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嗎,能否利用新型冠狀病毒剋制肺癌細胞?

用戶52096722726


第一個問題,冠狀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嗎?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統計數據,但這想都不要想,冠狀病毒當然不會避開肺癌患者,不是說得了肺癌的人就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相反,得了肺癌的人可能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因為癌症病人免疫力相對來說較為低下(不是所有,是概率上),但至少並不會因為你得了肺癌, 反而更不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這無論是從理論上分析還是從現實來說,都是不可能這樣的。不管怎樣,肺癌患者更要做好防護,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當然,其他癌症患者也一樣,其實其他沒得癌症的人也一樣啊。

值得注意的是,肺癌的有些症狀,比如咳嗽,發燒等,在這個時候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可能首先要排除一下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然後再進行其他方面的疾病排查。

第二個問題,能否利用新型冠狀病毒剋制肺癌細胞?提這個問題的人可能正是基於這種考慮,他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是有可能剋制肺癌細胞的,所以才問,冠狀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嗎?他的意思是,如果冠狀病毒不會感染肺癌患者,那豈不說明新冠病毒可以剋制肺癌癌細胞?這真是想多了,沒有的事,不管是理論上還是現實上都是不可能的。


腫瘤專科醫生


我是醫心雕龍,我來回答!冠狀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嗎,能否利用新型冠狀病毒剋制肺癌細胞?這個想法理論上還真有點可能,但現實中應該不行,即便是可以,最後可能是兩敗俱傷。

其實無論是新型冠狀病毒,還是肺癌細胞,這兩者對於人體來說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粘上任何一個都是九死一生。

肺癌我想不要多說了吧,這是我國目前最高發的一種惡性腫瘤,每年都有好幾十萬人因為肺癌而死亡,就目前的醫療技術來說,得了肺癌並不意味著必死無疑,其實那些逝去的肺癌患者,多半是癌症晚期治療無效有關,對於那些早期的肺癌患者,如果發現及時還是有治癒的可能,比如對於原位癌階段的早期肺癌,如果能及時手術,其5年生存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理論上手術成功後,患者的生活幾乎不受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是2019年底新發的病原體,因為傳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已造成7萬多人確診,1000多人病逝,可以說來勢兇猛,病毒的致病機理是,首先通過受體進入人體細胞,然後利用細胞內的各種物質進行瘋狂的繁殖,最後裂解細胞,再寄生其它的正常細胞,如此週而復始,最終宿主不堪負重、瀕臨崩潰。

不管是癌細胞還是正常的細胞,理論上都有被病毒寄生的可能,所以,從理論上講,新型冠狀病毒是可以剋制肺癌細胞的,這種情況在實驗室裡應該可行,但如果到了現實環境,應該意義不大,因為新冠病毒並不會那麼“好心”,它們會無差別的攻擊人體的大多數細胞,如果貿然使用,沒準癌細胞還沒有被完全殺死,但身體就已經奔潰了,所以,指望新冠病毒來殺死肺癌細胞,這種想法並不可取。


醫心雕龍


我是一個小醫生的科普,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答案冠狀病毒有肺癌患者感染,但不能利用新型冠狀病毒剋制肺癌細胞。

2020年2月14日,《柳葉刀》發表了一項來自中國的新冠肺炎腫瘤患者的全國性研究,總結分析了此次新冠肺炎患者中腫瘤患者的比例和預後,這是到目前為止首個腫瘤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危險程度的臨床證據。

2007例確診病例中有18例癌症患者,其中有5例肺癌。

截止1月31日,收集和分析了2007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排除417例缺乏既往病史記錄的病例,在1590例感染病例中,共有18例具有癌症病史,癌症患者的比例為1.3%,似乎高於中國的總體癌症發病率。18例患者中肺癌是最常見的類型(5/18)。

癌症患者發生重症的概率高於普通人,但肺癌與其他癌症相同。

癌症患者發生重症的風險更高(複合終點定義為入住ICU、有創性通氣或死亡患者的百分比)(38.9% vs. 7.9%,P=0.0003)。當重症終點同時納入上述客觀事件和醫生臨床判斷時,也觀察到類似的升高趨勢。此外,近期接受化療/手術的患者比未接受治療的患者有更高的臨床重症發生風險。肺癌患者發生重症事件的概率沒有明顯高於其他癌症。

新型冠狀病毒剋制肺癌細胞可能嗎?

