝為正統的人則認為:遼朝的地盤實在太靠北了,距離中原實在太遠。這個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也要看到,遼朝實際上是統治過中原的,只是時間太過短促。

遼太宗耶律德光幫助石敬瑭建立後晉時,與後晉約為父子之國,遼為父國,晉為子國,世修臣禮。石敬瑭駕崩後,其侄石重貴繼位,向遼稱孫不稱臣,惹怒了耶律德光。經過混戰,公元947年,遼朝殺進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消滅後晉,佔據中原。

在將石重貴押到黃龍府後,耶律德光在開封的宮殿改服中朝衣冠,接受晉百官朝賀。此舉實際上是作為正統的後晉與遼朝之間關於正統的交割。隨後,耶律德光派人去各藩鎮,要求他們承認自己為正統,各藩皆上表稱臣。趙匡胤篡位後,套路和耶律德光一模一樣。趙匡胤建立的宋可以被稱為正統,遼朝當然也可以以此為根據自稱正統。

只不過,契丹兵在中原胡作非為,惹怒了中原人,狼狽逃回北方。著名的滑頭馮道,被稱為五朝宰相,這五朝就是指後唐、後晉、遼、後漢、後周。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都被稱為正統,夾在中間的遼自然也有資格享受正統待遇。而且遼滅晉後,把傳國玉璽收回己有,這也是遼朝自稱正統的底氣所在。之後的後漢、後周和北宋,從某種意義上,都是“白板皇帝”。當然,反對以遼為正統者可以反駁:遼滅晉後得到的玉璽是一枚假玉璽,真玉璽在後唐皇帝李從珂自焚時燒了。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與遼朝打了多年仗。剛開始是宋攻遼,但高梁河與岐溝關慘敗後,宋無力再攻遼,遼開始戰略反攻。公元1004年,遼皇太后蕭燕燕與遼聖宗耶律隆緒率軍南下,企圖複製遼太宗當年的滅晉之路。此舉,實際上也是遼朝在為自己爭正統。在遼宋交惡時期,遼朝是不承認宋的,將宋朝稱為偽宋(據遼出土墓誌)。而且遼朝漢人名字帶“匡”的非常多,比如張匡胤,根本不顧及宋人的避諱。

雙方意識到誰也吃不掉誰後,就各退一步,互相承認,簽訂了著名的《澶淵之盟》。規定宋遼為兄弟之國,宋為兄,遼為弟,互稱南北朝。之後,遼朝屢次敲詐宋朝,比如遼興宗派劉六符南下要求宋朝歸還周世宗北伐時佔領的遼朝地盤。宋朝沒有給地,只是增添了歲幣,但還是被遼朝敲詐走一個“納”字。“納”字,站在遼朝角度講,更像是上級接受下級的東西,遼朝力爭“獻”字或“納”字,也是從爭正統角度考慮的。

綜合來講,遼朝和宋朝都有成為正統的條件,可以像元朝那樣,將遼朝、宋朝都視為正統王朝,也不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宋朝分為北宋、南宋,北宋並沒有向遼國稱臣,但是南宋向金國稱臣。北宋和遼國檀淵之盟約為兄弟之國,南宋和金國紹興和議向金國稱臣,南宋皇帝需由金國冊封,可以說遼金宋都是正統。

因為遼國和金國都是北方民族,所以很多人認為不是正統。但是關於正統之爭有很多種說話,在周朝時期只要以周禮為尊就是華夏,而後世又以傳承為正統。又說說法是佔據中原就為正統,後世也有以此為正統的說話。


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戰亂,趙匡胤統一中原建立北宋朝,宋朝自然是正統。在宋朝因為失去燕雲十六州,北方一直威脅著中原,遼國佔據燕雲十六州虎視宋朝。有宋一朝都沒能奪回這個戰略要地,所以北宋也算不上大一統,除了燕雲十六州,西夏佔據的西北地區也是大一統王朝的標配但是宋朝也沒有統治。

不過宋朝佔據中原腹地,又是漢家天下自然是正統。而遼國佔據北方和燕雲十六州,檀淵之盟與北宋約為兄弟之國。而且遼國在文化上也大力推廣漢文化,吸收漢文化保留自己的文化,自然也符合以漢文化就是正統的說法,遼國也可以看過正統。

