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因為疫情苞米沒法賣,雪都要化了怎麼才能不捂了?

哈嘍785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對於東北地區的玉米收穫來說,是和我們山東地區的收穫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咱們其他的地區都是在玉米成熟了以後,家裡找個車去直接拉走了,要麼就麼在收穫玉米的時候直接把玉米棒子直接摘下來就可以了,但是東北地區的玉米畢竟種植的數量比較大,所以說他們當地是不在收穫的季節去收玉米,而且讓玉米在地裡睡大覺,因為東北地區下雪比較早,所以說等到有人買了或者是在年後的時候,扒開雪之後再去賣玉米,這個方式也是比較特別,那麼問題來了,由於疫情的問題,東北的玉米在雪堆裡馬上就要化雪了,怎麼能儘快的保住玉米呢?

由於今年的疫情導致,很多地區的農業也是受到了影響,畢竟這個疫情來的是比較突然的,疫情也是比較嚴重的,對於很多地區的春耕和農業物資方面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眼下已經快要到3月了,雨水的節氣也是已經過去了,這個時候天氣明顯的出現了回暖,那麼這個時候東北地區的玉米如果要是賣不出去,或者是不從雪堆裡扒出來,很有可能就會導致玉米地裡的玉米成為“玉米糊糊”,所以這個時候也是形勢逼人,不過從目前的疫情來看,東北地區的疫情還是比較嚴重的,尤其是黑龍江地區的疫情在增加。

最近一段時間的報道來看,東北地區除了黑龍江地區的疫情有所增長外,其他的地區的疫情還算平穩,但是對於目前東北地區的糧食價格有所上漲,由於南方部分地區的疫情受到了控制,那麼部分城市也是進行復工,尤其是農業物資方面,全國也是進行了有效的保障,允許一些運送農資物品的車輛進入農村,目前南方地區的飼料廠受到疫情的影響,目前的玉米大豆等原料都有上漲的趨勢。

此時雖說價格上漲,但是農民出貨的速度比較慢,所以這個時候主要是因為隱情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地區的疫情在增加,可能一些車輛也是無法進入到該城市,我們還是要密切關注當地的政策,另外,對於東北地區的農民,如果在這個時候天氣要是繼續回暖的話,地裡的玉米就要儘快進行別的辦法儲存,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損失。

不過從目前的天氣情況來看,東北地區這幾天將會迎來一次較強降雪過程。2020年的2月20日夜間到22日,東北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遼寧中東部、吉林中東部、黑龍江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或暴雪(10~18毫米)。預計,2月20日20時至21日20時,遼寧東北部、吉林中部和東南部、黑龍江東南部、西藏東部和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部分地區有暴雪(10~18毫米)。上述地區新增積雪深度5~15釐米,可見這次的降雪過程中,東北地區的農民還是能堅持一段時間的,等到解除封鎖的時候就要儘快的出手。


三農堂廣訊


在東北,因為疫情苞米沒法賣,雪都要化了怎麼才能不捂了?

春節後,受疫情防控不斷升級的影響,農村封村封路,交通受阻;企業推遲復工復產,收購也受限,一部分原糧庫存偏低的加工企業、還有南方的飼料企業紛紛上調玉米價格,但收購量並不大,收購進度又同比偏慢了。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統計,截至2月10日,黑龍江、吉林、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2019年產玉米5925萬噸,同比減少323萬噸。

根據有關專業機構的調查,截至目前東北地區基層糧源總體還有5成左右沒有出售,其中像黑龍江、吉林的局部地區還有一部分地趴糧。按照往年的慣例,過了春節後,隨著正月初七各類企業的陸續上班開工,基層玉米購銷也會隨之啟動,到了元宵節後,基本上也就恢復正常了。但今年到目前為止,雖然隨著國家及各地都在有序的推進復工復產,但據糧小咖瞭解,一方面進度上同比是下降的,包括企業的開工率和下游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東北部分地區的疫情防控仍較為嚴格,客觀上仍影響了農民賣糧。

雨水已過,時間不等人、氣溫也不會隨著人們的心意而變化。儘管根據天氣預報,2月20-22日,東北、河北東部、山西陝西局部等有一輪降雪天氣,並伴有大風降溫天氣,幅度達到4-6℃,特別是東北地區降雪會明顯增強,其中21日黑龍江東部、吉林中東部、遼寧東北部等地弗恩地區有大到暴雪,22日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等局部有中到大雪,東北部分地區仍會有明顯的積雪,這也將利於農民手中的玉米特別是地趴糧的繼續保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也將逐漸升高,在這一段時間疫情影響下,市場購銷無法有效恢復,加工企業的用糧需求也處於偏弱偏低階段,農民手中餘糧後期或將有一個集中式的出售高峰,而且還要看天氣變化是否會帶來擠壓式的賣糧。

綜上,企業收購減量,貿易商收購不積極,局部地區交通仍受限,再加上氣溫逐漸升高、春耕備耕也快到了,都會對農民手中餘糧的出售、糧食的品質、玉米的價格等等都將產生影響。建議農民朋友在家防控疫情的同時,利用這個時間和天氣變化,對存儲的糧食及時進行通風到垛,地趴糧部分如果有收購的要及時出售,沒有收購的話也儘可能的改變存儲方式,以降低損失風險。


糧小咖


東北玉米播種在4月下旬至5月初,收於10月1日前後。一般方式都是收割後拉回家中,有的在院中堆地扒,有的把玉米站起來。進入11月份,溫度降到零度以下,就可以脫粒賣了。

