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這些做法,印證了兩大規律

對當前形勢,我們不難印證兩大規律:1.大者愈大,強者恆強;2.當自然災害來臨時,能夠存活的,不是體量最大、力氣最猛的動物,而是對環境做出最快改變的生物。

疫情防控下,這些做法,印證了兩大規律


近日,多處還處於非業主莫入,嚴防死守的狀態,已有多地專車專列拉人前來複工的狀態。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防控隔離狀態,導致了不少中小企業倒下,也讓各省各市損失嚴重,就連幾千億的小米和美團都不得不紛紛進行向國家申請借款。可見這次疫情損失有點嚴重。

居然還有企業爆出才復工底薪就降至1500元,疫情迫使企業不得不做出一些自我保護的行為,更有企業不得不才復工就進行裁員500人。但誕生了一種模式,就是阿里率先發起的"員工共享”模式,讓許多無工可打,無班可上,企業無法開工或不能提供工作的一些員工前往盒馬鮮生上班。

疫情防控下,這些做法,印證了兩大規律


可見的大企業的體量以及抗風險的能力有多強。

此時更有省份神操作,讓很多省蒙圈。

義烏喊出“你來上班我來買單”。

此次義烏招人復工頗為硬核,據新京報報道,義烏市委書記下達死命令:24小時在線接收企業復工申請,就是半夜12點的申請也要辦好。

符合條件?秒過

買不到口罩?政府專人聯繫採辦;

對方省份不放人?政府出面協調;

員工自行返回義烏?路費報銷;

企業招到新員工?每人補貼1000元。

疫情防控下,這些做法,印證了兩大規律


還有包機。2月16日17點左右,長龍航空一架載著154名嘉善縣企業的返崗員工,從四川廣元機場抵達杭州蕭山機場。

包機費用,員工不用付,嘉善縣政府承擔三分之二,企業承擔三分之一。

此時 比浙江更低調但更硬核的是廣東。 據百度遷徙地圖,從2月中旬開始,廣東居住人口為迴流省份之首。

 按城市來看,人口流入前三位全是廣東的。

 早在2月16日,東莞就包車從雲南昭通接員工返崗復工。

佛山市長也公開承諾: 絕不允許出現一家企業因為沒有口罩不能復工復產的事。只要企業缺乏防控物資,提前三天向屬地政府報告,我們政府就要幫你解決。

 這些地方的搶人做法,讓很多城市看呆了。大多數地方還處於封、堵狀態。

前幾天流傳一張復工申請表,層層審批,要蓋8個章,企業復工不易。

疫情防控下,這些做法,印證了兩大規律


新華每日電訊報道稱,企業想復工,需要填15個表格、2份承諾書,制定1個應急預案、1個復工方案、1套食堂防護措施和1套宿舍防護措施,共計21份材料,有些材料還需要去街道蓋章。

企業復工也真是不易,讓人們想起了很多事以及很做做法,不同的省份,不同的處理方式都會改變許多。

當然,優於防控措施良好的前提下敢為人先的決定,雖然風險很大,但抓住了經濟命脈。快連個月沒有工資的人越爆出房租,水電,車貸,信用卡怎麼還是一個問題呢?

針對這些敢為人先的做法,你有啥想說的,趕快來寫下來一起思考。針對於兩個月沒工資你又是怎麼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