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比“癌症”更可怕!35岁以上人群须警惕

全球每年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病种是心血管疾病,但第二大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什么?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各类肿瘤,还是无处不在的消化疾病?


令绝大部分民众意想不到的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竟然是一种“静悄悄的杀手”——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比“癌症”更可怕!35岁以上人群须警惕


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指出骨质疏松症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 19.2%。


低骨量人群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调查显示,我国 50 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达到 46.4%,50 岁以上骨密度检测比例为 3.7%。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1996 年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比“癌症”更可怕!35岁以上人群须警惕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危害?

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骨质疏松很少有痛觉症状表现也不是特别明显,只有当骨量丢失12%以上时才会出现腰肌酸软、腰背疼痛、跟骨疼痛、长管骨隐痛、乏力畸形等症状,在临床上很容易被忽视。


一旦骨头里的成骨细胞(让骨头生长)和破骨细胞(让骨量丢失)的平衡被打破,骨质疏松就开始悄然发生。此时它已给你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骨质疏松比“癌症”更可怕!35岁以上人群须警惕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见的部位为髋部、脊柱、腕部和肋骨。


老年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不易愈合,导致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精神抑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发的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会危及生命,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骨质疏松比“癌症”更可怕!35岁以上人群须警惕

如何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01、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适度的运动有益于肌肉和骨骼的健康,能增进肌肉的张力和弹力,增强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骼的流血量,使骨骼营养良好,推迟骨骼的老化。


老人参加运动要注意掌握好运动量,运动要适量,太多,太少都不适宜;并且要注意安全,运动的时间应该选择在光线充足的时段。其次要选择好运动的场地,应以熟悉的环境为宜,不要选择同时有青年人在进行剧烈活动的场所,以免受到冲撞而造成损害。


骨质疏松比“癌症”更可怕!35岁以上人群须警惕


02、适当的晒晒太阳

多接受阳光照射,有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又可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需要提醒的是,晒太阳要尽量使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如果在晒太阳时皮肤出现发红、出汗过多等症状,要立即停止。


03、改善膳食结构,增加“钙”摄入

钙是骨骼维持强度所必需的要素,富钙食品有助于钙代谢平衡,利于骨矿物质沉积,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骨基质形成。


老年人饮食中钙量常常不足,这与食量减少,食欲差,消化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注意富钙食品的摄入,如牛奶、鸡蛋既能提供优质蛋白,又含有丰富的钙、磷。其他还有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鱼虾、海产植物、贝类等。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对防治骨质疏松也很重要。


骨质疏松比“癌症”更可怕!35岁以上人群须警惕


04、防止跌倒

老年人的骨骼因为疏松而变得脆弱,但只要保护得好,就像一个玻璃杯那样,不坠地碰撞也不会碎,因而防止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


0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吸烟会增加血液酸度使骨质溶解;饮酒过多、过频可导致溶骨的内分泌激素增加,使钙质从尿中丢失,都属禁忌之例。有病痛应及时就医,许多内分泌疾病、骨髓瘤、白血病都可引起骨质疏松。有些药物能促进骨质溶解,如强的松、肝素之类要合理慎用。


心境乐观、畅达,动作、思想也会敏捷起来,有助神经反应和平衡功能的加强,从而减少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比“癌症”更可怕!35岁以上人群须警惕


衰老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骨组织也不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疏松起来,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保健,就完全可以延缓和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

玖玖骨科平台致力于为骨科医生、患者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的中国骨科疾病专业管理平台。上玖玖骨科,骨科需求一站式解决。微信关注“玖玖骨科”公众号,请搜索jiujiug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