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八個方面齊發力 分類分批有序推動企業開工復產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國家和省相關工作部署,海西州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堅持分類別、分批次、分步驟,加強部門合作,細化工作舉措,著力在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要素保障、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再發力再推進,為企業正常運行創造條件,科學有序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推動全州經濟平穩有序發展。

組織領導再強化。成立州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企業商業開工開業和重大項目開復工領導小組,加強分析研判,及時掌握疫情影響下的經濟運行態勢,動態掌握各領域復工復產情況。領導小組下設項目建設、工業運行、交通運輸、建築施工、農業生產、商貿物流、金融服務7個專項保障組統籌協調相關工作,全力支持企業儘快開復工、中小微企業儘快復產。

重大項目開復工再加力。將落實疫情防控作為重大項目開復工的首要條件,督促各項目單位制定防控方案和應急方案,建立疫情防控監督員制度、日報告制度。加強對重點項目的監測調度,“一項一策”制定開復工及建設方案,對已開工項目,進一步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全力搶時間、補進度、促投資;對未開工項目,開闢綠色通道,創新審批方式,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審批時限,努力實現分期分批有序開工。同時,將重點圍繞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治理能力和應急能力提升等領域,抓緊謀劃儲備一批重點項目。加強投資項目遠程審批服務,實行線上辦理,採取網絡、視頻等方式開展項目評估評審,“不見面”完成項目審批手續。協助各重點項目業主解決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保障、施工原材料供應等方面的困難,為項目開復工做好保障服務工作。同時,選派集疫情防控、安全生產、要素保障為一體的工作組進駐重點項目單位,宣傳、指導、對接政策落實,協同搞好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要素保障工作,堅持重點項目推進日報告制度,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困難。

工業企業開工復產再推進。制定《海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工業企業開復工工作方案》,明確圍繞“防、查、隔、限、戴、消”六個環節做好疫情防控,以“十個必須到位”舉措抓好復工復產。針對海西大宗工業產品和原輔料運距大、部分企業返崗復工人員不足等實際困難和疫情防控面臨的嚴峻考驗,抽調102名黨員幹部,組成34個工作組進駐企業指導疫情防控,協調解決難題,確保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齊頭並進。目前,全州163家規模以上企業中石油、天然氣、純鹼、鉀肥等核心領域96戶企業保持正常生產,工業企業開工率達58.9%。

交通運力保障再加強。要求各客運企業嚴格落實“四不進站、七不出站”制度,加強車站設施、車輛消毒、通風和工作人員防護,嚴格乘客實名登記、體溫檢測等措施,加強售票管理,嚴格控制交通運輸工具客座率,安排乘客在交通運輸工具內分散就坐,預留必要的區域或座位,供途中留觀使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運輸保障工作。2月15日,恢復運營州內10條縣級客運班線,嚴格落實實名登記,保證復工復產復學的運輸需求。抽調30名工作人員成立駐西寧火車站臨時接待站,於14日對西寧站下車的海西籍群眾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開展人員召集、秩序維護、體溫檢測、登記分流等工作,統籌安排車輛,分時段、分區域載客離寧返州。做好防疫物資物流保障,將防疫物資、蔬菜食品、禽畜養殖飼料等應急性物資納入應急運輸綠色通道,優先便捷通行。繼續加強與青藏鐵路公司的溝通協調,加大運力,保證工業產品的運輸通暢。

建築施工秩序再增效。全面部署了全州建築工地春季開復工返程疫情防控工作,督促施工單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統籌做好復工復產各項準備工作。為確保政府投資項目初步設計審查工作“不掉線”、服務“不斷檔”,政府投資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審查工作採取在線、郵件方式開展,實行“不見面”審批。對全州建築工地進行隨機抽查,嚴格監督管理,嚴格責任落實,嚴格責任追究,構建質量安全提升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全州2020年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開復工項目212個,開工時間集中在3月底和4月中旬,現準備復工項目3個,擬進場人員共計5299人。

農業生產保供再加緊。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蔬菜的保障供應,督促指導各地果蔬生產基地及時調整種植結構,制定設施蔬菜種植計劃,加大耐寒性、生育期短葉菜類種植面積,提高設施蔬菜的生產能力。截至目前,全州共完成空棚種植274棟(其中葉菜類81棟、根莖類37棟、茄果類156棟)。建立州級儲備和市、縣級儲備機制,應急儲備數確保轄區群眾15至30天食用數量;蔬菜儲備以白菜、土豆、甘藍、辣椒等耐儲類蔬菜為主,依託蔬菜經銷商和設施果蔬基地進行儲備。目前已儲備蔬菜122.75噸,肉類259.075噸。同時各地蔬菜經銷企業加大調運力度,確保蔬菜市場供給。切實開展春耕物資調運儲備工作,今年全州計劃種植面積6.4萬公頃,目前選留籽種480萬公斤,儲備各類化肥5380噸、有機肥3.5萬噸、農藥0.56萬公斤。

商貿企業復工復業再加緊。印發《海西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商貿流通企業復工復業工作方案》,按照全面評估、審查驗收、批准同意“三項流程”確保商貿企業有序復工。組織復工企業加入全州商貿流通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應急聯動群,進行生活必需品“四報告”工作制度(即: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日報告制度、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求情況週報告制度、每日市場供應異常情況“零”報告制度、脫銷斷檔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報告制度),及時發佈動態信息,不定時對復工企業進行檢查,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全州共有限額以上企業120家,開業52家;共有集貿市場13家,營業9家;商店4603家,營業1004家;大型超市24家,營業24家;小型餐飲企業4404家,營業391家;成品油銷售企業163家,開業151家。

金融服務再給力。各金融機構主動加強與地方政府企業管理部門溝通對接,對企業進行清單制管理,篩選梳理復工復產企業、重點項目清單,積極為企業設計復產復工資金需求方案,採取開闢專屬受理綠色通道、預留專項額度保障企業用款需求、提高企業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比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措施,加強企業復工復產信貸支持。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和項目,制定差異化授信政策,提高應急貸款審批效率,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截至目前,轄內銀行業為州內企業復工復產發放貸款1.9億元,為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辦理無還本續貸0.26億元。對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通過加快研發疫情期間適合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產品,合理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到期還款困難的予以展期或續貸等舉措,幫助紓困解困恢復生產。降低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在前兩年基礎上力爭再降低0.5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