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相望的問候,一張暖心照的背後

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的護士王風:為了消除感染風險,我們累點沒啥

遙遙相望的問候,一張暖心照的背後


母親和兒子,一個是護士,一個是警察,你有你的工作,我有我的職責,疫情防控中各自堅守崗位,巡邏途中兒子想念媽媽,只能遠遠地看一眼,你若安好,我便心安。

一個門裡,一個門外

一聲問安,一聲叮嚀

多想抱抱你!

可是,我不能靠近你!

嘴角掛著笑,眼裡卻含著淚

分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

遠離,是為了更親的擁抱


剛剛火線入黨的王風是市第三人民醫院的護士,自從1月19日醫院開設發熱門診後,醫院就調她到發熱門診工作,只要有發熱者,王風就要勸阻其不能離開,進一步留觀。為了不影響家人,從正月初一開始,她下班後即進行自我隔離,讓丈夫及兒子住到別處,兒子想她了,只能到發熱門診門口遠遠地看看她。

醫院開設發熱門診的第一天早上,一個小夥子由父親陪同就診,在等待檢查、化驗結果的過程中,得知小夥子有可能要留院觀察,父子情緒緊張、焦躁,忍不住向當班護士發洩不良情緒。回想起來,王風笑著說:“先是小夥子發脾氣,後來他父親也耐不住性子罵我,我只能好言好語地勸慰他們,給他們宣講有關疫情的知識及留觀的重要性,請他們一定要本著對自己負責、對家人、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再堅持一會兒。”

王風回憶,發熱門診開設之初,大家普遍對防疫知識認識不夠,沒有認知,醫院較平時嚴格的規定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很多患者把不滿意撒在離自己最近的護士身上,“我能理解。”王風依然按規定、按規範幹好自己的工作:“只要發熱患者就診,聯繫檢查化驗、交費、取藥等一系列工作都由護士來做,同時,也要安撫他們的情緒。”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市第三醫院規定,兩位患者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前一位患者所經過的地方都要消毒、擦拭後再請下一位患者就診。“最多一天接待了28位患者,有時中午飯要等到下午兩點多才有時間吃,累得都不想動筷子,下午下班甚至會拖到晚上八點多。這段時間大家都穿防護服,每天垃圾都有滿滿好幾袋,下班後清理垃圾、消毒、擦拭門把手、座椅、窗臺等處後才能放心地回家。為了給患者一個放心、安全的診療環境,我們累點沒啥。”

隨著防控工作的進一步加強及我市出現確診患者,為了保險起見,王風從正月初一下班後即進行自我隔離,獨處一室,讓丈夫與兒子住到另一個家。“這兒離醫院近點,我上下班方便。讓他們住在另一處,是擔心萬一我有問題再傳染到他們。”

“這是我媽媽第二次隔離了,2003年非典時她就隔離了一次,三四個月沒有回家,當時我11歲,長時間見不到媽媽急得哭,現在,我理解媽媽的工作,就是心疼她不要太累。”王風的兒子張迪是堯都區公安局堯廟派出所的一名輔警,平時工作也很忙,那天外出巡邏,對轄區內的重要場所巡查,走到市第三醫院發熱門診門口時,他站在門外喊媽媽,想看看她。“我只能與兒子遠遠地看看對方,他問我‘媽,你好著吧?’我說‘好著呢,不要擔心我,照顧好自己’。”王風說,當時看到兒子,眼淚突然就流了出來,可是,她卻只能平復心情,很平靜地叮囑兒子,不要擔心,安心工作。感動於這樣的母子相見,發熱門診當班大夫王偉抓拍了這難得的瞬間。

只要我們各自堅守

盡好自己的本分

雲會開,花會開

疫情的陰霾一定會早日消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