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人立於世記住這3點,掌握命運,成就大事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它廣大精微,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

易經是群經之首,古代學者,四書五經,先讀易經,可見易經中蘊含的大智慧,裡面蘊藏的處世之道,為人之學,即使放在現在這個時代,也非常適用。

《易經》:人立於世記住這3點,掌握命運,成就大事


做人先修德

《易經•繫辭上》中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句話的意思是:

做人遵從自然規律,老天自會幫助你。也就是常說的天助己助者。

何為“天”?“天”是“天道”,大自然的規律,“順天而行則昌,逆天而行則亡。”

順應萬物的規律而發展,會越來越順利;反而違背萬物的規律發展,會慢慢的衰敗下去,甚至會滅亡。

很多人曲解了這個意思,他們為了獲得上天的庇佑,沒事就去燒香拜佛,卻從來不看看自己,有沒有順應自然規律。

《易經》:人立於世記住這3點,掌握命運,成就大事


所謂的自然規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德”。

老子也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善人即有德之人,一個人有道德,老天自會跟他在一起,幫助他,自然大吉大利。

所以,無論做什麼,一定要“與天地準”,順應“天道”規律,誠實守信,注重賢德,做到能夠尚賢有善行,才可以得到“天”的保佑和幫助,便能實現“吉無不利”了。

《易經》:人立於世記住這3點,掌握命運,成就大事

與人相處,誠信為本

《易經•繫辭上》中說:“人之所助者,信也。”即人們所幫助的,是誠信。

“人助”就是他人去幫助,為什麼他人要去幫助呢?

是因為這個人誠實守信,大家都願意和他做朋友,願意去幫助他;反之,如果一個人沒有誠實守信,大家就會疏遠他,在他有困難的時候都不願意去幫助他。

守信可以使人終生受益,失信可以讓人身敗名裂。有的人為了追求利益,不惜失信於他人,欺騙他人,表面上來看能夠有很多的利益,可是等到真相大白的時候,失去的利益就遠遠的大於所得到的,是無法估量的人生價值。

《中庸》裡有言:“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信是宇宙的基本原則,踐行誠信,則是人類立身處世的根本。

真正的誠信,是合乎正理、堅守正道,是人的立身之本。

《易經》:人立於世記住這3點,掌握命運,成就大事

物極必反,革新求變

《易經·繫辭下》中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也就是說當事物發展到了點,就會發生變化,而只有變化了才能通達,通達才會長久。

當事物維持原狀時間久了,人生道路按一個方向走得時間長了,必然會發生變化,即它到達了的極致的時候,就要革新求變,也就是唯物論裡所講的量變造成質變,質變反過來作用於量變。

《易經》:人立於世記住這3點,掌握命運,成就大事


例如封建主義制度在清朝時變得高度發達,完善,已經走到了盡頭,所以必然發生革命。

《易經》也警惕占卜者,任何事業都會改變,到了極端點,一定要特別注意,有心理準備,就可以避免意想不到的災難。

所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是老子在道德經裡特別警告人們的一句名言,意思是禍中有福,福中也有禍。

所以為人處世之時,若現狀安穩,那就不要把事情做絕;若是不安於現狀,那就把事情做到極致,就會迎來質變,迎來革新。

《易經》:人立於世記住這3點,掌握命運,成就大事


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我讀的是這本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strong>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相近的註釋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易經》:人立於世記住這3點,掌握命運,成就大事

易經裡可不僅只有深奧的大道理,而是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從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易經》:人立於世記住這3點,掌握命運,成就大事

《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綱要,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石。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了!

《易經》:人立於世記住這3點,掌握命運,成就大事

這本《易經》才56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方鏈接就可以把這本大智慧帶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