首先這是兩個機制。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體後會通過ACE2受體進入細胞,會導致嚴重的肺炎,甚至累及多器官,最終會導致人體死亡。

癌症是人體自身細胞抑癌基因突變後,原癌基因激活導致細胞無限增生,不能的繁殖,癌症的本質就是不停的掠奪體內的營養來滋養癌細胞,導致體內其他細胞凋亡。

可見如果是重症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短期就會導致死亡,而癌症可以理解為難以控制的慢性病。因此將新型冠狀病毒用於剋制癌症肯定是不可行的。

世界衛生組織就將癌症歸於慢性病。

我們目前最重要的是把疫情控制住,只有控制住疫情我們才能討論其他。

癌症目前全世界大量的科學家都在研究,所有人都希望人類有一天可以克服癌症。但這還需要科學家們更多的研究。

歡迎關注我,專注醫學科普

一個小醫生的科普


不能,而且最新研究表明:

癌症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不僅是致命的肺炎,新冠病毒帶來的是全身性多器官功能障礙。

癌症患者在新冠病毒疫情中可能存在更高的感染風險和較差的預後。

癌症患者有更高的新冠感染髮病率。

癌症新冠肺炎患者年齡更大、吸菸史更高、氣促症狀更多,症狀更加嚴重。

癌症患者確診時CT嚴重程度更高。

癌症患者感染新冠後重症率更高。

截至2020年2月17日,我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達到70637人,累計死亡人數達1772人。

2020年2月14日,全球首篇癌症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臨床數據的論文在國際頂尖醫學雜誌《柳葉刀·腫瘤》在線發表。

癌症患者在這場疫情中究竟面臨多大的感染風險?若癌症患者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又與普通患者有怎樣不同的臨床表現?

1.不僅是致命的肺炎,新冠病毒帶來的是全身性多器官功能障礙

在該篇論文的嚴重樣本中,研究團隊在全國範圍內監測新冠肺炎病例,共收集和分析了31個省級行政區域575家醫院的2007例確診病例。其中1590例感染病例屬於有效數據。

在對這些病例進行分析時,研究者們發現:在新冠病毒感染期間,更多的死亡是由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MODS)引起的,而非呼吸衰竭。

2.更高的發病率

在全部1590例感染病例中,共有18例具有癌症病史,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比例為1.3%。

3.癌症新冠肺炎患者年齡更大、吸菸史更高、氣促症狀更多,症狀更加嚴重

癌症患者新冠肺炎發病率更高,那麼患者群體特徵與發病症狀又如何呢?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

與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新冠肺炎患者年齡更大: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63.1歲 VS. 48.7歲

與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新冠肺炎患者有吸菸史的更多: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22.2% VS. 6.8%

與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新冠肺炎患者有更多氣促的表現: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47.1% VS. 23.5%

種種身體不利因素(癌症造成的免疫抑制,年齡更大,更多吸菸史患者)導致了腫瘤患者在確診後通常面臨更嚴重的症狀。

一是腫瘤患者確診時CT嚴重程度更高,94%的癌症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後,CT表現達到嚴重程度;而只有70.8%的非癌症患者在確診新冠肺炎時CT表現達到嚴重程度。

其次是在確診新冠肺炎後,與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住進ICU的概率高了5倍!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38.9% VS. 7.9%

除了住進ICU的概率大幅升高外,與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住進ICU的時間也快了3倍:

癌症患者:非癌症患者,13天 VS. 43天

小結:在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時,癌症病人:肺炎發病概率更大,發病時身體狀態更差、症狀更加嚴重,發病後病情進展更快,病情進展後嚴重程度更高。

嚴峻的臨床數據,為所有依然奮戰在抗癌第一線的醫生們(也包括患者們)提了個醒:癌症患者更易感新冠肺炎,同時感染後病情很有可能迅速加重,需要更加嚴密的保護與觀察。


青年醫生林恩


普通感冒病毒也可以,而且要安全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