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在社區|調整“姿勢”,在“嚴防控”與“穩生產”之間找到恰當“平衡點”

當前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但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階段。寶山區顧村鎮黨委政府及時調整“姿勢”,一手抓科學防控“硬度”不減,一手抓復工復產“溫度”加碼,在“嚴防控”與“穩生產”之間,謀良策、出實招,找到恰當“平衡點”,積極幫助重點行業企業打通產業鏈,推進鎮域經濟社會有序、平穩、安全發展。截至目前,顧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60.4%。

防疫在社區|調整“姿勢”,在“嚴防控”與“穩生產”之間找到恰當“平衡點”

圖說:防疫物資。顧村鎮供圖(下同)


把好“嚴”基調:在全區率先發布“企業復工指南”

上海東方泵業(集團)有限公司自2月10日起逐步有序地恢復生產,戴口罩、測體溫、填寫身體狀況登記表,是員工每天上班前的必要任務,為此,企業也提前備足了口罩、消毒液劑等防疫防護物資。公司內,目前已有超過250名員工回到崗位上,而他們在復工前都經過嚴格篩查。其中,所有外地返滬員工均需在員工宿舍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再返崗,隔離期間不準相互串門和走出房間,一日三餐由公司指定人員統一配送。在積極加強防疫工作宣傳的同時,公司嚴格人員出入管理,每天兩次對工作場所進行消毒殺菌,培訓通過網絡開展,會議採用視頻形式,微信群每天推送“小貼士”,對申請復工尚未到崗者建立“一人一檔”密切“追蹤”,確保防控無死角、流程全追溯、責任全覆蓋。

2月初,顧村鎮黨委、政府就對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早研判、早謀劃、早部署,把好“嚴”基調,制定完善企業復工申請程序,對申請復工企業明確“六必須”“五到位”“四堅持”。幫助復工企業填報復工申請表、疫情應急預案、每日消毒臺賬等10項基礎資料,確保企業在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的條件下有序復工,對不符合復工條件的企業堅決不予審批覆工。借力高科技,運用智慧園區系統全生命週期掌控企業復工情況。正在建設中的上海機器人產業園智慧園區系統在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製作上線了“園區企業人員登記系統”,通過手機掃二維碼做好企業復工人員信息登記,大數據管理企業復工,並覆蓋全鎮所有企業。

截至目前,稅收排名全鎮前20的企業已有17家復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3家,已復工32家,復工率達60.4%。

在科學把控企業復工復產時序的同時,顧村鎮不斷加強指導服務,在全區率先發布“顧村鎮企業復工指南”,聯合專業法律機構,制定顧村鎮企業復工指南27問,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深度法律服務,凡註冊在顧村的企業均可免費享受法律諮詢服務。同時,發佈“積極應對疫情全力支持企業共克時艱的倡議書”,提出金融信貸支持、金融保障服務、減免企業房租、保障人才需求等4個具體倡議,承諾政府當好“金牌店小二”、做好“企業幫辦員”2個具體事項,與企業共應挑戰。

完善“助”舉措:特殊時期做好企業與外界的“橋樑”

“企業復工復產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公司來自重點疫區的員工有幾個?”……連日來,顧村鎮黨政班子領導先後走訪重點園區、企業28家,與企業負責人談防控、聊發展、問困難、商對策,及時傳遞黨委政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支持企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針對企業復工後將面臨的用工短缺、資金緊張、物資運輸等問題,顧村鎮把脈需求,及時研究,既當“引導員”、又當“協調員”、還當“服務員”,制定“防疫保障物資採購推薦企業及物資供應清單”,第一時間提供給全鎮所有企業,為企業防疫物資採購提供正規途徑,確保復工及時有序;製作疫情期間餐飲配送企業推薦名單和員工住宿推薦賓館名單,方便企業和員工自主選擇,多渠道解決住宿和就餐問題,成為特殊時期企業與外界的“橋樑”。

位於顧村鎮上海機器人產業園區內小衛科技是一家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為抗擊疫情1月底必須恢復生產,卻面臨人力、物力等多重困難。顧村鎮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在區經委等部門支持下,一方面協調企業原材料供應不足、物流運輸進滬困難等問題,緊急招募員工和志願者,啟用園區配餐中心提供餐飲配送服務等,確保企業2月1日提前復工生產各項措施到位,確保防疫物資的生產供應;另一方面,針對企業提前復工和新項目緊急研發上線需要的資金投入,當即與相關金融機構溝通,協調招商銀行在24小時內極速審批,為企業提供期限兩年、信用方式、遠低於基準利率的流動資金授信3000萬元,還協調交行、建行、農商行、中行和企業達成融資意向,實現總授信額度1億元,解決企業復工擴大的燃眉之急。

鎮黨委、政府的一系列舉措和行動傳遞了明確信號:在全力戰“疫”同時,保障經濟穩定運行。可以說,“特事特辦,爭分奪秒,與疫情競速賽跑”已經成為顧村鎮防控疫情、優化服務的行為準則。

據介紹,顧村鎮計劃於月底召開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座談會,現場對接企業需求,討論企業融資方案,協助解決企業資金問題。還將協調重點企業、人才房租減免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新民晚報記者 郭劍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