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雨水時節,松江沒有下雨,寒潮過後的晴好,讓人滿心期待春暖花開。


距離2月10日松江經開區部分企業復工已有一週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務工人員陸續返松。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也是經開區最大的外來人員聚集居住社區——聯陽路12弄小區防控工作最吃勁的時候。


2月19日,記者來到聯陽路12弄小區,蹲點16個小時,用文字和影像記錄下這個特殊的春天裡,抗疫一線的一天。

延時攝影:復工後,聯陽路12弄小區的早晚高峰


清晨6點10分,在小區門口搭上出租車時,天剛矇矇亮。“是去上班嗎?”看到滴滴上顯示的目的地是聯陽路12弄,司機師傅第一反應便是問記者有沒有復工。外來人口特別多、務工人員特別多,這個小區的“特別”聲名在外。


一路向東,朝霞相映,城市從夢中醒覺。抵達小區是6點25分,聯陽路上,已經有來來往往的行人車輛,小區門崗處,工作人員已經嚴陣以待。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小白卡和身份證請出示一下!”“請量一下體溫!”亮出身份證與出入證,然後測量體溫,是人員進入小區的“必修課”,而駛進小區每輛車都要在門崗處被細細查驗一遍,後座、後備箱都要看過才被放行。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忙人”老張


56歲的張興其是經開區中部園區聯陽路12弄現場管理負責人,是這裡的“老大哥”,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老張”。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疫情發生以來,老張總是早到晚退。“家裡離得近,過來方便。”6點45分,老張又早早出現在了小區門口。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7點不到,門崗處攔下了一名騎電動車的外來人員。


“你住這個小區麼?”“是啊。”“你有出入證嗎?”“沒有。”“你是剛回來?”“嗯……是的。”在老張與工作人員的盤問下,這名剛剛返松的外來務工者承認,自己是年前臨時租住在這裡,想趁著一大早,進去找同鄉。


“沒有出入證不能進小區,你有同鄉的聯繫方式嗎?”老張向她建議,等8點外來人口管理辦上班後,核實登記過信息再進入小區。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多一分警惕。這裡是外來聚集地,做好防控不能有一絲鬆懈。”說完,老張又快步走到門崗值守人員身邊叮囑了幾句。


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1月25日小區“封閉”開始,老張已經在一線連續奮戰了20多天,其間沒有休息過一天,他一邊說著“這裡更需要我”,一邊把98歲的老母親託付給了姐姐照顧。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復工大軍


7點,走出小區的人明顯多了起來,上班時間到了。聯陽路12弄小區位於經開區中部園區“黃金地段”,毗鄰上千家大小企業,絕大多數住戶都在附近的工廠裡上班,因而小區的“生物鐘”與工廠的輪班時間一致。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早上7點到8點,是小區住戶出門上早班的高峰期,8點到9點,一大撥下了夜班的人將回到小區。人群如潮汐一般,給門崗防控帶來巨大壓力。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剛剛實行封閉式管理的時候,小區裡只有2千人不到,都是沒回家過春節的,當時我們在A、B區都設了門崗。春節後,返松人員持續增加,尤其是2月7日至9日三天,每天都有5、6百人回來。”分管聯陽路12弄的經開區中部園區副主任陳文軍也早早來到小區,“為了進一步加強防控,我們第一時間調整策略,封閉了B區出入口,只留下A區的唯一出入口,集中力量應對人流。”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春節前,小區住戶共有1萬多人,其中超過80%是非滬籍,將近9千人,來自湖北武漢等重點地區的人員就有4百多名。截至2月19日,返松人員累計近5千人,加上春節未離開松江的以及滬籍住戶,小區住戶總數已有近8千人,達到平時的八成。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這裡人員構成複雜且流動性高,一旦疫情發生,無疑將成為一個“引爆點”。嚴峻的防控形勢下,陳文軍索性就在聯陽路12弄駐點辦公。


這麼多的外來人口,如何做到排摸不遺漏?1月25日起,工作人員根據登記的自駕車信息,對重點地區人員駕駛的車輛進行逐一電話跟蹤,同時,聯合榮東派出所、聯防隊、網格中心、特保,在小區主要出入口處設立門崗並對其它出入口進行臨時封閉。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住戶進出頻繁,信息重複錄入、驗證效率低下怎麼辦?春節期間買不到足夠數量的白卡紙來做出入證,陳文軍的愛人就把自己在服裝廠使用的空白服裝吊牌送過來,成為了這裡的第一代“小白卡”。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這裡人手也比較緊張,要管好這麼大的一個小區,唯一的方法就是紮緊‘口袋’。”陳文軍告訴記者,現在小區門崗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特別是早晚高峰時,這個唯一的出入口有近20位工作人員“重兵把守”,逢人必測、逢車必檢。此外,還有工作人員通過門口的監控,時刻掌握人員進出情況,各部門緊密配合,織牢織密小區疫情防控網。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集體作戰


