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修养,叫遇事不指责

有一种修养,叫遇事不指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遇事不指责,是一种修养。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谁都会犯错,遇到事情先不要去指责别人,先一起找找原因,然后一起解决,要善待别人,要宽容别人。

有一种修养,叫遇事不指责

我们通常都在出错的时候以找到出错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借口对对方进行说教,我父亲在世时很少指责别人,有时我母亲做家务出了差错他也不怎么说。

我就问他:你为什么不告诉她她犯错了?你不说,她永远不知道?

我父亲说:你妈妈已经知道错了,这时候我再指责她,教育她,她能好受吗?也许不指责、不埋怨,下次她能做得更好,我如果责备她,她永远做不好这件事,因为每次做的时候都会带着上一次出错的阴影!

我很佩服我父亲说出这番话,只是我没他老人家这个觉悟,有时工作、生活上出错,不光指责自己,还说教别人……

将心比心,懂得别人的不容易,学会换位思考,才是做人最大的修养。

有一种修养,叫遇事不指责

遇事不指责,跟善良本身是不冲突的,就是需要善良去化解那些问题和矛盾。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不起嗔心便是修的最大的善。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不以己度人,就是对身边的人最大的慈悲。

看到过太多的矛盾,都是因为自己的猜忌和本人的意图不一样造成的,了解了事实真相再发言其实也没什么难,就是太多的想当然让我们成了恶人。沉默有时候真的才是最大的善良。

有一种修养,叫遇事不指责

想起高圆圆主演的电影《搜索》也是女主因没有让座,而引起的网络暴力,致使女主跳楼自杀的事。所以,在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我们所以为的仗义执言,有时候会变成一把利器,伤人于无形。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急着指责别人,因为如果那个人是陌生人,你不了解他,就没资格指责别人,如果那个人是你的亲人,那你就更该包容体谅他,帮他解决问题,而不该指责。

也许我们很难做到遇事能完全冷静思考,不去愤怒,不去指责。但是如果是负面的指责,请不要说出口,不要发出去。正面的赞美可以马上说。因为负面的东西,你可以在心里说一说。自己骂一骂,但是这样不会伤害到别人。

有一种修养,叫遇事不指责

其实人在世人都是个独立体,各有各的三观,棱角,为人处事观点。

有些人吃了没事做,专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指责别人,以己人之心度他们之腹。

人的遭遇不同,追求的精神需求不同,不要带着现代的有色眼镜去观察半个世纪前的人与事。有些男人比农村的妇女都不如,专门喜欢编造绯闻。这也是一种毛病!

真正有文化的人,有一种高级修养,不编谎言,不传谣,遇事不指责,以理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