至於金國在把遼國趕到西邊又滅亡北宋之後佔據淮河以北,佔據了傳統意義上的中原王朝。在文化經濟上推行漢化,不管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金國自然是正統。

南宋在南遷之後只佔據淮河以南,政權屬於偏安在紹興和議之後更是向金國稱臣,淪為附庸。但是文化上南宋依然是正統的漢文化,自然南宋也是文化上的正統,只不過南宋算不上大一統王朝。


三國讀史


要糾正一個錯誤,北宋並沒有向遼稱臣,而是兄弟之國。而且因為簽訂檀淵之盟的宋真宗年長,算是遼國皇帝的哥哥,北宋和遼國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不過北宋要承認遼國佔領幽雲十六州的合法性,每年要向遼國送歲幣10萬兩、絹20萬匹。雖然還是有些膈應,但是北宋有錢,面子上也過得去。

隨著和平協議的簽訂,北宋與遼國維持了100多年和平穩定的局面。而且隨著雙方貿易的開展,宋朝的損失早就隨著雙方貿易得到極大的彌補,甚至說是大賺特賺!哪怕後來北宋與西夏起了爭端,結果還是是西夏向北宋稱臣,每年給的財物屬於歲賜,相當於大哥給小弟的壓歲錢。同遼國一樣,隨著貿易的開展,西夏國內經濟對北宋越發的依賴……

北宋立國的一百多年,同遼、西夏屬於並列關係,因為北宋佔據中原一帶,在歷史上被認定為正統王朝。只是到了南宋,一切都變了!

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是一個慫人,雖然手底下有岳飛、韓世忠這樣的猛將,還是選擇向金國稱臣。南宋是金的藩屬國,在歷史上的認定是偏安政權,除了每年要向金國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名義上還是金國的子侄,真的是丟人丟到家了!如果說北宋多少有些“骨氣”,那麼南宋則是奴顏婢骨,直到滅國脊背也沒有抬起來。


歷史不退貨


都別搶,我來答。

政治上的附庸和文化上附庸的不同

紹興十一年(1142),彼時的南宋政府在宋高宗的授意和金朝達成了一項被稱之為《紹興和議》的條約,這個條約規定:

①宋向金稱臣,金冊宋康王趙構為皇帝;②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③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

從政治地位上來看,南宋因此淪為了金朝的附庸國,從理論上來說,金朝確實成為了正朔(宗主國),宋朝並沒有向遼朝稱臣,《澶淵之盟》的簽訂是宋遼成為兄弟之國,而且《澶淵之盟》的簽訂是極為成功的,換取了宋遼之間長達百年的和平。

客觀來說,由於《紹興和議》的簽訂,南宋淪為了金朝的附庸國,金朝成為了南宋的宗主國,宋朝皇帝需要接受金朝皇帝的冊封。那在政治地位上金朝確實成為了正統,這就像一直以來朝鮮、越南和琉球這些國家奉中原王朝為正朔一樣。

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不應當有所偏袒,就政治地位上來說,南宋確實一度是金朝的附庸國。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附庸關係是依靠條約來束縛,而不是以文化,這一點很重要。但《紹興和議》在1161年被金海陵王完顏亮撕毀。

這也就意味著宋金之間的政治地位關係不復存在,因此我們只能說南宋只是在政治上一度淪為金朝的附庸國,在某個時間階段,金朝確實成為了正統,這是金人值得驕傲的。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金朝可以被列入正統王朝之中,而將南宋派出到正統王朝以外。因為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南宋始終只是在政治地位上以條約的方式成為金朝的附庸國,而不是在文化上淪為金朝的附庸國。

正因為在文化上南宋並沒有淪為金朝的附庸,簡單來說南宋並沒有放棄衣冠文化,融入到金朝的遊牧文化中,所以金朝並不能夠作為繼承漢文化的正統王朝。恰恰相反的是,金朝在金熙宗時代積極推行漢化政策,金熙宗本人也深受漢文化的薰陶。

熙宗自為童時聰悟,適諸父南征中原,得燕人韓昉及中國儒士教之。後能賦詩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象戲,盡失女真故態矣。視開國舊臣則曰‘無知夷狄’,及舊臣視之,則曰‘宛然一漢戶少年子也’——《大金國志》

