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間距50米選多少層合適?

珍妮24472801


可以簡單的考慮一下,一層層高3米,也就是如果是30層的話倒數16層每一層都能採光。當然冬天和夏天日照的高度不同,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實地去上下午看一看,最踏實!



大楊的地產生活圈


您好,您的問題有些不清楚,樓間距50米,想知道一下總層高,是高層,還是小高層,樓高多少米。

1、如果是33層的高層,你想追求採光好的話:

①如果你的兩邊還有高樓,最低也得買到25層以上;

②如果你看的樓在最東側沒有其他遮擋,選到最東邊的單元買16以上;

③如果你看的樓在最西側,旁邊沒有其他高樓,買到22以上;

如果是33層的,就按2.9米的標準層高,屬於百米高樓,的看你小區樓體的佈局。

有的小區朝向偏西南,按照冬天最短時間也能在將整個樓都採光三個小時以上。

如果正南朝向那就東單元上午好一些,西單元下午好一些,指的是20樓以下,如果是15以下采光時間會更短。

2、除了採光的需求,看你有沒有風水學上的講究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大家最不喜歡的是:

1—3層(下水)

8(七上八下)

13(國外講究)

14(要死)

18(地獄)

頂層(漏雨的風險)

選擇性大的話避開這些樓層。

3、選擇建議:

①我們暫且先把樓分為低區1—10、中區10—22、高區23—33;

②採光和視野最好的是高區;

③中區採光可能達不到全天採光,但是日照時間肯定能達到3—6個小時(分樓層);

④低區,發生火災或者地震,逃生便利,目前國內百米雲梯有,但不是每個城市都有,一下也調不過來,但是有個火災啥的,十層左右的雲梯消防隊還是隨便都能開過來的。就是光線差一點。

⑤現在買高層不用擔心停電爬樓梯,新建小區都有備用電源,目前城市的發展已經可以做到不會長時間的停電,最多線路檢修停一天備用電絕對夠使。而且一般都是兩部電梯,不可能同時壞。

4、以上是我個人的分析,建議不是特別追求採光的話選擇12層,15層,10層,16層。要是想買高一點的別看22或者25啥的,直接次頂層,反正也住的高了,也不在乎多高几層,次頂層價格有優勢,視野又好。

我一直都認為只要上午能照著陽光就好,家裡有朝氣,下午照不照都一樣,想我們家來說一天都能照著,但我們一天在上班,早出晚歸,沒有用[捂臉]有時候我父母來了,下午他們還嫌曬。

我和我媳婦都是從事地產的,現在住的12樓,我們再買房就選7樓和9樓,別的樓層絕對不考慮,不管擋不擋光[捂臉]覺得住的有安全感,我在新聞看見那高層著火著的害怕,你是管不住住戶要把電動車騎上樓的[捂臉]

有想諮詢的可以隨時問我~~看見必回[握手]





ben1129


很多購房者在買房之前都會自己先了解一些購房知識,不過關於房產的專業名詞有很多,大多數的購房者其實都不是很懂,有的朋友在售樓處選房的時候會聽到銷售人員介紹樓間距,今天小編就來講講樓間距國家標準是多少呢?樓間距50米選幾樓更好呢?

一、樓間距國家標準是多少

樓間距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因為樓層不一樣間距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樓間距要從兩個方便來看,一個是前後間距,另一個是左右間距。根據建設部制定樓間距國家標準,住宅室內空間的高度應不低於2.40米,各樓棟之間的距離南北應不小於樓高乘以0.70,東西應不小於0.50這一系數值。

1、左右間距

多層(4-6層及以下)與多層建築間距為6米;多層與高層(12層及以上)為9米;高層與高層之間為13米。

2、前後間距

樓間距(前後距)應該根據日照間距來計算。所謂日照間距:指前後兩排南向房屋之間,為保證後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於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小間隔距離。

計算公式為:tanh=(H-H1)/D,由此得日照間距應為:D=(H-H1)/tanh;

其中:h—太陽高度角;H—前幢房屋簷口至地面高度;H1—後幢房屋窗臺至地面高度;D—日照間距。

一般來講,普通小區的前後樓間距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的比值計算。市區會略小,郊區會略大。

