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比“癌症”更可怕!35歲以上人群須警惕

全球每年導致死亡人數最多的病種是心血管疾病,但第二大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是什麼?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各類腫瘤,還是無處不在的消化疾病?


令絕大部分民眾意想不到的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竟然是一種“靜悄悄的殺手”——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比“癌症”更可怕!35歲以上人群須警惕


國家衛健委發佈《中國居民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指出骨質疏鬆症成為我國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問題,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 19.2%。


低骨量人群是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調查顯示,我國 50 歲以上人群低骨量率達到 46.4%,50 歲以上骨密度檢測比例為 3.7%。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1996 年的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徵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質疏鬆比“癌症”更可怕!35歲以上人群須警惕

骨質疏鬆症有什麼危害?

作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骨質疏鬆很少有痛覺症狀表現也不是特別明顯,只有當骨量丟失12%以上時才會出現腰肌痠軟、腰背疼痛、跟骨疼痛、長管骨隱痛、乏力畸形等症狀,在臨床上很容易被忽視。


一旦骨頭裡的成骨細胞(讓骨頭生長)和破骨細胞(讓骨量丟失)的平衡被打破,骨質疏鬆就開始悄然發生。此時它已給你的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骨質疏鬆比“癌症”更可怕!35歲以上人群須警惕


骨質疏鬆最嚴重的後果是骨折,常見的部位為髖部、脊柱、腕部和肋骨。


老年人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不易癒合,導致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精神抑鬱,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併發的呼吸及循環系統疾病會危及生命,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骨質疏鬆比“癌症”更可怕!35歲以上人群須警惕

如何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


01、適當參加體育運動

適度的運動有益於肌肉和骨骼的健康,能增進肌肉的張力和彈力,增強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骼的流血量,使骨骼營養良好,推遲骨骼的老化。


老人參加運動要注意掌握好運動量,運動要適量,太多,太少都不適宜;並且要注意安全,運動的時間應該選擇在光線充足的時段。其次要選擇好運動的場地,應以熟悉的環境為宜,不要選擇同時有青年人在進行劇烈活動的場所,以免受到衝撞而造成損害。


骨質疏鬆比“癌症”更可怕!35歲以上人群須警惕


02、適當的曬曬太陽

多接受陽光照射,有利於皮膚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又可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需要提醒的是,曬太陽要儘量使皮膚直接與陽光接觸,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如果在曬太陽時皮膚出現發紅、出汗過多等症狀,要立即停止。


03、改善膳食結構,增加“鈣”攝入

鈣是骨骼維持強度所必需的要素,富鈣食品有助於鈣代謝平衡,利於骨礦物質沉積,充足的蛋白質有助於骨基質形成。


老年人飲食中鈣量常常不足,這與食量減少,食慾差,消化功能減退等因素有關,因此要注意富鈣食品的攝入,如牛奶、雞蛋既能提供優質蛋白,又含有豐富的鈣、磷。其他還有綠色蔬菜、豆類及豆製品、魚蝦、海產植物、貝類等。各種維生素的攝入對防治骨質疏鬆也很重要。


骨質疏鬆比“癌症”更可怕!35歲以上人群須警惕


04、防止跌倒

老年人的骨骼因為疏鬆而變得脆弱,但只要保護得好,就像一個玻璃杯那樣,不墜地碰撞也不會碎,因而防止跌倒是預防骨質疏鬆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


05、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吸菸會增加血液酸度使骨質溶解;飲酒過多、過頻可導致溶骨的內分泌激素增加,使鈣質從尿中丟失,都屬禁忌之例。有病痛應及時就醫,許多內分泌疾病、骨髓瘤、白血病都可引起骨質疏鬆。有些藥物能促進骨質溶解,如強的松、肝素之類要合理慎用。


心境樂觀、暢達,動作、思想也會敏捷起來,有助神經反應和平衡功能的加強,從而減少骨折的發生。


骨質疏鬆比“癌症”更可怕!35歲以上人群須警惕


衰老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規律,骨組織也不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疏鬆起來,但只要我們善於自我保健,就完全可以延緩和減輕骨質疏鬆的發生。

玖玖骨科平臺致力於為骨科醫生、患者提供優質產品、服務的中國骨科疾病專業管理平臺。上玖玖骨科,骨科需求一站式解決。微信關注“玖玖骨科”公眾號,請搜索jiujiug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