玉米價格前些年波動較大。下雪後大堆玉米里面溫度高,極易出現變質,保管不住。因此,很多農戶在元旦前將玉米(特別是粉質玉米)出售。另一個原因是需要現金,需要出售。總之,當農民糧食出售後,糧食價格就上漲了。

小農生產一直受市場控制和盤剝,主要原因一是沒有聯合,二是資本短缺。

10年前(2010年),筆者推動農民開展糧食信託,效果很好,每畝地能為農民節本增收200元。具體做法:

(一)成立糧食信託合作社;

(二)農戶將糧存放合作社指定場所:

(三)委託合作社經營,風險自擔;

(四)用錢可用糧食倉單向合作社借款;

(五)合作社對接糧食加工廠或港口貿易公司;

(六)五一前免收倉儲費。

農民在以下環節增節本增收:一是降低了損耗;二是儲存增值;三是減少中間環節。…

今年,疫情原因可能使糧食短期價格波動較大,隨著疫情程度降低,管制措施也會相應調整,經濟社會秩序會恢復正常,價格反映也會表現以往規律性,因此,建議長遠計,需發展糧食信託合作社,由被市場支配轉為平等交易。





北社南家


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今年東北玉米大量的減產,由於疫情的原因交通都阻斷了,農民的玉米大部分沒有出售出去,天氣慢慢的變暖,玉米賣不出去,今年的價格低,現在的農民不得不重視的地步了,很多地方可以為農民開起了綠色通道,讓農民損失減到最少,大家一定要掌握好防疫和農民受糧的損失,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真正的重視起來,



八零後劉成


很快雪就化了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防止玉米黴變。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晾曬。現在春風大,比較乾燥,可以用大棚膜鋪在地上進行晾曬。晾曬好的玉米選擇通風乾燥的環境儲存。

下圖是比較簡易的玉米架子。可以參照一下,做法簡單,就地取材,玉米粒也可以裝袋在這個架子上儲存。







奶爸K


我們這裡也是,所以很多村裡的人都把玉米壘成玉米牆,這樣通風好,不容易發黴!




老李車世界


東北是我國玉米(東北叫苞米)種植的主產區,可以說目前我國只留有東北地區和內蒙古地區作為玉米的種植主要基地,而且還給予玉米種植一點種植補貼。也就是說東北是我國玉米的產量大區,每年我國的絕大部分玉米是由東北地區生產的。因此東北作為我國糧食的大糧倉原因也就是在這裡,靠東北提供我國的主要的大豆和玉米等糧食供給。


東北地區由於氣溫比較低,而且是生長週期相對比較短一些,造成了玉米的產量以及澱粉量比較低一些,這也使得東北地區的玉米價格始終低於全國的玉米價格。但近期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了東北地區農民手中的玉米賣不出去,而市場上卻缺少玉米,這就形成了玉米的消費市場和出售市場之間的脫節。現在東北地區玉米平均價格在0.98元左右每斤,即便是黑龍江地區的玉米價格也在0.96元每斤的行情。

現在雨水的節氣已經到來了,暖溼氣流不斷北移,使得氣溫大不斷的上升,造成了東北地區儲存的地趴糧受到了影響,畢竟因為疫情的原因造成了農民手中玉米非常的多。去年全國玉米的總產量在2.6億噸左右,而目前玉米的成交量僅僅只有5925萬噸,還不足以滿足去年是玉米生產總量的零頭。農民手中的玉米還有2億噸沒有出售,所以現在農民都非常的著急。

現在東北地區除了黑龍江疫情繼續封路之外,其他地方的農民可以及時的出售手中的玉米了。因為現在高速不收費,可以加速玉米的運輸量,降低玉米的成本,所以近期東北地區玉米的銷售量會逐步的增加。目前市場上急需求玉米來補充,因為養殖行業目前大量需要飼料,帶動了玉米的銷售量的增加。特別東北地區的玉米價格比關內的玉米價格要低一些,而且距離山東等地的玉米消費大省也不是太遠,所以抓緊出售手中的玉米,一旦天變暖有可能造成儲存成本的增加,或者說玉米被捂而發黴。



總之,最近兩天東北地區冷空氣又一次來襲,會形成一場有效的降雪,也會造成大幅度的降溫。近期東北地區的玉米還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如果能找到合適的出售的機會,及時的出售手中的玉米就可以了。如果不能夠及時出售,比如黑龍江地區有可能區域性的受到限制,這樣可以及時的選擇天氣比較好的時候,把玉米進行脫離晾曬儲存。目前也只有這種方法才能夠解決儲存的方法,降低玉米的含水量是唯一能夠保障玉米長期儲存的一個主要的措施。


宗元三農堂




農業農村合作社董事長


玉米只有剁起來才能不捂了。用竹竿或者半截杆搭架子。一層一層的捺起來,就這樣才不會捂


國際軍事大事


第一如果能找到通風好的大場地,就拉大場地去攤薄三十離米厚晾曬乾,也可以脫粒直接晾曬乾;第二少的話就搭糧架子晾曬乾脫粒,達到收儲水份入庫房,過疫情防控期就抓緊賣,因咱農村收儲糧食水平底,但短時間是沒問題的!東北各個地區也在出臺政策措施解決糧食問題呢,我們這支持在家賣,有專門收糧的拉走給他們開特別通行證。去糧庫是不允許多人去的,解決農村糧食壓家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