二、樓間距50米選幾樓更好呢

樓間距50米在一般項目中已經是比較好的,擋光也會比較少。不過房屋的採光好不好,不僅要考慮樓間距,還需要結合樓層高度、周邊建築物、朝向等其他因素。

例如18層的建築,50米的樓間距是非常不錯的,18層的樓房應選擇7至13層之間比較適合,如果陽臺朝西南或南更佳,這樣的房屋陽光照射充足,不會被前棟檔住,非常適合。

三、樓間距不足有哪些影響

1、採光

現在的小區大多數都是高層住宅,如果每樓棟之間的樓間距過短,樓盤之間的密度就很大了,太陽能夠照射到的面積就越小,造成的後果除了光線比較暗,大白天也要開燈之外,還會讓房間內溫度較低,且比較潮溼,這一點非常直觀的體現在了低樓層的住戶。

2、隱私不夠

如果兩棟樓之間的距離過短,那麼隔壁棟樓的住戶就能直接看到自己家裡面的狀況,如果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鄰居觀察到,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毫無隱私可言,同時距離太近的話噪音也會很明顯。

3、未達建築標準

高層建築之間的樓間距是由明確的建築標準要求的,要求高層建築之間的距離應按照該標準執行,樓間距過近的小區在安全上也是存在重大隱患的,樓間距不足的小區就面臨著未達建築標準的問題。

以上就是關於樓間距國家標準是多少以及樓間距50米選幾樓好的介紹了,樓間距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購買期房的朋友們,沒有辦法實地感受房屋的居住條件,就需要通過這些數值來判斷了。

當然說了這麼多,唯一的就是你的有房子,沒有住房的夥伴抓緊時間購買吧!


房產諮詢師10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樓間距50米情況下,選擇樓層也是有很多其它因素影響。包括樓棟層數、樓棟高,單元寬度,有無臨街臨路,有無忌諱樓層。

1、樓棟層數區分為多層(7層下無電梯)、洋房(7層下有電梯)、小高層8-18、高層19-25、大高層25-34。

如果是多層,樓層金三銀四。

洋房5層性價比高,三四層其次。

小高層12層及以上,採光無影響。

高層16層及以上,個人喜好。

大高層20層左右,視線採光極佳。

以上均是正常層高2.9米-2.95米

2、單元寬度,比如前面樓棟是一個單元,那麼影響本樓棟採光的時間就短,相應便可以選擇低幾個樓層了。如果單元數多,樓棟整體很寬,影響的採光面寬,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高一些的樓層,保證採光無影響。

3、有無臨路,考慮噪音影響。沒有臨路的話,主要看採光參考以上,如果臨著馬路,那麼要看樓棟距離馬路的距離,如果距離在最低距離20米,那麼層數選擇15米以上,及5層以上。如果距離50米以上了,那麼便不能太高了。

4、忌諱樓層,一般介意2-4-14-18-24-頂層。相應的開發商也會在這幾個樓層有一定的優惠,2層多為下水最低層,頂層有冬冷夏熱的一些影響,雖然目前建築水平高了,但是這些不可避免。但因為便宜,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房產專業知識賈東昇


一、樓間距國家標準是多少

樓間距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因為樓層不一樣間距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樓間距要從兩個方便來看,一個是前後間距,另一個是左右間距。根據建設部制定樓間距國家標準,住宅室內空間的高度應不低於2.40米,各樓棟之間的距離南北應不小於樓高乘以0.70,東西應不小於0.50這一系數值。

1、左右間距

多層(4-6層及以下)與多層建築間距為6米;多層與高層(12層及以上)為9米;高層與高層之間為13米。

2、前後間距

樓間距(前後距)應該根據日照間距來計算。所謂日照間距:指前後兩排南向房屋之間,為保證後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於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小間隔距離。

計算公式為:tanh=(H-H1)/D,由此得日照間距應為:D=(H-H1)/tanh;

其中:h—太陽高度角;H—前幢房屋簷口至地面高度;H1—後幢房屋窗臺至地面高度;D—日照間距。

一般來講,普通小區的前後樓間距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的比值計算。市區會略小,郊區會略大。

二、樓間距50米選幾樓更好呢

樓間距50米在一般項目中已經是比較好的,擋光也會比較少。不過房屋的採光好不好,不僅要考慮樓間距,還需要結合樓層高度、周邊建築物、朝向等其他因素。

例如18層的建築,50米的樓間距是非常不錯的,18層的樓房應選擇7至13層之間比較適合,如果陽臺朝西南或南更佳,這樣的房屋陽光照射充足,不會被前棟檔住,非常適合。

