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山風景區自駕遊攻略?

雨林174199971


歷山很有多個景區,其中包括舜王坪,女英峽,下川遺蹟,娥皇谷等。

歷山坐落於沁水縣和垣曲縣的交界地帶,最高的山峰是舜王坪,海拔高達2358米,這也是歷山景點的核心所在。舜王坪擁有一片原始森林,每年的6月末到9月初是這裡最美的季節,山花漫爛點綴在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中,如果喜歡攝影,來這個地方一定會得到滿足。

開車經過景區入口,沿著主路大約2公里就到了遊客服務中心,在這裡可以住宿吃飯,值得一提的是晚上這裡還有篝火晚會,偶爾有一些演出。

總之歷山的美最終還是得去親自體會才知道。




託你剪輯


歷山,是中條山脈的一段,位於山西南部地區翼城、垣曲、陽城、沁水4縣的交界處,總面積為100平方公里,最高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相傳舜王當年耕治此山時,曾編制了黃河流域的物候歷——《七十二候》,故後人稱此山為歷山。境內峰巒疊翠,高距雲表,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著華北地區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在這裡,自然風光、原始森林和古人類文化融為一體,集旅遊、探險、狩獵、考古、寫生、度假為一身的綜合性風景區;是一個大氣、土壤、水源、環境質量品位極高的、無汙染的自然風景區。 山西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4800公頃,1983年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暖溫帶森林植被和珍稀動物。

地址: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中下線

自駕:1、太原——大運高速(經晉中、臨汾、侯馬)——侯馬——垣曲——華峰—歷山;

2、鄭州——焦作——濟源——邵原——英言——歷山;

3、西安——潼關——風陵渡——運城——垣曲——歷山;

4、石家莊——邯鄲——長治——晉城——沁水——歷山。

主要景點

歷山風景區納九州俊秀,雲瀑溪澗冠絕古今;匯四海奇麗,澗山林海,異彩紛呈,是山西省十四個重點旅遊區之一。

歷山風景區

清代詩人張爾墉遊歷山時,曾留下美好的詩篇《登歷山》:“古帝躬耕處,千秋跡已迷。

舉頭高山近,極目亂峰低。花開聞幽徑,泉聲過遠溪。

黃河遙人望,天際一虹霓。”歷山風景區已開發有舜王坪、皇姑幔、獼猴源、迎客松、白雲洞、東峽、西峽、山迪巖、下川遺址七大景區一百多個主要景點,景觀類型各有特色。

舜王坪

舜王坪,海拔2358米,為歷山第一高峰。位於垣曲縣東北部的垣曲、沁水、陽城交界處,是歷山風景區的主景區,垣曲、沁水、翼城方向均可上山,垣曲景區開發較為完善,附近有歷山度假村和眾多農家樂。

景區內植被旺盛、溝壑縱橫、山巒奇秀、飛瀑奔騰,自然、人文景觀眾多,有南天門、松林陣、斬龍臺、鈷累坡、舜王廟、舜王犁溝等30餘處。

坪上5000餘畝亞高山草甸,相傳為舜王躬耕之地。其南邊懸崖峭壁下,為2。3萬畝的歷山原始森林。起伏的山巒,婉若綠色海洋中的小島,隨波盪漾,蔚為壯觀。

七、八月間,5000餘畝的草甸上繁花似錦、猶如天宮飄落的地毯。

人在其中,雲在腳下,真是天上人間。登上舜王坪,朝看日出,去霞煙飛;晚看夕陽,浮於天際;縱府遠山,奇峰疊宕、黃河如帶;橫看林海、綠波翻浪、混溝在攬,歷山全貌盡收眼底。

皇姑幔

位於垣曲縣歷山鎮國家級歷山自然保護區內。有豐富的原始森林資源和眾多奇峰、秀瀑、幽谷、怪樹等自然景觀。

主峰皇姑幔,海拔2134米,為歷山第二高峰,相傳是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生活起居的地方,因時常雲霧迷漫、形若幔帳而得名。

