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背景與影響

美國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背景與影響


國內萬眾一心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之際,國外又傳來了讓國人心情複雜的消息:2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佈公告,宣佈取消中國在內的25個經濟體的WTO補貼優惠。

有人說,這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厲害了我的國,在全面實現小康目標元年,終於摘掉了發展中國家的帽子,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了。

有人說,非常時期,這是雪上加霜的壞消息,中國近20年能有飛速的發展,其主要原因就在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最惠國待遇,如今失去了發展中國家頭銜,在外貿出口以及內銷方面都會受到巨大沖擊,很多中國企業根本沒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那麼,美國此舉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會有多大影響呢?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相關的背景知識,或許對其中的利害會有各自的判斷。


一、發達、發展中、最不發達國家的標準是什麼?

在WTO的許多協議中都有“發展中國家成員”的提法,並且有的條款是專門為“發展中國家成員”制定的。

《WTO協定》中的發展中國家條款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主動型條款,即成員自稱為發展中國家,在制定國內經濟和貿易政策時自主享有《WTO協定》給予發展中國家的靈活性;另一類則是被動型條款,即一成員認定某些成員為發展中國家,並在其貿易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中給予這些成員以更為優惠的差別待遇。

從WTO的協定、協議分析,WTO中的發展中國家成員基本分為三類:

第一類:最不發達國家和地區。其判斷依據是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按世界銀行1995年公佈的標準,是指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765美元及其以下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有49個,其中29個是世貿組織成員。

第二類: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於1000美元的國家。世貿組織曾列舉過這類國家,主要指玻利維亞、印度、印度尼西亞、喀麥隆、埃及、加納、肯尼亞、尼日利亞、摩洛哥、尼加拉瓜、巴基斯坦、菲律賓、塞內加爾、斯里蘭卡和津巴布韋等。

第三類:“

其他發展中國家成員”,即不屬於上述第一、二類的發展中國家成員。

WTO沒對第三類成員及“發達國家成員”規定判斷標準。這對一些協定、協議的執行帶來不確定因素。


二、什麼是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

在WTO的規則下,對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優惠待遇原則是指:如果發展中國家在實施WTO協議時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物質準備,可享受一定期限的過渡期優惠待遇。這是對WTO無差別待遇原則的一種例外。給予發展中國家的優待被稱為“特殊與差別待遇”,其中就包括允許發展中國家給本國企業提供出口補貼。具體來說,根據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和美國反補貼法,在反補貼調查中,通常如果補貼金額不足產品價值1%的被視為微量補貼,應終止反補貼調查;但對於發展中經濟體和最不發達經濟體,這一門檻可放寬至2%。


三、美國為什麼重新調整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

特朗普總統一直認為WTO對於中國的定位有問題,並且在去年的時候就要求WTO對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地位重新進行改革,建立更加公平的貿易環境。

此次美國貿易代表署稱,其於1998年公佈的美國反補貼調查中被認定為發展中經濟體和最不發達經濟體的名單已過時,美國國會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對享有該資格的世貿組織成員進行認定。並稱修改美國對發展中國家反補貼調查的方法,將能夠更容易對來自中國等國家的企業的違法行為開出罰單。

美國取消中國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背景與影響

因此,美國此舉意味著將降低美國調查不公平出口補貼的門檻,也意味著中國將在與美國的貿易中可能面臨更加嚴格的制裁。


四、美國如何劃分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新名單?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如果某經濟體滿足下列條件之一,則不再享有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即不再適用2%的微量補貼標準。

1.人均國民總收入高於12375美元(即世界銀行認定的高收入經濟體標準)。

2.佔全球貿易份額高於0.5%。

3.其他因素,包括系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歐盟、G20組織的成員,或是聲稱自己為發達國家、在加入WTO時未宣佈自己為發展中國家。

中國因貿易份額高且為G20成員國,被取消發展中國家優惠待遇。

此次被美國撤銷貿易特殊待遇的經濟體,除了中國和香港外,還包括阿爾巴尼亞、阿根廷、亞美尼亞、巴西,保加利亞、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格魯吉亞、印度、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共和國、馬來西亞、摩爾多瓦、黑山共和國、北馬其頓、羅馬尼亞、新加坡、南非、韓國、泰國、烏克蘭和越南。


五、美國新認定的發展中國家及最不發達國家有哪些?

發展中國家:

玻利維亞、博茨瓦納、佛得角、喀麥隆、古巴、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埃及、薩爾瓦多、斯威士蘭、斐濟、加蓬、格林納達、危地馬拉、圭亞那、牙買加、約旦、馬爾代夫、毛里求斯、蒙古、摩洛哥、納米比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巴拉圭、秘魯、菲律賓、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斯里蘭卡、蘇里南、塔吉克斯坦、湯加、突尼斯、委內瑞拉

最不發達國家:

阿富汗、安哥拉、孟加拉國、貝寧、布基納法索、布隆迪、柬埔寨、乍得中非共和國、科特迪瓦、剛果民主共和國、吉布地、岡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海地、洪都拉斯、肯尼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萊索托、利比里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裡、毛里塔尼亞、莫桑比克、緬甸、尼泊爾、尼加拉瓜、尼日爾、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盧旺達、塞內加爾、塞拉利昂、所羅門群島、坦桑尼亞、多哥、烏干達、瓦努阿圖、也門、贊比亞、津巴布韋


六、國內輿論有哪些觀點?


1.美國此舉對中國衝擊相對有限,但需警惕美國以中國不是發展中國家為藉口,在其他領域加以限制。

2.這是美國對中國貿易戰的組成部分,會產生示範效應,不排除其他西方發達國家也可能會跟隨宣佈。

3.美國取消中國優惠待遇後,邊際影響更多是來自於1%—2%補貼範圍內的產品。但近來美國商務部反補貼調查顯示,若是有補貼的細項產品,中國的補貼金額比例通常遠高於2%。因此增量影響不是特別大。

4.美國此舉將引發中國企業對美貿易成本增加,勢必造成國內物價上漲,物價上漲更會讓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失去競爭力,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5.將加速在中國的產業供應鏈向周邊國家轉移。

6.中國企業外貿受阻,內銷競爭更趨激烈。可預見到的是對於實體產業方面會出現大量的失業及倒閉現象,也會暴露出購物平臺對中國造成的巨大隱患。

7.基於現有的國際形勢,中國需要進一步開放市場,增加進口,以減緩其他國家對中國商品的敵意和限制。

美國此次單方面宣佈取消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主要還是在雙邊貿易領域給中國施壓,以這種形式來打擊中國出口美國的貿易生態環境。其實做法類似於此前的單方面增加進口稅收。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國雖然在經濟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的差距依舊存在,並且還有擴大的趨勢,並不像美國人所說的那樣屬於“發達國家”,這麼做既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WTO一直以來堅持的原則和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