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容”級別的藥物過敏

很多人都經歷過藥物過敏,但是往往不嚴重,僅僅表現為全身或者局部紅斑,瘙癢等等,在醫院就醫後服用抗過敏藥物數天就會緩解。但是我們也偶爾會碰到一些患者,他們出現皮膚大面積的脫皮,糜爛,水腫等症狀,之後會結疤,無法回覆到之前正常的皮膚狀態。見到這樣的患者不禁會為他們感到惋惜。


他們是由什麼藥物過敏引起的呢?他們的藥物過敏為什麼如此嚴重?如何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毀容”級別的藥物過敏


他們由於藥物過敏引起Steven-Johnson綜合徵。Steven-Johnson綜合徵為累及皮膚和黏膜的急性水皰病變,Stevens-Johnson綜合徵可發生在某些感染或口服某些藥物後出現多形性紅斑,是皮膚的輕度水皰性病變,多形性紅斑進一步發展形成毒性表皮壞死溶解,這是一種急性致命性的病變。該病的眼部表現比較嚴重,病變可累及角膜、瞼結膜、球結膜和眼瞼。


目前Steven-Johnson綜合徵機制不明確。


在癲癇患者中,就有一些藥物會引起Steven-Johnson綜合徵,比如拉莫三嗪,卡馬西平,奧卡西平,苯巴比妥等。


患者在初次使用這些藥物的時候,建議患者緩慢加量,密切關注患者是否出現紅疹等皮膚改變,有時候過敏在1-2天內就會出現Steven-Johnson綜合徵,如果最初懷疑出現過敏,應立即去醫院就診,一般服用常規的抗過敏藥物就可減輕症狀,如果出現Steven-Johnson綜合徵後即使後續治療,皮膚也無法再次回到原來的狀態。


另外,患者在加服這些藥物之前可以做個藥物基因篩查, Steven-Johnson綜合徵的發生和HLA-B基因是相關的,這種檢測方法可以檢測出患者以後患Steven-Johnson綜合徵的幾率大不大,如果風險很高是不建議服用這些藥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