7點45分,老張跟工作人員一起在人行道上拉起了“警戒線”,“馬上就到工廠夜班的下班高峰了,人車混行影響查驗效率,我們得盡力避免大量人員聚集在入口處。”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近期上海迎來返程高峰,請返松人員自覺進行居家隔離,儘量減少外出,如需上班請保持兩點一線。”臨近高峰期,工作人員開啟的小喇叭裡反覆播放著提示。


據瞭解,為確保區域內企業順利復工,對於非重點區域返松人員,經測量體溫、個人信息確認登記並簽好自覺居家隔離承諾書後,可以拿到小區出入證,同時,工作人員會建議他們自覺觀察14天,期間如果要上班,則需保證小區、廠區“兩點一線”的活動軌跡,不擅自外出,不參加聚集活動。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8點,下班人流如期而至,入口處排起了小長隊。在行人及電動車入口處,原本查驗證件、測量體溫“一門式”服務的工作人員已經變換隊形,開啟了“集體作戰”模式——2到3名工作人員先行查驗身份證與出入證,返回人員在驗證身份通過後,由手持熱成像測溫儀的工作人員統一進行體溫檢測。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對於駕車進入小區的,門崗工作人員兩人一組,一人查驗車上人員證件並測量體溫,一人檢查後備箱,2到3個小組同時作業,高效應對車流。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聽音辨位


小區大門外的一間集裝箱活動房,是聯陽小區來滬人員服務管理站的“疫”線臨時辦公點。為了方便返松住戶完成信息登記,及時辦理出入證,來自榮東派出所外來人口管理辦公室、經開區網格化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天早上8點至晚上22點分兩班值守。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我是四川來的。”“有沒有經過湖北?車票或者購票記錄請出示一下。”“我沒有住房合同,淘寶收貨地址在這裡行不行?”“你打電話給房東,讓他來確認。”“我的出入證找不到了。”“稍等,我們幫你查一下之前有沒有登記過。”……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在這裡,工作人員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人員數據採集、比對、篩查、統計工作,為符合條件的返松人員發放出入證。而對於來自重點地區或途徑重點地區的人員,則立即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將其送往集中隔離點或強制居家隔離14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這些天最大的收穫大概是練成了‘聽音辨位’的本事。”負責人員登記、發放出入證的“90後”沈嘉豪是網格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1月27日到現在,每天都要面對來自不同地區、操著不同口音的外來人員,特別是上週末,每天幾百人,簡直是全國方言聽力強化班。”沈嘉豪笑道,都不用等出示身份證,對方一張嘴,就能知道來自哪個省份,八九不離十。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單程2公里


“現在小區裡有100多位住戶需要採取強制隔離觀察14天的措施。”護士武春梅來自車墩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些天,她在這裡駐點,負責對小區內強制居家隔離14天的住戶進行首日上門告知、測量體溫、介紹生活垃圾規範處理以及居家消毒的注意事項等。“得益於這裡嚴格的防控措施,儘管有大量返松人員,這裡目前還沒有出現一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0點30分,武春梅穿戴好防護,準備好發放給居民的“隔離觀察工具包”,她要與一名社區人員、一名保安組成三人小分隊,去“家訪”上午在辦理出入證時被告知需要強制居家隔離的返松人員。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由於聯陽路12弄小區開發時,利用了工業用地的“邊角料”,整體佈局呈狹長型,從小區管理辦公室所在的A區步行到C區住宅樓,單程就要走近2公里。“一個來回,步數就近萬了,上禮拜返松人員集中的時候,一天還要爬幾十層樓梯。”武春梅邊走邊說。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隔離觀察工具包”裡有水銀溫度計、酒精棉、消毒片和垃圾袋等。遇到不會看水銀溫度計度數的住戶,武春梅耐心地講解使用要點。“只有掌握了正確的使用和讀數方法,我們獲得的‘一天兩測’數據才會準確,只有這樣,居家隔離觀察才算有效、到位。”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走訪了兩戶居民,再回到辦公室,已經是11點30分,密不透氣的一次性醫用乳膠手套裡,手心手背都是汗。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剛需”方便麵


中午時分,進出聯陽路12弄小區的人流較少,門崗工作人員輪班用餐。午餐兩葷兩素,紅燒鴨、稻香扎肉、清炒白菜、咖喱土豆,還配了一點下飯的小鹹菜。伙食保障營養“到胃”,吃好也是戰鬥力。


