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這個春節,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所有人的假期都一再充值,奉命“宅家抗疫”的人們,有不少人想必趁著這個機會把很多想看沒看的電影都刷了一遍吧。這些電影中除了以前的春節檔電影,今年因為

徐崢和字節跳動的合作,我們還宅家看上了最新的院線電影------《囧媽》

從大年初一《囧媽》上線到今天,也已經快一個月了,《囧媽》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基本上算是塵埃落定了,5.9分。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囧媽》從決定提前上映,到從院線改成線上播放引起的爭議不斷。但是從最終的結果來看。一是要為字節跳動和徐崢的魄力點贊,二也是要肯定在這個特殊時期《囧媽》這部最特別的春節檔帶給大家的歡樂。然而徐崢對他的系列最後一部的這個評分是失望還是滿意不得而知,但是這個評分卻將囧系列的前作《港囧》正式釘到了一個尷尬又微妙的位置上。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港囧》的豆瓣評分是5.7分,比《囧媽》就是少了這麼0.2分~~~~而這個系列最拿得出手的作品《泰囧》的分數至今還是7.4分.這個分數,在豆瓣上來說,稱得上是一部非常拿得出手的作品了。因為徐崢導演在《囧媽》上映之前就明確表示過,《囧媽》將會是自己囧系列最後的一部了。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至此,《港囧》成為徐崢的囧字三部曲中,最“差”的作品基本沒有任何懸念了。

然而,在這個追劇的假期,當《囧媽》的熱度尚未完全退去,《泰囧》更不失為一部值得二刷的喜劇佳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讓我在囧系列的電影中,選擇其中一部再品一品,個人感覺倒是更願意把這一票投給在方方面面都不佔任何優勢的 《港囧》。儘管在 《囧媽》上映前,徐崢去《吐槽大會》造勢的是時候面對“《港囧》是一部爛片”這個吐槽梗,顯得挺淡定,但是,如果你認真看過《港囧》你就會發現另一個事實:

《港囧》才是這三部系列作品中耗費了徐崢最大的心力和心血的作品,然而徐崢似乎卻沒能吃準觀眾的喜好,這部電影在觀眾面前遭到了”冷遇“,顯得有些吃力不討好。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再看《港囧》:徐崢最用心的囧系列電影為什麼觀眾卻這麼不給面?

二刷《港囧》其實絲毫不能改變,初次在院線觀影時,對於《港囧》很多方面帶給人的”不適感“,但是,卻開始多多少少重新品出了一些當時沒能GET到的徐崢在這部電影中的用心。囧系列三部曲,聚焦的都是中年人,且是有中年危機的中年人,人到中年的徐崢在這個主題的表達上其實多少有些純天然的優勢。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如果說《泰囧》是一箇中年人和自己的和解,《囧媽》聚焦的是中年人的家庭和親子關係,那麼《港囧》在表達的主題上,其實也是贏在了起跑線上的,中年人之間的夫妻關係無疑在情感上更能引起受眾的共鳴,那《港囧》到底是輸在了哪裡呢?

恐怕徐崢自己也沒有想到吧,《港囧》輸就恰恰輸在了他的太用心上!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大家都知道,除了這三部系列,其實字系列還有一部類似前傳一樣的存在那就是甯浩導演的《人在囧途》,到了徐崢自己做導演的時候《泰囧》其實無論是在演員陣容還是電影的表達思路上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借鑑了《人在囧途》的。可以把他理解成徐崢初次做導演的時候的“引路之作”,《泰囧》是徐崢的導演處女作,更是他的導演試水作,所以對當時沒有多少經驗的徐崢來說,市場反響很不錯的《人在囧途》為他提供了一些思路與方向。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然而,《泰囧》取得的成績恐怕是遠遠超出了徐崢自己的想象的,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泰囧》的成功,對於下一部囧系列《港囧》來說有利有弊。最明顯的利好就是,它將徐崢完全從資本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泰囧》的成功帶給徐崢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他想再拍下一部電影就不缺錢了。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那麼,為什麼說《港囧》才是徐崢最用心的作品呢?因為有了前一部作品帶給徐崢的自由,他在籌備下一部作品的時候,最大的述求就是拍一部自己能夠完全代表自己想表達的內容的喜劇作品,但是《泰囧》中的成功套路又一個都不能丟。

於是,我們才看到了徐崢用了心,而觀眾卻體會不到的《港囧》!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港囧》幾乎每一幀畫面,每一首音樂都在致敬經典的香港電影,電影中除了請來王晶客串王晶自己還請來了一眾觀眾眼熟的演員,就連司機都是港片中的御用司機。可見,那個時代的港片對徐崢的影響是很深的,可以說是他這代人的一種港片情懷,所以當徐崢想把他想表達的東西都傳遞給觀眾時,就出現了這種密集的港片情懷的效果,殊不知,在今天信息量大爆炸,大數據的時代下,觀眾的選擇更多了,眼光審美在不斷提高,這樣押寶式的過於專注港片情懷,反而造成了觀眾的不理解和審美疲勞。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而在演員的選擇上,當時的新人包貝爾的角色無疑是為了借鑑《泰囧》的成功,仿照著王寶強的角色來選的。但是,很遺憾,王寶強那特有的喜劇效果和最純粹的喜感不是想複製就能複製的,包貝爾的演技顯然有心無力。這大約也是徐崢意料之外的事。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在女演員的選擇上,趙薇的演技倒是毋庸置疑的,模特杜鵑飾演的初戀女神在氣質上來說,也很符合人物設定,但是卻給人一種從主演到配角明明每個人都很用力,很用心。但是表演卻很擰巴,用力用不到一個方向和點上的感覺,整體就給人一種很“飄”很“散”的感覺,就像一個麵糰抓不到筋的那種味道。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港囧》裡徐崢想致敬對自己影響至深的電影情懷,想表達一箇中年人在理想與現實中的矛盾與掙扎,又想和觀眾探討一下中年人的婚姻關係,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作為一個喜劇人,徐崢還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可以給觀眾帶去笑聲的,如果在帶去笑聲的同時還能順帶捧紅一個像包貝爾這樣的喜劇新人就更完美了。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即便徐崢在《港囧》中想表達的太多,想獲得的也太多,也不能說《港囧》最終不得觀眾的歡心是徐崢的“過於貪心”導致的,只是這確實讓那些來找“”的觀眾找不到(人在

途)的感,不過,客觀來說,一個導演,在一部作品中因為這種過於貪心所花費的心思其實是值得肯定的。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但是,徐崢可能忘了,作為一名觀眾,走進電影院去看《港囧》的初心,可能只是非常純粹的希望可以和當初看

《泰囧》一樣,能夠開開心心的大笑特笑一場而已。於是《港囧》在其他方面想給予觀眾的越多,在觀眾這個最基本最純粹的述求上能回應的反而越少。

於是,最終徐崢用心的《港囧》,反而成為了囧系列中觀眾最不買賬的作品,而這恰恰也是《泰囧》最受觀眾歡迎的原因。

《港囧》成為囧系列最差其實老大哥《泰囧》也要負上三分責任?

趁著這個假期再看《港囧》,這部電影最大的這些問題依然存在,但是,卻是再去刷的時候,也確實比在電影院看的時候能感受到徐崢在這部電影一些細節上的用心。

希望等疫情過去,電影市場再次復甦,在電影院裡,可以有更多叫好叫座的高質量電影等著大家,尤其是喜劇電影,等這個寒冷的冬天過去,在溫暖的春天,我們都需要太多歡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