沿舜王當年奔赴歷山舜王坪的曾經之道——鑰匙溝循路而上,石猴相迎、龍虎歡騰、大象低首、秀女唱歌,曲曲折折、時開時闔、一步一景。登上幔頂,北望舜王坪之雄姿,巍然屹立;西俯七十二混溝(原始森林)之林海,綠浪滔天;南觀鋸齒崇山32個雄偉山峰,天兵天將;東望雲蒙山之美境,祥雲繚繞,恰似人間仙境。

獼猴源

位於垣曲縣東北部與陽城縣的交界處,是歷山風景區特建的歷山珍奇動植物觀賞園。這裡聚集著千餘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條獼猴;種植著的百十種珍貴的歷山野生植物;連香樹、山柏樹;自峽谷深處流出的西峽河,是娃娃魚(大鯢)的棲息地,河水清徹見底,水底的石頭五彩斑斕,煞是好看。走進獼猴園,靜觀珍奇植物,爭奇鬥妍,盡展妖姿;動看人猴相戲,各顯溫馨;遠眺歷山雄姿,獨震一方;近戲高山流水,大鯢鬧春,一幅人類與自然合協統一的畫卷躍然筆端。

迎客松

迎客松是一棵有400多年生長曆史的蒼勁有力的古華山松,是我省現存最古老的華山松之一。已被列入《山西省古稀樹木大全》。它高約8米,粗3米有餘,樹冠12米。它雖不是歷山最大和最古老的樹,但樹枝粗壯,主枝盤繞著向外伸展,恰似龍鳳相依。當地老百姓的風俗,每年都要來大樹下燒香磕頭,青年男女,新婚夫婦祈禱婚姻美滿,白頭到老;中老年人祈求消災去病,健康長壽。古時也有“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之說。因此,迎客松被人們敬之為“神樹”。

白雲洞

歷山地處石英砂岩和石灰岩結合部,具有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徵。經過億萬年河流的變遷升降,形成了眾多的溶洞和地下岩溶奇觀。在這溶洞群中,最為壯觀的要數白雲洞。

白雲洞的形成距今約4億多年,是我國北方第一個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天然大溶洞,是我省洞穴旅遊的一張王牌景點。下面,請大家隨我進洞參觀。已初步探清洞深2000多米,最高處27米,最寬處30米。洞中有洞,時開時合,時隱時現,洞中形態各異的鐘乳石,組成了千姿百態的岩溶景觀:大家看,這是笑靨如花的“童子迎賓”,這是垂涎三尺的“盜金神龜”,這是精美別緻的“玲瓏寶塔”、形象逼真的“駱駝仙人”,這是風景秀麗的“江南小景”。請大家再隨我往裡走,裡邊還有栩栩如生的“歷山三寶”等四十多個景觀。洞內滴水成音,餘音繚繞,漫步其中,彷彿進入一座藝術雕塑的宮殿。洞內的穴球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穴球,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斬龍臺

龍翻訕西北部的百丈絕壁上,有一塊像戲臺狀的巨大平臺。石頭上自然形成有大片如鮮血的斑痕,這就是歷山的百景之一斬龍臺。

相傳,舜耕歷山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安居樂業。有一年旱魃作怪,久旱無雨,禾苗乾枯,舜急命小龍細雨潤地,而小龍因與懷姑相約,違背舜令,急施暴雨,造成山洪暴發,將一個完整平坦的歷山衝得千溝萬壑。舜王因此發怒,在此將小龍斬首。

為教育後人“做甚務甚”,所以舜帝讓那斑斑血跡常存不沒以示後人。

滴奶泉

滴奶泉為舜王坪頂萬丈石崖邊的一眼泉,水量雖不算太大,但一年四季都從不間斷,傳說為娥皇擠奶的地方。至今還流傳著“娥皇擠奶大節頭,高山頂上水長流”的動人故事。這裡的水質甘甜,人們到坪上,都要爭著喝幾口,或者給家人帶幾瓶,傳說能治百病,當地百姓敬之“神水”。

舜,名重華,史稱虞舜,炎黃聯盟首領。為中華民族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據《史記》記載:“舜生於蒲阪(今永濟市),漁於獲澤(今陽城縣),耕於歷山”。歷山舜王坪上至今還遺存有舜王廟。