可見,雖然金朝憑藉強悍的軍事實力迫使羸弱的南宋向金朝低頭,但這並不是文化上的征服,只是政治上的征服,它迫使宋高宗在政治上向金朝低頭,但並沒有迫使南宋漢人在文化上向金朝低頭,甚至放棄漢人文化,改變風俗和服裝,融入到金人的風俗中。

這一點,即便是在元朝和清朝時期都沒有實現。

所以,正因為在文化上金朝並沒有取代南宋,所以不能把金朝視為正統王朝,儘管它統治了漢人文化的核心中原地區。但需要注意的是彼時周邊的國家依然是以漢文化為正朔。


關於正統意義的“居正”和“一統”

實際上我們必須認識到“正統”中的“正”究竟是正在哪裡?它的統又在哪裡?是“正”重要?還是“統”重要?

最初的大一統思想是指在地域和文化上的高度統一,《呂氏春秋》中解釋說“王者執一,而為萬物正。一則治,兩則亂”,這裡的“一”顯然就是作為一統的依據,統的是什麼東西,就是這個“一”,而這個“一”就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統一秩序。

就像《漢書.王吉傳》中闡述的那樣:

《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

什麼叫六合同風,這裡的六合是指戰國時代被秦國消滅的六國,六合同風自然是說六國最後都融入到了秦國倡導的文化秩序之中,九州共貫是指天下都執行一種法統。

真正系統闡述大一統思想的是董仲舒,他在《舉賢良對策》中對漢武帝說: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實際上董仲舒的倡導和李斯的倡導都是一樣的,李斯對秦始皇說:

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史記·秦始皇本紀》

可見董仲舒和李斯在國家完成地理和政治上的統一後,開始尋求文化上的統一。但秦始皇沒有搞成功,最後董仲舒搞成功了,儒家從此成為了漢人文化的主流,其中也包括道家學說,以及其他百家學說。

只是儒家成為官方的主流而已,所以這時候的“正統”有了文化上新的內涵,怎麼理解這個正呢?孔子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為什麼孔子有底氣說這種話呢?實際上就是彼時的漢人已經較周邊的遊牧民族孕育出了禮儀文化。

因此“華夷之辯”的核心並不在於民族身份,而在於禮儀文化,這種禮儀文化主要是以《周禮》為源頭,因此“華夏”成為了當時用來區別周邊民族的一種民族概念。

所以韓愈在《原道》中說: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意思就是諸侯們如果採用夷狄的禮儀,那就把它視為夷狄;採用中國的禮儀就把它視為中國(身份認同);

那什麼叫華夏呢?

《春秋左傳正義》中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左傳·定公十年》中:“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可見,“衣冠文化”才是漢人文化的核心,彼時的華夏族之所以用蔑視的眼光評價周邊的民族,就是因為華夏人已經率先孕育出某種高度上的道德和禮儀文化。

因此,“正統”中的“正”實際上就是指對這種“衣冠禮儀文化”的傳承,只有傳承這些文化的王朝才能被稱之為正統,而“統”既指的是地域上的統一,也是文化上的統一。我們可以鮮明的看到,漢人的文化從夏商周時代就開始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所以當時的南宋雖然在政治地位上淪為了金朝的附庸國,但在文化上並沒有淪為附庸,南宋依然傳承著漢文化的精髓,依舊是漢文化圈的主導者。即便金朝在軍事上取得統治地位,但在文化上依然不得不向漢文化圈臣服和融入。

歐陽修在《正統論》中說:

統天下而得其正,故系正焉。統而不得其正者,猶弗統乎爾。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一個王朝不僅統一天下,而且地位合法,繼承了文化傳統,那麼它自然是正統的。但如果只是完成了天下的統一,但是文化地位上並不屬於正統,那麼自然難以說它是正統。

理學家程頤也辯論說:

禮一失則為夷狄,再失則為禽獸。聖人恐人之入夷狄也,故《春秋》之法極謹嚴,所以謹嚴者,華夷之辨尤切切也。

可見,這個“禮”才是作為正統的標誌。但我們可以看到,金人在文化上還是處於弱勢的,他們沒有自己系統的文化,所以只能選擇融入到漢文化圈中。

因此也就不難怪五胡十六國時代,明明是匈奴人的劉淵也試圖給自己的政權披上繼承漢朝大統的外衣,他建立國家名叫就以“漢(前趙、或稱漢趙)”為國號,還辯解說:

淵謂群臣曰:“昔漢有天下久長,恩結於民。吾,漢氏之甥,約為兄弟。兄亡弟紹,不亦可乎!”乃建國號曰漢——《資治通鑑》

可見這些遊牧民族內心知道,儘管佔據了北方中原,但是由於文化上並不屬於漢文化圈,所以無法成為天下正統,因此必須要主動融入,如北魏、元朝、清朝,或者把自己的政權和漢文化建立聯繫。

所以,雖然南宋一度淪為金朝的附庸國,但是在文化地位上,它依然是中國的正統王朝。不因為別的,就因為它繼承了漢文化,但金朝顯然並沒有,所以像東晉和南宋雖然都偏居南方,但是由於依然繼承這漢文化的核心。

因此它們依然是正統王朝,只能說把他們視為大一統王朝確實有點牽強,這是就疆域上而言,但是在文化上它們無疑仍然是文化上的宗主國。所以東晉人逃亡南方時用的詞彙就很有說明性,叫做“衣冠南渡”。

這裡的衣冠顯然就說明了東晉和北方十六國的不同,另一方面《紹興和議》維持的時間也不長,僅僅才19年後就被金朝單方面撕毀。南宋和金朝之間在政治上的附庸關係也就不存在了。

其實正如同馬克思所說:

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

理解了馬克思的這句話,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即便元朝和清朝漢人在軍事上被征服,但依然沒有丟失自己的文化,最後反而讓他們融入到漢文化中。漢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實際上依靠的正是強悍的文化生命力。

因此,從另一方面來說,否定儒家就是在否定中國文化,否定這種文化上的正統性。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首先這個問題有很大錯誤。

宋朝對遼國並沒有稱過臣,按照澶淵之盟來看,宋遼為兄弟之國。當時的宋真宗為兄,年幼的遼聖宗為弟。

這樣來看,宋朝比遼國還要稍高一點。

而金國則是後起之秀了,是消滅了遼國而開國的,當然金國後面還把北宋給滅了。

也就是說宋朝在北宋時期並沒有對遼國稱臣過,屬於當時正統之一。

而宋朝在南宋時期的確對金國是先稱臣後稱侄,但這不能否定南宋正統之一的地位。

首先北宋和南宋是一脈相承,都屬於宋朝一部分,總不能因為後面南宋稱臣稱侄,從而否定整個宋朝的正統地位吧?

其次雖然南宋對金國先稱臣後稱侄,但不能以此全盤否定宋朝的。就文化來說,南宋的文化在當時可謂是首屈一指的,可謂是登峰造極的,這點是金國所不能比的。

所以就宋朝在當時的時期,還有按照元朝修史的角度來看,屬於是正統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


宋安之


無論是遼、宋、金三朝的哪一朝,對內肯定都不會認為自己不正統,而對外也肯定不會認為其他人正統。

因此,這正統與否的問題主要還是在於後世的評價。

首先需要對兩個謠言進行闢謠:

  • 宋朝沒有對遼朝稱臣。

“澶淵之盟”規定宋朝、遼朝兩國是“兄弟之國”,兩國的皇帝地位平等。


  • 宋朝也不是一直對金朝稱臣。

宋朝稱臣於金,這是1141年“紹興和議”的內容,宋朝皇帝必須被金主冊封。

在1165年的“隆興和議”中,宋朝取消了對金稱臣這一項,兩國關係變成“叔侄之國”。

同樣,在1208年的“嘉定和議”中也沒有對金稱臣,兩國關係改為“伯侄之國”。

明確了上面兩個問題,我們再來討論正統性的事。

宋朝雖然是弱勢,但擁有自己的年號、曆法、服制……等等,並沒有完全喪失正統性。而無論是遼朝還是金朝,畢竟沒有統一全國,也不具備完全的正統性。


因此,入元以後圍繞孰為正統的問題,學者們可以說是爭論不休。

直到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丞相脫脫等人決定編修遼、金、宋三史,裁定這三朝各為正統,才徹底解決了問題。