12點10分,負責門崗工作的趙苛龍正和同事一起在會議室裡吃午飯,兩份飯一盒菜,忙了一上午的兩人吃飯如風捲殘雲。抹了抹嘴,戴上口罩,兩人又走上了值守崗位。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2點35分,一輛滿載著方便麵的貨車緩緩駛入。“是來送貨的,”趙苛龍在驗看出入證、為車上人員測量體溫後放行,“最近這車來過好幾次了,都是給超市運方便麵。”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疫情之下,為避免人員扎堆就餐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風險,聯陽路12弄A區內的餐飲店均是暫停營業的狀態,給小區住戶的就餐帶來了不便,方便麵成為了超市裡最熱銷的商品。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這裡地處工業區,附近能夠提供外賣服務的餐廳也不多,取外賣還要帶著居住證、身份證走到小區門口。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許多居民在超市購物時,除了蔬菜、肉、蛋外,都選擇會囤上一些冷凍食品、方便麵。“工廠裡有食堂,平時不想做飯或者想墊墊飢的時候就下點速凍水餃、泡個方便麵。”一位正在採購的居民說,“自己一個人住,圖個方便省事。”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5點,剛把小區內外巡了一遍的陳文軍也走進了超市。“買一點膠水,剛從經開區市場監管所領了一些防控告示,需要貼在商戶門口。”從協調各部門工作,到超市採購,小區裡裡外外的大事小事,只要有時間,他都願意搭把手。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回到辦公室剛坐下,陳文軍又接起電話,原來是居家隔離住戶的親戚來送些食物和生活用品。“隔離期間不便探望,讓物業師傅幫你送進去吧。”見送來的東西里有一大盒雞蛋,他又當起了“打包員”,用膠帶把雞蛋固定在物業工作人員的電動車後座上。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晚間“大考”


“換班啦!”16點,完成了47名返松人員登記工作的外來人口管理辦白班工作人員迎來了夜班同事。陳文軍告訴記者,之前安排的交接班時間是16點30分,但因為相較之下,晚班時長短,所以輪到晚班的工作人員總是體貼地早一些到崗,替下忙碌了一個白天的同事。


16點45分,已經在門崗值守了10個小時的榮東派出所協警許偉收到了朋友送來的一份禮物——一小袋一次性手套,他開心地招呼大家:“來來來,每人都拿一點。”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疫情防控期間,這樣輕鬆愉快的時光很少很少。臨近17點,小區門口又漸漸熱鬧起來,常日班員工陸續開始下班,許偉和同事們收起笑容,轉身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晚高峰還沒有真正開始。”老張說,工廠白班是20點下班,小區裡上白班的住戶要比上夜班更多一些,所以20點至21點的高峰人流,才是一天裡對於門崗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的考驗。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剛過18點,小區裡靜悄悄,只有售賣生活必需品的超市和百貨店還亮著店招,沒有吃飯逛街的人,彷彿這不是傍晚,已是深夜。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8點50分,門崗處的工作人員也進行了交接班。“我們也是根據這裡早晚高峰的時間點來制定的排班計劃。”陳文軍告訴記者,為了有充足的精力來應對早晚高峰,值守門崗的工作人員也跟著12小時兩班倒,“夜班工作人員來應對晚上的下班高峰,明天早上,在早高峰來臨之前與白班工作人員換班。”


晚上19點,與早上7點的情況相似,上夜班的人員陸陸續續走出小區,像是晚高峰來臨前發出的訊號。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大部隊要回來了。”剛過20點,門崗工作人員便默契地自動分成小組,開啟“集體作戰”模式,迎接晚高峰人潮。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一撥……兩撥……三撥……1個小時內,差不多每隔5分鐘就有一撥過百人的下班回程人群,入口處的人流車流,都比早高峰來得更為密集。已經熟悉了門崗防控查驗流程的小區住戶,還未走到路口,已經自覺地掏出了出入證和身份證,有序排隊等待。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21點30分,夜色漸深,晚高峰安然度過,小區裡的超市也熄了燈。此時的聯陽路12弄門崗處,在喧鬧後漸漸歸於沉寂。外來人口管理辦的工作人員開始了每天下班前的返松人員統計彙總工作,一天裡,共有87名返松人員登記信息、辦理出入證。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企業有序復工、人員陸續返程,雖然疫情仍在持續,但是生活不會停滯不前,在各部門緊密合作、精細排查、嚴密防控的努力下,聯陽路12弄小區正逐漸恢復常態。在這裡的16個小時,給記者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16小時“疫”線直擊,松江經開區最大外來人員社區圖文紀實丨聯陽路12弄的春天


22:00,回家的出租車上,打開微信看到許多未讀消息。在上海發佈推送的疫情通報中,松江已經連續多日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入夜的松江,街道空曠。可燈火闌珊處,“疫情不滅,我們不退”的守夜人,身影依舊清晰可辨。


“只問自由,只問深情,只問盛放,只問初心,只問敢勇,無問西東。”


疫情面前,眾志成城,必能遏制住疫情擴散蔓延的勢頭,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