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八个方面齐发力 分类分批有序推动企业开工复产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和省相关工作部署,海西州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分类别、分批次、分步骤,加强部门合作,细化工作举措,着力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再发力再推进,为企业正常运行创造条件,科学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全州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组织领导再强化。成立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企业商业开工开业和重大项目开复工领导小组,加强分析研判,及时掌握疫情影响下的经济运行态势,动态掌握各领域复工复产情况。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工业运行、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农业生产、商贸物流、金融服务7个专项保障组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全力支持企业尽快开复工、中小微企业尽快复产。

重大项目开复工再加力。将落实疫情防控作为重大项目开复工的首要条件,督促各项目单位制定防控方案和应急方案,建立疫情防控监督员制度、日报告制度。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测调度,“一项一策”制定开复工及建设方案,对已开工项目,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全力抢时间、补进度、促投资;对未开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创新审批方式,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审批时限,努力实现分期分批有序开工。同时,将重点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治理能力和应急能力提升等领域,抓紧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实行线上办理,采取网络、视频等方式开展项目评估评审,“不见面”完成项目审批手续。协助各重点项目业主解决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施工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困难,为项目开复工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同时,选派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要素保障为一体的工作组进驻重点项目单位,宣传、指导、对接政策落实,协同搞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要素保障工作,坚持重点项目推进日报告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困难。

工业企业开工复产再推进。制定《海西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开复工工作方案》,明确围绕“防、查、隔、限、戴、消”六个环节做好疫情防控,以“十个必须到位”举措抓好复工复产。针对海西大宗工业产品和原辅料运距大、部分企业返岗复工人员不足等实际困难和疫情防控面临的严峻考验,抽调102名党员干部,组成34个工作组进驻企业指导疫情防控,协调解决难题,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目前,全州163家规模以上企业中石油、天然气、纯碱、钾肥等核心领域96户企业保持正常生产,工业企业开工率达58.9%。

交通运力保障再加强。要求各客运企业严格落实“四不进站、七不出站”制度,加强车站设施、车辆消毒、通风和工作人员防护,严格乘客实名登记、体温检测等措施,加强售票管理,严格控制交通运输工具客座率,安排乘客在交通运输工具内分散就坐,预留必要的区域或座位,供途中留观使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工作。2月15日,恢复运营州内10条县级客运班线,严格落实实名登记,保证复工复产复学的运输需求。抽调30名工作人员成立驻西宁火车站临时接待站,于14日对西宁站下车的海西籍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开展人员召集、秩序维护、体温检测、登记分流等工作,统筹安排车辆,分时段、分区域载客离宁返州。做好防疫物资物流保障,将防疫物资、蔬菜食品、禽畜养殖饲料等应急性物资纳入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优先便捷通行。继续加强与青藏铁路公司的沟通协调,加大运力,保证工业产品的运输通畅。

建筑施工秩序再增效。全面部署了全州建筑工地春季开复工返程疫情防控工作,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统筹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准备工作。为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工作“不掉线”、服务“不断档”,政府投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工作采取在线、邮件方式开展,实行“不见面”审批。对全州建筑工地进行随机抽查,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构建质量安全提升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全州2020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开复工项目212个,开工时间集中在3月底和4月中旬,现准备复工项目3个,拟进场人员共计5299人。

农业生产保供再加紧。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蔬菜的保障供应,督促指导各地果蔬生产基地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制定设施蔬菜种植计划,加大耐寒性、生育期短叶菜类种植面积,提高设施蔬菜的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全州共完成空棚种植274栋(其中叶菜类81栋、根茎类37栋、茄果类156栋)。建立州级储备和市、县级储备机制,应急储备数确保辖区群众15至30天食用数量;蔬菜储备以白菜、土豆、甘蓝、辣椒等耐储类蔬菜为主,依托蔬菜经销商和设施果蔬基地进行储备。目前已储备蔬菜122.75吨,肉类259.075吨。同时各地蔬菜经销企业加大调运力度,确保蔬菜市场供给。切实开展春耕物资调运储备工作,今年全州计划种植面积6.4万公顷,目前选留籽种480万公斤,储备各类化肥5380吨、有机肥3.5万吨、农药0.56万公斤。

商贸企业复工复业再加紧。印发《海西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业工作方案》,按照全面评估、审查验收、批准同意“三项流程”确保商贸企业有序复工。组织复工企业加入全州商贸流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应急联动群,进行生活必需品“四报告”工作制度(即: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告制度、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情况周报告制度、每日市场供应异常情况“零”报告制度、脱销断档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制度),及时发布动态信息,不定时对复工企业进行检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截至目前,全州共有限额以上企业120家,开业52家;共有集贸市场13家,营业9家;商店4603家,营业1004家;大型超市24家,营业24家;小型餐饮企业4404家,营业391家;成品油销售企业163家,开业151家。

金融服务再给力。各金融机构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管理部门沟通对接,对企业进行清单制管理,筛选梳理复工复产企业、重点项目清单,积极为企业设计复产复工资金需求方案,采取开辟专属受理绿色通道、预留专项额度保障企业用款需求、提高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措施,加强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和项目,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提高应急贷款审批效率,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至目前,辖内银行业为州内企业复工复产发放贷款1.9亿元,为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0.26亿元。对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加快研发疫情期间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合理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到期还款困难的予以展期或续贷等举措,帮助纾困解困恢复生产。降低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在前两年基础上力争再降低0.5个百分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