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論道」王永剛:傳染病的基礎特徵與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王永剛,男,48歲,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302醫院) 重症中心副主任兼外科ICU主任。從事感染性疾病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20餘年,圍繞危重症傳染病、病毒性肝炎、各種肝損傷、失代償期肝硬化及肝衰竭的診治與研究;擅長腹部大手術尤其肝移植術後的圍手術期管理,單獨管理肝移植術患者近1000例,圍手術期救治成功率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在膿毒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支持與替代治療,以及晚期肝病的嚴重併發症如頑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每年收治相關的危重病人600餘例。現兼任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重症醫學分會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亞太肝病診療技術聯盟肝膽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病專委會重肝組委員。

「非常論道」王永剛:傳染病的基礎特徵與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一、 傳染病定義及分類:

1、定義:是指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

2、傳染病分類,見下表:

「非常論道」王永剛:傳染病的基礎特徵與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非常論道」王永剛:傳染病的基礎特徵與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關於新發傳染病

相對以往的傳染病而言,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全世界新發傳染病已有40餘種,其中70%以上源自動物或媒介生物,且暴發頻率呈快速上升趨勢。因此受到廣泛重視,醫學界習慣單獨稱之為新發傳染病。

探究新發傳染病的原因,一是因為耐藥或/和人群免疫力降低,使過去基本被控制的傳染病再發,如肺結核、狂犬病、血吸蟲病等;二是伴隨著自然和社會因素變化導致生態變化,動物攜帶致病生物傳播人類不斷出現;三是經濟貿易全球化,巨量、迅捷、跨國的物流傳輸,並很容易播散,很容易造成國家、世界範圍內的流行。如SARS冠狀病毒所引起的SARS、新型H7N9禽流感以及O139霍亂弧菌所引起的新型霍亂、目前我們遇到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疫情等。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存在不確定性、缺乏特異的治療和預防手段,對人民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給公共衛生及醫療機構的防控、治療帶來嚴峻挑戰,成為當前全球傳染病防控面臨的共同難題。

三、 傳染病基本特徵與預防要點

1、“四個基本特徵”,與其他疾病有根本區別。

(1)一定有病原體。每一種傳染病都有一個特異性的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攜帶者,就是身體上攜帶病原體的病人、正常人、動物等。

(1)一定有傳染性。傳染病患者身上的病原體通過某種途徑感染他人,造成傳染。其它疾病不具備這個特點。

(3)一定有流行特徵。傳染病患者傳染給他人,他人再傳染給第三個人……,這樣傳播下去,形成流行。有傳染源、有傳播途徑、有易感人群,只有這“3個環節”才能夠構成傳染和流行。切斷這3個條件,就可以阻斷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

(4)感染後具有免疫力。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在接觸傳染病病原體之後,都能產生出針對這種病原體的特異性免疫,也就是產生特異性的抗體。有的抗體是具有保護性的,如乙肝表面抗體;有的抗體不具有保護性,只是作為診斷這種病的一個依據,如抗HIV及抗-HCV抗體等。這次就有報道痊癒後的新冠肺炎病人血漿,被用於治療危重病人而取得成功。

「非常論道」王永剛:傳染病的基礎特徵與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2、傳染病的管控和預防要點

針對其“四個基本特徵”識別傳染病、針對“3個環節”下手阻止傳染和流行,做到對病人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早管控、早報告。

(1)治療控制傳染源:要進行社會綜合管控,達到外不輸入,內不擴散。 通過篩查程序,區別對待。

①:找出正常人,他們可以按現在衛生要求正常生活;熟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新冠疾病感染的鑑別。

排除風險人(具備病源攜帶者、接觸者、有症狀者之一的,均為風險人)。

②: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的疫區相關人群、易感人群、普通公眾。按衛生要求,密切監查體溫和呼吸道症狀。

③: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密切接觸者、疑似患者有關的人,如家屬、同事、朋友,參加疫情應對的後方救援者,如現場指揮、組織管理人員、志願者等。要進行每日體溫監,居家生活要注意相互間隔離。

④: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密切接觸者、疑似患者),到醫院就診的發熱患者。要到醫院診治,並按當地分類治療管理要求執行。

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住院治療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疾控人員和管理人員等。要到醫院進行隔離治療。重症病人要進入重症醫學科治療。

醫療工行中:醫務人員做出診斷後,積極治療並及時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進入隔離程序,防止蔓延。對與病人密切接觸者和無症狀攜帶者,視情況進行醫學觀察、檢疫或隔離。對動物性傳染源,採取消滅辦法。對某些烈性傳染病,實施社區分類防控策略、體溫監測以全面追蹤管理、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捕殺等綜合措施。

(2)切斷傳播途徑:指阻斷病原體從傳染源轉移到易感宿主的過程。

依據不同的傳播途徑採取不同的防疫措施,①呼吸道傳染病則可通過消毒空氣、戴口罩、通風等措施進行預防;②腸道傳染病應對糞便、垃圾、汙水等進行處理,飲水消毒,飯前便後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③經昆蟲媒介傳播的疾病,根據不同媒介昆蟲的生態習性採取不同的殺蟲法。

特別強調:呼吸道及密切接觸傳播傳染病還需要嚴格預防通過交通工具傳播,以及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

(3) 保護易感人群:這次疫情是老年齡人、原為基礎病多者的直接和間接死亡原因。這與其它流感的影響是一樣的。體育鍛煉以強身健體、疫苗的預防接種、不與傳染源的密切接觸等。特別指出,針對不同年齡層做好個體化管理保護尤為重要,重點人群以及幼兒園、托幼機構、養老院等要編制指南,做好宣教和防控。

四、 幾種危害較大的呼吸道傳染病特點

「非常論道」王永剛:傳染病的基礎特徵與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非常論道」王永剛:傳染病的基礎特徵與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