三、樓間距不足有哪些影響

1、採光

現在的小區大多數都是高層住宅,如果每樓棟之間的樓間距過短,樓盤之間的密度就很大了,太陽能夠照射到的面積就越小,造成的後果除了光線比較暗,大白天也要開燈之外,還會讓房間內溫度較低,且比較潮溼,這一點非常直觀的體現在了低樓層的住戶。

2、隱私不夠

如果兩棟樓之間的距離過短,那麼隔壁棟樓的住戶就能直接看到自己家裡面的狀況,如果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鄰居觀察到,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毫無隱私可言,同時距離太近的話噪音也會很明顯。

3、未達建築標準

高層建築之間的樓間距是由明確的建築標準要求的,要求高層建築之間的距離應按照該標準執行,樓間距過近的小區在安全上也是存在重大隱患的,樓間距不足的小區就面臨著未達建築標準的問題。

以上就是關於樓間距國家標準是多少以及樓間距50米選幾樓好的介紹了,樓間距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購買期房的朋友們,沒有辦法實地感受房屋的居住條件,就需要通過這些數值來判斷了。




聯城地產劉迪國


首先要看小區整體的樓體分佈,容積率多少,如果是低密度洋房社區,整體樓層可能是在6-8層樓,那選擇次頂層是比較合適的,如果是容積率比較高的小區,那說明樓層都比較高,可能都是十多二十層左右,那在選擇樓層的時候也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選擇,如果自身恐高,年紀比較大者,那就不建議選擇樓層太大,比較樓層低點,上下樓也方便,更接地氣,如果想要景觀視野效果好點,那可以往高點選


李深谷


樓間距50米選多少層合適?

首先說一下,樓間距最主要的是對採光的影響,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樓棟前左右的樓層高低和分佈有會對採光有影響

一、樓間距多少不影響採光

小區的歐間距要從兩個方便來看,一個是前後間距,另一個是左右間距。根據建設部制定樓間距國家標準,住宅室內空間的高度應不低於2.40米,各樓棟之間的距離南北應不小於樓高乘以0.70,東西應不小於0.50這一系數值。

1、前後間距

樓間距(前後距)應該根據日照間距來計算。所謂日照間距:指前後兩排南向房屋之間,為保證後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於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小間隔距離。

計算公式為:tanh=(H-H1)/D,由此得日照間距應為:D=(H-H1)/tanh;

其中:h—太陽高度角;H—前幢房屋簷口至地面高度;H1—後幢房屋窗臺至地面高度;D—日照間距。

一般來講,普通小區的前後樓間距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的比值計算。市區會略小,郊區會略大。

2、房屋左右間距

多層(4-6層及以下)與多層建築間距為6米;多層與高層(12層及以上)為9米;高層與高層之間為13米。

二、樓間距50米怎麼樣

樓間距50米在一般項目中已經是比較好的,擋光也會比較少。不過房屋的採光好不好,不僅要考慮樓間距,還需要結合樓層高度、周邊建築物、朝向等其他因素。

例如18層的建築,50米的樓間距是非常不錯的,18層的樓房應選擇7至13層之間比較適合,如果陽臺朝西南或南更佳,這樣的房屋陽光照射充足,不會被前棟檔住,非常適合。

三、樓間距不足有什麼危害

1、採光不好

樓間距應該採光條件,這一點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如果每樓棟之間的樓間距過短,樓盤之間的密度就很大了,太陽能夠照射到的面積就越小,造成的後果除了光線比較暗。

2、隱私不夠

樓間距過短,對面的住戶就能清楚的看到自己家裡的狀況,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毫無隱私可言,同時距離太近的話噪音也會很明顯,兩樓之間穿行的行人、車輛的聲音會清晰地傳進屋內。

3、安全問題

樓間距不足就會使得小區內的過道設計的偏窄,小區內的內部行車擁堵問題不容忽視,尤其是現在很多小區車位比不足,業主停車會擠佔行車道。如果發生什麼意外,消防車輛進出都費勁。

以上就是關於樓間距多少不影響採光以及樓間距50米怎樣的介紹了,樓間距是會影響到房屋的採光效果的,但是用一個固定的樓間距數字來判斷房子的採光是不正確的,大家在選購房屋的時候還需要結合一些其他的因素來看。





小閆看房Vlog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1.普通小區計算,根據樓高:樓間距=1:1.2.樓間距50米,可以計算出樓高在42米最合適,如果每層3米,在16層最合適。所以買的話,應選擇16層以上,視野開闊,有利於日照時間,採光和通風都比較好!

