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致敬医者

朗诵者:白宏伟


很多人问过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给过很多答案。

比如:

读书是为了对内激发自己的无限可能,

对外探索世界的无限可能。

比如:

每个人的世界,应该是沙漠里炙热的风,

火山口蓝色的焰,

是雨林深处的静谧和雪山之巅的苍远。

比如:

读书是为了在别人的世界里,寻找自己。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会告诉他们:

成为像钟南山那样的人,

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中共党员。

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

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17年前,非典爆发,

67岁的他说:

“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

83岁的他把自己送到了疫情的重灾区!

在他眼里,“医院是战场,医生是战士,

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17年前如此,17年后还是如此!

17年前,没有他,非典结果或许不同。

17年后,没有他,

疫情会比现在更严重。


妙手回春,救民于水火;

悬壶济世,护国于危难。

在这场事关华夏命运的殊死搏斗中,

钟老不是一个人。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那些刷屏的请战书上,

满满都是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顾不上与爱人道别、

也没能多陪陪高三的女儿

和年迈且刚刚生病在床的父亲,

在大年初二便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程。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河南首批出征支援武汉的护士王月华,

丈夫在送别时哭着大喊

“王月华,我爱你!我爱你啊!”


报名参加医疗队后,

两个孩子一直抱着她不撒手,

大哭不止。

刘洁只好安慰孩子

“妈妈只是去外面打怪兽,

很快就回来啊”

用力扭过头那一刻的她已是泪流不止。


为了穿上防护服,

一群90后护士剪掉了心爱的长发。

“连命都交出去了,何况是头发?”

让人泪目的话语,

还有美丽灿烂的灵魂!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因为要隔离,不能回家。

为了节省防护服,不想脱衣。

那些就地而眠的背影,

承载的是亿万人民的希望!


一个民工,

把抵自己工资的一万多个口罩捐出去了,

一群群志愿者,

把自己的热血和心意捐出去了,

国难当头,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数不胜数!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中国是不幸的,多灾多难。

中国又是幸运的,

每次灾难面前,

总有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成为钟南山那样具有伟大人格的人,

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读书从来都有目的。

往大里说,

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往小里说,

是做“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那些到处乱窜,惹是生非的人;

那些坐地起价,哄抬物价的人;

那些造谣生事,包藏祸心的人,

是读书人的悲哀,是教育的耻辱!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一百多年前,

有个少年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百多年后,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要为“民族之振兴而读书”。

读书,不是为了成为网红明星,

不是为了成为富豪权贵,

而是为了成为像钟南山那样的人。

这是疫情面前,

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的。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少年强则中国强,

如何把孩子培养成钟南山那样的人,

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声动中国 携手战“疫”|致敬医者


朗诵者/白宏伟

吉林省朗诵艺术协会会员

通化广播电视台大型活动策划中心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