其實,正不正統都是後世的說法罷了。


HuiNanHistory


這裡先澄清一下:北宋沒有向遼稱臣,二者間互為兄弟。南宋向金稱臣,後來二者間為叔侄關係。

既然牽扯到正統的問題,我們就先來看一下何為正統。

正統,出自儒教聖經《春秋》一書,又稱法統、道統、禮儀之統,意思是以宗周為正,尊先王法五帝,為天下一統。《漢書》曰:"《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審己正統而已"。其中包括血統上的嫡長子繼承製以及文化上的華夷之辨。周禮和春秋大義是衡量正統的標準,中原王朝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統,還往往標榜本朝皇帝先祖是五帝感生,以獲得政治上的統治合法性。對正統的追求稱為撥亂反正、尊王攘夷。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北宋的正統性毋庸置疑。

但也有人認為北宋和遼之間簽訂的澶淵之盟乃是城下之盟,喪權辱國。此話不假,澶淵之盟的背景是1004年秋,遼蕭太后和遼聖宗揮軍南下。眼見兵雄馬壯的遼軍兵臨城下,深諳《孫子兵法》的宋真宗立馬成了孫子,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準備收拾行李南逃(哦,按照古代的說法應該叫南狩),結果被寇準寇老西攔住了。

經過寇準的力勸,方才安定了那個躁動不安的心,並親自到澶淵督戰。雖然並不清楚寇準對宋真宗說了些什麼話,但是能將皇帝留下,並能御駕親征,這個人的實力確實可見一斑。

皇帝親自督戰的效果立竿見影。本來被遼軍打的節節敗退的宋軍,突然像是打了雞血般興奮。不僅堅守住了陣地,還在澶州以八牛弩射殺了遼將蕭撻覽。

就這樣雙方都不願意輕舉妄動,場面一度冷了下下來,開啟了大眼瞪小眼的對峙局面。但是這麼耗下去也不是個辦法,要知道遼朝可是蕭太后,萬一和宋真宗雙方眉來眼去久了,這下可就笑話了。於是雙方愉快的簽訂了澶淵之盟,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北宋和遼之間開啟了百年之久的互惠互利。

所以,雖然從盟約內容上看,北宋損失了錢財,但是卻切切實實的消了災。

再看南宋,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宋高宗趙構是在著名的靖康之恥後成功上位的。而後就蝸居南方,對北方失去的土地再也收復的心情。

不過這也為一群憂國憂民的文人騷客製造了良好的創作環境。一大批膾炙人口又威武雄壯的詩歌被創作了出來。

1.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林升)

2.死去原知百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3.先天下之優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4.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
5.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垢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

對於南宋而言,失去了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原地區,也失去了儒家文化的起源地齊魯地區。似乎已經失去了正統一說。

但是,為金人所佔據的這些地區卻並沒有為史學家認定為正統。原因無外乎是因為作為遊牧民族帶來的是一種外部文化。一方面沒有像滿清一樣一統全國,所以存在爭議。另一方面,作為外來民族文化上和中原文化並沒有完全相容。所以,正統依舊在偏居一偶的南宋身上。


Crazy歷史


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西漢-東漢-曹魏-西晉-東晉-北朝-南朝-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中國歷史上的正統王朝,講究首要是傳承,傳承這點很重要。這也就是在秦以後各個王朝對“傳國玉璽”如此重視的原因。另一重要依據是得到後續王朝的承認。

在中國歷史上比較有爭議的王朝正統有三個時期:

一是三國時期,魏蜀吳誰是正統的問題,曹丕帝位來自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並且魏國勢力範圍為傳統中原地區,魏國的正統帝位得到了後世王朝及史學家們的承認。

二是東晉時期,西晉末年,晉元帝渡江,建都建業(今江蘇南京),中原士族 “衣冠南渡”。東晉得續正統是因為政權是西晉的延續,並且北方的少數民族割據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更替頻繁,沒有形成穩定的政權。

三是就是題主關注的南宋、金對峙時期

金在攻破汴梁滅北宋後確實佔據了中原地區,但並沒有徹底消滅宋王朝政權。趙宋政權在趙構(唯一沒有被俘虜的皇子)領導下繼續延續,並且在制度、文化各個領域全面領先。這一點與東晉的情形是相似的。

題主關注的南宋向金稱臣納貢,我們先看看在南宋之前另兩次正統王朝向非正統稱臣的例子:一個是五代的後晉向遼稱臣並割讓“幽雲十六州”;另一是初唐時期向突厥稱臣。這兩次並沒有影響兩朝代的正統地位。


稱臣納貢是維護政權保持邊疆穩定的一種外手段,在我看來這只是外交上的一種策略,與王朝是否正統沒有實質上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