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差三至四歲有代溝,如何正確地看待代溝問題?

家庭燒客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認為不同時代的人,無論在思想觀念與意識 、道德與價值取向、生活方式與習慣、個人喜好與興趣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中間似乎存在一種無形的隔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代溝”現象,不可否認,受生活年代的影響,這種差異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觀存在的,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子女一旦不想和父母交流,或者長期沒有和父母在一起溝通了,就藉此為藉口,心安理得、理直氣壯地為自己辯解,說與父母有“代溝”,沒有共同語言,無法溝通,說不到一起,真是如此嗎?我看未必,縱然有“代溝”現象存在,這也不能作為一個堂皇的理由,其實細想起來,“代溝”不應當作為溝通障礙的藉口,而很多時候,“代溝”問題很容易解決,因“代溝”出現的交流不順暢多數是子女的“錯”,我為什麼這麼說?大家不妨看一下。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三十而立”,也就是在傳統習俗裡,男女基本上都是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走進婚姻的殿堂,一般也就在二十多歲有了子女,而一個人在二十幾歲正是金色年華,是一個時代潮流的最先感知著和引領者,而從這個時候子女的降生就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個社會發展階段,一直到了你二十多歲長大成人時,父母也就四五十歲左右也剛好是年富力強,對什麼新生事物感知還沒有到麻木和遲鈍的的程度,更沒有像老年人那樣年老昏花,況且他們和你是在同一時代生活過來的,能有多少生活中資訊和知識與自己形成巨大的反差,又有多少能形成代溝的東西,即使有也是極少數的領域和喜好差異,完全構不成影響溝通的主要因素。

而造成這種由於代溝使兩代人無法正常溝通的原因,往往是許多子女,不願和父母太多交流,就一些個別現象擴大化,採取先入為主的態度,就是認為跟父母說了他們也不懂,我們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潛意識裡有了這種認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願意和父母溝通了,久而久之,越不說越不通、越不同通不說,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而這些現象的根本問題是出在了子女身上,應為父母和子女生活的交集時間很長,生活中共性的東西實在太多,因此共同可聊的話題實在太多了,而你幹嘛非要找那些無法溝通的個別領域和個別話題呢?比方說父母喜歡看小品、相聲,你卻偏去和他們大聊周杰倫,他們喜歡打麻將,你非要和他們去說“吃雞”,他們喜歡廣場舞,你卻和他們大談“鬼步舞”,這樣一定會“話不投機半句多”,就是在不同的喜好裡可以找到可以溝通的地方或者學會傾聽。比方說自己的父母喜歡地方戲,我就特別不喜歡聽,但是,大多地方戲的內容都是從歷史典故里來,而這些典故大多都是大家熟知或者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這樣和父母聊劇情,就可以讓他們可心無比。父母喜歡養花草,我不喜歡,空了聽聽他們給你講養花經和養花草的樂趣,也蠻有意思。

另外,對於父母不太瞭解不太掌握的現象和資訊,作為子女應當不時的去把這些內容有意無意的傳輸給他們,其實有很多父母對於自己不知道的新鮮事物也是蠻感興趣,也很想知道,只是我們認為他們不懂或沒必要知道,而不願花心思讓他們知道,有時甚至於父母試探性或好奇性的剛問了一點,就被你們一句冷冰冰的“你們懂什麼!”或“別問了,給你們說了也不懂”給無情的懟回,導致父母對於此類的問題再也不敢問津,怕你惹你煩。這一點,我就深有體會,我和父母在溝通生活的共同話題時,也把他們不太瞭解的東西適當的講給他們,這樣的情況下,慢慢的父母也就知道了“呼嘿!哈嘿!”使用“雙節棍”的是誰了、知道了消消樂的開心,時不常的嘴裡也能給你冒出許多網絡流行語來。

從這些說明“代溝”不是很深的“溝”,它不是生活的主流差異引起的,只是由於極少數的領域和習慣差異形成的,只要子女用心、留意,這些“溝”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我們做子女願意去“填”,很容易變成“坦途”暢通無阻,因為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發現與父母有多麼明顯的“代溝”存在,也沒什麼太大的差距和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