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上有大象,海里有鯨魚,可為什麼天上比人類大的動物卻很少?

在地球上比人類大的動物實在太多,在不同的區域中,都有不同的代表,如如陸地上有大象,海里面有鯨魚,那麼天空上有什麼?鳥類?好像並沒有比人類大。

天上的動物為什麼沒有比人類大的呢?

根據資料顯示,世界上最大的鳥類是鴕鳥,雖然身高2.5米,但它們並不會飛翔,所以不算是在天空上生存的動物代表,至於那些生活在天上的鳥類來說,最大的鳥類應該是柯利鳥,它又叫灰頸鷺鴇,一種分佈在非洲地區的鳥類,它們高90釐米,體長110釐米,翼展230釐米-275釐米,重量12.4公斤,雖然灰頸鷺鴇是地球上最大的飛行鳥類,但和人類比起來還是有些差距。

陸地上有大象,海里有鯨魚,可為什麼天上比人類大的動物卻很少?

灰頸鷺鴇

因此,這裡進行一個靈魂拷問,為什麼天上的動物沒有比人類大的呢?對於這個答案,相信有不少人會回答是因為太重的動物,根本飛不起來。那麼這會是真實答案嗎?當然不是。

在遠古時代有一種會飛行的爬行動物,被稱為翼手龍,也被稱為翼龍,它們的翼展就超過12米,相當於一架小型飛機,像風神翼龍和哈特茲哥翼龍就是其中代表,它們頭長、嘴長、就連牙齒都有10釐米長,人類在它們的面前顯得十分渺小。因此,翼手龍又被稱為是地球上目前出現過的最大飛行動物,雖然早已滅絕,但世界各地都有它們的化石留下,通過去博物館,就能看到它們那巨大的體型。因此,體重太大的動物飛不起來這種說法並不成立。

陸地上有大象,海里有鯨魚,可為什麼天上比人類大的動物卻很少?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現代飛行動物的體型越變越小呢?

關於這個問題,從大角度來看,一定是和環境有關係,還記得翼手龍生活在哪個時代嗎?是距今2億100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之間,也是恐龍存在的那個時代,有不少人會把翼手龍誤認為是恐龍的一種,但其實翼手龍和恐龍是兩種不同的動物種類,但都屬於爬行動物這個大家庭。

陸地上有大象,海里有鯨魚,可為什麼天上比人類大的動物卻很少?

翼龍

在翼手龍生活的時代中,也即是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之間,不僅僅是翼手龍這一種動物體型變大,其餘動物的體型也是非常龐大的,如恐龍中的地震龍、腕龍和易碎雙腔龍等等,尤其是易碎雙腔龍這種恐龍,它們的體長在40-58米之間,體重在180-220噸之間,相當於40頭大象綁在一起的體重總和。想象一下當它們在奔跑的時候,地面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體型這麼龐大的動物,要放在現代,根本無法出現,但在遠古時代,就能夠出現,原因就是當時的氧氣含量十分濃厚,且溫度也比較暖和。根據資料顯示,在遠古時代中,地球氧氣的含量曾高達30%以上,而現在的地球氧氣含量只有21%,隨著氧氣含量的逐步降低,動植物的體型正在呈下降式發展。

陸地上有大象,海里有鯨魚,可為什麼天上比人類大的動物卻很少?

易碎雙腔龍

食物匱乏也是限制飛行動物體型的重要原因

自恐龍時代結束,地球上的動物不斷髮生變化,體型逐步變小,這種結果是自然選擇導致的,就拿白堊紀晚期來說,地球上出現了一次大災害,導致食物越來越少,最後,體型超大的恐龍因為食物少,只能走上滅絕的道路,而體積較小的,反而能夠存活下來。

陸地上有大象,海里有鯨魚,可為什麼天上比人類大的動物卻很少?

在這之後的小冰期時代,也同樣說明了這一點,體型小的動物相較於體型大的動物,對食物的需求會更小,存活下去的機會更多,而大型動物對食物的需求很大,無法滿足它們的時候,只能被淘汰。所以,當地球上的大型動物因為食物缺乏的原因逐步滅絕,剩下的自然都是一些體型較小的動物,就好比翼手龍,在白堊紀晚期滅絕,但和它們同時代的鳥類卻能存活下來,是一個道理。

陸地上有大象,海里有鯨魚,可為什麼天上比人類大的動物卻很少?

翼手龍

飛行動物本身的身體機制也是一大關鍵

根據動物學家的研究發現,在飛行動物的體內,其新陳代謝的速度要比陸地動物、海洋動物的新陳代謝的速度要快,就拿紅喉蜂鳥來說,它們每天都在進食,如果一天不吃東西很有可能就會死亡,如果拿它們的新陳代謝速度和大象的新陳代謝相比的話,紅喉蜂鳥會是大象的幾十倍。除了鳥類的新陳代謝快,蝙蝠也是新陳代謝速度快的一種動物,而且比起鳥類來說更快。

陸地上有大象,海里有鯨魚,可為什麼天上比人類大的動物卻很少?

紅喉蜂鳥

因此,在這兩種不同的動物種類中,我們可以明白飛行或許是促進新陳代謝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而新陳代謝的速度快,將會限制了飛行動物的體型,所以,綜合以上三個原因,我們可以得出一個觀點,那就是在現代的天空上,不僅不會有比人類大的飛行動物,而隨著地球不斷髮展,這些飛行動物的體積可能還會越變越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科學探索之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