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其實,這些主機廠一開始就不是造四輪汽車的……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現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寶馬,花思域的價錢也能買到的寶馬,最開始是一家飛機工廠。

1916年3月1日,巴伐尼亞飛機制造廠(BMF)創立,後來公司重組就有了BMW。因為1918年德國作為戰敗國,他們的飛機被“凡爾賽條約”列為戰爭機器,禁止生產。汽車,也要到1923年才能生產。

五年之癢,寶馬的新起點並不是汽車,而是摩托。雖然當時差點被拖垮,好在自己手握飛機工程的硬核實力,扭轉劣勢從此走向輝煌。1929年宣佈進軍汽車領域,真正最具代表性的寶馬第一款汽車是1933年問世的303,直列六缸、雙腎傳統的起點!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薩博的原身是1937年成立的瑞典飛機有限公司,二戰期間正好為瑞典空軍提供所需的飛機。雖然瑞典是中立國,但保護自己的軍備力量還是要有的~

仗打完之後,飛機需求量自然走下坡路,後來就造起了汽車,品牌第一款車是薩博92。關於薩博的標籤除了安全,還有渦輪增壓。薩博不是第一個玩渦輪的,而是第一個將渦輪增壓給主流家用車用的,那臺車就是99 Turbo,零百加速9秒。

當年被通用收購,被拉著玩“換殼”大法,而薩博基本無視。薩博900和凱沃里爾兩款車是“換殼”,但兩者通用零件只有1/3。薩博很偏執,堅持自己的造車理念,然後走著走著就沒了……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1917年創立的“飛機研究所”是斯巴魯的前身,這是日本第二家民營飛機制造商,1919年更名為中島飛機制造所。

二戰期間,提供大量戰鬥機、偵察機、轟炸機等供軍方使用,後來被強制解散,散成12家公司……後來包括斯巴魯汽車工業在內的5家公司再次合併,成立了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一開始的目的自然是重操舊業,造飛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染指汽車開發,直到1958年旗下首款車型斯巴魯360問世,打響了公司的名聲。1966年斯巴魯1000上首次看到了水平對置發動機,1970年開發了四輪驅動系統,這倆成了斯巴魯一路走來不可磨滅的標誌。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早在十五世紀,標緻家族是一個名門望族,政、商都有涉足。最早的產業是五金作坊、農業。到了十九世紀初,“標緻公司”成立,把作坊改建成了鑄造廠,開啟了工業化進程。

咖啡研磨機、胡椒研磨器、鋼鋸、傘架……標緻都有涉獵。開始涉獵汽車是在1889年,生產出了第一輛採用蒸汽動力的三輪汽車,後來受到戴姆勒影響製造出了第一臺採用內燃機的汽車Type 2。

1889年,也就成了標緻汽車品牌創立的元年。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最早,雪鐵龍是一家齒輪廠。1900年,只有22歲的安德烈雪鐵龍去波蘭旅遊時,買回了人字形齒輪切割專利,次年就創辦了一家齒輪公司。

因為一戰,自然得為軍方提供裝備,那會兒安德烈就心想戰後和平之時,要創辦汽車公司。1919年,雪鐵龍汽車品牌誕生,logo的靈感就來自於人字形齒輪的形狀,Type-A為旗下首款量產車型。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1896年,豐田佐吉發明了“豐田式汽動織機”,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臺不依靠人力的自動織機。後來,他的兒子豐田喜一郎受到歐美汽車工業的影響,1933年在“豐田自動織布機製造所”設立了汽車部。

後來託人從德國買回了DKW牌汽車,造車思路很簡單,那就是仿製!1935年,豐田喜一郎造出了第一臺GI牌汽車。接著1937年,豐田汽車工業株式會社成立了~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1909年,鈴木道雄創建了鈴木式織機制作所,實現兒時將棉花織成白布的工業夢想。

二戰之後日本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打造一款老百姓買得起的交通工具成為了契機,於是鈴木踏進了摩托車製造領域。當時所誕生的摩托車,其實都是給自行車加上一個發動機。1952年,鈴木推出了名為Power Free的摩托,和織布機一樣,每個零件都是自己生產的。華麗轉型之後,公司更名鈴木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

邁進汽車領域是在1955年,推出了第一款四輪汽車Suzulight,日本輕自動車的先驅之一~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馬自達的創始人松田重次郎,是一位主要生產酒瓶木塞的老闆,但是內心的造車念頭始終在盪漾。年近半百的時候,終於決定放下實木產業,創辦了東洋工業株式會社。

剛開始,也不是直接邁進四輪時代,1931年推出了首款三輪摩托車馬自達號(Mazda-Go),當時三蹦子還遠銷海外~1960年開始涉足四輪汽車,R360 Coupe就是當時的代表作,以K-Car為起點打造國民車。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1963年之前,本田是靠摩托車起家。本田宗一郎,第一次創業是製造活塞環,第二次是摩托車。

二戰之後,因為種種原因日本交通不便利,本田宗一郎就此看到了商機,也就是在自行車上裝一個發動機,這種“助力車”成了當時的熱銷品。到1959年,本田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

技術狂人本田宗一郎會滿足於摩托?顯然不會!他認為未來的主角應該是汽車。當時,日本通商產業省(政府機構)以日本汽車產業不需要再增加一個製造商為由,阻止本田造車。儘管這樣,本田宗一郎依然沒有放棄……所以才會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本田。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比亞迪,大家都很熟悉的了。當年一位26歲的碩士開始跟電池打上了交道,他就是王傳福。90年代那會兒,大哥大、BP機開始流行,對後備電池的需求不斷上漲,要知道原廠電池得上千塊呢!

對電池有研究的王傳福把握住了這次機會,1995年創辦了比亞迪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鎳鉻充電電池,後來名聲大噪,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等都找上門來了。

看著當時不少自主汽車品牌誕生,王傳福也明白中國汽車市場的潛力。沒有汽車生產資質怎麼辦?買下了北京吉普的吉馳模具廠、秦川汽車,從此開啟造車之路!

不造車!他們一開始都整這些“勾當”

還有不少車企最開始都不是造乘用汽車的,看蘭博基尼的起點是拖拉機制造商,長安汽車的前身還是兵工廠,歐寶原本也是一家制造縫紉機的廠子,別克還是從浴缸公司開始的……

換個活法,還真的是另一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