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撥雲見日,油脂終於迎來利好

自本月中旬起,雖然美豆USDA報告數據偏好,但國際市場反覆炒作中國在進口油脂油料方面的需求下滑憂慮,尤其棕櫚油產地國空頭勢力強大,馬棕期貨一度走低並壓制連盤豆油、棕櫚油期貨跌穿支撐。在國內終端市場多為觀望情緒且交通不暢的環境下,油脂類現貨市場購銷清淡,並不活躍。

以豆油現貨為例,如下圖所示,截至2月20日午間,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價格約6117元/噸,當日大連地區市場一級豆油主流報價約6000元/噸、天津地區約6030元/噸、日照地區約6150元/噸、廣州地區約6030元/噸、北海地區約6180元/噸左右。全國主要地區油廠散油日均成交量已低於5000噸,部分地區表現抗跌。而就在這行情低迷時刻,從20日開始,國際食用油脂板塊出現反彈跡象,當日連盤油脂也止跌收陽,那麼現階段國內外消息面局勢如何?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辛顯明將對此進行簡要分析。

「獨家」撥雲見日,油脂終於迎來利好

馬棕方面給出多個利好

馬來西亞第一產業部2月20日在B20生物柴油計劃啟動時表示,馬來西亞將在2021年中之前全面實施B20生物柴油計劃,將棕櫚生物燃料混合物推廣到全國3400個加油站。第一產業部在聲明中稱,用於交通運輸業的生物柴油含20%的棕櫚油,預計每年吸收53.4萬噸棕櫚油。馬來西亞亦計劃在六月開始測試B30計劃。

2月21日,印度發放 110 萬噸印尼精煉棕櫚油的進口許可。印度政府以及行業消息人士稱,印度發放了 110 萬噸精煉棕櫚油的進口許可,但只批准進口印尼的24度精煉棕櫚油,此舉令行業人士感到意外,因為上個月印度剛剛出臺限制進口精煉棕櫚油的政策,旨在幫助國內精煉行業。

我們知道本月馬棕各機構的出口數據並不理想,而2月前20日馬棕出口卻出人意料。獨立檢驗公司AmSpec Agri公佈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2月1-20日棕櫚油出口量較上月同期的738,902噸增加10.9%,至819653噸。本月前15日環比下降10.1%,本月前10日出口環比下降20%。

船運調查機構ITS公佈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2月1-20日棕櫚油出口較上月同期的751,868噸增加8.7%,至817,314噸。本月前15日環比下降6.7%,本月前10日出口環比下降26.8%。

因此,從棕櫚油產地國方面的消息來看,馬棕B20計劃繼續推進利於棕櫚油消費,印度之批准進口印尼24度精煉棕櫚油有利於馬來棕櫚油加強市場份額,加之馬棕本月前20日出口增長一舉打破環比下滑的局面,利好消息集中發揮作用,令20日馬棕連主力下探觸碰144日線後立即回彈收陽,也強勢帶動國內連盤豆油、棕櫚油止跌翻紅。

美洲大豆成本需關注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開展對美加徵關稅商品市場化採購排除工作,企業可申請從美國進口商品,在一定期限內排除於對美反制關稅措施之外。

根據公告指,自今年3月2日起,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接受相關中國境內企業申請,對有關申請逐一進行審核,按市場化和商業化原則,對自美採購的進口商品在一定期限內不再加徵反制關稅,支持企業基於商業考慮從美國進口商品。

進口黃大豆則在此次清單的第2頁。

「獨家」撥雲見日,油脂終於迎來利好

據聖保羅2月20日消息,巴西農業諮詢機構Arc Mercosul公司發佈的巴西大豆收穫數據顯示,截至上週結束,2019/20年度巴西大豆收割工作已經完成27.4%,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36.5%,五年平均進度為25.2%。

這兩條消息我們放一起看,若後期對進口美豆的加稅部分可以申請排除,那麼進口美豆的成本將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空國內豆類油脂相關產品的。而隨著巴西大豆開始收割,由於CBOT作為國際豆類大宗商品的定價中心,當美豆開始具有出口優勢的時候,在今年巴西豆產量預估上調,且春季出口正好與兩季冬天都未找到好銷路的出口美豆撞車,筆者認為,後期進口大豆成本有沽空風險,值得關注。

「獨家」撥雲見日,油脂終於迎來利好

綜上所述,由於2月20日當天馬棕方面利多消息集中,前期國內油脂受馬棕走低拖累而弱勢運行,近期則在馬棕回彈的帶動下翻紅,成也棕油,敗也棕油。上圖以連盤豆油2005合約為例,在向下試探5800元/噸一線後又重新站回5900元/噸支撐上方,5950元/噸附近則為短線內的強弱爭奪區,雖然近期油脂有小反彈趨勢,但整體仍處下行通道內,關注5990-6010附近壓力位能否突破,若能突破,屆時MACD指標將出現金叉,那麼筆者認為豆油將企穩迎來一段箱體震盪期,現貨市場則可逢低適當補庫。但若在戰疫的大環境下出現新的不利消息,豆油期價未能逃離下行通道,那麼建議現貨市場需要謹慎觀望,維持防守策略。

(中國糧油信息網 辛顯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