舜作為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度過程中部落聯盟首領,積極為民請命,以仁義治天下,以德服天下,愛民如子,一生獻身治水事業,他的功德世代傳誦,在百姓中有口皆碑。歷代帝王每每以功德自比於舜,給舜頭上加上了耀眼的光環,給舜的身上蒙上了神秘色彩。而廣大群眾出於對明君的渴望,也把舜帝加以神化。久而久之,舜從部落首領上升為帝,上升為舜王,上升為神,留下了美好的傳說和不朽的豐碑。舜當年又是怎樣成為首領的呢?傳說堯生有七男二女,合稱九子,他覺得七個男兒中沒有一個是理想的治水人物,於是外出訪賢。在歷山頂上,他見到了正在耕地的舜。舜耕地時手持皮鞭卻不打牛,而是在犁杖的扶手上掛個簸箕不時的敲打,牛聽到敲打簸箕的聲音,就不停地向前拉,這給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感到舜是一個善良的、愛惜民力的人。經過三年的考察,他看到舜耕治的地區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歷山頂上他聽到舜彈的五絃琴,口唱《南方》:“南風之燻兮,可以解吾民之溫兮,南方之時合兮,可以彰吾民之財兮。”表達了他治理天下的壯志。堯便下決心,廢九子而讓賢於舜,並讓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舜。後人為紀念舜王,便把他當年耕治的這個地方叫做舜王坪。

歷山鎮

歷山鎮位於中條山麓、垣曲縣東北部腳下、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全鎮國土面積為396平方公里。境內礦產、旅遊資源豐富,煤、鐵儲量可觀,山、林、水、洞齊全,歷山主峰海拔2358米,為晉南最高峰,峰頂5400餘畝的亞高山草甸,全國罕見。歷山自然保護區內有華北地區至今保存完整的唯一的一片核心面積為1.2萬畝的原始森林,被譽為“華北地區動植物物種基因庫”。近年來,該鎮以市場為導向,緊緊圍繞“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旅遊活鎮”的指導思想,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以蠶桑、乾果、木耳、猴頭、藥材等為主的特色農業,以煤、石、鐵、焦為主的重工業和以歷山舜王坪、望仙三潭瀑布為主的旅遊業。

下川村

下川村,下川古人類文化遺址,是我國考古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後一階段以細石器為主要特徵的一處石器文化遺址。主要分佈在以歷山下川為核心,縱橫二三十公里的山嶽地帶,面積4.8萬頃,以下川富峪圪地區地層保存最完整,遺存最為豐富。經科學家測定距今1.6萬至2.3萬年。下川文化遺址的細石器,代表了舊石器時代石器製作技術的最高水平,舊石器時代晚期,下川文化的主人們過著狩獵為主,採集為輔的經濟生活,自豪地走在人類先進隊伍的行列,成為石器文化的佼佼者。下川遺址的發掘不僅證明了早在2萬年前這個地方就有人類的生存活動,而且為細石器工藝傳統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主要的科學依據和資料。下川遺址在考古史上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備受中外科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地質學家的青睞。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歷山風景區的主要古人文景觀之一。











逗號5862


從太原出發,走大運高速,四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垣曲縣城,行程370公里, 一路上從過了臨汾後,就再看不到山了,一直到進入垣曲,雄渾的大山才又出現在眼前,終於來到神往已久的中條山了,這裡有11萬國軍將士在這裡浴血奮戰場景,抗擊日寇,8萬士兵英勇捐軀的悲壯情景, 夜晚入住舜都國際酒店,條件不錯,可能算這裡最好的酒店了。 早晨六點起床,出去轉了好久,才找了個地方吃了早餐,這裡想找個衛生環境好點的早餐店可不容易,出發的時候已經七點半了。然後出發走去同善的縣級公路,路修的很好,就是一路盤山,真是九曲十八彎,也不知道轉了有幾百個彎,大約兩個多小時到達目的地,歷山腳下。一路上空氣清新,青山碧野,村莊附近,大片大片金色的麥田有一米高,好不心曠神怡!看看里程錶,走了整整一百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