2.如果知道樓層高度,買黃金樓層,黃金分割點是0.618,比如30 層房子,則30*0.618=18.54.所以30層房子買19層以上比較合適

3.如果樓高超過100米,設備層不建議,因為設備層有機器,聲音比較大,另外還有滲水的風險。

4.腰線層不建議買,腰線層在樓的外立面都有突出的造型,只要凸出半米,就會影響室內採光。另外還有滲水的可能,影響視野!

5.頂樓不建議買,頂樓都知道冬冷夏熱,雖然現在施工工藝不錯,但是還是有滲水的可能。6.一樓儘量不要考慮,私密性太差,噪音大,蚊蟲比較多。另外一樓外邊都是回填土,綠化等,可能室內潮溼,對後期居住影響很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水電周老師


樓間距當然越大越好,但通常開發商蓋房子為了在容積率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多蓋房子。

你可以這樣算,一般樓間距和南向那一面樓高之比小於1.5就可以,也就是50米樓間距最大樓高是75米,按照3米一層的話,大概是25層,再多采光低層的採光就要受影響。

可以選擇中間靠上的樓層。這樣的樓層滿足採光更多、觀景效果更好、外界噪音更小的特點。


樓鑑樓鑑


很多購房者在買房之前都會自己先了解一些購房知識,不過關於房產的專業名詞有很多,大多數的購房者其實都不是很懂,有的朋友在售樓處選房的時候會聽到銷售人員介紹樓間距,今天小編就來講講樓間距國家標準是多少呢?樓間距50米選幾樓更好呢?

一、樓間距國家標準是多少

樓間距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因為樓層不一樣間距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樓間距要從兩個方便來看,一個是前後間距,另一個是左右間距。根據建設部制定樓間距國家標準,住宅室內空間的高度應不低於2.40米,各樓棟之間的距離南北應不小於樓高乘以0.70,東西應不小於0.50這一系數值。

1、左右間距

多層(4-6層及以下)與多層建築間距為6米;多層與高層(12層及以上)為9米;高層與高層之間為13米。

2、前後間距

樓間距(前後距)應該根據日照間距來計算。所謂日照間距:指前後兩排南向房屋之間,為保證後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於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小間隔距離。

計算公式為:tanh=(H-H1)/D,由此得日照間距應為:D=(H-H1)/tanh;

其中:h—太陽高度角;H—前幢房屋簷口至地面高度;H1—後幢房屋窗臺至地面高度;D—日照間距。

一般來講,普通小區的前後樓間距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的比值計算。市區會略小,郊區會略大。

二、樓間距50米選幾樓更好呢

樓間距50米在一般項目中已經是比較好的,擋光也會比較少。不過房屋的採光好不好,不僅要考慮樓間距,還需要結合樓層高度、周邊建築物、朝向等其他因素。

例如18層的建築,50米的樓間距是非常不錯的,18層的樓房應選擇7至13層之間比較適合,如果陽臺朝西南或南更佳,這樣的房屋陽光照射充足,不會被前棟檔住,非常適合。

三、樓間距不足有哪些影響

1、採光

現在的小區大多數都是高層住宅,如果每樓棟之間的樓間距過短,樓盤之間的密度就很大了,太陽能夠照射到的面積就越小,造成的後果除了光線比較暗,大白天也要開燈之外,還會讓房間內溫度較低,且比較潮溼,這一點非常直觀的體現在了低樓層的住戶。

2、隱私不夠

如果兩棟樓之間的距離過短,那麼隔壁棟樓的住戶就能直接看到自己家裡面的狀況,如果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鄰居觀察到,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毫無隱私可言,同時距離太近的話噪音也會很明顯。

3、未達建築標準

高層建築之間的樓間距是由明確的建築標準要求的,要求高層建築之間的距離應按照該標準執行,樓間距過近的小區在安全上也是存在重大隱患的,樓間距不足的小區就面臨著未達建築標準的問題。

以上就是關於樓間距國家標準是多少以及樓間距50米選幾樓好的介紹了,樓間距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購買期房的朋友們,沒有辦法實地感受房屋的居住條件,就需要通過這些數值來判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